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日益结合,数字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兴领域。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基础性梳理,从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福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扶贫脱贫、实现包容性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总结分析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内在机制,并对影响效应进行评价,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制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政策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文基于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内在机制、影响效应及区域异质性。【结果】数字经济发展极大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机制成立并有效,促进结果存在异质性。【结论】建议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数字中国”发展新格局;基于区域异质性,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也依然面临着诸多阻碍。通过梳理与剖析安徽省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活跃程度、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等方面来对安徽金融扶贫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安徽金融扶贫事业的高效率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年、2007年与2012年安徽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安徽省金融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表明:总体而言,安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从产业关联效应看, 安徽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存在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且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着较强的供给推动效 应,但对第一产业推动效应微弱;从金融业自身依存度来看,安徽金融产业内部关联性较弱,产业集 聚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需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加强金融产业内部融合,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为优化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生产制造与服务制造融合发展,是安徽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安徽省存在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内部结构分布不合理、人才吸纳能力不强、政策支持力度较弱等问题。安徽制造要从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变,从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加强传统产业服务制造考核,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宽新兴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因地制宜,促进服务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
以1985—2003年安徽省农业统计资料为样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安徽省农业投资与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安徽农业投资,加快安徽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衡阳数字经济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和农村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乡村文明;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带动乡村共同富裕。为使衡阳市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养优秀数字化专业人才,推动农业数字化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从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增长3个方面分析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并对发展县域经济提出3条新思路: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加速产业升级;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安徽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全省16个市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11—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城市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与居民消费水平、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系,与农村人口数量和政府调控水平存在反向关系。因此,需要加强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进程提供更为坚实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家庭金融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财务风险。基于CHFS2013-2019年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家庭过度负债为研究重点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务风险的影响,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部门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家庭高风险型债务的方式扩大家庭过度负债风险,进而导致家庭偿债能力与资产流动性降低,增大家庭财务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中低收入家庭与农村家庭等财务弱势家庭更易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从而导致过度负债与财务风险扩大。政府应完善数字金融监管制度,加强社会金融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完善金融供给,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基于古典经济模型构建政府干预普惠金融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假设,以福建省各地级市2014—2019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普惠金融测度,并将普惠金融测度结果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大部分地区普惠金融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缩小收入差距,闽南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高于闽北地区;与其他实证结果不同的是福建省普惠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再扩大非线性"U型"结构。因此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因时因地发展调整普惠金融政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研究对象,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不同区域的影响有所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结构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的中介变量,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此,应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技术与金融发展融合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功效,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普惠金融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在测度精准扶贫时期粤东西北地区12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减贫增收,且对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的减贫增收效应要大于中高收入水平群体。但是对于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减贫增收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为此,提出改善普惠金融供给结构、优化供给方式,深化发展"普惠金融+产业项目"的产融结合扶贫模式和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条重要路径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需要有政府的介入与协调以及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根据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调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辽宁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支付由于其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有助于推广基础金融服务的应用,促进普惠金融的发 展,是普惠金融的最优发展渠道和手段。由于认可度不高、相关条件相对落后,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推 进过程中有关问题与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为视角切入,探究移动支付在我 国农村的推广应用问题,以期为普惠金融在农村推进探索可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移动支付由于其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有助于推广基础金融服务的应用,促进普惠金融的发 展,是普惠金融的最优发展渠道和手段。由于认可度不高、相关条件相对落后,普惠金融在农村的推 进过程中有关问题与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本文以数字普惠金融为视角切入,探究移动支付在我 国农村的推广应用问题,以期为普惠金融在农村推进探索可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福建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发现福建省普惠金融建设中存在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类型单一,小额贷款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化进程,增加其补贴资金、财政资金及税收政策优惠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 村。农村是普惠金融的主要阵地,农业是普惠金融的主要产业,农民是普惠金融的主要主题。本文将 对国内外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究我国普惠金融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