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3):269-269,280
1.美国发生狗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美国2006年1月13日向OIE报告自2005年5月20日采自密歇根圣克莱尔湖的狗鱼检出出血性败血病病毒(VHSV)北美株。这批淡水野生鱼样品采自一次例行监测,是临床病例采样后冷冻保存,检测在2005年12月完成,2005年12月18日确认。依靠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疫情来源尚不清楚。美国相关机构已开始对疫区和缓冲区内外进行监测。本次疫情未对感染动物进行治疗。2.保加利亚发生新城疫保加利亚2006年1月23日向OIE报告新城疫疫情,该国西南Blagoergrad地区Petrich区Gabrene村于2006年1月15日暴发新城疫,疫情…  相似文献   

2.
鱼的疫病种类很多,农业部规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上有4种鱼的疫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鱼鳃霉病.现就这4种疫病的检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后 ,国家农业部按《动物防疫法》第十条要求 ,于 1 999年 2月 1 2日发布第 96号公告 ,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名录中涉及水生动物疫病 5种 ,其中 :二类病有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对虾杆状病毒病 3种 ,三类病有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鱼鳃霉病 2种。这 5种水生动物疫病在欧亚地区曾大面积流行 ,部分疾病我国也有发生。下面 ,笔者就 5种法定水生动物疫病的检疫作一简述。1 二类动物疫病1 .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 ( VHS)1 .1 .1 病原  VHS病原为弹状病毒科 ,埃格特…  相似文献   

4.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6):620-620
博茨瓦纳口蹄疫实验室确证(后续报告) 2006年5月4日OIE收到博茨瓦纳农业部动物卫生和生产局局长Musa Fanikiso博士从哈博罗内发来口蹄疫疫情后续报告(2006年4月26日报告发生口蹄疫)。病原是SAT2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此次疫情始于2006年4月11日,于2006年4月25日确认。博菠瓦纳疫苗研究所2006年5月3日的实验室诊断(ELISA、病毒中和、病毒分离)结果确认口蹄疫系SAT2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引起。从2006年4月26日到5月4日Selibe Phikwe地区(7区)发生了8起口蹄疫。感染动物(214例病例)位于公共耕作区。疫区中心位于Sekgopye,而且国际边界组成了北和东北周界。据估计感染区有25000头牛。监测区有75000头牛。没有证据显示该村其他地方有疫情。在6区10公里范围的监测区,5700头牛经临床检查未发现FMD病例。8区和9区的10公里范围监测区1400头牛的检测结果也呈阴性。目前整个7区已实施封锁,转移禁令和消毒措施也已施行。感染来源正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5.
1999年2月12日农业部发布第96号公告,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其中将鱼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病、鲤春病毒血症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将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鱼鳃霉病列为三类动物疫病。这就意味着出入境的鱼及其制品都要实行强制性的检疫。掌握这些疫病的病原、发病季节以及肉眼鉴别的主要症状,将为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以及国内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或兽医卫生监督部门进行鱼及其制品的检验检疫提供一定的帮助。鱼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病是由弹状病毒属中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病病毒(简称VHS)引起的。它对鱼的传染力很强,发病后通常经过迅…  相似文献   

6.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9):907-907
摩洛哥2006年8月9日向OIE报告了马泰氏孢子虫病疫情,病原是马泰氏孢子虫(Marteilia refringens),宿主是野生的平牡蛎(Ostrea edulis)。感染始于2006年4月13日,于2006年7月17日确认,疫区位于纳祖尔省Atalayoun的一个礁湖的半封闭农事系统。组织病理学诊断由摩洛哥国家渔业研究所和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系OIE软体动物疾病参考实验室)负责。采取的措施:国内限制移动,依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加强1区(Saidia,Cap de Trois Fourches)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1):1231-1231
保加利亚发生蓝舌病 2006年10月19日,保加利亚驻OIE代表Nikola T.Belev博士报告了该国的蓝舌病疫情。疫情始于2006年10月11日,并于当天得到确认,但不属临床病例,依靠实验室检测作出诊断。疫区位于Burgas省,Brashlian、Byalavoda和Kalovo(2起)3个村庄的山羊受到感染;Evrenozovo,Rezovo和Zvezdets3个村庄的牛被感染。实验室诊断在保加利亚国家蓝舌病参考实验室进行,手段为竞争ELISA。此次疫情源自带菌者。保加利亚采取的措施:控制节肢动物、检疫、国内限制移动、筛查、区域化、感染房舍/设施消毒。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0日,久治县白玉乡牧羊牧委会发生一起牦牛出血性败血病,久治县动物防疫监督所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实地开展疫情调查,并采取紧急防治措施,使疫情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疫情调查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1年9月10日—11月17日,我县美武公社流行牦牛出血性败血病,先后死亡牦牛189头,黄牛1头。同年10月20日—11月23日对这一疫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情况美武公社的牦牛早在1953年就流行过出血性败血病。此后,该病又多次在小范围内发生,近两年仍有散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0):998-998
2006年8月31日法国向OIE报告了蓝舌病疫情情况,这是该地区首次报道此病。阿登省Brognon的一个奶牛群暴发一起蓝舌病,疫情始于2006年8月28日,于8月30日首次确认,属于临床病例,1头2岁牛出现临床症状。病原为蓝舌病病毒,血清型待定。疫情涉及96头疑似动物,1例病例。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由设在Montpellier的法国农业国际发展研究中心(CIRAD—EMVT)和设在Maisons--Alfort的动物病理学及动物传染病调查研究实验室负责,手段为ELISA、PCR。传染源为带毒者。采取的措施:国内限制移动、筛查、区域化和控制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诊治牛出血性败血病金巴,陈如田(甘肃省碌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747200)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俗称格赫),藏语称“尕乃”,意为堵塞病或噎喉的意思。1985年12月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散发流行牛出败,经多方协作、配...  相似文献   

