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以 0~12周龄肝用型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饲粮不同维生素 E水平对青农灰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确定育雏、育成期鹅维生素 E的需要量。试验选择 1日龄青农灰鹅 180只,随机分为 6个处理,每个处理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0只。试验鹅饲喂在玉米 -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 0(对照组)、5、10、20、40、80IU/kg维生素 E的饲粮,试验期为 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 40、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0~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 4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5~12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 40、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降低 12周龄鹅胸肌剪切力和失水率(P<0.05),饲粮添加 8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12周龄鹅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3)提高饲粮维生素 E水平可显著提高 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12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饲粮添加40IU/kg维生素 E可显著提高 4周龄和 12周龄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80IU/kg维生素 E组12周龄母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0、40、80IU/kg维生素 E组 12周龄公鹅血清中雌二醇、睾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论如下:1)维生素 E对鹅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中尿酸、尿素氮、生殖激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调控作用;2)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肝用型鹅饲粮维生素 E最适添加量为:0~4周龄42.98IU/kg,5~12周龄 38.92~43.41IU/kg;3)根据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确定饲粮维生素 E最低添加量为20IU/kg。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强化维生素E(VE)的水分散型颗粒剂维生素AD3E对减少潜伏性乳房炎的牛乳中体细胞数的效果,每次在馈料中添加维生素A(VA)3,000,000I.U.、维生素D3(VD3)300,000I.U.和VE12,000mg。隔4日再添加1次。共2次。结果,试验组(21头)血清中VE浓度在试验期中(12日内)明显上升,对照组(21头)没有变化。试验组血清中维生素A醇和棕榈酸维生素A醇浓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5因子5水平部分实施的2次回归几乎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和432只AA(ArborAcres)肉用公雏,研究日粮中锰(Mn)、锌(Zn)、钙(Ca)、有效磷(av.P)、维生素D3(VD3)5因素不同添加水平的组合效应,探讨5因素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由二次响应面分析得出的生产函数二次曲线稳定点的预测值为358.71,对应5因素组合的预测值分别为Ca=1.01%,av.P=0.49%,VD3=2110.751IU/kg,Mn=141.25mg/kg,Zn=175.85mg/kg,Ca、av.P、Zn是影响生长的主因素;肉雏鸡日粮中Ca、av.P、Mn、Zn、VD3任一因素的添加水平过高都会影响其它4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Mn-SOD、肝锰、肾锰以及血清钙和磷、肝锌分别是反映Mn、Ca、av.P、Zn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Se和VE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不同剂量的Se和VE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我们选用32周龄罗曼蛋鸡72只,随机分成6组。在基础日粮含Se0.1mg/kg基础上,添加Na2SeO3-VE粉,各组Se的添加水平分别是每公斤日粮0、0.5、1.0、1.5、2.0、3.0mg,VE添加水平分别是0、41.66、83.32、124.98、166.64、249.96IU。实验期8周。结果表明,添加1mg/kgSe、83.32IUVE组鸡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组鸡蛋重随Se水平的提高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蛋品质各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铜和维生素 A及其互作效应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 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 448只,随机分为 8组,每组 4个重复,每个重复 14只鸡。采用4×2(铜 ×维生素 A)完全随机设计,饲粮铜的添加量分别为 0、8、150、225mg/kg,维生素 A的添加量分别为 1500、5000IU/kg,分为 2个生长阶段,前期为 1~4周龄,后期为 5~7周龄。结果表明:1)高铜(150、225mg/kg)抑制了全期肉仔鸡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铜蓝蛋白(Cp)和后期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活性(P<0.05)。2)5000IU/kg维生素 A组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了全期血清 T SOD活性,降低了前期血清 Cp活性(P<0.05)。3)铜和维生素 A互作效应对前期体增重、血清 Cp和 T SOD活性及全期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且二者间存在互补作用。铜(8mg/kg)×维生素 A(5000IU/kg)组与铜(0mg/kg)×维生素 A(5000IU/kg)组对前期肉仔鸡获得良好生长性能和提高血清 T SOD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但对血清 Cp活性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粮铜水平为 16~23mg/kg时,铜的适 宜 添 加 量 为 前 期 8mg/kg,后 期 0~8mg/kg;全 期 维 生 素 A 的 适 宜 添 加 量 为5000IU/kg。  相似文献   

6.
