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草莓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鲜食水果,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草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果实新鲜、糖酸比例合适,无病虫果、青头果、畸形果。但在实际生产中,大棚草莓畸形果的发生率有时高达30%~70%,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大棚草莓畸形果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上遇到的大棚草莓畸形果的问题,提出了控制温湿度、避开花期施药、合理施肥、放蜂授粉、及时疏花疏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以减少大棚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提高果重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生产中,常出现果型不正,果实过肥或过瘦,果柄过粗,果实扁平似扇状,果实呈鸡冠状,这些都是畸形果。发生畸形果有内外两种原因。  相似文献   

4.
黄喜明 《北京农业》2001,(11):19-20
冬暖大棚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即可上市,经济价值较高,很受果农欢迎.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率比露地严重得多,有时可高达30%以上.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扁平等不规则形状,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大大下降.笔者经过试验观察发现,冬暖大棚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大棚草莓脱节落果与畸形果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草莓开花坐果期间脱节落果与畸形果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阐述了大棚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多点调查,分析了大棚草莓开花坐果期间脱节落果与畸形果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畸形果,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不正形状,不但严重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草莓畸形果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授粉不良,但其发生轻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畸形果,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不正形状,不但严重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草莓畸形果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授粉不良,但其发生轻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棚草莓在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畸形果,影响草莓品质.也降低了商品价值,现将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沈瑞 《农家顾问》2006,(11):34-35
用大棚栽培草莓,常造成畸形果较多,以致大大降低了草莓果的商品价值.影响了大棚草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其次为营养失调。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草莓畸形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草莓营养价值高、生产周期短、经济产值高,因而其果实品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究抗逆免疫剂美加富对大棚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美加富处理后可改善草莓外观,降低草莓的第一批果的畸形果率,同时显著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提升草莓的果实硬度,增加草莓果实的横纵径。  相似文献   

11.
新春佳节正是大棚温室草莓上市的大好时机,不但需求量大,而且价格也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有时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当等原因,造成有的果实呈鸡冠状或扁平状,或表面凹凸不整等不规则形状.这种畸形果,不但有损草莓外观,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草莓的品质,影响了其商品价值.这种现象,在草莓大棚温室栽培中,是经常可见的.  相似文献   

12.
用设施大棚种植草莓在本地推广已近十年时间了,然而在草莓生产过程中,草莓异常果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果实的质量、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常见的异常果有下列几种;如聚合果,肥胖果,种子凸起果,畸形果等。今年我们针对近几年来就草莓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大面积生产上草莓异常果  相似文献   

13.
大棚草莓畸形果与不挂果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草莓畸形果、开花坐果期间断脱节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分析了大棚草莓畸形果与挂果脱节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畸形果与僵化果 畸形果的症状是果实失去了原来应有的形态,果面凸凹或成葫芦状。僵化果则表现为果实极小,口感差.质地硬.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草莓植株生长不良.同化物质供应不足,或者结果过多,失去营养竞争能力。如在草莓花芽分化期遇到25℃以上或5℃以下温度.将使花芽分化受阻,则形成畸形花.进而发育成畸形果。另外开花结果期温室内相对湿度大于85%.花苞不宜开裂,子房授粉不完全.也易使果实变形形成畸形果。  相似文献   

15.
大棚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在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畸形形状,有的可达30%以上,这种果实不但影响草莓品质,而且也降低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常出现畸形果和不挂果现象。据调查统计,一些轻发田块减产20%~30%,重发田块可减产4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大棚草莓畸形果、不挂果的防治,对促进草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发生原因大棚草莓畸形果、不挂果的发生,除品种特性外,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1.温度不适从12月份至翌年2月份,既是低温时段,又正值棚室草莓开花坐果期,气温0℃~-5℃时有出现,遇雪后初晴,温度常达-5℃以下。短时间低温可发生冻害,从而抑制了花药的正常开裂授粉成果。此外,低温还会…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草莓,可使草莓成熟早、结果期延长,品质优良。但在棚室草莓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多处在一种低温、高温或高湿状态,授粉昆虫少。因此,畸形果发生率较高,有的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保护地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效益。一、草莓畸形果的种类1、不受精畸形果。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2、乱形果。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或双子果等乱形果。3、顶端软质果。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  相似文献   

18.
用大棚栽培草莓,可提早草莓结果期,因而市场销价较高,一般每667m2收益可逾万元.但是,在保护地促成栽培草莓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造成畸形果较多,以致降低了草莓果的商品价值,影响了大棚草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其次为营养失调.近两年来,通过品种选用、栽培调控、平衡营养等手段,大大降低了草莓畸形果的发生率,效果十分显著.现将其具体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畸形果,主要表现为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不正形状,不但严重影响果实品质,而且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大棚草莓生长结果期正值低温、弱光的冬季,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草莓果实往往产生较多的品质问题,如果实着色不好,酸味大,发生畸形果及果实变小等.为了提高果实品质,生产上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