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勐腊农场一分场是一个以生产经营天然橡胶为主业的生产单位,现有橡胶总面积1 701hm2,其中,已投产开割面积825hm2;开割胶树株,品系占开割面积307 901GT1的%;固定资产万元,年产干胶,年871 2851 722t创产值万元,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1 553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一分场自年胶树投产开割以来,一1983直采用传统的常规割胶制度一人承担个树位s/2d/22的方法采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天然橡胶生…  相似文献   

2.
比较相同条件的老龄割胶树位采用d4气刺微割、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进行不同割胶频率刺激割胶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割胶产量及用工效率差异明显,降低采胶频率,割胶刀次减少,干胶产量下降7%~20%,干胶含量相当,株次产量差异显著,d4气刺微割株次产显著高于d3抗病增胶灵和d2乙烯利水剂刺激割胶。d4气刺微割省工明显,日用工时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省31.25%,年用工时分别比d3和d2刺激割胶节约用工10.42%、22.5%;年度用工效率d4气刺微割分别为d2和d3刺激割胶的5.2倍、3.8倍,用工效率d3与d2相比提高1.4倍;人均割胶劳动效率d4气刺微割比d2和d3刺激割胶分别提高3.6倍和3.2倍。气刺微割采胶速度快,产量稳定,死皮恢复好,耗皮节省能延长胶树经济寿命,通过降低割胶频率可以增加人均日割株与承割岗位数,大幅提高人均产量和效益,配以轻简化采收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高产高效采胶技术,能有效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促进橡胶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农垦依靠科技进步,建成了我国最好的天然橡胶高产基地。为了促进橡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当前要重点做好橡胶树良种引进、选育推广;提早抗旱定植,缩短非生产期;全面推广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进一步深化割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胶乳生理参数诊断研究,科学指导割胶生产;全面推广抗病增胶灵作新割制刺激剂;加强死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加强病虫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和抓好橡胶树综合开发利用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橡胶树割胶树位调查,低于20割龄胶树实施新割制,一般表现干胶产量增产和年度间产量变化平稳,累计死皮病率低,而高于20割龄胶树实行新割制、老龄割制和强割制,虽然提高刺激剂使用浓度,仍不能表现干胶增产,同时4~5级死皮率明显增高;品系GT1表现比RRIM更耐刺激,增产幅度大,死皮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d/3+ET、d/4+ET等刺激采胶技术是天然橡胶采胶技术发展史上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新的割胶制度通过使用刺激剂减少割次,保持原有的干胶产量水平,而达到大幅度提高胶工劳动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割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多年来,景洪农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在橡胶生产的各环节推广先进技术,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提高橡胶生产科技含量,发展橡胶生产,使大面积橡胶生产实现了持续高产、稳产,推动了农场经济健康、稳步地发展。1998年,景洪农场在云南垦区率先推行橡胶树割制改革,采用高产高效新割制…  相似文献   

6.
墨江县橡胶场经过两年实践证明,新割制很好地解决了生产季节胶粮争劳力的矛盾,是提高民营橡胶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途径。1 割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场自1993年投产以来,常因胶价波动、劳力紧张等原因,形成了农闲割胶农忙停割和人员未经培训就上树位割胶的生产状态,使产量不稳定,加工厂达不到设计的生产能力,加上胶园分散,开割率低,长期不能生产一级胶,导致最终经济效益低下。1998年开始新割制的试点,1999年在33hm2面积的22个岗位上推广新割制,即s/2d/4 ET(1%~1.5%) CRM0.5%(m/2),从5月1日至10月20日每12d涂药1次,全年共14次…  相似文献   

