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南地区棕榈科植物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华南地区棕榈科植物病虫害的调查情况,其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有华棕立枯病、华棕芽腐病、华棕炭疽病、加拿利海枣叶斑病、加拿利海枣假黑粉病、海枣萎缩病等6种病害和椰蛀犀金龟、椰心叶甲、椰花二点象、红棕象甲、桉袋蛾、黑翅土白蚁、蛴螬等7种虫害。针对病害的症状、病原及虫害的形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研究了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危害情况,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第一期丛谈中,我们提到过“温度、日照、土壤、降水、相对温度、风、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多种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综合影响”,本期我们要着重讨论的不当商业行为造成的虫害蔓延就属于“生物及人类活动”范畴。随着“南棕北运”及区域间商业性棕榈贸易活动的展开,来自境外的红棕象甲先肆虐闽粤的棕榈业,之后又在上海、重庆等地显山露水,这确实是个严重的紧急问题。本文将首次真实细致地叙述红棕象甲的发现、捕杀及防治过程,也将详细介绍高效低残留的钻孔注药法,这种方法能同时杀灭红棕象甲、椰心叶甲、二点象甲等多种害虫。相信这些真实的信息、实用的技术对南棕北引和各地棕榈产业有警示意义和指导作用。对外来高危害虫应以防范为主。如果出现疏漏,发生了虫害,你也不必胆怯,卷起袖子,拿出法子去捕杀、消灭它就是了!  相似文献   

3.
红棕象甲捕杀记在今年第一期丛谈中,我们提到过“温度、日照、土壤、降水、相对湿度、风、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多种环境因子对植物的综合影响”,本期我们要着重讨论的不当商业行为造成的虫害蔓延就属于“生物及人类活动”范畴。随着“南棕北运”及区域间商业性棕榈贸易活动的展开,来自境外的红棕象甲先肆虐闽粤的棕榈业,之后又在上海、重庆等地显山露  相似文献   

4.
玉米象生物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是一种重要的仓储物初期性害虫,被列为头号毁灭性贮粮害虫。从温度、湿度和营养对玉米象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防治现状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从玉米象种群变动规律、开展玉米象种群危害模型的组建、重视玉米象无公害防治技术等角度指出了玉米象今后的研究重点,为更系统地防治玉米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2000年在厦门市首次发现四星椰象(Diocalandra frumenti Fabricius)危害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 Hort ex Chabaud).2005年经过对福州、泉州、厦门和漳州4个城市市区的加拿利海枣的疫情调查,又发现该虫在泉州市和漳州市的加拿利海枣上发生危害.这是我国继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之后又一种在棕榈科植物上发生危害的外来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6.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危害十分严重,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研究现状,对大豆灰斑病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灰斑病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灰斑病的防治应与分子基因标记和分子育种相挂钩  相似文献   

7.
湖南油茶害虫风险性评估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明确湖南地区油茶害虫的主要种类,以2011年6月—2013年8月湖南省油茶害虫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估分析法、害虫风险指数加权法与经验公式法,从害虫分布区域、危害程度、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防治处理难度5个方面(包括16个风险因子)对危害油茶的172种害虫的综合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将湖南省油茶害虫划分为4个级别,茶籽象甲Curculio chinensis、黑跗眼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油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为危害油茶频发性成灾的害虫;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油茶叶蜂Caliron camellia、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广西灰象Sympiezomias citri、油茶堆砂蛀蛾Linoclostis gonatias、油茶金花虫Colaspoides opaca、茶长卷叶蛾Homona magnanima为高危害虫(偶发性成灾害虫);并列出了14种中危性害虫,其他均为低危或无危害虫。根据害虫的危险性等级,对油茶害虫的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20.新丰林区棕背平鼠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厅该项目针对新丰林区棕背平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铗捕法和洞口统计法进行鼠害种类及密度的调查;采用化学、物理、营林措施、生物药剂、生物天敌、人工诱捕六种防治方法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主要害鼠为棕背平鼠,油松是其主要危害树种;通过不同防治方法的对比实验发现,物理防治、  相似文献   