硒,维生素E对鸡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1日龄健康肉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硒(Se)、VE、Se和不添加任何物质。VE添加量为100mg/kg,Se添加量为0.5mg/kg。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束,立即采取血液、肝脏、胸肌、腿肌样品,分别于2h内和冷藏(2℃)48h后检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添加VE和/或Se的3个试验组肉鸡的GSH-Px、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饲料中添加VE和/或Se,均可增强鸡体的抗氧化效果。VE和Se联用显示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3×5的两因子试验中,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维生素E(4、14和24mg/kg)与有机和无机硒(亚硒酸钠0.20、0.35和0.50mg/kg,酵母硒0.35和0.50mg/kg)对褐壳蛋种母鸡在20~40周龄阶段生产繁殖性能和有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蛋母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量、饲料转化率和死淘率在3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间无差异;除了添加酵母硒0.50mg/kg组蛋鸡的蛋重和产蛋量显著低于酵母硒0.35mg/kg组以外,其它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在各硒处理组间差异不明显。维生素E和硒可增加彼此在血液中的存留;当日粮中只补加维生素E4mg/kg时,将日粮亚硒酸钠硒添加水平由0.20mg/kg提高到0.35~0.50mg/kg可使血浆α-生育酚含量由0.50μg/ml上升到接近1.0μg/ml左右。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CPE,对SPF鸡有致病性。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有2条核酸带,5条蛋白带,毒株间的病毒核酸及结构蛋白电泳迁移率无显著差异,但其结构蛋白的相对含量不尽一致。经鉴定,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属血清Ⅰ型,为同源病毒。本研究结果提示,鸡并非是IBDV的唯一自然动物宿主,非鸡禽鸟类宿主的存在可引起IBD的传播和续源流行,也为IBDV的变异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成为诱导IBDV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北京奶牛育种中心良种场1994年第四季度到1995年5月,由于奶牛日粮中维生素不足,母牛表现为不发情或发发情不规律,受胎率降低。微量元素硒,有抗氧化作用,可提高受胎率和防治子宫炎。本试验旨在采用给供体母牛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的措施,提高供体母牛的超排效果。试验的供体牛为3~8岁,2~4胎,健康、繁殖机能正常的荷斯坦奶牛28头。将28头供体牛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注射,试验组供体牛在发情时肌注维生素A、D5毫米(上海第九制药厂,VA500IU/ml,VD5000IU/ml)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5毫…  相似文献   

10.
巢式PCR快速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经鸡胚增殖后,直接用尿囊液提取RNA后反转录成cDNA,用IBV基因3’端的UTR1-/UTR2+和UTR3-/UTR4+两对引物进行巢式PCR,所检测的4个IBV标准参考株和16个IBV野毒株均得到了预期的174bp大小的片段,而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及正常鸡胚尿囊液经同样处理没有可见片段出现。本试验不需纯化册毒只需05ml病毒尿囊液即可在24小时内得到准确的试验结果。这表明与其它IBV鉴定方法相比,该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松土保温剂信德瑞在改良排水性土壤如草炭土方面效果明显,每升土中加入1.5g的信德瑞,水分渗透速度明显快于未加信德瑞的对照,每100ml水渗透时间比对照少317,而且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多34.82g。信德瑞在壤土、砂土和蛭石中的渗透1保水效果不如在草炭土中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参照布氏锥虫HGP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分别以伊氏锥虫HGPRT缺陷株和自然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结果自然株出现630bp的DNA条带,与设计大小一致,而缺陷株均为阴性,证明缺陷株的HGPRT基因发生明显突变或缺失。