7.
勐腊农场大面积割胶园已进人中老龄阶段,为规范阴刀割胶管理和大面积推行双线割胶积累经验,我场于2000~2002年对16割龄以上、20割龄以下橡胶树进行双线(阴阳线)割胶试验,现将3年来生产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探索稀土在不同橡胶品种开割树上应用效果,1989年在PB86、PR107和实生树进行了施用整合稀土钼微肥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割线上涂施整合稀土钼微肥,不但能提高胶乳产量和干胶含量,而且能抑制死皮,克服乙烯利单方刺激剂的弊病,从而提高胶树产胶潜力,增强抗性,达到长期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橡胶树优良品种IAN873在西双版纳24年适应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快,开割前年均增粗5.65cm,高于对照RRIM600(5.06cm)10.67%;林相整齐,开割时平均茎粗50.5cm,开割率80.2%,分别比对照高2.8cm和10.4%;产胶量中等,1-16割年平均干胶产量1 310kg/hm2,为对照RRIM600(1 969kg/hm2)的66.55%;年平均单株产量为4.0kg,略低于对照RRIM600(4.2kg/年.株)0.2kg;抗辐射寒害能力中等偏下,抗寒力小于GT1,但较RRIM600强;耐割性强,割胶16年后死皮发病率为15.79%,病指14.95,分别比对照(28.79%、27.58)轻13个百分点和12.63。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勐腊农场全面推行三天一刀割制,其中又安排了四天一刀的割制试验,试验面积为466.67hm~2,156个岗位。1 试验方法一是4个树位四天轮流割,另一种是3个树位四天割一刀,其中轮休一天,用s/2d/4 ET CRM(4~20割龄胶树)的割胶制度。GT1类品系4~5割年加ET1.5%,6~10割年加ET2.0%,11~15割年加ET2.5%,16~20割年加ET3.0%;RRIM600号品系4~5割年加ET0.5%,6~10割年加ET1.0%,11~15割年加ET1.5%,16~20割年加ET2.0%。12d为一个涂药周期,年涂15~16次,每一涂药周期割3刀,全年55~60刀,不加刀,雨后不补刀。1~3割…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前出现的社会林业 ,以其与传统林业的概念和模式不同的参与性特点而为广大群众接受和理解 ,如今随着这种经营管理形式的不断完善 ,深入发展和对参与主体的更为关注 ,以及出于对词义正确性的考虑 ,国际上已普遍使用“社区林业”来表达和称谓。除此之外 ,社会林业向社区林业转变的内涵和本质还包括管理机制的转变 ;管理技术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收"与"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于“人要征服自然”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哲学依据。该文通过对中国古典造园的思想背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园林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造景元素中“收”与“放”的分析,阐明了“收”与“放”的对比与联系在古典园林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发展遭到巨大困难的时候,寻求一种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明显促进作用,又有综合带动效果,还能使人们普遍受益的产业成为人们最佳选择.绿色生态产业正是这样的一种产业,它体现出人类长远永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是普世价值中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韦艳群是办公室内勤人员,当她看到从不法商贩那里收缴来的许多野生动物身上有伤,就主动当起受伤野生动物的义务调  相似文献   

15.
16.
鲁山,又到了万亩槐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的养蜂人如约而至,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鲁山“蜜月”。 五月的鲁山,绵延数十公里内漫山遍野都是槐花。由于海拔高、温差大,形成了槐花自下而上次第开放,前后花期能连续一个多月的奇特景象。雪白的槐花如一袭印度纱巾半遮半掩地缠绕翠绿的鲁山上,近看串串摇曳的白花,每一朵蝶形花冠中都浸润着晶莹的蜜滴……这时的鲁山,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空气是甜的,而树上却  相似文献   

17.
我家曾先后搬迁了三次。每次迁移时,村儿里的老者们都说,可要注意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居住。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区林业局办公楼后有个小院子,乔木浓荫蔽日,翠竹迎风摇曳,桂花满庭飘香,还有一湾蜿蜒的水池,池边鲜花竞艳,几张石椅石桌散布绿荫丛中。老人们常聚集这里神聊、对奕、搓麻将。或赏花观游鱼,或与稚童嬉戏,或驻足细读“夕阳红”板报,情趣盎然,自得其乐。此情此景,清幽怡然。那“夕阳红”板报,更是一道引人入胜的风景线。“夕阳红”板报的创始者姓蒋,名忠达,年逾古稀,干了40多年的林业,退休前是广西区乡镇林业工作总站站长,50年代的劳动模范。退休后,被推选为局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委员和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同时…  相似文献   

19.
20.
"绿色"早餐     
中国有句俗话:"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可见早餐的重要性.各国营养学家认为每天吃好早餐不仅可以增强体力、维护身体健康,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