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诊断N、P、K的敏感期,为轮台白杏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 - SC光谱仪测定轮台白杏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收后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变异依赖于波长,变异最小的波段位于可见光范围,且光谱反射率呈现膨大期>成熟期>收后期>着色期.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5)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着色期是轮台白杏N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果实膨大期是P、K素叶片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期.  相似文献   

2.
轮台白杏叶片氮磷钾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氮、磷、钾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探寻用于轮台白杏叶片N、P、K含量估算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模型,旨在为开发高效、适时、非破坏性的轮台白杏树体营养诊断技术提供方法.[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在轮台白杏果实膨大期、硬核期、着色期、成熟期,其叶片N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564~664、499 ~ 574和735~1 067、310 ~1 031、310 ~419和518 ~606 nm,P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4 ~ 656、519 ~652、511 ~617、512~ 610 nm,K素的光谱敏感波段分别为425~701和721~1 113、475~733、500 ~721、539 ~673和719~1 058 nm.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存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关系.[结论]轮台白杏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素存在不同的光谱敏感波段,可根据光谱敏感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或其衍生变量利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建立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叶片N、P、K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轮台白杏枝叶生长的影响,为轮台白杏合理施肥管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试验,对轮台白杏新梢长度、新梢基茎粗度、叶绿素含量、百叶重、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施肥与轮台白杏枝叶生长的关系.[结果]施入不同的氮、磷、钾配比能提高新梢长度19.04; ~51.55;、新梢基茎粗度5.32;~12.17;、叶绿素含量7.97;、百叶重4.44;~32.66;、叶面积0.01;~33.55;、叶面积指数11.74;~ 118.22;,且各指标与氮磷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轮台白杏树体枝叶发育,初步得出对轮台白杏枝叶生长影响较大的N∶P2O5∶K2O的施入量为:31.5∶17.5∶21.0 kg/667m2,比例为1∶0.56∶0.67.  相似文献   

4.
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通过对新疆轮台县9个乡镇轮台白杏叶样的采集与分析,旨在了解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以期为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提供施肥需求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轮台白杳叶样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Cu、Zn浓度,并运用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DRIS)分析轮台白杏树体营养盈亏状况.[结果]轮台白杏DRIS诊断指标为叶片Zn、Ca浓度和N/P、N/Fe、N/Mn、N/Cu、N/Ca、N/Mg、P/Fe、P/Mn、P/Cu、P/Ca、P/Mg、K/N、K/P,K/Zn、Fe/K、Fe/Mn、Mn/K、Mn/Cu、Mn/Ca、Mn/Mg、Cu/K、Cu/Fe、Cu/Ca、Cu/Mg、Zn/N、Zn/P、Zn/Fe、Zn/Mn、Zn/Cu、Zn/Ca、Zn/Mg、Ca/Fe、MS/K、Mg/Fe、MS/Ca浓度比值;轮台白杏树体养分浓度平衡值为N:1.68 g/kg、P:0.54 g/kg、K:2.36 g/kg、Ca:7.43 g/kg、Mg:0.23 g/kg、Fe:246.23 mg/kg、Mn:25.03 mg/kg、Cu:0.95 mg/kg、Zn:26.43 mg/kg.[结论]新疆轮台县轮台白杏树体K、P、Cu、Ca、Fe以缺乏为主,Mn、Zn、Mg、N以供应充足为主,科学、合理施肥是轮台白杏优质丰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根施氮、磷、钾肥对轮台白杏叶片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影响,为轮台白杏的田间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轮台白杏光能转换效率(Fv/Fm)的常用对数与氮肥施用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磷肥施用量不相关;当钾肥(K2O)施用量超过0.2587 kg/株时,对轮台白杏的光能转换效率存在负效应.[结论]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绿洲灌溉条件下,根施氮肥和一定量的钾肥,有利于缓解由气孔因素引起的轮台白杏叶片光能转换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光合特性的研究,为干旱区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绿洲灌溉条件下轮台白杏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坐果期、着色期、收后期测定轮台白杏的光合生理参数.[结果]果实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轮台白杏的光补偿点(LCP)介于29~124μmol/(m2·s),光饱和点(LSP)介于873~1355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现上升趋势,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结论]轮台白杏随着叶片的逐渐成熟,光能利用能力同步增强,在收后期达到最大.