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贮饲料的主要添加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青贮过程中,正确合理地利用青贮饲料的添加剂可以改变因原料的含糖量及含水量的不同对品质的影响,增加青贮料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可以消除恶劣条件对饲料青贮的影响,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青贮料的品质.1 乳酸发酵促进剂1.1 乳酸菌 使用乳酸菌时主要对禾本科牧草及含糖量较低的原料青贮效果较好,对豆科牧草的效果不太明显.一般使用乳酸菌要符合以下条件:①发酵均匀.②植物中的糖可进行发酵.③能满足较强乳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1.原料青贮原料应适时收割.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收割,豆科牧草在始花期或盛花期收割,玉米秸在乳熟而茎叶尚青绿时收割,绿肥饲料在现蕾或始花期收割,甘薯或马铃薯秧在霜前期收割,野草、野菜在生长旺盛期收割.采集来的原料应根据种类及饲喂对象切短.原料含水量应适宜.一般禾本科植物含水量为65%~70%,豆科植物为60%~70%.  相似文献   

3.
1 制作青贮饲料时须遵循的原则 1.1原料必须适时收割玉米至乳熟期末期蜡熟前期时,其营养价值也处于高峰期,应立刻收割全株青贮;豆科牧草及野草应在现蕾期至开花初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应在孕穗期至抽穗期收割;马铃薯茎叶应在收获前1~2d收割;各种水生饲料应在霜降前捞取,凋萎2d左右青贮.收割时间过晚或原料露天堆放,会造成含糖量下降、水分损失、腐烂,导致青贮质量下降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4.
1秸秆青贮具备的条件 1.1秸秆原料 所有进行青贮的秸秆原料必须符合以下三点: 1.1.1 具有一定的含糖量。一般含量至少应为鲜重的1%~1.5%。常见的玉米、高梁秸秆及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是优良的秸秆原料。而像南瓜藤、豆秧等含糖量就低一些,在青贮时必须与含糖量多的混合使用,才能青贮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豆科牧草列为不宜单独进行青贮的材料,主要是因其青贮发酵所需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过低,发酵难于成功。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半干青贮技术,使得单贮豆科牧草也能成为优质的青贮饲料。半干青贮的原理是,当原料风干后含水量降至45%~55%时,半干植物的渗透压达到55~60个大气压,致使某些细菌如腐败菌、  相似文献   

6.
青贮就是将青绿饲料适当加工后长期密封保存,好的青贮饲料可以保存若干年而不变质.常见的饲料如玉米秸、高粱叶、禾本科牧草、甘薯秧、南瓜、菊芋、向日葵、甘蓝等,都是制作青贮饲料的好原料.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紫云英、大豆秧、豌豆秧、马铃薯茎叶等,虽然不容易青贮,但适当进行加工或与其他饲料配合后,也可以制作出良好的青贮饲料,一般可将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以1:1.3的比例混合,即可青贮.  相似文献   

7.
<正>一、特殊流程1.半干青贮。半干青贮具有气味芬芳、适口性好的特点。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至抽穗收割期,豆科牧草在现蕾期至开花期收割,集成草垄,一般晾晒24~36小时,使含水量降至45%~55%,铡碎为1.7~3.3厘米的碎段填充入窖或装袋,此填装技术可调制一般青贮。半干青贮与常规青贮在制作过程中的养分损失情况见表1。2.添加剂青贮。根据原料种类合理使用青贮添加剂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添加剂青贮制作流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产量高混播牧草具有较单播牧草高而稳定的产量,通常产草量提高14%~25%左右。2品质好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元素,而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提高且均匀,适口性好,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3能改良土壤,延长草地的利用期两种牧草混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草地生长快,利用期长。4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茎叶所含水分差异较大调制干草时易落叶,而禾本科牧草则相反,所以混播后调制干草时可减少茎叶的损失。豆科牧草含蛋白质多,水分高,不易单独青贮而…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试验,从感官、营养配比等指标确定豆科牧草(苜蓿、红豆草)和禾本科牧草(玉米秸秆、燕麦)的适宜混合青贮比例,并结合育肥肉羊的饲喂对比试验,评价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量在25%~60%范围内均能成功制作青贮饲料;苜蓿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高于同比例红豆草组合;随豆科牧草比例增加,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和钙含量增大;豆科牧草与带穗玉米混合青贮饲料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或燕麦组合;带穗玉米与40%的紫花苜蓿或红豆草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育肥肉羊日增重,优于同比例去穗玉米混合青贮料。  相似文献   

