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为明确紫花苜蓿不同镰刀菌的生长和产孢条件,以采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紫花苜蓿根部的锐顶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变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轮枝镰刀菌、层出镰刀菌、镰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F. virguliforme和芬芳镰刀菌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及其菌丝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的菌落生长和产孢均受温度、pH值、碳源和氮源的影响,不同菌种在同一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各不相同,但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产孢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生长和最适产孢pH值范围较广,最适生长碳源有蔗糖、可溶性淀粉、D-甘露醇、丙三醇和可溶性淀粉,最适产孢碳源有D-山梨醇、可溶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D-半乳糖、D-果糖和丙三醇,最适生长氮源有牛肉膏、甘氨酸和硝酸钠,最适产孢氮源有牛肉膏、L-脯氨酸、硝酸钠、胰蛋白胨和硫酸铵。菌丝致死温度范围为50~70℃。在多数供试培养条件下,12个菌种中燕麦镰刀菌和芬芳镰刀菌菌落直...  相似文献   

2.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木贼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甘肃玉米(Zea mays L.)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在甘肃4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Fusarium)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 Leisle 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4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占分离镰孢菌的5.17%。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木贼镰孢菌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选取3株木贼镰孢菌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SJC5-2-1和GSZY16-1-1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木贼镰孢菌GQ505694和GQ505743;菌株GSZN7-2-2与FJ459981,HQ248199,HQ380774,AB425996和FJ45997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SJC5-2-1,GSZY16-1-1和GSZN7-2-2分别与以上亲缘关系最近的木贼镰孢菌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相一致。木贼镰孢菌GSJC5-2-1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25℃;菌落在pH值为4~1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最适pH为6~7;碳源和氮源对木贼镰孢菌菌丝生长影响相对稳定;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扩展最快;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0℃下10 min。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海南文昌椰子树上分离得到26株奇异根串珠霉菌,选取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性状差异明显的3个分离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株分离株可以在15~35 ℃范围内生长和产孢,但对30 ℃以上高温的适应性有较大差异。3株分离株均可在查彼克培养基(Czapek)上生长和产孢。在供试碳源中,3株菌菌丝生长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BR2和GF924产孢最适碳源亦是可溶性淀粉,TR924产孢最适碳源为甘露醇;菌丝生长最佳氮源是氯化铵,BR2最适产孢氮源是硝酸钾,TR924和GF924在查彼克培养基(Czapek)上产孢量最大。3株分离株在pH4~11的范围内均能很好的生长和产孢。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苜蓿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杀菌剂,本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温度、pH、光照和碳氮源的条件培养尖孢镰刀菌,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用4种杀菌剂与PDA培养基混合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尖孢镰刀菌,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抑制率。结果表明:适宜培养尖孢镰刀菌培养基有PSA、SNA和YMM;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pH为7~8;黑暗条件适于生长。其中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20℃,最适pH分别为7和5,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最适氮源分别为尿素和蛋白胨,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2℃(10min)和50℃(10min)。在供试的4种杀菌剂中,75%百菌清抑制效果最好,在稀释500倍时抑制率为89%,EC_(50)为4.5279mg/L。  相似文献   

5.
由石榴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roa punicae (P.Henn.) Deighton)引起的石榴褐斑病是石榴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P.punicae在5~35℃,pH3~8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5。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10min。24h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菌丝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麦芽糖和尿素分别为最佳碳源和氮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药剂间的EC50各不相同。其中毒力效果最好的是40%氟硅唑乳油(EC)。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碳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俄罗斯木霉(Trichoderma rossicum)菌株GAU 1-X-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木霉菌株GAU 1-X-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0℃;菌落在pH值为5.0~12.0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pH为7.0时,生长最快,pH值为8.0时产孢量最大;营养生长最好的碳源为甘露醇,产孢量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营养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供试的7种氮源中,培养6d未观测到该菌株产孢;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8℃,10min。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岷县马铃薯窖藏干腐病鉴定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岷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窖藏干腐病的病原形态学鉴定,明确了其主要病原有7种,分别是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茄腐镰孢菌(F.solani)、三线镰孢菌(F.tricinct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及3个待定种Fusarium spp.,其中茄腐镰孢和木贼镰孢菌为主要病原,分离频率分别为41.67%和28.57%,且尖孢镰孢菌和木贼镰孢菌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属甘肃省首次报道。在窖藏期间使用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浓度为1.25~2.50g·L~(-1)喷施,防效为71.01%~81.84%,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B2浓度为100g·L~(-1)喷施,防效为79.71%,该研究结果为岷县马铃薯干腐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从内蒙古赤峰巴雅尔草业基地紫花苜蓿根部分离到的菌株 BYE27-2-5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rDNA-ITS 序列分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pH 值5.0~11.0均宜于菌丝生长,产孢最适 pH 8.0,孢子萌发最适 pH 7.0;光暗交替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利于产孢和孢子的萌发;孢子在相对湿度低于75%不萌发,高于95%萌发较快;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利于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蔗糖利于产孢;氮源中蛋白胨利于菌丝生长,酵母膏利于产孢和孢子萌发;菌丝致死温度为54℃(10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10 min);根据其形态特征和 rDNA-ITS 序列分析结果,鉴定其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 )。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根腐新病原-厚垣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紫花苜蓿根腐致病菌厚垣镰孢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在不同温度、光照、p H和多种碳氮源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饼法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碳氮源下菌落产色素情况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5~4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5℃;当p H 4.0~12.0时均能生长,最适宜p H为7.0;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山梨醇和蛋白胨,碳源氯醛糖及除蛋白胨以外8种氮源均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含不同碳氮源培养基可诱导菌丝产生不同色素,且颜色变化差异大,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色素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采自永泰、连城等地的芙蓉李炭疽病果实和叶片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碳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福建芙蓉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该菌在温度为10~35 ℃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在CA、PCA、OA和PDA等4种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pH值为4~13均能生长,pH值为5~9时生长较好;当温度低于25 ℃时,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 关键词:芙蓉李;炭疽病;胶胞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当归炭疽病菌(束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利用能力,为明确当归炭疽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为10 ℃到35 ℃,最适为25 ℃;在pH 5~11间菌落可以生长,最适pH为11;在pH 8~11间产孢,最适pH为10,但中性有利于孢子萌发;该菌对碳氮源利用范围广,但甘露糖、D-半乳糖和氯醛糖抑制其生长;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相对湿度95%以上分生孢子能萌发,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条件(P<0.05),蔗糖能够促进孢子的萌发,但马铃薯汁液抑制其萌发。  相似文献   

