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纹石鮨摄食强度与代谢及能量收支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日摄食率为0.4%、1.5%、4.0%三种水平,分别测定条纹石鱼旨Moronesaxatilis幼鱼的代谢及能量的收支情况。处于饱食(日摄食率4.0%)及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下,该鱼代谢率增加的峰值分别于摄食后3h及7h内出现,为静止时代谢水平的2.10倍和2.46倍,SDA(特殊动力作用)持续时间均为21h,SDA总耗能量分别占摄入能的13%和35.8%。条纹石鱼旨在饱食时的转化效率K(湿重)为20.85%。三种摄食水平下条纹石鱼旨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饱食状态(日摄食率4.0%)时,100C=8.4F+7.8U+13.0SDA+36.9(Rs+Ra)+33.9G;维持状态(日摄食率1.5%)时,100C=7.8F+4.1U+35.8SDA+52.3(Rs+Ra),其中G=0;减重状态(日摄食率0.4%)时,(F+U+R)/(C+P1)=67.3%,其中C+P1=14.4C+85.6P1,F+U+R=1.8F+8.1U+57.4R。  相似文献   

2.
草鱼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食盐药浴,以便在高渗环境下杀死病原体。研究食盐药浴后草鱼代谢酶变化,有助于了解食盐药浴对草鱼机体生理免疫的影响。将草鱼(Ctenpharyngodonidella)分别暴露于食盐浓度为0、2%、3%、4%水体中浸浴10min,然后置入水簇箱中饲养,分别在药浴后12h、24h、36h取样,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OD活性在12h时,2%组中显著上升(P<0.05),3%、4%组显著下降(P<0.05);24h取样时,2%、3%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4%组显著下降(P<0.05);36h取样时,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LSZ活性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食盐能引起草鱼SOD活性变化,而对溶菌酶活性影响不大;表明食盐对草鱼不同代谢酶有不同的反应模式,抗氧化酶SOD对食盐应激有敏感的生理应答。  相似文献   

3.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   总被引:92,自引:10,他引:92  
殷名称 《水产学报》1995,19(4):335-342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相似文献   

4.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1999,(5):238-239
美国筛选生长快的斑点叉尾鱼回品系  美国70年代初开始进行斑点叉尾鱼回的遗传和繁殖研究,但这一研究对斑点叉尾鱼回的商业化生产无显著影响。为筛选生长快的斑点叉尾鱼回,对美国农业部鲇鱼遗传研究所所选育的红河品系USDA102、德克萨斯品系的USDA103和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普通品系Mn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分别投喂含粗蛋白25%、35%和45%的饲料,能量蛋白比分别为10.0、8.1和6.8千卡/g,鱼体重15.5g。日投饵2次,试验8周。发现USDA103品系摄食量大、增重快且饲料转换率好,Mn品系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凹土(0.0%、0.5%、1.0%、2.0%、4.0%和8.0%)对凡纳滨对虾(1.04~1.06g)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在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购自海南某育苗场;实验采用单因子6水平设计,每个水族箱放养10尾对虾,每个水平设3个重复。实验前停食24h,称其初始体重。日投饵2次,过量投饵;投饵2.5h后从每个水族箱收集残饵、粪便和虾壳。实验周期30d。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rkey′s多重比较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凹土显著地影响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而对存活率、摄食量、饲料系数和吸收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在2.0%凹土水平,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0.0%凹土水平,但与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总的看来,2.0%凹土添加组对虾的饲料系数低于其它处理,而摄食量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癇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筋鱼和鹰抓糙对虾为生物饵料,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Jun能量收支各组分和能量收支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Jun的生长量、总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摄食水平升高呈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或直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黑Jun摄食、生长,排泄和总代谢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黑Jun的能量收支模型摄食水平不同有较明显差异,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U型变化趋势,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另外,摄食不同饵料对黑Jun的能量收支模型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池养习性、食性和生长规律。金钱鱼为底栖动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生长缓慢,始重0.06g饲养26月龄,日均增重(ADG)0.25g,月均增重率(GBw)从341.67%逐月下降到7.04%,月特定生长率(SGRw)从102.92%逐月下降至6.58%。进行了9hm^2池塘单养和混养,其中单养0.88hm^2,最高单产8823.5kg.hm^-2,与多种河口近岸经济鱼类合理混养,间养最高单产占有量4716kg.hm^-2,作为配养对象的混养,一般单产占有量183.4-576.6kg.hm^-2。金钱鱼是南海、东海南部沿岸地区海、咸水池塘极具开拓前景的饲养对象。  相似文献   

