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蚕品种新潮×钱江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1对夏秋用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摸索其是否适应本市农村大面积推广饲养.于2005年中秋期在诸暨市街亭镇进行了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的饲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东C苏A×晨苏10"是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为了更好了解该品种特点,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蚕进行"东C苏A×晨苏10"农村试养,现将该品种近二年来的试养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蚕品种试验种"东C苏A×晨苏10",由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2015年为白玉×秋丰,由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公司生产,2016年为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州市目前当家蚕品种秋丰×白玉繁育系数较低及正反交花、白蚕差异的缺点,我们于2005年春、秋两期分别引进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华秋×白玉进行了农村试养。1试养材料与方法1.1材料华秋×白玉春、秋期各2张,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繁育提供;对照白玉×秋丰春、秋期各2张,为湖州塔山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生产。1.2方法春期在南浔区和孚镇陈塔村和千金镇里浩村,秋期在南浔区和孚镇陈塔村和重兆村。试养采用试验户的形式,每户分别饲养华秋×白玉和对照种白玉×秋丰各l张。试验种和对照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相同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雄蚕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雄蚕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良好的特点.近年来我县在饲养秋丰×白玉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受湖州市吴兴区及淳安县茧丝绸公司等饲养雄蚕成功的启发,于2007年晚秋期和2008年春期在湖州市蚕桑站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乾元镇幸福村、城北村进行试养,并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作了比较.现将雄蚕秋丰×平28农村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适宜桐乡市农村饲养的蚕品种,稳定发展蚕桑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5年春蚕期对家蚕新品种丰丰B新×白玉BC与现行推广的蚕品种秋丰×白玉进行农村比较试验,并选择了洲泉镇岑山村有良好养蚕基础的3户蚕农作为试验户,每户饲养新老品种各1张,在洲泉镇东田小蚕场内进行饲养试验。通过饲养试验调查、记载、比较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丰丰B新×白玉BC(以下简称试验种),对照种为秋丰×白玉(以下简称对照种)。1.2试验方法试验地点为洲泉镇东田小蚕场内。该试验张种卵量相同,并采取同样…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近10年的研究,育成了一系列实用型雄蚕品种,其中秋丰×平28是2004年通过省级实验室鉴定的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性状水平及经济效益,以及在本市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我们在2005年的春期及中秋期对该品种进行了对比试养。试养结果表明: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具有抗性强、好养、高产、茧丝质优等特点,其各项产质量指标都优于对照种,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用雄蚕品种秋丰×平2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由海宁市新兴蚕种有限制造公司提供。春期秋…  相似文献   

7.
钱江×新潮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2006年秋期在湖州市进行第1次农村试养,成绩较为理想。试养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钱江×新潮2张(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新蚕品种同丰×新玉春期农村试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同丰×新玉是浙江省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通过7年时间的努力,在现行推广的秋丰×白玉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新蚕品种,该品种具有耐氟性强、产量高、茧丝质性状优良、制种繁育系数高等特性。2006年春期我们对新蚕品种同丰×新玉与现行推广的蚕品种秋丰×白玉进行了农村比较试验。选择高桥镇湘庄村大家桥组4户蚕农作为试验户,每户饲养新老品种各1张,并对饲养情况进行详细记载。通过试验结果调查、记载、比较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同丰×新玉(以下简称试验种),对照种为秋丰×白玉(以下简称对照种)。1.2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私企的快速发展,富阳市的养蚕大气环境日趋恶化,同时由于大田作物农药的频繁使用,致使桑园污染严重,蚕农的养蚕风险大增,养蚕效益缺乏保障,蚕农迫切需要抗污染性强的蚕品种.明·丰×春·玉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新近育成的家蚕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体质强健好养,且产茧量高,适宜在环境污染严重的蚕区春期饲养,为了解该品种在富阳市的适应性,今春与现行饲养的秋丰×白玉进行饲养对比,现将对比试验的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继秋华×平30后育成的又一对雄蚕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性状与饲养技术,了解茧丝品质。我市于2003年秋期开始在农村饲养试验,并与湖州市正在推广饲养秋丰×白玉作为对照,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摸索家蚕新品种明丰x春玉的饲养习性、经济性状,海盐县于2006年中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了明丰x春玉蚕种25张,进行了农村中间试验,经饲养表明,该品种张种产茧量、张值、茧丝质量等经济指标均好于海盐县现行家蚕品种白玉x秋丰,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继秋华×平30后育成的又一对雄蚕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的性状与饲养技术,了解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13.