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条件下,轮台白杏的光合“午休”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氮(N)、磷(P)、钾(K)的响应,探寻采用叶片光谱指数监测和诊断N、P、K的敏感期,为新温185号核桃树体简便快捷的非破坏性营养监测与诊断提供最佳时间窗.[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利用Unispec-SC光谱仪测定新温185号核桃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果实速生生长期、硬核期、脂化期、成熟期叶片光谱反射率.[结果]新温185号核桃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反射率依赖于波长,在360~1 100 nm波长范围内受大气吸收干扰和仪器噪声影响很小;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反射率对N、P、K肥的响应有所差异;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果实速生生长期叶片光谱指数(ND70)与硬核期、脂化期、成熟期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果实速生生长期是新温185号核桃树体N、P、K营养元素光谱监测与诊断的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度量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m×6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不同生育期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旨在深入了解间作巷道内与间作物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以期为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分别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参数和间作巷道内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结果]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饱和点(LSP)成熟期<拔节期<灌浆期;与冬小麦间作条件下,株行距3m×6m轮台白杏间作巷道内冬小麦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结论]不同生育期中,冬小麦灌浆期的光饱和点最高.轮台白杏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间作巷道内冬小麦灌浆期的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最小,使得灌浆期冬小麦的光能利用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是导致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了解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并检验其光谱指数是否存在差异性,以期为探索采用光谱技术监测其树体营养的可能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3414"肥料效应田问试验,使用单通道高光谱非成像光谱辐射仪(UniSpeeSC)测定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在不同N、P、K施肥水平下的光谱反射率。【结果】新温185号核桃叶片光谱反射率依赖于波长,在510和680 nm附近出现吸收谷,在550 nm附近出现反射峰,在710780 nm波段出现了一个陡峭的爬升脊,在810780 nm波段出现了一个陡峭的爬升脊,在8101000 am波段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反射平台。不同N、P、K施肥水平下,新温185号核桃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依波长变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叶片光谱指数ND_(70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存在利用叶片光谱反射率监测新温185号核桃树体营养的可能性,可尝试采用光谱技术监测其树体N、P、K营养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盛花期喷施肥料对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验盛花期喷施硼酸、尿素、白糖复合肥料对盛果期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影响,为轮台白杏根外肥料的科学有效施用提供解决方案.[方法]采取“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轮台白杏坐果率的常用对数与硼酸、尿素的喷施浓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与硼酸、尿素的喷施浓度成显著正相关,与二者的交互作用成显著负相关.白糖喷施浓度与轮台白杏坐果率常用对数的相关性不显著.轮台白杏盛花期硼酸的最适喷施浓度为4.826 1 g/L,尿素的最适喷施浓度为5.565 2 g/L,理论坐果率期望值可达到8.03;.[结论]盛花期喷施硼酸和尿素的复合肥料,可显著提高盛果期轮台白杏坐果率.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危害后水稻叶片的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阐明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后不同受害程度的叶片、卷叶的分布形式及卷叶率对稻叶光谱特征的影响,获取诊断水稻受害程度的模型,以便为稻纵卷叶螟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指标与方法。【方法】试验以不同受害等级的虫害叶及健康叶为材料,在室内恒定条件下采用ASD光谱仪分别测定不同受害程度、受害叶片的不同分布形式、及不同卷叶率下稻叶的光谱反射率,并采用直线回归法,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水稻受害程度诊断模型。【结果】水稻虫害叶光谱反射率均随受害等级的增加,在绿光区(530—570nm)和近红外区(700—1050nm)降低,而在红光区(610—700nm)增加。能反演叶片受害程度的敏感波段为530—564nm、614—695nm和706—1050nm。建立了5个反演叶片受害程度的模型,诊断准确率在80%—90%之间,并且以741nm处的反射率对叶片受害程度的诊断效果最好。在卷叶率恒定的条件下,卷叶的分布位置对光谱反射率影响较小;而卷叶率对光谱反射率的影响较大,表现为随卷叶率的增大,450—500nm和610—700nm处的反射率增大,530—570nm和700—1050nm处反射率降低。差值植被指数(Rnir-Rred)、黄边面积(SDy)及红边面积与蓝边面积的差值(SDr-SDb)等指标均能将6个不同等级的卷叶率(0、10%、30%、50%、70%和90%)区分开,并且利用黄边面积(SDy)指标诊断卷叶率的准确率达86%。【结论】水稻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后,在叶片光谱反射率上有明显的表现,可以利用光谱特征来监测稻叶的受害程度及卷叶率大小。  相似文献   

12.