8.
郭松林 《畜禽业》2000,(8):36-37
本研究表明在禽舍中加入枯草杆菌培养物可降低氨的排放。在试验1中,65周龄W-6母鸡隔饲养于一封闭鸡舍内,分成2组,每组180只。饲料中不添加DBSC为对照组,添加2%DBSC为试验组。在试验2中,2周龄肉用仔鸡3组饲养于笼内,每组20只。1组对照,其余两组分别添加1%和2%DBSC。试验表明,产蛋鸡产房内及鸡粪中氨气含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发酵1、2、3、4、5、6、24或48h后表明:  相似文献   

9.
中华枝吻纽虫(Dendrorhynchussinensis)、湛江枝吻纽虫(D.zhanjiangensis)和疣多枝吻纽虫(Polydendrorhyn chuspapillaris)因其在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上差异较小,致使其分类地位存在争议。基于28SrRNA基因序列及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对采自北海和湛江的3种枝吻纽虫进行分类地位鉴定,结合来自GenBank的其它纽虫序列,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华枝吻纽虫21个个体共检测到长度为1045bp的2个单倍型;湛江枝吻纽虫的4个个体的长度均为1038bp,共检测到2个单倍型;1个疣多枝吻纽虫个体的长度亦为1038bp。中华枝吻纽虫的2个单倍型以及湛江枝吻纽虫的2个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001;而3种枝吻纽虫28S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差异很大,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都在0.098以上。分子系统树(NJ)的拓扑结构也显示,3种枝吻纽虫没有聚成1支,而是各自成支,结果支持3种枝吻纽虫分别为独立有效物种;同时也表明3种枝吻纽虫并非单系,乃至枝吻纽虫属(Dendrorhynchus)的2种枝吻纽虫也并非单系。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维生素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波相色谱测定维生素A的方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150min×46mm),流动相:甲醇-水(96:4),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325nm,柱温25℃,外标法测定。结果:维生素 A在 2.5~30.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 1.5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5%,精密度RSD±l、56%(n=3)。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应面广。  相似文献   

