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在山东省淄博市发展很快。目前全市种植面积逾2万hm^2,但是由于受到农民种植习惯和经验的影响,往往是连年种植,土地得不到休耕轮作,致使土质恶化,加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其产量逐年降低,品质越来越差。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试验了秸秆生物发酵产生CO2供蔬菜利用技术。通过秸秆生物发酵可有效提高日光温室内CO2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是利用秸秆发酵,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利用秸秆发酵产生热能和CO2,提高地温、增加CO2浓度,利用抗病微生物和植物疫苗防治病虫害,可减少农药用量。在反应堆专业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微生物和有机无机养料。  相似文献   

3.
秸秆反应堆技术利于大棚生产,应用复合菌剂发酵秸秆反应堆旨在进一步优化棚内农作物生长环境,完善大棚生产。此项研究选用公主岭市农户家的两个蔬菜大棚为试验基地,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复合菌剂发酵秸秆反应堆技术对蔬菜大棚温度增幅、水分利用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传统种植方式大棚相比,复合菌剂发酵秸秆反应堆可显著提高棚内温度,从201O年1~5月,棚内地温在8:00、14:00、20:00平均增加2.79℃、3.0℃、3.57℃,平均气温分别增加1.65℃、1.0℃、2.0℃;水分利用率提高47%;追肥用量减少25%;农药使用次数显著减少。复合菌剂发酵秸秆反应堆能提高徒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大棚内水、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提高棚内温度,增加蔬菜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兵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4):137-138
承德市引进CO2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试验示范,在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应用该技术,1个生长周期农药用量减少约45%、节约用水30%、减少化肥投入40%、增产幅度达50%,是一项节支的绿色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导读:日光温室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是一种在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中采用生物降解地膜配合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方法,属于绿色环保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收集蔬菜废弃物、清除其中的杂物、浆汁化、密封发酵得到生物液体有机肥;蔬菜采收结束后,灭杀病菌、害虫,清理辅助设施等;用粉碎机对蔬菜秸秆和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原位粉碎;把备用的畜禽粪便均匀撒施在已粉碎的秸秆上;喷施生物菌剂,旋耕入土,发酵腐熟变成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6.
以越夏栽培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秸秆生物发酵菌种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CO2浓度及越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秸秆生物发酵菌种处理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对株高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3.6%~17.5%)。综合比较3种秸秆生物发酵菌种,正农菌种表现优于广宇菌种和圃园菌曲。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农作物秸秆代替化肥,在连作障碍严重的大棚樱桃番茄地上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地温,增加棚内CO2浓度,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系统,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克服蔬菜地连作障碍,提高产品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增产和增收率分别达33.65%和34.06%。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赣榆县设施蔬菜常年播种面积6666.7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1333.3hm~2。设施蔬菜栽培是赣榆县设施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农民在有限耕地上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为了获取产量和收益,不得不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土地处于长期高强度利用状态,导致土壤发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病虫草害猖獗,产品质量显著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赣榆县土肥站从扬州大学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开展日光温室番茄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应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有效解决了西葫芦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的众多问题。结果表明:西葫芦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植株生长健壮,棚室内气温和地温显著提高了2~5℃,二氧化碳浓度极显著地高于普通栽培方式2~3倍,产量也极显著地高于普通栽培方式30%~50%,并且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是一项科学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赣榆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6666.67hm~2,其中日光温室1333.33hm~2,设施蔬菜是赣榆县设施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农民在有限耕地上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使土地处于长期高强度利用状态,为了获取产量和收益,不得不大量投入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病虫草害发生严  相似文献   

11.
徐龙恩 《蔬菜》2013,(11):19-20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由于常年连作重茬,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土壤板结等土壤问题,总结了3种改良技术措施,分别是秸秆生物反应堆土壤综合治理技术、石灰氮土壤综合治理技术、设施大棚种植绿肥改良土壤法。这3种技术措施分别利用生物菌种、物理反应、绿肥进行土壤处理,均能达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生产优质、高产、绿色蔬菜产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物发酵与龟沟种植技术从2003年开始在山东省部分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区内示范推广,至今面积已达到2000hm^2。2004~2005年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青州市朱良镇、淄博市皇城镇、济南市曲堤镇等地示范种植番茄、茄子、西葫芦、黄瓜等蔬菜,示范区产量增加27.2%~40.0%,产值增加30%以上(表1),蔬菜长势好、品质高,受到了消费者和种植者的欢迎。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沼气资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番茄电动授粉器以及大功率脉冲动力喷雾机等一整套低碳生产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可节约水、化肥用量30% 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5% 以上,省工3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五莲县许孟镇有着悠久的西葫芦种植习惯,由于连年重茬种植,根部病害严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日光温室西葫芦上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获得成功。实验证明,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季20厘米地温提高4-5℃,棚内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5倍,  相似文献   

15.
高宁 《蔬菜》2019,(1):39-41
为了有效解决榆林冬春日光温室内小西瓜栽培因温度低严重制约产量提高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试验及广泛的调查,总结出行下玉米秸秆反应堆加有机基质栽培技术。应用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明显提高地温,采用以泥炭为主的有机基质栽培,可节水节肥、彻底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在栽培的各个环节运用科学管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小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提早果实上市期、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提高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6.
<正>临淄是山东省种植日光温室西葫芦较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当地菜农通过使用牛粪有机肥、秸秆反应堆、免蘸花保果剂等系列技术,生产的冬春茬西葫芦产量高、商品性好,每667 m2收入4.5万元以上。临淄区是山东省蔬菜主产区之一,主要以日光温室种植为主,种植品种有番茄、西葫芦、辣椒等,  相似文献   

17.
经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上试验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是目前北方日光温室作物栽培上的一项先进的实用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冬季日光温室内生产增温、防寒效果好,湿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作物生长旺盏,达到健身栽培,病害发生轻,节省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和次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因此,详细总结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霄 《中国果菜》2019,(7):41-44
为解决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种植模式单一、连作障碍严重、品质下降等问题,在夏季日光温室种植闲置期,种植一茬草菇,收获后,栽培料经耕作成为后茬蔬菜生产的有机肥料。本试验测试了菜菌轮作措施对土壤、蔬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土壤容重减少5%左右,交换性钙含量增加70%,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pH值约1.0,减轻土壤酸化问题。此外,土壤环境的改善和地力的提高,可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同时增加黄瓜的产量和效益,增收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适用于保护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的栽培,尤其适用于化肥农药用量大、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茬障碍突出、病虫害严重的温室大棚作物。该技术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设施工艺,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需要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从而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连作障碍蔬菜地修复效果,开展了连作障碍蔬菜地莴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冬季及早春季节能提高地下15~20cm土层地温1~2℃,增加大棚内CO2浓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加快连作障碍地莴苣生长发育,提早上市7天,降低连作障碍地莴苣菌核病发病率、缺株率,减少用药次数5次,提高莴苣的产量、产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