10.
1合理选择饲料原料,并适时收割袋贮饲料的原料十分广泛,如甜高梁,青饲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和部分豆科牧草等都是制作袋贮饲料的好原料。但是要注意的是原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应该大于12%,以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繁殖。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单独进行袋贮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跟禾本科牧草混和袋贮,这样既可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繁殖,又可以增加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获得优质饲料。混和时要注意搅拌均匀,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不能低于50%。适时收获饲料原料。豆科牧草在花蕾期所含饲料单位、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均最高;禾本科牧草其…  相似文献   

11.
1方法青贮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适时收割,适当切碎,随装随踩,压实封严。掌握各种青贮原料的适宜收割期,及时刈割。玉米青贮,最好在乳熟后期带果穗收割、入窖、塔、壕、袋;牧草青贮应兼顾营养成分和产量;禾本科草宜在孕穗及抽穗期进行青贮;豆科牧草宜在孕蕾至始花期进行青贮;一般来说,将青贮的原料切碎后,握在手里感到湿润,但不滴水时含水量较为适宜。如果水分偏高,可稍加晾晒或加入些秕壳等干粗料,水分偏低可适当喷洒些水。切碎原料  相似文献   

12.
羊是一种具有反刍功能的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复胃,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羊采食的饲料中,55%~95%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种草养羊中也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合理搭配豆科牧草品种。豆科牧草品种首选的品种是紫花苜蓿,也可以用沙打旺,禾本科牧草重点选择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谷等品种。在品种搭配上,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为1:2。每只羊每年需要消耗1400千克青饲料,豆科牧草约460千克、禾本科牧草860千克。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只羊需要约0.1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豆科牧草和约0.16亩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3.
<正>养牛一般以青贮玉米、饲用高粱及其杂交种、苏丹草、墨西哥玉米等禾本科牧草为主,其比例可以达到日粮的70%~80%,豆科牧草可占日粮的20%~30%。饲养方式夏秋季节以鲜草为主,冬季枯草期以干草、青贮、草颗粒和草块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一)青贮的制作方法1.收割原料。优质的青贮原料是调制优良青贮料的基础。适时收割是指在可消化养分产量最高的时期收割,这样获得的原料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水分含量适宜,有利于青贮成功。一般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禾本科牧草抽穗期、豆科牧草在开花初期收割为宜。  相似文献   

15.
半干青贮是使苜蓿迅速风干,含水量降到40%~50%后再进行青贮,这种青贮饲料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由于苜蓿常规青贮不易成功,近年来,欧美各国采用低水分青贮法。用此方法调制的青贮料,基本上保持了原饲料的营养成分,养分损失仅为10%-15%,使原来难以青贮的豆科牧草如苜蓿,三叶草等都能获得较好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低水分青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控制含水量,是豆科牧草低水分青贮成败的技术关键。利用标样图式快速确定法可以便捷准确的监控青贮原料贮时的含水量。NaCl是豆科牧草低水分青贮高效经济的添加剂。在厌氧发酵条件下,用任何适宜的方法将青贮料中水的活度(~(a)W)控制在完全抑制梭菌的临界值,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的有效途径。这并不排除PH值对梭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贮原料。一般说来,青贮原料中的糖分含量不宜低于鲜重的1-1.5%。禾本科植物如玉米、高梁等,含糖较多而粗蛋白质较少,是容易单独青贮的原料;豆科牧草及豆科饲料作物,含糖较少而粗蛋白质较多,不宜单独青贮,宜与禾本科牧草或青玉米秸、高粱秸以1:2重量混贮或青贮时加入含糖较多  相似文献   

18.
草籽(紫云英)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产量高的优质豆科青绿饲料。然而草籽可以直接利用的时间很短,能被利用的数量有限。而草籽直接青贮则因其含水量高,含糖量低而难以成功。为了充分利用这一饲料资源,实现全年均衡地供应青绿多汁饲料,我们根据青贮的原理和草籽的特点,进行了草籽添加干稻草、玉米粉(或番薯丝)混合青贮的试验,结果取得成功。经感官,  相似文献   

19.
正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性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从而得到的粗饲料。青贮原料品种丰富,玉米、禾本科牧草、高粱、大麦、冬黑麦、豆科牧草等。青贮饲料营养丰富,酸甜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制作简单,保存时间长,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制作和饲用专用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退化草地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退化草地进行改良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施肥改良效果最佳,增加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例,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牧草分别比对照区增加9.02%~10.17%、18.40%~27.76%和-6.57%~1.87%,可食牧草增产1倍;围栏封育草地效果次之,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长26.81%~39.85%和20.74%~37.85%,莎草科牧草比例下降11.85%~19.23%,可食牧草增产1倍;划破草皮改良效果极差,禾本科、豆科牧草比例分别增长18.17%~23.86%、19.85%~48.10%,莎草科牧草比例下降4.70%~8.92%,可食牧草增产34.3%~89.7%.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