自然株HGPRT基因经与pGEM-T Easy Vector连接,大肠杆菌转化,获得了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A minimum effective dose rate for Innovar-vet(R) was established for producing sedation of rabbits, guinea pigs, rats and mice. The level of sedation permitted a minimum of restraint and abolished painreactions. No special precautions were necessary and administration was by simp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Recovery occurred within 1–2 hours and was uneventful and without excitement. A single operator was able to carry out bleeding safely, and would be able to carry out other minor procedures with minimal stress to the animal.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504只 ,随机分为9组 ,每组4个重复 ,每重复14只鸡 ,公母比为1 :1 ,采用3×3(Fe×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研究了日粮中不同水平的Fe和VA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 (0~4周龄和5~7周龄 )的生产性能与铁、铜、锰、锌表观存留率的影响。日粮铁的添加量分别为0 ,30 ,60mg/kg ,VA的添加量分别为750,1500,2700IU/kg。结果表明 :①常规日粮中添加铁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 (P>0.05) ,添加VA对前后期体增重及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 (P>0.05) ,但对料重比影响接近显著 (P≈0.05) ,Fe和VA交互作用对体增重影响显著 (P<0.05)。②日粮不同铁水平对前后期铁表观存留率的影响显著 (P<0.01) ,随着日粮铁水平的增加 ,铁的表观存留率下降 ;对前后期铜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对前后期锰表观存留率的影响显著 (P<0.01) ,随着日粮铁水平的增加 ,锰的表观存留率下降 ;对前期锌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对后期锌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显著 (P<0.01)。③日粮不同VA水平对前后期铁表观存留率的影响显著 ,随着日粮VA水平的增加 ,铁的表观存留率上升 (P<0.05) ;对前后期铜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日粮VA水平对前后期锰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显著(P<0.01) ,前期VA(1500IU/kg)组锰  相似文献   

17.
利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和12指肠“T”形瘘管的阉公山羊,比较研究不同日粮条件下消化代谢的变化。试验分3期:Ⅰ、基础日粮加10克尿素。Ⅱ、以Ⅰ为基础,并经12指肠瘘管灌注蛋氨酸3克/天。Ⅲ、基础日粮添加7.0克尿素加硫酸铵5.6克。各期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5%。得到如下结果:瘤胃中乙酸摩尔比例Ⅰ、Ⅱ、Ⅲ期分别为:54.89%、56.40%、65.22%。乙酸/丙酸分别为:2.20、2.21、3.04,以Ⅲ期最高。进入12指肠的食糜量,非氨氮及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Ⅲ期明显高于Ⅰ期,Ⅱ期居中。采食量、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及氮贮留,Ⅲ期亦明显高于Ⅰ期。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尿素—硫酸铵,山羊的氮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而且效果比12指肠灌注蛋氨酸更好。  相似文献   

18.
19.
罗兰 Lee  SR 《中国畜牧杂志》1990,26(2):5-8,37
本试验为2~4因子试验,研究日粮中氯、镁、非植酸磷水平和不同豆饼对肉用仔公鸡生长性能、胫骨和血清中钙、磷、镁、钠、钾和血清氯离于含量以及胫骨软骨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氯和/或高磷的摄取导致仔鸡胫骨软骨症的高发病率,而这种高氯和/或高磷日粮诱发胫骨软骨症的作用可通过提高日粮中的镁水平来缓解,但伴随着仔鸡生长速度的降低。胫骨软骨症的高发病率与仔鸡胫骨钠,血清氯(Cl~-)含量成显著正相关(r=0.77,p<0.01;r=0.51,P<0.05)与仔鸡血清钾(K~+)含量成显著负相关(r=-0.50,P<0.05)。日粮中不同豆饼对仔鸡胫骨和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依赖于日粮中氯、镁、非植酸磷的水平,而豆饼本身对胫骨软骨症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磷、锌、硼、钴对苜蓿肥效与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二年在庆阳黄土高原试验进行磷、锌、硼、钴作苜蓿基肥和苜蓿种子丸衣化田间试验。结果证明锌、硼用于苜蓿种子丸衣对苜蓿有显著增产效果,但锌与硼配合会互抑制降低肥效,其它处理对苜蓿投有显著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