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早期幼体培育是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布苗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培育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可归纳为清水布苗法和肥水布苗法两种.随着育苗用水环境的逐年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育苗效果相差极大,对其机理尚未彻底了解,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生产中往往出现Z1幼体变态率低、变态不同步等现象,对后续生产影响极大.本文总结了多年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并借鉴同行的心得,分析比较两种布苗法中Z1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变态时间、育苗成本和可控性等特点,提出了几点措施,以促进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过程中,早期幼体培育是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布苗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培育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主要可归纳为清水布苗法和肥水布苗法两种。随着育苗用水环境的逐年变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育苗效果相差极大,对其机理尚未彻底了解,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生产中往往出现Z1幼体变态率低、变态不同步等现象,对后续生产影响极大。本文总结了多年研究结果和生产经验,并借鉴同行的心得,分析比较两种布苗法中Z1幼体的变态成活率、变态时间、育苗成本和可控性等特点,提出了几点措施,以促进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  相似文献   

3.
三疣梭子蟹亲蟹培育及提高其受精卵孵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本人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长峙试验场参加梭子蟹工厂化育苗管理时观察记录为参照依据,结合往年育苗资料总结分析整理而成。文中叙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繁殖亲蟹优选自然海区雌性梭子蟹培育为佳。受精卵孵化时胚胎心跳是膜内幼体放散预兆之一,这时心跳在每分钟180~230次之间。提倡膜内幼体放散在小水体中进行,然后选优入育苗池培育,有利于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幼体变态率和以后仔蟹蜕壳成活率。亲蟹培育提温快慢对幼体变态及仔蟹蜕壳关系极大,低温阶段升温适当可快、高温阶段升温要慢,每天提温幅度前期为0.5~1.0℃;中、后期为0.5℃。亲蟹投喂饵料要优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期间的有关攝食食性、育苗管理技术及其防病害等问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育苗生产工艺能在4m~3水体中培育出三疣梭子蟹大眼幼体416800吸,为三疣梭子蟹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我们了解国内外在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中,从溞状幼体培育成大眼幼体这一节段的出苗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等药物。4月中旬布苗到5月上旬大眼幼体出售,前后共需20天左右的时间,ZⅠ—ZⅥ的育苗水温在19—25℃之间。此时生产的蟹苗,可直接放入池塘中培育,不需任何保温措施。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到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  相似文献   

6.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东风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并根据水质的好坏结合适当的换水量,能成功的获得变态稚贝,变态率达30%;稚贝培育密度为3000粒/m^2,以蟹肉,杂鱼肉为饵料,最终获得规格0.5~1cm的螺苗150万粒。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三疣梭子蟹育苗生产中,蚤状幼体和大眼幼体经常发生"粘爪病",其主要特点是在蚤状幼体的颚足刚毛上及大眼幼体尾肢刚毛上黏附一层粘性物质,影响幼体的运动和摄食,造成幼体身体瘦弱发育迟缓变态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种类和渔业对象,也是出口创汇的名贵海产品,并已成为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自50年代开始,国内进行天然苗种的池塘养殖,80年代进行生产性人工育苗的研究,到90年代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梭子蟹生产性育苗和全人工育苗技术,但多将幼体培育到大眼幼体后就出售,往往造成养殖成活率过低,严重影响其养殖生产。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下口新星育苗场合作,于2001年开始进行三疣梭子蟹大规格苗种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为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的减少和全面扭转对虾养殖因病毒疾病等…  相似文献   

9.
河蟹生态育苗的特点即在整个育苗过程不加温,从布苗到大眼幼体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生态育苗培育的蟹苗体质健壮,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从大眼幼体培育至扣蟹的成活率可达20%左右。1设施与材料1.1育苗池面积20~40m2,水深1m,每单元育苗面积560m2。育苗池上方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中间内隔30cm,可起到保温作用。1.2人工配制海水布苗前半个月开始配制人工海水,配制海水用的淡水直接从池塘中打入配水池,不用沉淀和过滤。1.3循环过滤系统由蓄水池、育苗池、排水沟、过滤池组成封闭循环系统。1.4幼体培育的饵…  相似文献   