12.
从草坪禾草根腐病病株不同发病部位分离到的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腐霉属的瓜果腐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值、碳氮源营养和多种培养基对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孢子囊产量和卵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瓜果腐霉菌菌落扩展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佳温度为30~35℃,孢子囊产生的最适温度为15~25℃,卵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0~25℃。菌落在pH值为7~8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孢子囊产量最大的pH值为9~10,pH值为6时卵孢子的产量最大。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卵孢子的产生,光照条件下孢子囊产量最大,紫外光处理能加速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但同时却抑制了卵孢子的形成。淀粉对孢子囊和卵孢子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瓜果腐霉可以很好的利用NH4NO3产生孢子囊,而脲有利于卵孢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依照柯赫氏法则,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首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基地红豆草疑似黄萎病的病样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蘸根接种法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同时,首次在室内条件下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最适温度、酸碱度以及碳源、氮源对病原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沙尔沁基地红豆草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菌,菌株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分别为7~10和5~6。在碳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可溶性淀粉上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蔗糖最有利于其产孢。在氮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牛肉膏和L-脯氨酸上的生长速度较快,且L-脯氨酸最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3种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3种高山被孢霉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显著差异,3种高山被孢霉在pH 4~9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宜pH为7;M.ap 27和M.ap 60的最佳光照强度为600lx,而M.ap 9的最佳光强为400lx;3种高山被孢霉的最适湿度为75%;M.ap 27的最适碳源为淀粉,M.ap 60的最适碳源为蔗糖,M.ap 9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M.ap 27,M.ap 60和M.ap 9的最适氮源均为蛋白胨。  相似文献   

15.
对一株来自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温度5~35℃,最适生长温度30℃;在参试的pH范围均能生长,并且在pH7.08的环境生长最快;供试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盐和抗干旱胁迫的能力;对不同的碳、氮源利用能力不同,在供试的11种碳源和12种氮源中,乳糖和大豆蛋白...  相似文献   

16.
任宝仓  冯秀玲  杨成德 《草业科学》2014,31(7):1248-1253
对青稞(Hordeum vulgare)褐穗病菌(Cortic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利用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稞褐穗病菌担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 ℃,最适温度为20 ℃;在自由水中可以萌发,但在100%相对湿度中不萌发;pH为4.53~9.18时均可萌发,最适pH为5.59;48 h萌发率为76.5%;蔗糖、土壤浸渍液、青稞叶浸渍液和牛羊粪浸渍液4种营养液及光照处理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担孢子在温度15.5~21.0 ℃、相对湿度31%~71%下,最少能存活69 d。果糖培养基褐穗病菌菌丝生长显著高于对照(P<0.05),山梨糖、淀粉和乳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硝酸铵和硫酸铵对褐穗病菌菌丝生长略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谷氨酸、酪氨酸、尿素和碳酸氨对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钟少林  王华荣  史娟 《草业科学》2011,28(6):946-950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温度、水分、pH值、光照、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对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宁夏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假盘菌宁夏菌株在5~30 ℃、pH值4.0~10.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 ℃,最适pH值为5.0~6.5,该菌随光照强度的增加生长受到抑制,能利用固体培养基上不同的碳源,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利用较好。除尿素抑制病菌的生长外,该菌能不同程度利用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菌落直径和生长速率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但菌落数差别较大,无机氮源优于有机氮源。供试的4种盐溶液除KH2PO4没有菌生长外,其余3种生长量基本一致,但4种盐溶液下生长的菌落均不产生子囊盘。叶片表面的游离水及游离水保持的时间可影响孢子的萌发,且叶表游离水保持3 h以上,孢子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8.
陈泰祥  李春杰  李秀璋 《草业科学》2016,33(9):1658-1664
本研究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内生真菌(Epichlobromicola)菌株WBE1的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WBE1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4℃和35℃停止生长,最适生长pH为5.09~6.10的中性偏酸环境,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麦芽糖D-山梨糖甘露醇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葡萄糖D-果糖,D-木糖抑制其生长;对可利用氮源的利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胰蛋白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浸粉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亮氨酸,不能利用硝酸钾、脯氨酸、草酸铵,钼酸铵抑制其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CMA、OMA、PSA和PDA是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在WBA培养基上40d左右开始生长。菌株在PDA的前6周的生长速率呈增长趋势,第6周达最大值,第7周开始生长速率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