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通过对花生根瘤菌的采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对原寄主品种的回接等盆栽试验,已经筛选出优良菌株及菌种与寄主之间的最佳组合,达到人工接种增产的目的。为验证优良菌株的增产稳定性,我们连续进行了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选菌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具有增产一致性。而且3种优良菌株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接种效果更佳,这为引进优良菌种、组合接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筛选高效结瘤固氮的花生根瘤菌,为花生根瘤菌的田间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菌种。【方法】采用植物捕获法从田间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纯化根瘤菌,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经回接试验和匹配试验筛选优良菌株及最佳共生组合,并通过土壤盆栽田间试验探究优良菌株的接种效果。【结果】共分离纯化出15株花生根瘤菌,均属于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回接试验筛选出2株共生固氮性状优良的花生根瘤菌GDHS-5和GDHS-14。匹配试验表明这2个菌株具有广谱结瘤性,GDHS-5与粤油901的匹配效果最好,GDHS-14次之。土壤盆栽条件下接种GDHS-5显著提高了粤油901的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和根瘤鲜重(P<0.05,下同),而接种GDHS-14与不接种对照(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田间条件下接种GDHS-5分别使单株荚果数、产量和花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35.82%、9.92%、165.88%,接种GDHS-14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花生根瘤菌GDHS-5和GDHS-14共生固氮表现优异,其中GDHS-5能高效共生固氮,具...  相似文献   

3.
高效固氮花生根瘤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的花生根瘤为原材料,进行花生根瘤的采集、菌株分离纯化和回接试验,通过研究接种不同根瘤菌菌株对天府3号花生生长的影响,成功筛选出可与该种花生高效固氮的优良菌株。研究结果表明:接种Hbu074005菌株效果最佳,花生植株干质量较对照组提高52.29%,其结瘤数、果穗数、植株株高等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235.56%、112.00%、31.31%;菌株Hbu074012、Hbu074004的表现仅次于Hbu074005,干质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3.13%、35.88%。由结果可以看出,菌株Hbu074005可显著提高天府3号花生的生产性状,是较为优良的花生高效共生固氮菌株。研究结果为高效固氮根瘤菌在花生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4.
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与土著性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灰棕紫泥土中的土著性花生根瘤菌数量为104个/克干土,并与土壤有机质、含氮量呈极显著相关,而与花生种植年限没有显著相关性;土著性根瘤菌的浸染结瘤能力强,但固氮效率低;接种菌株与土著菌的竞争力差异在于菌株本身优良特性。快生型85─7菌株占瘤率,固氮酶活性均高,花生荚果增重达显著,极显著水平,竞争力最强;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的竞争结瘤性能与花生品种的亲合性有关;不同花生品种根系中的氨基酸含量不同,对菌株占瘤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灰性紫色土上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上花生施铁及不同铁浓度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上施1.5mg/2.5kg土铁能促进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85-7的侵染结瘤与固氮特性和花生生长发育,而HN11基因工程菌株在不施铁时也与“天府3号”花生有良好的共生固氮作用。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存在着菌种间差异;铁与花生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全氮及固氮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石灰性紫色土上施铁或接种高效根瘤菌剂能提高花生产量,并能增强根瘤菌株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6.
盐碱土高效固氮蚕豆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玉溪澄江大白豆(宿主植物)的根瘤采集及根瘤菌的分离纯化,获得了36株蚕豆(Vicid faba Linn)根瘤菌。为进一步探讨所得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 ,将这些根瘤菌回接到蚕豆小青皮上。植物生长70 d以后,观察生长状况,综合株高、地上部分干重、结瘤数等生长指标,筛选出2株高效固氮根瘤菌菌株Hbu610041和Hbu610055,为蚕豆的实际生产准备了根瘤菌接种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筛选出一株更加高效促生的花生根瘤菌。[方法]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4个花生种植地区的20个土样中分离出20株野生型花生根瘤菌。[结果]与现有生产使用的花生根瘤菌144相比,高效固氮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菌单株结瘤数提高27.4%,单株干重提高8.7%,单株全氮含量提高6.5%,单株产量提高30.45%。[结论]经过16s鉴定及盆栽试验比较,最终筛选出一株高效固氮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菌。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亲本杂交,将带有肺炎克氏杆菌nifA基因的重组质粒PCK3导人慢性型花生根瘤菌147-3,初筛获得的转移接合子HN14。其在盆栽试验中的共生固氮效率明显优于出发菌株147-3。  相似文献   

