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目前正值高温干旱时期,示范区395.5公顷公园景观绿化工程已完工。为了确保新植苗木健康成长,示范区绿地全面进行防暑、抗旱、病虫害防治及清理等养护工作。一是针对干旱气候,及时浇水抗旱。现已完成灌溉56600吨水,草坪36.7万平米每日至少浇水1次,树木每周2次,保证在干旱季节浇足浇透水。  相似文献   

2.
如桩景浇水过少就会引起盆土过干,导致盆景树叶卷叶和柘萎,如发现就应及时补水。往往浇水过多盆景树叶发黄,有时也会使树木盆景枝条徒长,严重的也会烂根死亡,一般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生长旺季要多浇一些水,浇水也要区别树种和盆的大小深浅来决定浇水的多少。树木盆景夏天一般生长较旺,水量需要较多,一般来说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要做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和不浇,大盆比小盆多浇,深盆比浅盆多浇。水旱盆景更要多浇,有时还要根据植物的种类来决定浇水的多少,喜湿的植物应多浇,喜干的植物应少浇,“干松、湿柏…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的进行广场花卉的栽培管理 ,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 ,结合管理经验 ,针对月季、福禄考、荷兰菊、夏早菊等具体花卉 ,从浇水、施肥、中耕、除草、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环节做简要介绍。1 浇水 浇水是花卉栽培管理的中心环节。浇水前适量施肥 ,浇水后及时中耕 ,是广场花卉栽培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1)浇水时机 :应测土浇水 ,不干不浇。 5~ 7月苗期每月浇水 2~ 3次 ,浇水多土壤不透气 ,地温低 ,不利于根系发育。如福禄考苗期特别怕涝 ,低温过湿易烂根 ,造成枝叶干枯至死亡。 7~ 9月因天气干热每月浇水 4~ 5次 ,9月后逐步控水。 (…  相似文献   

4.
——春季 春天气候开始转暖。家庭养花应注意:(1)春季花卉生长旺盛,蒸发量大,耗养多,因此水肥要跟上,盆土干裂时要及时浇水,每周或半月要施肥一次,浇水和  相似文献   

5.
一株树苗,从播种、扦插到换床、出圃,要在固定的位置上生长至少1~2年。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除了施足基肥和做好中耕锄草、浇水、修剪等抚育管理措施外,还要通过追肥,及时满足苗木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对养份的大量需要。一、哪些肥料适合做追肥  相似文献   

6.
《绿色科技》2011,(4):222
春季花卉生长旺盛、耗养多,水肥要跟上,浇水和施肥前要松土。盆土干裂时要及时浇水,水要浇透,但不要积水。每周或半月要施肥1次,可施入金宝贝生物菌肥。过冬后的枯枝败叶  相似文献   

7.
《绿色大世界》2011,(4):222-222
春季花卉生长旺盛、耗养多,水肥要跟上,浇水和施肥前要松土。盆土干裂时要及时浇水,水要浇透,但不要积水。每周或半月要施肥1次,可施入金宝贝生物菌肥。过冬后的枯枝败叶要及时修剪使其透光通风。常绿花卉在发叶前换盆最易成活,要选择阴天换盆或上盆;  相似文献   

8.
立秋之后,盆花仍可呈现旺盛生机。秋季盆花,应根据不同习性,加以科学管理。一、浇水施肥 秋天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盆土水分蒸发缓慢。日常浇水要根据气候,结合盆花生长习性,决定浇水的次数和数量,一般可每天浇一次水,为了利于盆花生长,浇水要适,保持盆土见湿见干为宜。秋季多数盆花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必须保证盆花所需要的养份,满足生长需要。追肥时要根据盆花生长状况区别对待。通常情况下,每隔10天追施一次腐熟稀薄液肥。对于秋季开花的盆花,如桂花、菊花、大丽花等,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促其花繁叶茂。二、合理修…  相似文献   

9.
一、培土浇水。3、4月份栽植的速生杨,5月份后将大量萌芽抽枝生长。这时正值春末夏初,春旱尚未完全结束,且易刮大风,水分蒸发量大,萌芽后植株需水量较大。为此,5月中旬要浇一次透水。浇水后,要进行培土,特别是对栽植较浅、因风吹树干松动以及大规格苗木及时培土更为重要,培土后要踏实。6~8月份,也要根据土壤墒情不定期浇水,满足树木生长期所需的水分。  相似文献   

10.
一、草本多浇、木本少浇。草本花卉根系浅,吸收水分能力差,体内需水量多,叶面蒸发快,故浇水应多而勤。夏天除每日浇水外,还应叶面喷水。木本花卉根系入土深,分布面广,吸水力强,浇水量可适当少些。夏季一般隔日浇水1次即可。 二、湿生花卉多浇、旱生花卉少浇。龟背竹、吉祥草、唐菖蒲、旱草等湿生花卉应多浇水。而仙人掌类、玉莲花、南天竹、紫薇、剑麻等旱生花卉要少浇水。 三、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叶片越大,质地越软,水分越易蒸发,就应多浇些水。叶小有蜡质的花卉,叶面水分蒸发慢,可适量少浇,保持盆土不过  相似文献   