新蚕品种华康2号在涪陵区中秋蚕期农村饲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中秋蚕期重庆市涪陵区蚕桑发展办公室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新蚕品种华康2号与秋丰×白玉进行了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食桑快、就眠快、眠起齐、迟眠蚕和弱小蚕少,全龄经过比秋丰×白玉的长3~4h;正反交4龄起蚕结茧率分别为99.2%、99.1%,分别比对照种秋丰×白玉正反交高11.4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差别不大,公斤茧颗数略多于秋丰×白玉,上车率偏低.华康2号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力明显强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在桑叶氟化物含量超标的情况下,华康2号与秋丰×白玉均未发现蚕氟化物中毒症状,2对蚕品种均表现出较强的耐氟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玲玲  姚陆松 《蚕桑通报》2021,52(3):34-35,44
"农科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抗BmNPV品种资源"秋丰N""白玉N",与该所选育的多丝量蚕品种"华光""春日",组配杂交育成的一对抗BmNPV中丝量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2019年和2020年秋蚕期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在建德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孵化齐一,各龄眠起快而齐,群体生长发育整齐,食桑旺、不踏叶,上蔟涌,营茧速度快,抗病性强,张种产量高,茧丝质优,适宜在建德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5.
明·丰×春·玉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中丝量、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海盐县从2004年春期引进,少量试养,2005~2006年2期中秋蚕进行农村中试,主要经济性状优于主推品种秋丰×白玉,并建立了新品种的繁育基地,于2007年晚秋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饲养,成效明显,现将中试与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赵玲玲  姚陆松 《蚕桑通报》2021,52(3):34-35,44
"农科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抗BmNPV品种资源"秋丰N""白玉N",与该所选育的多丝量蚕品种"华光""春日",组配杂交育成的一对抗BmNPV中丝量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2019年和2020年秋蚕期在前两年试验的基础上在建德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孵化齐一,各龄眠起快而齐,群体生长发育整齐,食桑旺、不踏叶,上蔟涌,营茧速度快,抗病性强,张种产量高,茧丝质优,适宜在建德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7.
雄蚕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雄蚕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良好的特点。近年来我县在饲养秋丰×白玉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受湖州市吴兴区及淳安县茧丝绸公司等饲养雄蚕成功的启发,于2007年晚秋期和2008年春期在湖州市蚕桑站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乾元镇幸福村、城北村进行试养,并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作了比较。现将雄蚕秋丰×平28农村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安排,长兴县在2003年中秋期承担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农村饲养鉴定试验,现将试验饲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家蚕品种耐氟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重点蚕区的湖州市,针对本地区蚕茧主产区氟害严重的实际,积极采用耐氟性新品种,实行秋种春养,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秋丰×白玉已成为全市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反交白玉×秋丰由于耐氟性强、产量高、好养而深受蚕农欢迎;由湖州市蚕桑科学研究所"八·五"期间育成的夏秋蚕品种丰1×富日累计推广10万余张,为稳定氟害地区的蚕茧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来本市又引进试养雄蚕品种夏华×平8和秋华×平30,2001年春期试养蚕农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20.
秋丰×白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章佩祯研究员育成的一对夏秋品种。该品种于199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国家蚕品种的审定,并开始在生产上繁育、推广,1996年桐乡引进试繁,当时白玉(AB)×秋丰(AB)一代杂交种深受蚕农欢迎。但在繁育和推广初期遇到的问题是:蚕种场,原蚕难养,繁育系数低,克蚁制种量仅4~9张;中系秋丰化性不稳定,生种和再出卵多,日系白玉大肚蛾多,残存卵多;蚕农喜欢养白玉×秋丰,因为秋丰×白玉是限性斑纹,易发蚕病,因而蚕农争养反交(农民称之为白蚕),而不愿养正交(农民称之为花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