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介壳虫天敌昆虫资源丰富介壳虫的自然天敌包括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等,以天敌昆虫最为重要。经统计,介壳虫的天敌昆虫隶属9目24科。膜翅目的跳小峰科,蚜小蜂科,啮小蜂科,柄翅小蜂科,金小峰科,姬小蜂科,细蜂科和蚁科等。其中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的种类最多,在介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占主导地位。常见的种类有球蚧蓝绿跳小蜂、刷盾蚧短缘跳小蜂、长缘刷盾跳小蜂、梨回蚧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双带花角蚜小峰等。鞘翅目的瓢甲科、方头甲科、长角象甲科等。瓢甲科是介壳虫的一类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2.
桑白蚧在四川一年发生3代,各代经过两月左右。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是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这段时间无介壳保护。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卵色与性别的关系是:橙色卵为雌,白色卵为雄,中间色卵如黄色卵、水红色卵等绝大多数为雄。未交尾的雌成虫有脱蚧现象,且不产卵,寿命延长。始脱蚧者,交尾后虫体能重新缩入蚧壳内,但推迟产卵期,减少产卵量。当雌虫脱蚧1/2时,分泌白色腊质覆盖虫体,直至全部脱蚧。人工除雄虫与雌成虫交配,可见针状交尾器在蚧壳四周试探,交尾时,头昂、竖翅、呈坐式,持续4分钟左右。雌、雄混养,其成虫发生期比较一致,没有脱蚧现象,能繁殖后代,故桑白蚧为两性生殖,对此,可设想在成虫羽化期,即5、7、9月底左右喷药防治雄成虫,对抑制后代繁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冻害,蚧壳虫、茶白星病是庐山云雾茶的三害。它严重影响庐山云雾茶面积的扩大,产量、品质的提高。从庐山云雾茶生产历史上看也有这个问题,庐山志上就这样记载着:“云雾茶之害敌,除霜雪外,以蚧壳虫为最甚……。蚧壳虫之发生大半因山中杂草太多,阳光不  相似文献   

4.
鉴定危害香榧的4种蚧虫,比较不同蚧虫的为害率,测定不同的环境友好型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蚧虫为柳杉圆盾蚧Aspidiotus cryptomeriae Kuwana和3种在香榧上新发生为害的蚧虫,松细蛎盾蚧Lepidosaphes piniphilus Borchsenius、日本单蜕盾蚧Fiorinia japonica Kuwana和为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松细蛎盾蚧的为害率最高。33%螺虫.噻嗪酮3000倍液、22.4%螺虫乙酯3000倍液、50%噻嗪酮3000倍液和99%绿颖矿物油200倍液均具有防效,前两种药剂防效较好。本研究可作为香榧蚧虫的识别和防治的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日前,泉州检验检疫局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从香港入境旅客携带的0.5 kg柑桔果实中检出蚧虫,经泉州检验检疫局实验室鉴定,并送系统内蚧虫检疫重点实验室山西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复核,确认该蚧虫为植物重要害虫——柑桔并盾蚧(Pinnaspis aspidistrae),又名柑桔长蚧、百合复  相似文献   

6.
1越各场所在枝稍顶芽及其附近越冬的害虫。以卵粒越冬的有疣蚜;以幼虫越冬的有顶梢卷叶蛾、白卷叶蛾。 在1~2年生小枝上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苹果红蜘蛛、黄蚜、蚱蝉和天幕毛虫;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枯叶蛾、梨圆蚧、球坚蚧、黑星蚧、梨潜皮蛾、茶翅蝽、苹枝天牛、黄刺蛾、大蓑蛾;以蛹越冬的有苹果剑纹蛾;以成虫越冬的有桃介壳虫。 在枝干及老翘皮隙内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苜蓿红蜘蛛、大青叶蝉、黄斑叶蝉、苹果根绵蚜、康氏粉蚧、柿毛虫、褐纹毒蛾;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桃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7.
刘茂祥 《蚕业科学》1993,19(1):9-13
对桑盾蚧盗瘿蚊(Lestodiplosis pentagona Jiang nov.sp.)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桑盾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该虫为捕食桑盾蚧的天敌,幼虫捕食桑盾蚧的卵、雄蛹和雌成虫,并以幼虫、蛹在介壳下越冬。成虫日间均可羽化,以黄昏为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补充营养期,性比随羽化时刻、季节与地区而异,但总体上雌虫多于雄虫。幼虫耐饥,无猎物亦可化蛹直至羽化;具有趋湿性和环境引起的群集性;其分布数量与雌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3。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保护条件下,对桑盾蚧的捕食率可高达93%以上,为自然状态的4倍;不同杀蚧剂对该虫的毒性不同,如柴油(原液)毒性很大,洗衣粉液(10倍)毒性较轻。保护天敌和筛选杀蚧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桑白蚧     
为害桑树的蚧壳虫科害虫已知有十多种。在这些害虫中,分布最广,为害严重的是桑白蚧。现就这种害虫叙述如下。桑白蚧雌雄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此种蚧壳虫在稍稍衰弱的桑树树皮表面固定生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微小昆虫形态测量与分析系统,对太行山胡蜂寄生虫的形态与习性进行研究与分析。胡蜂寄生虫雄虫前翅退化成细小的棒状物是其分类特征,初步确定为捻翅虫,寄生于胡蜂体第4~7腹节背板的节间膜内,以胡蜂体液为食,寄生率为54.25%。胡蜂是蜜蜂的主要天敌之一,尤其对偏僻山区中蜂的危害更为严重,除饲养技术因素外,是制约中华蜜蜂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壳虫危害影响丽江地区油橄榄引种产业的发展。2015年进行了丽江地区油橄榄介壳虫的调查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两种危害油橄榄的介壳虫,分别是油橄榄片盾蚧和矢尖盾蚧;不同品系油橄榄危害介壳虫种类与成虫和若虫种群数量有显著的差别。应用两种市场化学药剂不同剂量对两种介壳虫防治试验均显示有较强的杀虫效果,其中对若虫防治效果强于成虫,两次连续用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桑介壳虫(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又名桑白蚧,桑盾蚧,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桑介壳虫主要寄生于桑树枝、杆上,以针状口器插入皮肉内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见虫不见树皮,被害桑条发育受阻,直至整株枝杆枯萎。寄生于桑芽傍者,则妨碍桑芽萌发,生长发育迟缓、慢,或者整枝枯死。偶有在叶脉或叶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九江市芙蓉农场1999年桃树普遍发生严重的糠片蚧,被害树主干或枝条上蚧虫重叠成堆,多数桃树出现大量枯枝,严重的甚至全株死亡,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据调查,发生为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①1997-1998年连续两年暖冬,开春后到8月间基本上是晴雨相间的天气,温度和湿度适宜,极有利于糠片蚧发生。②果农对该虫没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果园管理过于粗放,放松了对它的防治,导致越冬基数偏高。③果农在防治上,对农药使用不当,有乱混滥用农药的现象,不但没有杀死蚧虫,反而增强了蚧虫的抗药性。由于乱用农药,害虫…  相似文献   