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与病情严重度的估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并对其病情严重度进行估测,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品种棉花黄萎病的病叶材料,在不同发病时期的病谱田和大田同步测定其光谱和发病严重度,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病叶光谱反射特征、微分光谱特征差异。【结果】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发病时期的黄萎病的病叶光谱均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可见光(400~700 nm)到近红外区(700~1 30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可见光520~680 nm波段范围内尤为明显。当病叶严重度达到b2(25%)时,可作为病害识别的临界,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研究表明,在红边范围内(680~780 nm)处理间变幅最大,分析后发现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发生了“蓝移”,表现出了病害特有的特征。试验证明:434~724和909~1 600 nm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的多个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棉花黄萎病病叶光谱特征明显,建立的相应病害反演模型中利用一阶微分光谱723 nm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可用来定量反演棉花单叶黄萎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在单叶尺度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图谱合一的冬小麦叶片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扫描成像光谱仪(PIS)在近地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ASD)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叶片光谱信息,比较两仪器在450—850nm获得的光谱曲线;选取15种植被指数,对两仪器获得的光谱值进行植被指数运算,并将结果与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获得叶片的反射率曲线趋势一致,在对应的波段均表现出相应的波峰、波谷、高反射区等特征,但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反射率值都高于地物光谱仪。对比两仪器15种植被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地物光谱仪。【结论】扫描成像光谱仪和地物光谱仪获取的数据有相同的曲线特征,说明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数据是可靠的;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比较结果表明,扫描成像光谱仪获得的图谱合一的数据在近地遥感研究中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 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 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光谱和数码照相技术的苹果花期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旨在探索苹果花期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方法】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利用苹果花期数码照片监督分类,提取苹果花树比和花叶比指标信息,通过与同步高光谱探测数据的相关分析,研究苹果树花期光谱特性,确定其敏感的光谱波段。【结果】苹果树花期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蓝光和红光的吸收、对绿光的反射,和对750~1 300 nm近红外的强烈反射。其光谱特征变化与花叶比和花树比指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敏感波段范围为400~530 nm的蓝青光和570~700 nm的橙红光,以及中等花树比果树760~1 350 nm的近红外。【结论】该研究提出了高光谱遥感与数码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初步探明了苹果树花期的光谱特征,为苹果园地信息提取、营养诊断和苹果生产管理的实时性与信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估算水稻上部叶片蛋白氮含量的植被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水稻顶部4张叶片蛋白氮含量和反射光谱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快速、准确诊断水稻功能叶片蛋白氮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3年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品种类型的大田试验,分生育期同步测定顶部4张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及蛋白氮含量,系统分析叶片蛋白氮含量与多种高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水稻叶片蛋白氮含量和光谱反射率在不同施氮水平、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叶位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叶片蛋白氮含量的敏感波段主要存在于可见光绿光区530~580 nm及红边区域695~715 nm,其中红边区域表现最为显著。红边区域700 nm附近波段与近红外短波段的比值组合(SRs)可以有效地估算水稻上部功能叶片的蛋白氮含量,其次是绿光区587 nm左右的波段与近红外短波段的比值组合。基于新提出的SR(770,700)及已报道的GM-2、SR705、RI-half光谱指数,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R2)分别达到 0.874,0.873,0.871和0.867。经独立资料的检验表明,这些回归模型可以实时监测叶片蛋白氮含量变化,预测精度R2分别为0.810、0.806、0.804和0.800,相对误差RE 分别为12.1%、12.4%、12.6%和12.9%。【结论】可以利用关键特征光谱指数来诊断水稻上部叶片的蛋白氮含量状况,尤以SR(770,700)、GM-2、SR705和RI-half表现为较强的估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叶片含水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快速、无损诊断水稻叶片含水量的估测模型,为水稻水分精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年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和水稻品种的池栽试验,于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同步测定顶部4张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和含水量,系统分析350-2 500 nm波段范围内任意两波段组合而成的比值(RSI)、归一化差值(NDSI)及差值(DSI)光谱指数,并分析其与叶片含水量的量化关系。【结果】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和叶位间,叶片反射光谱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叶片含水量的敏感光谱波段主要位于近红外及短波红外区域;RSI (R1402, R2272)及NDSI (R1402, R2272)光谱指数与叶片含水量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线性拟合R2均达到0.80。基于独立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测试检验也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的拟合R2也均达到0.86。【结论】RSI(R1402, R2272)、NDSI(R1402, R2272)均可用于水稻叶片含水量的定量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