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辩证地研究了干旱区地下水系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自然-人工二元复合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其环境,揭示了其脆弱性机理,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对石羊河流域各分区的地下水脆弱性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和古浪县为极端脆弱,凉州区为严重脆弱,金昌市为一般脆弱。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Penman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农产品单产等计算农产品中含虚拟水、虚拟蓝水和虚拟绿水量,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主要农产品中含虚拟水量及组成,从提高绿水利用率角度,提出凉州区应增加水果的种植面积,民勤县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古浪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天祝县应增加小麦的种植面积,金川区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永昌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虚拟水的细分研究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树春  徐昌林  董德民 《农业机械》2020,(2):112-114,116
2019年9月底至10月初,结合“三秋”农机化服务工作,调研组深入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的部分农机企业、养殖大户、种植农户和饲草企业,采取现场观摩学习、座谈了解交流和效益算账对比等方式,对武威市青贮饲草料机械化作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武威市青贮饲草料机械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流域健康的内涵,综合考虑流域内涉水生态环境健康、涉水经济健康、涉水社会健康等,借鉴国内外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包括7个必选指标和7个备选指标的流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健康的评价标准。以淮河流域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实际应用,评价结果基本符合淮河流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健康和谐"的水能资源开发与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李仙江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的特点;考虑河流开发服务功能、健康河流生态环境补偿功能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功能3个属性,选定一组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该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的初步评价计算。研究表明,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实现对一个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的各种属性评价和综合评价;通过对李仙江流域7座电站的水能资源利用进行初步计算,给出了该流域电站开发与运行的优先顺序。研究结果可以为李仙江流域水能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域治理项目涉及面广,既包括防洪治涝工程,也包括灌溉、生态环境工程,具有效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给流域治理项目效益综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流域治理项目效益从防洪、生态、社会三个层面入手,建立相应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熵理论方法进行流域治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并以广东省某流域治理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流域治理项目效益综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子牙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开发利用、社会经济以及植被状况等资料分析,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次,形成了流域和县市2级分辨率的评价单元,并分别构建子牙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ossel评分标准,综合评价流域层面的生态系统演变格局,以及县市层面的生态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子牙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的评价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值减小;现状年子牙河流域生态系统格局西北部山区较西南部平原区好,位于流域西北部的五台县生态系统格局最好,位于流域东部的冀州市最差。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该研究结论将为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的实际情况,提出农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了涵盖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方面内容的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释。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节水项目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和谐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协调流域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水土资源配置为目标,建立地表水过度开发区“水-经济-生态”系统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隶属度方法将不同和谐程度划分5个等级。根据黑河流域“水-经济-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目标并结合未来规划,确定可以反映水资源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农业灌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等的14项评价指标,为流域和谐性评价提供依据。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不同情景模式下的体系综合和谐度,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整体和谐度虽均呈现上升趋势,但2020年和谐度均低于0.4,均达不到一般和谐;2030年情景Ⅰ、Ⅱ和谐度小于0.6,而情景Ⅲ、Ⅳ和谐度大于0.6,情景Ⅲ、Ⅳ和谐程度明显优于情景Ⅰ、Ⅱ,达到和谐等级。情景Ⅲ、Ⅳ通过继续调整政策,将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控制在阈值75.0%以内,到2030年地表水开发利用率分别为70.7%、68.3%,比2015年分别降低了60.57%、62.97%,使得黑河流域退出地表水过度开发区。为确保黑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共同发展,针对该流域地表水资...  相似文献   

10.
