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12个设施专用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干旱风沙区设施内早春适应性栽培比较。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德尔99"、"博耐13"可作为今后宁夏干旱风沙区设施早春茬黄瓜优势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9,(7):57-58
在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城西滩干旱风沙区设施农业综合科技核心示范区的一栋蔬菜温棚内,望着一串串红宝石般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樱桃番茄,负责该项目的郭文忠博士介绍,新基质种出的樱桃番茄,产量比土壤栽培提高23.5%,销售价格可提高50%。它的种植成功,标志着我区设施蔬菜无土栽培取得重大突破,为干旱风沙区设施农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6种叶用白菜型油菜在干旱风沙区越冬栽培的适应性包括产量、品质、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品冠油菜产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53 925 kg/hm2 68.2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也较高,为0.83 g/100 g,而亚硝酸盐却没检测出,综合认为,在干旱风沙区品冠可作为叶用白菜型油菜优势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城西滩干旱风沙区设施农业综合科技核心示范区的一栋蔬菜温棚内,望着一串串红宝石般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樱桃番茄,负责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高山番茄近几年发展很快,面积近3 333 hm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是露地种植,一般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如遇到高温干旱严重或雨水较多的年份,667 m2产量不到1 500kg.高山番茄的生长季节一般在4~10月,这段时间既会遇到较长的梅雨期,又会遇到夏季的高温干旱,且8月时有暴雨天气,这给高山番茄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磐前村采用设施栽培高山番茄取得了成功,2003年我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番茄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以上.2003-2004年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已增至67 hm2.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品种"靓粉T70"为试材,设计4个处理,1m3基质拌施羊粪10kg、羊粪18kg、牛粪10kg、牛粪18kg和不施有机肥的对照处理,探究在设施基质槽式栽培下增施有机肥对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为设施基质栽培生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设施基质槽式栽培下增施有机肥对番茄株高、叶长、根长、单果质量和产量增加显著,其中以1m3基质拌施18kg羊粪处理番茄的株高、茎粗和根长最大,同时促进了叶片SPAD和氮含量,有利于番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最终使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最高。在设施番茄基质槽式栽培下以1m3基质拌施18kg羊粪对番茄生长发育促进显著、增产最大。  相似文献   

7.
设施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秋延番茄栽培在夏季播种育苗,秋末冬初采收完毕,生育期跨越夏、秋、初冬季节,气温变化幅度大,因此在品种选择和生产管理上要求严格。通过2年的试验和示范,西安地区设施秋延番茄,平均667m~2产量达到3880kg,最高667m~2产量6000kg;平均667m~2产值6100元,最高667m~2产值8000元。  相似文献   

8.
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现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栽培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出大棚等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经多年示范,番茄每667 m2产量突破20 000 kg,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1 品种选择 应选用果型中等、坐果均匀连续、耐高温、厚皮抗裂果、生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如以色列189、144或荷兰的宝发008、信任等国外品种。2 育苗2.1 播种北京地区2月5~15日播种,国外番茄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利用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银丽丝等7个厚皮甜瓜品种,拟筛选适合本地干旱风沙区栽培的甜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银丽丝、密雪华、处留香、金神4个品种抗病、丰产、品质好,适应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可作为今后宁夏干旱风沙区日光温室早春茬厚皮甜瓜的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天津地区设施中果型番茄春茬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响 《长江蔬菜》2011,(22):23-25
为提高天津地区设施中果型番茄生产的产量及品质,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栽培的品种,丰富天津市设施中果型番茄品种,以百利为对照,对从国内外引进8个番茄品种进行生物学性状、产量、口感、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杰纳、赤桃的产量、风味品质、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各项调查指标均较好,综合表现优异;品种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毕节辣椒产量,运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定植密度(X1)、复合肥用量(X2)2个因素对毕节名优辣椒大方皱椒和金椒1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椒在定植密度为9 311株/667 m2,复合肥施用量为105.18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8.65 kg;朝天椒在定植密度为11 253株/667 m2,复合肥用量为114.22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6.30 kg。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不同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667 m2分别种植9 391~11 139穴和7 977~9 831穴时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达到194.40~233.37 kg和198.76~259.04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川西南冬季马铃薯种植区,开展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不同用量对青薯9号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60 kg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作底肥为最佳施肥方案,该处理的平均单株质量、商品薯率最高,平均鲜薯产量为2 114.0 kg/667 m~2,比对照(不施肥)增产1 063.5 kg/667 m~2,增幅为101.2%。  相似文献   

14.
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扦插密度、纯氮用量和氧化钾用量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甘薯新品种心香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通过研究建立了心香产量和净产值回归模型,优化提出了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为667 m2扦插密度3 000株左右,追肥纯氮用量9~9.5 kg,基肥氧化钾用量9 kg左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海南临高蔗区在甘蔗上施用湖南豫园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条件下,(1)施100kg/667m2的生物有机肥产量和品质均不如常规施肥处理。(2)施150kg/667m2和施200kg/667m2的生物有机肥可使甘蔗产量增加,品质变优,但从经济效益分析上,施150kg/667m2的湖南豫园生物有机肥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最高产量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45.0、110.0、36.7kg/ 667m2,最高产量为7173.96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38.0、95.8、17.3 kg/667m2,最佳利润为4 768.23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以有机番茄常规施肥种植为对照,将不同用量生态肥(50 kg/667 m2、75 kg/667 m2及100 kg/667 m2)作为基肥,研究生态肥不同用量对温室有机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其中50 kg/667 m2生态肥处理,较对照增产41.50%,在栽培中均有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增加番茄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12个洋葱品种为试材,在嘉峪关市新城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种植效益和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皮洋葱以黄皮02和牧童为主,产量最高分别为9 621.218、219.72 kg/667m2;红皮洋葱红色金典和白皮洋葱雪宝40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 339.158、018.56 kg/667m2,以上4个品种适宜在嘉峪关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罗元琼  蒋华 《蔬菜》2021,(10):29-32
为提高辣椒产量和效益,优化施肥方案,设计了普通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组合施肥处理6个,比较不同有机肥及其不同配方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表现最好的是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干辣椒667 m~2产量达到237.44 kg,其次是普通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干辣椒667 m~2产量达到211.85 kg。长势及抗逆性也是生物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表现最好,普通有机肥+无机配方肥(18-9-18)处理次之。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辣椒生产上建议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且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最佳施肥量为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200 kg+无机配方肥(18-9-18)50 kg。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钾肥量和种植密度对茭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钾量及种植密度对秋茭、夏茭的有效分蘖数、单茭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秋茭施氮量16~18 kg/667 m2、施钾量17~18 kg/667 m2、种植密度0.7~0.8 m2/穴最为适宜;对夏茭施氮量控制在9~10 kg/667 m2,增施钾肥,种植密度维持在0.7~0.8 m2/穴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