9.
柱花草炭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柱花草炭疽病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致病性、寄主范围、脂酶同工酶的鉴定,生物学特性体现在温度、湿度、光照、pH值和培养液等方面,影响发生与流行规律包括环境、品种、长势,季节等因素,及传统和生物学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大豆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大豆蚜起源于亚洲,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本文综述了大豆蚜的研究现状。对大豆蚜在其大豆种植区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主要越冬寄主和夏寄主,对栽培大豆的危害,自然天敌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利他行为的思想、观点,总结利他行为的发展和争鸣,为后人研究利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和规范研究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等利他行为,并从自然选择、群体选择、基因选择、亲缘选择、互惠利他、自私基因、囚徒困境、纯粹利他等理论视角对利他行为进行解读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饲料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系统普查,在饲料中发现27种害虫及其天敌。鞘翅目害虫占63.9%,原料仓中优势对为赤拟谷盗、玉米象、谷蠹、亚扁粉盗。生产车间优势种为黑菌虫、赤拟谷盗、玉米象。成品饲料中的优势种为赤拟谷盗、谷蠹、长角扁谷盗、亚扁粉盗。主要害虫高峰期在6~9月。主要优势种的数量随季节变动表现出不连续特点。成品词料初期害虫竞争性大小为谷蠹>玉米象;后期害虫竞争性大小为赤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饲料抗虫性随饲料颗粒大小而异,颗粒越小,抗虫性越弱。塑料最密封261天的饲料中害虫比未封装的少59.7%。抗虫袋包装饲料可防虫2个月。  相似文献   

13.
在高大平房仓、浅圆仓中,施用5%甲基嘧啶硫磷粉剂防治书虱。20d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2.77%、80.34%,虽比3%书虱灵微粒剂的83.54%略低,但显著高于不施药剂的对照仓。对照仓由药前的442头/kg上升至药后的8480头/kg,约增加了19倍。5%甲基嘧啶硫磷粉剂不仅能有效地防治书虱,而且也能抑制锈赤扁谷盗、谷蠹、麦蛾等害虫。应用储粮防护剂会略微增加防虫费用,但防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药膜法室内测定新型微生物杀虫药剂艾绿士(有效成分为乙基多杀菌素)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作用效果,以储粮保护剂保粮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6μg/cm2,作用时间48 h时,艾绿士丙酮溶液对三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均达97%以上;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等三种害虫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其中对锈赤扁谷盗触杀效果最好;艾绿士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LC50值分别为5.1630μg/cm2、1.9337μg/cm2、5.2517μg/cm2;艾绿士对锈赤扁谷盗和谷蠹的毒力高于保粮磷3倍多,对玉米象的毒力略高于保粮磷。本试验结果对生物药剂艾绿士的有效成分乙基多杀菌素在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散装储藏稻谷的平房仓中比较研究了紫外诱杀灯、瓦楞纸板和取样筛检检测储粮害虫的效果。在夏季近4个月的研究观察中,发现紫外诱杀灯可较取样筛检早近2个月大量检测到锈赤扁谷盗,早约2个月检测到较多的谷蠹,紫外诱杀灯没有诱集到赤拟谷盗。瓦楞纸板诱捕锈赤扁谷盗和赤拟谷盗较取样筛检法所得时间早、数量多,但在检测到谷蠹的时间上要比取样筛检晚4周的时间。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紫外诱杀灯和瓦楞纸板诱集到锈赤扁谷盗和赤拟谷盗的数量都有增加和波动,瓦楞纸板诱集到谷蠹的数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6.
磷化氢防治高抗性锈赤扁谷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对比,得出防治高抗性锈赤扁谷盗的有效致死浓度和合理的密闭时间。应用至实仓操作熏蒸,取得较好效果,无虫期达295天。  相似文献   

17.
普通房式仓环流熏蒸的生产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新建的普通房式仓进行环流熏蒸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环流熏蒸可有效促进PH3气体均匀分布,保持100ppm以上有效浓度的时间达到30天,能杀死仓内全部主要害虫,但仍存活了一些抗性锈赤扁谷盗个体。针对广东地区锈赤扁谷盗抗性较强的问题,建议环流熏蒸过程中,在保持足够密闭时问的情况下,适当提高PH3有效浓度的最低值,以取得理想的熏蒸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有效防治锈赤扁谷盗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华 《粮食储藏》2004,33(3):21-23
在对抗性锈赤扁谷盗的综合防治过程中,采用高密闭、低剂量磷化铝缓释熏蒸进行防虫处理,适时结合常规熏蒸,以及环流熏蒸、间歇投药、混合熏蒸等不同的熏蒸方法,保持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对高抗性的锈赤扁谷盗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实仓条件下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环流熏蒸抗性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等5种不同抗性水平害虫,记录磷化氢浓度变化、熏蒸过程中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害虫死亡情况等。主要结果为:抗性较低的米象和赤拟谷盗在熏蒸第7 d即都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300 mL/3→500 mL/m3的上升阶段;抗性中等水平的谷蠹在磷化氢浓度保持在300 mL/m3以上19 d的时间才能全部死亡,而高抗性书虱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在第21 d和27 d后才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前期上升阶段和500 mL/3→200 mL/m3的下降阶段。结果表明,有效熏蒸书虱和锈赤扁谷盗不仅需要较高的磷化氢浓度,更需要在较高磷化氢浓度下保持更长的熏蒸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