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西南地区木材工业的产业现状和科技现状为依据,针对当地木材工业的背景、特点和存在问题,结合西南地区木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指出西南地区的木材工业应重点开发区域特色产品;提出了产业及循环经济发展时当地木材工业的科技需求,强调了生态敏感地区木材工业的科学发展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伐区木材运输作业模式选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南方人工林伐区的常用4种木材运输作业模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业条件下,不同木材运输作业模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均不同.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运材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木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则应优先选择农用车运材.  相似文献   

3.
人造板工业发展态势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陈绪和 《木材工业》2005,19(1):7-10,15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作者回顾了世界先进国家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指出在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 我国人造板工业要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目标,认清自身优势,迎接未来挑战,更好地利用森林和木材可再生资源,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胡琴 《中国林业》2012,(5):22-27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对木材进行保护处理,是节约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最经济、最实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它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对木材及其制品进行保养、维护或功能性改良,减少或避免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对木材的侵害,以提高木材品质和提升木材使用价值的一门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木材防腐、防霉、防虫、阻燃和改性等技术处理,改善木材使用性能,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扩大木材用途,实现低档木材高档化,对节约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保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香椿(Toona sinensis)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其生长迅速,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木材花纹美丽、芳香耐腐且用途广泛,发展潜力巨大.该文总结了以木材利用为目的香椿在良种选育、生理研究、苗木培育、栽培技术及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香椿的生产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振动模态分析的落叶松节子定位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材作为结构材使用时,节子的存在影响木材的强度,降低了木材的利用价值.为了节约木材,提高木材的使用率,人们一直在研究木材缺陷无损检测的方法.Beall(2000)首次使用表面传感器研究人造板的力学性能和内部缺陷,收到良好效果.日本学者小玉泰羲(2000)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处理利用敲击木材所获得的声信号,对气干木材的节子缺陷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当木材含有节子缺陷时,声信号的共振频率降低、声信号共振的持续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关于亚热带地区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木材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珍贵用材十分短缺,价格不断推高,然而我国现有珍贵用材资源存量很少,大量进口珍贵用材受到国际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必须立足国内培育珍贵用材,增加国家木材战略贮备.亚热带地区是我国林业生产最具活力的地区,因具有水热资源、种质资源、栽培技术和资金投入等优势,适宜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基地.亚热带地区优先发展的珍贵用材树种有香樟、闽楠、红豆树、福建柏、光皮桦、毛红椿、赤皮青冈、锥粟等,其基地发展模式主要有利用良好立地的新造林模式、基于次生林和生态公益林的改建模式及利用非规划林地的造林模式等,并提出了珍贵用材种质遗传保育和采种母树建立技术、主要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丰产技术等急需解决的相关共性关键技术以及设立扶持、进行政策优惠和配套技术支持等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8.
木材产品的国际贸易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木材产品的贸易概况和趋势,讨论了环境问题对木材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入世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木材工业要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认清自身优势,迎接未来挑战,更好地利用森林和木材可再生资源,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广东的木质家具、人造板、实木地板和造纸等产品消费了大量木材,全省2018年木材消费量已超过1亿m^3,(含废旧林产品的利用)。这几年,在木材大消费量的带动下,木材价格上涨,促进了各种经济实体的造林和护林积极性,随着木材产销量不断增大,不仅促进了广东林业生态的发展,也带动了木材进口量的增长和废旧木材产品循环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木材热处理除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作实践,利用两种木材高温干燥加工设备,对木材进行热处理试验,解决了偏僻北方林区木材调运检疫除害灭虫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272 h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增至1.7775 hm2,增长了33.9%,2000年的可利用的承载力是0.4052 hm2.cap-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承载力在减少。2000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是3.3857 hm2,到2004年减少到2.9364 hm2,说明福建省的能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在增加,说明福建省各种资源的利用更趋于均衡,更加趋于稳定。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在提高,特别是2002~2004年增幅更加明显。通过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和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达0.98,呈极显著性相关,说明福建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并对福建省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到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增长到2.4033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下降到0.3926 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0108 hm2,表明福建省到2010年生态承载力处于高度的不可持续状态。最后对福建省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常规能源短缺,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等现状,阐明拉萨市发展庭院经济的必要性.对提出的庭院能源生态综合利用和生态观光农庄2个庭院经济模式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拉萨市今后庭院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常规能源短缺,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等现状,阐明拉萨市发展庭院经济的必要性。对提出的庭院能源生态综合利用和生态观光农庄2个庭院经济模式进行了阐述,展望了拉萨市今后庭院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桉树生物质能源林研究与利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桉树不仅是工业原料林生产的重要树种,也是林业生物质能利用的良好原材料.本文从品种研究、评价指标(热值、灰分、生物量、能量现存量)、造林技术(立地条件、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混交造林、收获周期、效益分析)和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桉树生物质能源林研究与利用现状,简要总结了我国发展桉树生物质能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以期为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桉树生物质能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工业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属性、种群结构、物质循环、能量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工业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种群少、结构简单、系统脆弱、经营过程中养分的输出大于输入、人工能源的投入比重大等与其他林种所不同的特征,在发展工业人工林的同时,必须全面、综合、正确地把握其性质特征,运用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手段,以生态经营区为基本单位面积,对工业人工林进行合理的时空布局,协调好专门化目标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茶园间种泡桐生态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善庆  竺肇华 《林业科学》1990,26(6):561-566
前言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地区。在强光、高温、低湿条件下,茶树生长不良,茶叶品质下降。近二十多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先后致力于改变茶园生态环境而提高茶叶品质的研究。我国早在唐代、宋代就有了茶粮间作、茶桐间作的记载。1959年云南普文农场在热带茶园成功地建立了橡胶与茶树间作的胶茶人工群落。1970—1985年唐荣南、王融初分别成功地建立了湿地松与茶树、葡萄与茶树的人工群落。本试验试图选用强阳性、深根落叶阔叶树——泡桐与茶树间作,建立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善茶叶品质,促使茶叶稳产高产,同时提供部分优质木材,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竹林生态与竹材循环利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是浙江省主要森林资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竹林进行生态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浙江省竹林生态经营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竹林生态经营的优先研究领域。以竹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竹产业经济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基于资源培育、产品开发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竹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桉树用途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桉树的用途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它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桉树木材利用,桉树副产品及化工用途、桉树的园林观赏价值以及桉树的生态防护价值四方面综合归纳桉树的主要用途,为日后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能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nn Political Protocol and Malagasy Protocol reckonedthat developedcountries couldcounteract some portionof greenhousgas emissionthroughimplementingthe project of forestry carbon-sink.It symbolized the confirmat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s oforest in econ…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张掖市水资源特征分析及水资源利用评价,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开源节流、以节水为主,坚持水费改革,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认为张掖市社会经济要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前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只有珍惜、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好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投资,提高其效益,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张掖市生态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