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九团场处在重盐碱地区,治理盐碱是该团场农林生产成败的关键,即使认定胡杨为造林主攻方向,也不能忽视根治盐碱。经二十九团调查:八十年代初在斗渠边营造的主林带,当初未经种稻洗盐,只经过了秋季治碱,冬季耕翻,翌年春就植树造林,时隔几年林地盐碱不同程度地回升,致使林木生长量差异很大,生长缓慢,林相不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垦区主要分布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边缘地带,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风沙、干旱、盐碱危害严重。因此,兵团自成立那天起,就开始进行防护林体系建设,1977年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范围,198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1995年第二期工程任务将基本完成。40余年兵团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不少经验,问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视讲略地回顾一下,供大家参考。一、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就兵团大多数农牧团场,地处风沙和戈壁前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兵团各农牧团场从开…  相似文献   

3.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深处,有一条由胡杨、红柳、梭梭组成的连绵20公里长的绿色带子。它们就象威严的战士紧紧贴着沙漠的边缘向前延伸。保护了附近135团场和它以东几个农牧团场的近万亩良田。  相似文献   

4.
农四师六十三团,为了绿化团场周围的五万多亩干旱沙漠,今春,在一千六百亩面积上大胆试验插杆造林——即无灌溉造林。  相似文献   

5.
绿色的接力     
茫茫沙海,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深处,神话般地伸出去一个绿色半岛,它就是1958年党的生日那天建立起来的素有“沙海半岛”之称的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青团农场,现在的兵团农八师一五0团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0团场伸入沙漠腹地60余公里,为一块狭长的三角地带,三面环沙,年年月月沙飞沙落。建场36年来,团场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坚持治沙造林始终没变。36年累计造林50938亩,植树1538万株,使人进沙退,沙漠变绿洲的神话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于1954年组建的。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工商一体,农林牧副渔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具有集团性质和特殊功能的大型联合体。现有耕地1430万亩,人口218万。172个机械化国营农牧团场遍布全疆各地,其中88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和南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有些团场已经到达沙漠的腹地。兵团所有团场均被列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7.
胡杨     
胡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近年来,内蒙古巴盟乌拉特前旗将胡杨作为干旱荒沙漠和低温盐碱地区的造林树种加以推广。生产实践证明,利用胡杨改造沙漠和低洼盐碱地的效果良好。胡杨为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树高可达20米左右。树皮纵裂,灰褐色。幼枝有短绒毛。其叶型多变,幼树和长枝上叶为线状披针形,大树叶有卵圆形、披针形、肾形或三角形,叶片厚、革质。雌雄异株,花期5月,蒴果大多在6—7月成熟。胡杨具有喜光、耐盐碱、耐旱、耐涝、抗寒等特性。由于它具有分泌盐碱的能力,故能在盐碱地上生长。据有关材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可是年过半百的叶良和不安本份,却带领全家进驻远离连队的沙漠边缘开荒种树,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平时挺精明的老叶这阵儿是不是糊涂了?快六十岁的人了,竟然迷上了种树。其实老叶没有糊涂,要讲老叶想种树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只是到今天才有了实现理想的机会。 叶良和是147团场的老农工,在远离团场场部靠近沙漠边缘的二十连工作了二十多年。这里植被稀少,每到春天,狂风大作,黄沙漫天,天昏地暗,真是庄稼受害人遭秧。叶良和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二十多个春秋,饱尝了风沙危害的痛苦。老叶曾在团场管过几年林带,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林木的防护作用。他一直在想,要是在沙漠边缘栽一条林带挡住风沙该有多好啊!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谁还会顾及到生态的建设,叶良和也只好把自己的愿望藏在心里。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9.
阳春3月,在中心团场83团2片区的治沙现场职工们正忙着打苇格、制沙障,全面地投入到了今年第一期水土保持工作当中。今年,已经是该团第11个年头的科学治沙了,使5000多亩的流动沙丘得到了有效治理,其治沙水平在全疆领先。中心团场83团2片区境内分布着半流动和流动沙漠十万多亩,每  相似文献   

