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知识水平一直是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学习者能够在视听过程中借助英文字幕附带习得词汇知识。本文将通过比较三种字幕形式(英文动态全字幕、英文动态关键词字幕和英文静态关键词字幕),探讨英文动态关键词字幕对外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即时和延时测试,英文动态关键词字幕对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些发现对于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人类理解与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能力的熟练掌握是学习者学习词汇的重要标志。隐喻能力与词汇习得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隐喻能力越强,词汇的习得就越容易;反之,词汇的习得就越困难。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产出性词汇习得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语言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分析了词汇产出能力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产出性词汇的测量、产出性词汇与接受性词汇的关系以及促进产出性词汇习得的手段,指出了今后应着重进行的两类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 ,语言学习者的任务不仅仅是习得规则系统 ,而且还应掌握相当的词汇化了的句干 ,有效地处理语言。这意味着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中记忆了大量的惯用语串和结构。惯用语的三个主要功能(交际策略、产出策略、学习策略 )对语言习得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惯用语被视为语言习得的中心问题。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与理论问题 ,对知识与运用的严格界限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5.
拟从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用学的视角,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词汇习得理论的研究,分析如何在非真实语境下发展学习者的词汇输出能力,拓展有待被激活的词汇语用-语义功能,解析语言输出的推导模式,分析词汇知识的内化过程,结合母语词汇习得和二语习得的心理词汇特征及语用方面的交互作用,从学习者的愉悦感和趣味性为起点,提高使用英语词汇输出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是学好外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别阐述一些词汇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词汇记忆需要一定的外语基础和知识面。它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7.
二语词汇习得与语言体验性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词汇习得是基于感知体验的,它是一个基于体验的心理计算过程。因此,二语词汇习得是学习者大脑心智对相关词汇知识(包括二语词汇的语义、句法、形态信息)进行体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词汇习得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词汇是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是各项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的学习和掌握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分析了学生在词汇学习上的误区和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词汇习得效率的方法,如:词根词缀法、重视词汇短语的学习、广泛阅读以及重视隐喻的学习等。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词汇量的过度迷信和疯狂追求使英语词汇教学很长时间仅仅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英汉对译等表面层次上。笔者认为词汇量不能等同于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教师应加强学生词汇知识深度的学习, 注重词语搭配能力、心理词汇习得、跨文化意识以及同义词辨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词汇附带习得"是指非刻意的学习,或在学习者的主要目的不在词汇学习而是在完成其他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无意识习得了词汇。"投入量假设"是Laufer和Hu lstijn提出的,并以此作为衡量学习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作用的标准。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词汇习得的不同影响是由学习者对词汇进行不同的认知加工程度造成的。"投入量假设"虽对促进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其假设的量化指标需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及其教学作了探讨,希望对学习者和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Subjects instructed to think of novel shapes in terms of relevant names made fewer errors in recalling a serial ordering of the shapes, but more errors in solving a mental jigsaw puzzle and in drawing the shapes from memory, than subjects instructed to visualize the shapes without using words.  相似文献   

13.
A series of lists of random words was presented. Following each list, the subject attempted to recall the words of the list prior to the list just presented. Recall probability for a given word depended on the length of the list in which it was embedded, not on the length of the list intervening between presentation and tes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getting is a failure in the memory search during retrieval rather than a degradation of the memory trace occurring between presentation and test.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变革,给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传统出版业的期刊编辑,应该做到三个主动,即主动转变观念,主动学习相关技术,主动进行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5.
企业基于Intranet Web的开放式技术搭建的集职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培训系统支撑平台,是一个交互、开放、易用的Intranet环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增强企业培训能力,提高企业培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Priming and human memory systems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Priming is a nonconscious form of human memory,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perceptual identification of words and objects and which has only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as separate from other forms of memory or memory systems. It is currently under intense experimental scrutiny. Evidence is converging for the proposition that priming is an expression of a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that operates at a pre-semantic level; it emerges early in 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it lacks the kind of flex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other cognitive memory systems. Conceptual priming, however, seems to be based on the operations of semantic memory.  相似文献   

17.
在统计力学中,熵是混乱度的度量。它一方面与土壤信息出现概率有关,一方面和土壤热力学系统中的自由能有关。土壤信息在约定前提下出现概率可反映土壤整体肥力水平,土壤热力学熵则更直接地反映了土壤系统的作功能力,是高度综合的土壤肥力指标。土壤系统耗散结构从热力学机率大的状态过渡到机率小的状态,是一个不断输入能量和获得信息的过程,为土壤肥力研究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职业院校农类专业课教学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及面向全国20000多人次短期培训实践,探索总结出做学合一、增强能力,善问激疑、启迪思维,类比事理、形象记忆,归类比较、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可强化专业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靠师生共同努力,在日常学习中多听多模仿,勤听勤背诵,克服心理障碍,创造学习环境,勤于实践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维译汉的作品为载体,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作品中词句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和对应,探讨这种差异或对应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我们更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