12.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0):1094-1094
2005年8月25日缅甸向OIE报告了其国内的口蹄疫(FMD)疫情。此次FMD暴发始于2005年7月27日,克耶拜的3个村庄连续出现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8月4日首次确诊,疫情共涉及疑似牛998头,确诊病例22头。具体疫情是:(1)Loikaw地区Daw paw ka law 2005年7月27日开始暴发,共有疑似病牛493头,确诊病例10头;(2)Loikaw地区Pan kan自2005年7月28日开始出现病例,共有疑似病例352头,确诊病例10头;(3)Demawhsoe地区Kalthawdaw 2005年7月29日出现疫情,共有疑似病例153头,确诊病例2头。实验室诊断在Yangon(仰光)Insein口蹄疫实验室进行,采用的方法是间接夹心ELISA。本次疫情的来源不清楚。缅甸采取的措施有:检疫,限制国内移动,畜舍消毒、浸洗/喷雾;对患畜进行了治疗以防继发感染,并给以精料和营养剂;并准备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3.
水牛犊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王忠奇(广东省三水市农业局生产科,528100)广东省三水市青岐镇灶岗村养水牛85头,其中犊牛35头。1997年6月初,该村连续3天有3头犊牛发病,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病(牛巴氏杆菌病)。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本病的流行。1临诊...  相似文献   

14.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5):517-517
斯洛文尼亚发生痒病 2006年4月5日OIE收到斯洛文尼亚兽医管理局副局长Simona Salamon博士关于痒病的报告。这份4月4日从卢布尔雅那发来的报告称此次疫情始于2006年3月14日,于2006年3月29日确认,在Obalno-kragka地区Divaca的一个农场确认一例痒病病例。该农场有233只绵羊、77只羔羊和1只种公羊,都是杂交羊;另外该农场还有13山羊和1只公山羊,没有小山羊。国家兽医实验室的诊断结果为阳性。样品被送往英国Weybrldge的VLA实验室(OIE痒病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现已采取了部分扑杀措施。  相似文献   

15.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7):655-655
博茨瓦纳暴发口蹄疫 博茨瓦纳农业部动物卫生和生产局局长Musa Fanikiso博士2006年6月15日向OIE报告了口蹄疫疫情。病原为SAT1亚型口蹄疫病毒。此次疫情始于2006年6月1日,于2006年6月7日确认。疫区位于Kasane地区Muchenie,涉及1969只易感动物,57例病例。这57例临床病例界于小牛和成年牛之间,雌雄均有,主要品种是Tswana。感染兽群处在口蹄疫控制1区,该免疫接种区在北与Caprivi(纳米比亚)接壤,在东、南和西以Chobe国家公园为界。实验室诊断在设在哈博罗内的博茨瓦纳疫苗研究所进行,所用方法为ELISA和病毒分离。该地区因水牛出没一直被认为是口蹄疫的高危区,每年使用SAT1、SAT2和SAT3三价致弱苗免疫3次。该区施行了永久的限制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运出的禁令,因此这次暴发未对偶蹄动物及其产品的国家、地区和国际贸易造成显著危险。  相似文献   

16.
《兽医导刊》2007,(4):66-67
4月2~3日,浙江省召开全省动物疫病监测、疫情统计分析工作会议,各市畜牧兽医局(站)和20个省级疫情测报县(市、区)分管疫情管理、监测工作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06年动物疫情测报工作,并对2007年动物疫病监测、网络报告和实施牲畜标识溯源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  相似文献   

17.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1):122-122
2007年12月12日,赞比亚向OIE报告了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始于2007年11月1日,11月27日得到确诊。属于临床病例,依靠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尸体剖检作出诊断。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设在卢萨卡的中央兽医实验室(国家实验室)采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FAT)检测呈阳性,南非Ondersteerpor兽医研究所(OIE参考实验室)的病毒分离试验还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8.
2002年2月国际动物疫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年2月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2002年2月OIE通报的疫情主要有:科威特、博茨瓦纳和巴西的口蹄疫,卢森 堡和德国的古典猪瘟,意大利的猪水泡病,阿根廷的马病毒性动脉炎,美国的兔出血热,肯尼亚的非洲猪瘟,牛海绵状脑病最新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9.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2):1377-1377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继续发生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 英国2006年12月1日向OIE报告了马传染性贫血和马传染性子宫炎的最新情况。此次马传染性贫血疫情始于2006年8月25日,于2006年9月1日确认,自上一次后续报告(2006年11月24日)截止2006年12月1日未发现新的病例。此次不是终了报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猪业》2006,(3):61-61
2006年5月25日闭会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山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动物防疫法》、《山东省动物防疫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报告称,目前山东省在17个市、138个县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建立了17个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各级严格执行月报、季报、年报和紧急疫情随时上报制度,全省已经织就动物疫情监控网,建立起了动物疫病测报体系、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