10.
在毛蚶的人工育苗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幼体死亡率比较高。一是幼体培育过程中的8~13d,幼体突然大量“下沉”死亡;二是变态期间幼体附着变态率很低,大量幼体解体死亡。这些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毛蚶苗种的正常生产。如何提高毛蚶幼体成活率与变态率,是毛蚶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性实验研究,就上述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1影响毛蚶幼体成活与变态的原因分析幼体产生“下沉”死亡以及变态期变态质量低等情况不是瞬时产生的,而是人工育苗过程的反映,这些情况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1.1亲蚶质量亲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过程。亲蚶质量好,性腺色泽鲜艳,雌性呈橘红色,雄性为乳白色。厚度超过3mm,卵子个体之间发育整齐。反之,如果亲蚶质量差,卵子的个体小,卵子个体大小不均匀,到幼体培育期就表现出幼体发育不整齐,大小悬殊,而且随着幼体的培育进程,导致幼体在某一阶段死亡。1.2亲蚶培育一方面,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自然排放得到的精卵质量比较好,受精率与幼体发育成活率都比较高,产生的畸形幼体少。另一方面,亲蚶个体之间卵细胞发育整齐一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亲蚶排...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口淡水湿地生态补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口地区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演变分析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的地表水-地下水模型,构建了湿地补水的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和河口湿地生态需水的生态-水文模拟系统.选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黑嘴鸥(Larus saundersi)为生态需水研究的指示物种,模拟补水量分别为2.8亿、3.5亿和4.2亿m3.模拟补水方案下,补水区域200m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抬升1m以上,补水区域200~1000m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抬升0.1~1m;植被类型演替,尤其是湿生沼泽、普通草甸、灌丛等面积增加;指示鸟类数量显著增加,生态承载力大幅提高,但承载水平并未随补水量持续增加而显著持续增长;湿地生态功能基本上得到恢复,湿地生态价值明显提高,但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加补水产生的生态价值差别较小.适宜的补水方案是:一般年份补水3.5亿m3,干旱年份补水4.2亿m3,湿润年份补水2.8亿m3.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育苗水质变动因子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罗氏沼虾育苗生产操作流程,作者研究了育苗池中三态氮、COD 及pH 等水质变化状况,其特点是这些化学指标无明显的昼夜变化,但NH3-N、NO2- -N 含量较高,并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COD 含量较为稳定。从育苗安全性需要出发,还研究了育苗水的预处理模式以及投饵、换水、施药对育苗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河口天然水进行预处理是必要的,作为常规在操作管理上坚持每天彻底排污、适时适量换水、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育苗水的水质状况,即使采取高密度( Z1:22万尾/m 2)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至9月进行了中国明对虾卤水配兑淡水高产养殖试验,试验池塘的总面积为3000m2,总产量为3350kg,总产值为103850元,单位产量达到1.12kg/m2,单位产值为34.62元/m2,投入产出比1:1.87。  相似文献   

14.
开展面向湖泊健康的生态需水研究,构建有效的湖泊生态需水调控和保障体系,对于水资源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修复、湖泊健康保护、水生态文明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洪泽湖为研究对象,针对多闸坝条件下的湖泊生态需水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通过调控上游入湖水系主要控制工程以改变洪泽湖过境水过程,可显著提升洪泽湖生态水位保障效果,在此基础上增加引调水量6.86亿m3/年可保障每年水位过程均满足生态水位过程要求,年保证率达100%,生态水位偏离差为0m。  相似文献   

15.
Hach Company Fish Farmer's Water Quality Test Kits (Models FF-2 and FF-1A) were compared with Standard Methods of analysis by determining dissolved oxygen, carbon dioxide, pH, total alkalinity, total hardness, chloride, total ammonia-nitrogen, and nitrite nitrogen in waters of 0, 17, and 30 ppt salinit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kits generally are reliable for making routine water analyses of saline waters for practical aquacultur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泡沫分离法在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循环水的核心就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特定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养殖的鱼贝类、基础设备的生产能力、生产管理技术和其他许多因素。在水质净化处理中,泡沫分离法有其独特的功能。它能将溶解性有机物及悬浮物通过气泡的吸附形成泡沫被去除,适用于集约化水产养殖中闭合循环水处理。  相似文献   

17.
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效应。结果表明:50—100mg/L净水剂ABC对偏酸性养殖水体有一定调节作用;能明显的提高水体透明度;能显著降低化学耗氧量。50mg/L净水剂ABC对铵盐高的水体(9mg/L)以及硝酸盐含量高的水体(2.4-4.8mg/L)作用明显。建议养殖水体净水剂ABC投放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18.
茜坑水库正常库容792万m^2,主要功能是城镇供水,由于观澜河水质下降,水库有富营养化趋势。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以生活污水为主的面源污染。改善水质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应是工程措施与生态对策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对具有水处理设施的温流水养鱼系统的供水、养鱼水及回水进行了水质分析,结果:PH值、DO、ALK、Ca^2+和水温依次下降,经过集中水处理后的回水COD、BOD5、TH、SS和Mg^2+的值有所下降,BOD5去除率为54.38%,悬浮物去除率为67.54%;NH4^+-N和NO2^--N依次升高;电导率无明显变化;而NO3^--N供水略高于养鱼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温流水养鱼系统对电厂冷却水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产权的不同制度安排意味着不同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对于不可交易的限量水权制度,水资源主要采取计划(行政)分配机制或基于使用者的分配机制;而可交易的水权制度,主要采取市场分配机制。本文从成本、可行性、适应性、成本与收益的分配及有效性五个方面对这些不同产权安排下的分配机制进行比较,认为每种分配机制在特定的水权制度安排下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弱点,没有一种分配机制适合于任何情形。对特定分配机制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制度环境及水资源的分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