9.
山西土著花生根瘤菌的数量分布及其共生结瘤固氮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山西土壤气候条件下,土著花生根瘤菌数量变化范围在每克土壤50~15000个之间,其生态分布褐土高于潮土,晋南多于晋中、晋北。主栽花生品种的自然结瘤率达760%,单株结瘤量为209±147个,日固氮量038~122mg,每公顷固氮10~30kg。单株固氮总活性与单瘤固氮比活性的高峰出现有所不同,前者在荚果期,后者在盛花期。土著根瘤菌的固氮强度与结瘤量无相关性,覆膜栽培与增施磷肥均具有良好的共生固氮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与快生型及慢生型根瘤菌配对选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快、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与不同大豆品种共生固氮体系的配对选优,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与不同类型大豆根瘤菌株之间亲和性不同。沈农25104、哈7799、黑农26和合丰25等品种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QB113具有很强的亲和性;铁丰18、长农6、哈7799、黑农26、合丰25等品种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 B16—11C 有较强的亲和性:而开育8等大豆品种则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61A76(美国)有较强的亲和性。接种大豆根瘤菌配合使用启动氮,对促进六豆与根瘤菌共生体系固氮活性和大豆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导入外源DNA片段的花生根瘤菌高效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柯斯质粒pLAFR1为载体先构建快生型花生根瘤菌85-7菌株总DNA的基因文库。在协助质粒pRK2013帮助下用此基因文库分别同菌株85-7和另一株慢生型花生根瘤菌菌株C02-5作三亲本杂交。转移接合子接种沙培条件下生长的花生,通过结瘤试验初筛选和复筛选,共筛选出3株工程菌HN11,HN12(以85-7为受体)和HN13(以C02-5为受体)。其每植株根瘤的固氮酶活分别比出发菌株的提高302%(  相似文献   

12.
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获得氮素.这种共生关系的建立包括结瘤和固氮两个过程,涉及复杂的互作调控机理,并受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花生与慢生根瘤菌的共生对花生生产尤为重要,具有较多特异和未知的共生机制.本文综述了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1)花生的慢生根瘤菌多...  相似文献   

13.
Co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控制性水培条件下,Co的不同处理对花生根瘤菌的生长繁殖,结瘤固氮及对花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效应。Co能刺激花生根瘤菌菌落的生长,提高花生单株结瘤数及瘤鲜重,花生生物学产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根/冠比。  相似文献   