13.
介壳虫(也称蚧虫)属同翅目蚧总科,个体微小,习性隐蔽,往往给桑树生产造成重大灾害.在介壳虫大量繁殖的时候,布满桑树枝叶,甚至主干,致使桑叶变黄,支干枯萎,支株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介壳虫种类很多,近年来有人把蚧总科分为20个科,在这20科中,又分为两类,即  相似文献   

14.
正据《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1期《6种杀虫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邹玉等)报道,为了筛选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理想常规农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氯吡硫磷和联苯菊酯6种杀虫剂分别对猕猴桃桑盾蚧进行3次田间防治比较试验,并计算处理2、4、6天后的校正防效。结果表明,使用6种杀虫剂处理猕猴桃桑盾蚧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中240 g/L螺虫乙酯  相似文献   

15.
地处仙居县永安溪两岸大片面积的低洼滩地(田)桑园,常受洪水淹没,桑蚧壳虫,膏药病危害时出频繁,严重地影响桑树的生长和产叶量。笔者在研配“灭蚧合剂”(已于1989年通过鉴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制出一种定名为“灭蚧灵”的防治桑蚧壳虫药剂,经三  相似文献   

16.
白蜡蚧又名日本龟蜡蚧(C.japonicus Greem),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此虫在江西南昌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孵化若虫.近几年来,我所白蜡蚧发生危害较重,为寻找有效防治白蜡蚧的方法,在室内做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部分乡、村由于养桑增加以及劳力不足,桑园不采叶、不施肥、不除草、不治虫的现象屡见,桑虫危害成灾。目前湖州市为害最严重的桑虫主要有:野蚕、桑蟥、桑螟、桑尺蠖、桑虱、桑天牛、桑蚧壳虫、桑蓟马、桑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18.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莱阳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 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 1 朝鲜球坚蜡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蜕皮中爬出 ,此后雌雄分化。 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 ,5月上旬雌虫产卵 ,卵期 2周 ,平均每雌虫产卵 10 0 0粒左右。 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6月中旬后雌雄难分 ,越冬前蜕皮一次 ,蜕皮包于二龄若虫体下 ,至 10月中旬越冬。1 2 桑盾蚧。又称桑白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2代。以第 2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省新邵县 ,柑桔介壳虫以矢尖蚧为主。可是近年红蜡蚧也明显抬头 ,呈蔓延扩展趋势。在新邵县雀塘镇石灰村等柑产地 ,红蜡蚧的为害比矢尖蚧还严重 ,对当地柑桔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红蜡蚧又称脐状红蜡蚧 ,俗称蜡子 ,由于雌成虫体色呈玫瑰红至紫红色 ,故也被称作胭脂虫、红虱子。除为害柑桔外 ,还为害茶、桑、柿、枇杷和冬青等近 5 0种植物。成蚧和幼蚧主要群集在嫩枝上 ,少数在叶柄、叶片上汲取汁液 ,并诱发烟煤病。严重时 ,枝叶乌黑 ,树势逐渐减弱 ,结果少、果小而味酸 ,甚至枯枝、死树和毁园。近年来 ,桔园化学农药使用的增加 ,杀死…  相似文献   

20.
杨召林 《北方蚕业》2001,22(1):31-31
桑白蚧,别名桑盾蚧,又叫桑介壳虫、黄点介壳虫、树虱,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来,桑白蚧在我镇部分桑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调查,一般发生轻的田块有虫株数在3%~5%左右,发生严重的田块有虫株数高达20%以上,对该虫的防治如缺乏足够的重视,势必给桑树的生长发育带来一定的影响。抓好该病春季防治,尤为重要。   1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若虫成群寄生于桑树的枝干上,以针刺口器插入皮内吸食汁液,危害桑树。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重叠,不见树皮,有时分泌出大量的白色粉状蜡质物,被害枝干发育受阻,树势生长受抑,以致整株逐渐枯死。   2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