11.
适合盆景的竹类很多,丛生性竹类有:凤尾竹、米竹、佛肚竹、青皮竹、小琴丝竹等小型竹子,用来制作盆景,要多疏枝。而散生性竹类,都是大型竹子,如刚竹、淡竹、水竹、斑竹等,用来制作盆景,要进行人工矮化处理,才能“缩龙成寸”于盆中。其制作方法是:一、当笋子长到10厘米左右时,用清洁的镊子,小心慎重地把笋箨从箨环上剥去。不要在中午气温高时剥,要掌握生长旺盛时多剥,早期、晚期少剥,弱的笋子慢点剥,笋子在晚上生长快,要及时剥,同次只剥1张~2张箨叶。二、当竹笋生长出10厘米左右时,减少浇水,抑制长高,使竹笋及早发出枝叶,从而达到矮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绿色大世界》2010,(8):91-91
盆花如浇水过量,常会引起烂根,因此冬季浇花用水要适量,一般不宜天天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而定,通常4~5d浇一次水即可。若盆花已出现烂根,应立即救治,烂根较轻的,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叶片萎蔫较轻的,要立即停止浇水,移放置空气流通的地方,把盆垫高,疏松表土以使散湿,  相似文献   

13.
花卉浇水要讲究浇水是盆栽花卉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怎样给花卉浇水呢?1.量温浇水。浇水要注意水温和气温不要相差太大,而水、井水、河水和自来水都可用,为防止水温大冷而伤害根茎,可用积贮在水缸里的水来喷浇。2.按季浇水。夏、秋季节.晴天每日浇水2次。一般在早...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大树四季均可进行移栽,但以春季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树高以3~6 m较为适宜,体量过大会显著降低成活率。土坨直径至少为胸径的10倍,树木移栽前必须将包装草绳全部去除,移栽后,要及时浇好"三连水",结合浇水可施入50×10-6~200×10-6的生根粉,同时要及时挂营养液吊瓶,有助于生根成活。  相似文献   

15.
1注意施肥后灌水时间要根据肥料特性而定 施肥后灌水时间的早晚对肥效的影响很大。施肥后有及时灌水和延迟灌水之分。及时灌水的肥料有氨态氮肥和农家肥(人粪尿、骡马粪、猪粪、饼肥等)。氨水和碳酸氢铵是速效氮肥,极易挥发,因此,氨水和碳酸氢铵必须沟施覆土并及时浇水。硫酸铵和氯化铵易被作物吸收,施用后灌水使肥料与土壤密接,能尽快发挥肥效。农家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必须在充足水分的条件下繁殖、分解有机质而释放大量的养分。因此,施用农家肥后也要及时浇水。而施用尿素却要延迟灌水。因尿素中酰胺态氮不能被果树利用,须在尿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铵后才能被吸收,如果浇水过早,酰胺态氮易随水流失而浪费。所以,施尿素后应延迟5—7d浇水。  相似文献   

16.
草坪草组织中水分的含量约为75%~85%,如果水分含量下降就会引起坪草萎蔫,当含水量下降到60%时,草坪草就会死亡。晚上或早晨是浇水的最好时间,蒸发损失最小。中午或下午浇水,有50%的水分可能被蒸发掉。草坪每次的浇水量通常是,在草坪草生长季的干旱期,大概每周需补充0.05m3/m2水,在炎热而严重干旱的条件下,旺盛生长的草坪每周需补充0.08m3/m2或更多的水。草坪浇水时要一次浇足浇透,不可只浇表土层,至少要使水分渗透到土层深度8~10cm以上才行,否则难以解除旱情。天气干旱时,可连续浇水2~3次,以便解除旱情。正常无雨…  相似文献   

17.
春季是圃地苗木生长的关键季节,因此,做好苗木的春季管护工作至关重要。在春季苗木管护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浇水。春季浇水至关重要,需2-3次。第一次是早春浇返青水,由于早春昼夜温差大,及时浇返青水,可使地表昼夜温差相对减少,避免危害植物根系,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生长水,此时浇水可防止春旱,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可在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8.
董刚  李丹 《河北林业》2006,(5):37-37
近几年,生产上栽植的速生杨品种有中林46杨、欧美107、欧美108杨、天演杨等 1、浇水,第一次浇水一般栽后立即进行,树坑挖的较深的或树根部已埋成土堆的要将土扒开,从而保证水浇足浇透到根部。第二次浇水,沙土地隔7至10天一次,粘土地15天左右进行。栽后一般浇2至3次,浇水方法一般用开沟灌,灌水同时埋土,扶正苗木。  相似文献   

19.
盆栽花卉浇水要诀适时浇水盆栽花卉,由于花盆容积有限,所以其土壤含水总量相应较少,同时又无地下水补充,故很容易干燥,这样适时浇水就显得尤为重要。盆花是否要浇水,可用听音、看色、捏土法来判断。用手指轻弹花盆,如发出沉闷的浊音,说明盆土湿润,不需浇水;如发...  相似文献   

20.
盆景茶花     
陈廉 《国土绿化》2012,(3):53-53
置盆 盆景茶花宜放置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地方。春季要光照充足,夏季宜注意遮阴,放置阳台时避开西晒。 浇水 盆景茶花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但不宜过湿,防止时干时湿。春季适当多浇水,以利发芽抽梢;夏季坚持早、晚浇水,最好喷叶面水,不要用急水直浇或者漫灌,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浇水;秋季浇水要适量;冬季则宜在中午前后浇水,叶面两三天喷一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