10.
绿色的接力     
茫茫沙海,新疆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深处,神话般地伸出去一个绿色的半岛,它就是1958年党的生日那天建立起来的素有“沙海半岛”之称原生产建设兵团共青团农场。现在的兵团农八师一五0农场。一五0团场伸入沙漠腹地六十余公里,为一块狭长的三角地带,三面环沙,年年月月沙起沙落。建场36年来,团场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坚持治沙造林始终没变。造林绿化接力棒一任任传下来,使人进沙退,沙漠变绿洲的神话成为现实。36年来,团场累计造林5.1万亩,植树1835万株,绿色覆盖了这片荒凉的原野。建场初期,这里是一片“大漠风尘白色昏,平沙莽…  相似文献   

11.
沙漠植物由于数世代遗传,抗逆性是极强的.某些沙漠植物不只抗旱,而颇耐盐且具其独特的耐盐能力.人们都知道沙漠里的湖泊多为盐湖,地下水高的地方也是盐碱遍地,在这种盐(碱)的世界里生长的植物它对于盐分,有高度的适应性,盐对它来说,好象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盐分供应,往往它就生长不良,甚至可危及它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九○团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边缘。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3500毫米左右,八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165天左右,多集中于4—6月和8—10月。土壤为荒漠土、盐渍土、草甸沼泽土。盐碱重,地下水位高,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3.
农二师各团场均处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上,实行水旱轮作的耕作制度。水稻面积一般约占播种面积的15—40%之间。加速这些地区的林网化建设,对于实现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农牧业生产的稳步、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在水旱轮作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带有着一系列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缺水的新疆地区,大面积营造梭梭林,是极其困难的。近几年来,石河子一五○团场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开沟积雪和截径流等造林新法,在沙漠区大面积营造梭梭林获得成功。据初步统计,该场团已营造人工梭梭林9000余亩,林木生长健壮,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沙漠、戈壁广布,形成干旱荒漠区。为了抗御风沙、干旱、盐碱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活环境,各族人民积极发展林业,并从实践中认识到:没有林业就没有农牧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疆各地农田林网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土地条件好的条田,已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剩下部分条田大多是盐碱下潮地,年年造林不见林,影响了农田林网化的建设速度。盐碱地造林固然不容易,但树种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贯彻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不管什么土壤,搞一刀切,或杨,或柳,总是事倍功半吃大亏。在这一点上,南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摸索出盐碱地造林的新路子,取得了在盐碱地营造胡杨树种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臭柏温棚容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臭柏(Sabinc vulgars.Ant.),别名沙地柏、爬地柏,属柏科,圆柏属的常绿针叶灌木,为国内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植物品种。臭柏耐干旱、耐严寒、抗盐碱、耐沙埋、有“沙漠卫士”之称,枝叶四季苍绿,冠形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沙漠治理、园林绿化的优良树  相似文献   

18.
纵览     
<正>习近平向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呼和浩特7月29日电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7月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强调,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福生 《甘肃林业科技》1997,22(1):32-33,47
该试验选择轻度,中度,高度含盐3种立地条件类型,进行红柳,沙枣,胡杨,紫穗槐,甘蒙树柳等5个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柳与沙枣在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均可成功,可在我区盐碱沙漠地带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疆86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受风沙危害的有76个县市及80个团场。荒漠化土地分布总面积795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7.7%……由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承担历时两年的新疆荒漠化土地普查与监测任务已全面完成。普查结果显示,全疆有86个县市中53个县市有沙漠分布,受风沙危害的有76个县市及80个团场,荒漠化土地分布总面积为795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47.70%,在总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中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4304万公顷,占54.08%;戈壁3264万公顷,占41.01%;其它荒漠化土地(风蚀残丘、重盐碱地、盐漠、闯田)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