14.
1.建立了研究根瘤菌豇豆族1003菌系(Rhizobium SP·cowpea strain1003)自生固氮作用的简便方法。除选用甘露醇——酵母汁——洋菜(YMA)培养基原配方外,另加5μM Na_2MoO_4·2H_2O 和0.4mM(NH_4)_2SO_4加以改进。在此培养基中生长的1003菌系,其固氮酶活性约为每毫克(mg)菌体蛋白每小时(h)形成50毫微克分子(nmol)的乙烯(C_2H_4)。培养基中的甘露醇可用阿拉伯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钠代替,而蔗糖却不利于该菌的生长和固氮。2.不同菌系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不同。1003菌系在 YMA 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13.7)远比在 CS_7培养基上的(2.3)为高。但与此相反,生长在 YMA 上的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0.4)却远比其在 CS_7的(36.2)为低。3.我们发现 CO_2对固氮酶活性有重要影响。1—3%CO_2可显著促进1003和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1.5和2.5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根瘤菌本身有固定 CO_2的作用。供给有机碳基质是增加了可利用的碳源而未发现有 pH值的改变。CO_2影响根瘤菌固氮活性的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花生栽培种的共生差异与根瘤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我国花生栽培种的共生反应及其根瘤菌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培种类型的结瘤等级被鉴定为普通型(蔓生≥直立)≥龙生型≥多粒型=珍珠豆型,证明类型间存在明显的结瘤差异。由类型间杂交育成品种的共生特性亦有显著差异。表明这些品种存在遗传变异。从根瘤菌选择中,观察到品种×菌株组合具有共生特异性。选出了对菌株相对广谱亲和的寄主品种徐州68-4和其他10个特异非亲和品种,也选出了对寄主相对广谱亲和的147-3、97-1等和特异非亲和的M30、32Hl等菌株。亲和组合在田间表现增产和显著(P<0.05)增产,非亲和组合增产不显著和减产不显著。此为花生分类、固氮育种、与品种亲和配对的根瘤菌选择及提高其田间接种效果,提供了基本数据和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6.
1983年,我们自天津及新疆盐碱地分离了14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一般都能耐0.3—0.4MNaCl,其中 RT19菌株为轻度嗜盐细菌,在无盐的 YM 培养液中生长缓慢,但在含有0.3MNaCl 的 YM 培养液中生长迅速,而且在0.6MNaCl 条件下仍可生长。该茵还可在酸性(pH5.0)和碱性(pH10.5)条件下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从美国引进的 USDA191等11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也能在0.3—0.4MNaCl 条件下生长。将这些菌株在夏播大豆112-2-4作结瘤试验,发现除 USDA191外,其他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结瘤和固氮能力一般较差。天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也有类似现象,但其中 RT14菌株表现出较高的固氮酶活性。USDA191能在13个不同的大豆品种结瘤,表明该菌具有广谱性。在0.2MNaCl 条件下,USDA191菌株细胞内的谷氯酸含量急剧上升,以平衡培养基的渗透性。而且,它的耐盐性与培养基所含的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人工接菌苜蓿根瘤菌和筛选高效菌株.[方法]采集新疆14个地州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土样132份,采用苜蓿捕获法分离、纯化获得81个苜蓿根瘤菌菌株.[结果]快速PCR检测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根瘤菌菌株均属于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结论]耐盐实验表明,这些菌株在YMA培养基上的耐盐能力在3.5;~5;NaCl,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中盐含量与苜蓿根瘤菌的耐盐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耐5;NaCl的8个根瘤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其序列同源性很高,相似性达到99.8;.根瘤菌接种实验表明,这8个菌株均能明显增加紫花苜蓿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但不同菌株其固氮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C-Y菌株共生固氮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既可以与快生型根瘤菌又可以与慢生型根瘤菌共生固氮。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很多从不同地区的大豆根部分离出来的快生型根瘤菌,这些快生型根瘤菌大多数属于费氏中华根瘤菌属。模式菌株费氏中华根瘤菌菌株HH103现被用于基因序列的研究。该研究从根瘤和根瘤菌的分类依据和主要类型入手,介绍了HH103的主要研究现状,并且讨论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由当地分离纯化并回接有效而获得的4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通过形态、生理鉴定,表明与慢生型菌株有明显差异;在菌株与大豆品种亲和性的盆栽试验中,其中A034菌株与“徐州四号”、A032与“东解选”大豆品种间具有良好共生效应;其株高、茎叶干重及含氮量、株瘤数与瘤重、及固氮酶活性等,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对照;固氮率分别提高为48.1%与44.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发光酶基因 (luxAB)标记技术 ,在无菌砂培条件下测定了费氏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fredii)内源质粒和大豆品种对供试菌株竞争结瘤和固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菌株的固氮效率主要由共生质粒所决定 ;而竞争结瘤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 ,内源质粒 (包括共生质粒和非共生质粒 )对供试菌株竞争结瘤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菌株的竞争结瘤能力对供试的大豆品种依赖性较小 ,品种对不同组合中的菌株竞争结瘤能力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