水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域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基系统的提出为流域健康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现以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基点,根据其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特点,在水基系统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适合该流域的健康评价等级标准,并依据指标选取5项原则、流域的自然经济状况构建了挠力河流域的水基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了以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评价指标集,分析了特定指标对该研究区域的适用性。所建立水基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指标集可为挠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对评价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效果至关重要。对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洛阳市洛河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在建立生态河道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模型从安全价值、景观价值、气候价值、环境恢复价值四方面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研究。研究表明,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得年均涵养水源量增加28.06万t,泥沙淤积量减少20.81万t,尘埃阻滞量9107t,土壤侵蚀量减少209.1万t。洛河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效益年均总价值为11715.9万元,其中安全效益年均价值为7145.6万元、景观效益年均价值为1966.9万元、气候效益年均价值1504.9万元、环境恢复效益年均价值为1098.5万元。研究成果可为全国河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评价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淅川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3、2019年水源地淅川县的landsatTM/OLI遥感影像数据结合ENVI平台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近年生态环境变化作出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四个指标集成为水源地生态遥感指数(RSEI),对研究区2007-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2007-2019年研究区的总体生态质量以一般和良好为主,两者所占面积比例均超过75%;3个时期的RSEI均值分别为0.7565、0.6989、0.709。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2007-2019年间其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态良好区域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变化环境对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Dss建立了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情景,仿真模拟了变化环境下农业供、需水量及缺水量的变化情况.石羊河流域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农业供水量和需水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但 2033年以后,农业供水量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行政区农业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金昌市A2气候情境缺水率大于B2情景,在2029年、2038年缺水率分别达到32.0%,28.6%, B2情境下,2021年开始出现轻度缺水,中度缺水年仅出现在2023年和2039年,缺水率分别为30.7%,30.5%;武威市A2气候情境下缺水率小于B2情景,仅2038年为中度缺水,缺水率为24.9%,B2气候情景中度缺水年较多,2023年缺水率最大,达到33.2%.研究结果可以对变化环境下区域用水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需求评价的北京市生态区位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需求角度从发,选择生态经济协调度、生态稀缺程度、人文发展水平作为评价指标,在对分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条件判定法进行北京市生态需求程度评价,并据此划分了3个生态分区。结果显示,北京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较大,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生态资源愈来愈稀缺;生态经济协调度中,轻度协调的区域大多位于北京北部的生态涵养区,而首都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经济协调程度多属于轻度冲突;人文发展水平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渐降低;生态需求程度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逐步降低。根据生态分区的生态需求不同,针对不同区位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研究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布局与调整、生态用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划分为工业、农业、生活、生态、水资源和污水处理回用子系统,以缺水程度为主要反馈因子,考虑缺水时人们用水决策偏好,通过各子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建立了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按趋势发展型方案,咸阳市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和生态用水被挤占,发展缓慢,规划年内缺水程度为9%~35%,为严重缺水;按资源环境保护型方案,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但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按经济发展型方案,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农业灌溉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超采严重,缺水情况仍存在,为3%~5%,发展可持续性差;按协调发展型方案,工农业保持13.8%发展速度,污水处理回用量增加,农业灌溉稳步发展,生态环境情况得到改善,缺水程度严重时约为0.4%,表明该方案是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河套灌区当前地下水适宜埋深、节水阈值和水盐平衡状况。【方法】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河套灌区1998—2018年的引黄用水量、地下水埋深、水盐平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灌区由黄河水带来的盐分每年平均约254万t;排入乌梁素海的盐份年均约106万t,每年约有148万t盐分滞留在灌区内,灌区土壤仍然处于连续积盐状态。由于引入和排出大量的生态水,乌梁素海排入黄河的盐分年均188万t,属于脱盐状态,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河套灌区地下水适宜开采量约为3.2亿~3.6亿m3/a,灌区近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2016年为2.1亿m3,2017年为2.4亿m3,2018年为2.15亿m3,目前灌区还有约1.5亿m3的地下水开采潜力。【结论】河套灌区目前地下水年均适宜埋深为1.8~2.5 m,认为灌区农业引黄水量下限(节水阈值)约为40亿m3,每年还应该引入3亿~4亿m3的生态用水,用于维持乌梁素海和灌区湖泊湿地的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对乐至县石河堰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进行调研,在对其自然环境和水环境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石河堰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的水环境治理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源头控制结合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本溪市溪湖区三会厂小流域为例,在研究区内开展小流域建设,通过采取营造水土保持林、封育及修建方塘、谷坊等植物保护措施及工程措施,探索适合辽东山区的小流域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