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山西省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为材料,对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SSB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探明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为山西省大豆品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84份选育品种和180份地方品种在8个质量性状、5个数量性状上都存在较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遗传多样性较低。在质量性状方面,选育品种的籽粒颜色、生长习性变异性呈下降趋势,而脐色和茸毛色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在数量性状方面,除粗蛋白低于选育品种外,地方品种的变异程度高于选育品种。对两类品种各13份材料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45个SSR位点基本可以将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开,表明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在分子水平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分化,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选育品种。表型和分子检测结果都表明,山西大豆品种的选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早熟高糖甘蔗品种对蔗糖产业发展的作用,从亲本评价、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甘蔗选育早熟高糖品种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云南开展选育早熟高糖品种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式的变迁及其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俊莲  王蒂 《中国马铃薯》2005,19(3):163-167
我国马铃薯品种选育经历了引种鉴定选育、杂交选育、细胞工程选育和基因工程选育4个阶段,培育出大量的各种类型品种,其中基因工程育种始于近年,已在抗病毒病、抗细菌和真菌病、品质改良和提高抗逆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之对照品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贵华 《中国糖料》2010,(2):37-40,44
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现状,四川盆地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宜只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17号做对照品种;果蔗品种选育对熟期的要求并不严格,可用华南54-11;糖果兼用蔗品种选育,选育早熟品种,用川蔗23号,若选育中熟品种,则用川蔗6号;在攀西蔗区,糖蔗品种选育,应偏重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早熟品种选育用桂糖1号做对照品种,中熟品种选育用川蔗6号,晚熟品种选育用川蔗13号。盆地蔗区不宜用川蔗13号做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省当前龙眼生产上品种现状及生产发展需要,提出龙眼品种选育目标。主要有:高产稳产、优质是作为一个优良品种之必备条件;选育特早、特晚熟品种作为主攻方向;选育抗病性强、耐寒的品种是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在品种类型上,应加强鲜食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花生新品种选育的过去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花生新品种选育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对自育的24个花生品种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品种选育的经验,找出了不足,提出了今后品种选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棉花品种直接关系到机采棉高质量发展。确定品种选育评价指标对机采棉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生育进程指标、株型结构性状、集中成熟性状、叶片及脱叶催熟性状、采净率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等方面对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依据史志、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结合研究经历,回顾分析了四川甘蔗的引种选育、本地品种搜集选育、自主创新选育、自育品种推广扩散、育种方法与技术研究等情况,探讨了四川甘蔗育种的方向和重点、育种方法与技术和种质资源等的研究。建议:四川甘蔗品种选育,以果蔗、糖果兼用蔗、糖蔗、牧草蔗、能源蔗为育种方向,侧重果蔗、糖果兼用蔗和能源蔗的品种选育;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育种新方法探索为辅、种质资源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并进为四川甘蔗品种选育科研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地理纬度相似地区选育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美大豆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种植地区条件下对大豆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都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对种植密度有较好的适应性;而辽宁省选育的品种大多产量较低,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种植密度适应性较差.在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表现较好,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高;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中,辽豆12号对施肥的反应较好,其它品种相对产量较低,肥力适应范围狭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选育的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辽宁省选育的品种,两国品种对地区的适应性表现趋势一致,都是鞍山>沈阳>大连.  相似文献   

10.
1995年4月,湖南省对近年来本省选育和外省引进的米质较好、产量达一定水平的水稻品种进行了第三届优质稻品种评选。评出二等优质稻品种2个,三等优质稻品种5个。二等优质稻品种是:湘晚籼5号(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益晚籼4号(湖南省益阳市农科所选育),三等优质稻品种是:中优早81(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  相似文献   

11.
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及应用,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亚麻的生产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黑亚系列亚麻品种的选育进程,优异亚麻品种的主要特点以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对如何做好未来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省龙眼品种选育目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德超 《福建热作科技》2002,27(2):41-41,27
根据我省当前龙眼生产上品种现状及生产发展需要,提出龙眼品种选育目标。主要有:高产稳产、优质是作为一个优良品种之必备条件:选育特早、特晚熟品种作为主攻方向:选育抗病性强、耐寒的品种是当前生产上的迫切需要;在品种类型上,应加强鲜食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3.
茉莉香105的引进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香105为泰国香稻品种,我国已从茉莉香105的变异株中选育出了特一级优质稻品种茉莉占,并利用茉莉占选育出茉莉新占、茉莉丝苗、茉莉油占、茉莉软占等新品种(品系)。茉莉新占、茉莉丝苗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茉莉油占、茉莉软占通过广东省两年区试、本文主要介绍了茉莉占衍生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选育茶树红绿兼优品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茶叶市场需求,茶叶区域分布及优质红茶种适应区域的局限性等方面说明了选育红绿兼优品种的必要性,从优质茶和绿茶的品质成分标准,茶树春、夏季新梢内含品质成分的差异及红绿兼优品种选育成果说明了选育茶树红绿兼优品种的可能性,并从选育角度谈了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方法和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移,育种方法由系统选育、杂交选育又增加了引种、优势育种、花粉管通道育种和诱变选育技术。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年代品种的株高、节数变幅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略有增加;百粒重随着年代推移一直呈增加趋势;结荚习性表现为亚有限型品种比例增加,无限型和有限型比例下降,并且亚有限品种近些年占据主导地位;叶形表现为圆叶品种比例下降,尖叶品种逐渐增加;品种耐密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绥粳28是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抗逆、香型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未来在黑龙江省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目标的变化、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回顾了杂交种的选育、种质创新与自交系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介绍了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分析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种质创新、理论研究。就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从种质、育种方法、目标和品种审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优质陆地棉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选育出石短5号、冀棉22号、冀棉26、新陆中8号、冀228、农大棉13号等高品质棉花品种和大量优质棉品种。根据不同时期的优质棉评价标准,对1949―2019年河北省选育的优质棉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纺织工业对优质原棉的需求,指出河北省优质棉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从2017年5月起,我国对油菜品种由原来的审定管理改为登记管理。截至2021年7月,我国共登记油菜品种1212个。为掌握我国油菜品种选育水平,围绕产业需求指明育种创新方向,更好地发挥品种登记制度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油菜登记品种现状,提出了有关建议。研究发现,登记品种中新选育品种占比近一半,几乎全部为国内自主选育品种(仅1个为境外引进),主要由主产区省份登记,以甘蓝型杂交品种为主,抗寒性受到更多关注,抗病性增强,含油量提升明显,品质明显改良,但也存在多数品种未申请品种权保护、短生育期品种较少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本文建议在完善品种登记制度的基础上,要尽快修订品种登记办法及指南,加强事后监管;在品种选育创新方向上,要加强生育期短、适宜机械化种植和菜用、肥用、饲用等多用途品种的选育,从而推动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啤酒大麦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占有量和对其研究的深度。广泛搜集引进和利用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是拓宽遗传基础,加速新品种选育,促进大麦生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省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先后引进国外啤酒大麦品种资源2605份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省啤酒大麦遗传育种材料,加快了品种选育进程,并在啤酒大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