11.
黑鲷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基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鲷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或摄 食水平升高而减速增长,其关系分别可用公式SGR=1.071nT-2.44或SGR=0.461n(FL)-0.071定量描述;而生态转换效率则随温度或摄食水平增大而增至一峰值,然后随其进一步增加而降低,其关系则分别可用二次曲线Eg=-0.12T^2+4.64T-29.74或Eg=-5.92FL^2+35.57FL+26.69定量描述,且依据上述公式可分别求得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质,底质改良剂对泉州东海村和厦门东屿村虾池水质,底质的改良效果。两处虾池经投放改良剂后,海水中的COD降低7.2~14.6%,NH4-N降低90%以上,底泥的Eh值升高130mv,硫化物降低32.8~73.4%,底泥间隙水的NH4-N降低41.0~74.7%,COD降低15.5~40.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是在SPF核心猪群建立后,对初级SPF仔猪的两种培育方法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PF母猪自然哺乳的初级SPF仔猪21和60日龄成活率分别达到86%和82%,较人工哺育组的73.8%和70.8%分别提高12.2%和11.2%,差异极显著(P<0.01);21、60日龄体重分别达到4.53kg±0.65kg和15.20kg±3.54kg,分别较人工哺育组的2.90kg±0.46kg和13.53kg±0.91kg提高56.2%和12.3%,差异均仅显著(P<0.01);0~60日龄仔猪的培育成本为142.34元,较人工哺育组的 326.43元节省 56.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表明在禽舍中加入枯草杆菌培养物可降低氨的排放。在试验1中,65周龄W-36母鸡分隔饲养于一封闭鸡舍内,分成2组,每组180只。饲料中不添加 DBSC为对照组,添加 2%DBSC为试验组。在试验 2中,2周龄肉用仔鸡3组饲养于笼内,每组20只。1组对照,其余两组分别添加1%和2%的DBSC。试验表明,产蛋鸡产房内及鸡粪中氨气含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发酵1、2、3、4、5、6、24或48h后表明:DBSC可持续降低氨气的排放。实验 2的结果表明, DBSC降低了肉鸡舍氨气的释放,但DBSC对粪中总氮量、尿酸盐氮和氨氮的含量无影响,而喂以1%DBSC的肉鸡对氮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血清尿酸盐氮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何望 《内陆水产》1994,(10):10-12
高效鱼肥精在0.1、0.2、0.4ppm浓度下,分别比对照组(0.0ppm):水体DO平均高出0.70、1.50、1.76mg/1;24h水体初级毛生产量增加8.38、16.38、24.97mg/1·d;实验前期24h水体净生产量分别增加3.89、37.99、53.57mg/1·d,同时,实验期第2天,试验组透明度比对照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渔家乐A型的临床试验在鱼肉中的残留及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该药在草鱼感染“三病”后2h,24h施用,草鱼成活率分别达90%、80%以上,其有效率置信限介于68.7%-96.3%;在鱼肉中代谢快、残留期短、安全,无毒性,生产应用上对草鱼“三病”及鲢鳙暴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盐度对鲤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邱德依 《水产学报》1995,19(1):35-42
以水蚯蚓为饵料,在温度为27℃,盐度为淡水、3、5、7、9的条件下对幼鲤(初始体重为2.19-3.31g)进行了摄食-生长实验,每一盐度下设4个摄食水平(饥饿-饱足),测定了最大摄食率、吸收率、特定生长率、转化效率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盐度对最大摄食率、特定生长率(SGR)和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盐度对排出废物所占比例(E/C)影响不显著,对代谢能所占比例(R/C)和生长能所占比例(G/C)有显著影  相似文献   

18.
静水海水池塘投饵养殖非鲫的鱼产力和负荷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红生 《水产学报》1997,21(2):152-157
用8个3m×8m的实验围隔,研究了静水海水池塘对投饵养殖台湾红非鲫的鱼产力和负荷力。放养量为0.67、1.00、1.33、1.67尾/m^2四个水平。每日投喂颗粒饲料4次,投饵量以鱼体重的3%为基础,再根据鱼的摄食情况加以调整,以1.5h内吃完为准。  相似文献   

19.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流水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的生长量,总呼吸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或直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黑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呼吸代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黑鲷的呼能量收支分配率随摄食水平不同有较显著差异;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U型变化趋势,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除摄食高蛋白饵料时引起排泄能分配率增加外,摄食不同饵料对黑铜的能量分配模式影响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胡子鲶血浆中外源生长激素的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东 《水产学报》1999,23(3):234-240
采用草鱼生长激素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了重组鲤生长激素(rcGH)在胡子鲶血浆中的代谢动力学,肌肉注射rcGH(0.2和1μg/g)后,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迅速升高,于2和3h时达峰值,随后下降,在注射后第2和4天,血浆中检测不到rcGH,腹腔注射rcGH(0.2和1μg/g)后,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也有同上类似的变动规律,胡子鲶腹腔注射0.5,1和2μg/g的rcGH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