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盐池县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对草原不合理的开发利肿,许多草场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牧草稀疏低矮,杂草和毒草增多,不少优良的草场已经或正在沦为沙漠。因此,天然草原的补播改良势在必行。盐池县1999年以来实施天然草地补播改良7.867万公顷,对于优化草原植被结构,提高草地覆盖度、产草量以及改善品质,增加天然草原的栽畜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天然草原补播改良技术,以期为北方干旱草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然草原改良采用补播牧草的形式,可有效保留原植被,在地表植被不变的情况下,辅以播种适合的牧草品种,达到保持水土、不影响当年草场利用,是成本低,见效快的一种草场改良方法。本试验利用轻重耙耙地补播和利用草地免耕松播机进行天然草场改良两种方式。1试验材料1.1试验机械采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研制草  相似文献   

4.
天然割草地的松土补播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然割草地上松土补播改良后,和对照组相比,松土补播组在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产草量方面均有显著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为新疆牧区草原改良特别是低平地草甸草地的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2004~2013年,肃南县共实施退牧还草工程12期,工程涉及全县6乡1镇82个行政村的4 501户农牧民,涉及牲畜106.48万头(只)。共围栏天然草原86.67万hm2。其中,禁牧38.67万hm2,休牧46.67万hm2,划区轮牧1.33万hm2,并在禁休牧区补播改良天然草原补播改良342万亩,草地生态趋于好转,有效地遏制了草地生态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功能,维护区  相似文献   

6.
受超载过牧、鼠虫病害等多种因素影响,环县天然草原严重退化。通过6年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建成禁休牧围栏560万亩、人工补播211万亩、人工种草8万亩,围栏内天然草原指标平均提高20%以上,天然草原植被得到改良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新 《四川草原》2012,(1):35-38
根据新疆天然草地适宜补播的不同草地类型,从补播地段及补播牧草品种的选择及处理、补播技术要点以及补播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相应的补播技术,为今后天然草原补播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该区草原植被的一般特征和改良效果。过度放牧和水因子是影响草原植被的主要因素。人工种羊草、浅翻轻耙、松土补播牧草和种植星星草是改良该区草原的基本措施。进一步治理该区草原的研究课题是人工草地的高产、稳产及其培育更新和天然草原放牧的研究;改良建设措施是造林、补播牧草和排涝。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肃南县退化天然草原改良现状分析,针对天然退化草原补播改良的单一方式,从传统草种补播到有机肥施肥的转变,提出了今后草原综合治理的合理化建议,对草原增加有机肥促进牧草休衍生息,进一步改善祁连山草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是草原沙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草原沙化治理关键是尽快提高沙化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水平。草原沙化治理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围栏封育和选择适宜的牧草及饲料灌木进行补播改良。最终达到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扭转丧失的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云贵高原山区草地生物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20年来在云贵高原山区进行的难利用草地改良技术进行了总结.划区围栏是控制家畜放牧和草地管理的基础,可将载畜量从3.5个羊单位/hm2提高到7.5个羊单位/hm2; 免耕补播要先用畜群(牛群效果最好)清除天然植被,补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等豆科牧草,待其成苗后再补播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等禾本科牧草效果明显;施肥以磷肥为主,补播初期施钙镁磷肥750 kg/hm2, 第3年转为维持施肥375kg/hm2,草地生产力最高;轮牧与定牧结合,羊群与牛群顺序放牧时,草地和家畜的生产性能俱佳.合理地、综合地运用这些技术可提高山区草地的综合效益,对山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禁牧、休牧、减牧、定居、补播等措施会减缓草原退化进程。伊犁绢蒿因其优异的耐旱性、适应性、耐瘠薄性、高存活性,在新疆实施天然草原退化改良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草原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退化和沙化,对天然草原进行补播可以提高草原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天然草地生产能力,采用补播和施肥的方法探索了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补播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的混播草种组合,可提高鲜草产量71.64%,施肥量按每667m^2施225kg复合肥+尿素可提高鲜草产量67.45%。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喀斯特地区天然草地生产能力,采用补播和施肥的方法探索了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补播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的混播草种组合,可提高鲜草产量71.64%,施肥量按每667m2施225kg的复合肥+尿素可提高鲜草产量67.45%。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人工草地建设、草地生态置换、天然草地大面积围栏、补播、划区轮牧的推广应用,将对恢复天然草原植被,解决牲畜饲草料,促进伊犁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巴河县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的总面积0.67万hm^2,项目总投资l270万元,分为3个建设内容:人工草料地0.23万hm^2,改良草场0.4万hm^2,基本草场0.03万h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架设围栏0.67万hm^2,种植饲草料0.27万hm^2;对天然草场改良进行划皮松土、地面处理和补播牧草并配套相关水利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良退化天然草地综合技术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克贞 《草业科学》1996,13(2):24-28
中国北方退化天然草场约7850万hm^2。在各类草原均有分布。由于超载过牧和投入产出的严重失衡,每年仍以170万hm^2的速度递增,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退化天然草场的改良应采取多措施综合治理技术,试验以典型草原退化草场为对象,采用灌溉、施肥、补播技术,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正交组合,研究退化天然草场的综合改良技术及其经济效益。为提高天然草场的改良效益,指导草原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原补播效益,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得出结论:补播改良措施可使草群结构发生改变,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表现为生物量显著提高,草群高度、盖度明显增加,退化草地群落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牧草机械发展的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产业是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基础,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牧草机械化作业除了能提高饲草产量和质量,对改良草地理化性状和提高饲草转化率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采用松土施肥补播机进行优质牧草补播改良作业,可使天然草地牧草增产1倍以上。饲草的适时机械收获,可比人工收获减少15%-20%的损失。通过切碎、青贮氨化等处理,还能明显地提高饲草的消化率和采食率,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