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简讯     
玉米抗旱种质创新和抗旱性状改良取得进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应用基因组学方法鉴评玉米抗旱种质、培育抗旱新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合作,应用成熟的基因组学方法,初步建立起一套通过遗传途径解决玉米抗旱问题的技术体系,创制出抗旱性强、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自交系和杂交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具有强抗旱的玉米种质,培育抗旱的玉米品种,已成为今后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新疆干旱少雨,是开展农作物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的理想区域。从“七五”至“十五”期间,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对国家种质库内保存的3000余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的鉴定评价。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玉米抗旱性田间鉴定评价方法。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该新技术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大规模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采用轮回选择法进行玉米抗旱种质创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起对玉米的抗旱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标记与定位,大大提升了新疆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大量的序列信息鉴定和克隆抗旱相关基因以改良作物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物抗旱性属数量遗传,其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作物抗旱性的基础。笔者就作物抗旱基因鉴定及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作系统的介绍,并探讨了今后作物抗旱性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成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1):24-26
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具有强抗旱的玉米种质, 培育抗旱的玉米品种,已成为今后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新疆干旱少雨,是开展农作物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的理想区域.从"七五"至"十五"期间,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对国家种质库内保存的3 000余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的鉴定评价 .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玉米抗旱性田间鉴定评价方法.用抗旱性指数(DTIg) 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该新技术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大规模筛选提供了依据, 同时采用轮回选择法进行玉米抗旱种质创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起对玉米的抗旱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标记与定位,大大提升了新疆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旱作区抗旱玉米品种引进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当前定西市旱作玉米种植实际,引进抗旱玉米新品种,开展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对比试验,筛选适宜旱作区抗旱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探索适宜栽培方法,为促进旱作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河北农业科技》2010,(3):59-59
科试880由河北科润种业技术有限公司选育成功,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8018号。属于高产、大穗、抗旱、抗病、抗倒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抗旱型、非抗旱型玉米自交系根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根系的多寡及其重量高低,直接影响其抗旱性。有关资料表明,玉米根系适应干旱的形态特征是根系发达,根冠比大。根冠比取决于所用亲本,根长、根量与根冠比都存在显性或共显性效应,狭义遗传力居中等水平。但由于直接观察根系的工作量大且投资多,以往对玉米特别是自交系根系研究较少。为此,笔者近几年对抗旱型与非抗旱型玉米自交系根系做了一些比较试验,旨在为高抗旱力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经多年抗旱鉴定,选出了抗旱型自交系112、7922选、478和非抗旱型自交系旅九宽、双741等5个自交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玉米抗旱育种是减少干旱造成产量损失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一批抗旱玉米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育种实践证明轮回选择法是玉米抗旱育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进行轮回选择的过程中要运用数学方法评价产量性状,用玉米抗旱育种第二性状进行辅助选择,用权重法建立合理的抗旱模型.在抗旱育种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抗旱鉴定,鉴定过程中应控制干旱胁迫的强度,才能将抗旱和高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回顾和展望生物技术在玉米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玉米核心自交系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对比试验,重点研究了受旱后玉米自交系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玉米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从外部形态来筛选抗旱种质,更能从植物本身受旱后生理代谢的改变来评价种质抗旱性。为耐旱玉米种质筛选提供有效的鉴定指标,同时对新疆玉米耐旱节水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玉米抗旱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旱地作物中需水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干旱是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一个非生物因素,是造成我国及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干旱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巨大。通过对玉米抗旱育种意义的分析,综述了玉米抗旱育种的遗传基础、抗旱材料的选择与鉴定方法和一些常见的抗旱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宜农 《农技服务》2005,(7):63-63
该品种属国内首创深播抗旱玉米新品种,由山西省农科院遗传所(邮编:030031)选育,于2004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种不同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较常规耕作技术均达到增产的效果,核心区增产达20%以上,示范区增产达15%,比较其综合效益,秸秆还田技术是最佳的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陆登义  范荣  董禄信 《甘肃农业》2014,(2):21+23-21
玉米新品种登义2号具有突出的抗旱、抗大斑病、抗青枯病、耐瘠薄、绿叶活秆成熟等特性。2010~2011年两年的区域试验中,较对照平均增产3.5%;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平均增产11.6%,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晚熟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以来,广西大化县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集雨灌溉、适时套播等关键技术,使春、秋2季玉米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该县玉米抗旱技术的应用调查,分析总结该县玉米抗旱生产的关键措施,以供山区玉米抗旱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中后期抗旱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玉米中后期抗旱管理技术,包括及时中耕除草和培土、科学施肥、应用新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及其他措施等内容,以期为玉米抗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抗旱玉米育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干旱是当今乃至未来玉米生产的第一限制因素,进行玉米抗旱育种十分必要.在总结玉米抗旱育种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就抗旱育种的关键技术-干旱管理和第二性征选育以及选择指数在抗旱育种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阐述.干旱处理的时间、强度及一致性是干旱管理的关键因素;产量、每株穗数、雌雄花期间隔、叶片衰老率、雄穗大小、叶片卷曲度为有效的抗旱选育常用的第二性征.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地上,农业生产条件差。玉米作为贵州省的主栽农作物之一,抗旱保肥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有利于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的三项抗旱保肥栽培技术,抗旱玉米品种的选用、覆盖栽培和化学抗旱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玉米抗旱机理与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玉米抗旱的的形态、生理、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及抗性指标、玉米抗旱种质资源和选育抗旱品种的方法。并对目前玉米抗旱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玉米抗旱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在我地区是主栽粮食作物,近几年由于气候逐渐变暖,土壤旱情日趋加重,为解决旱田玉米抗旱栽培问题,经过逐年总结经验,探索出几种蓄水保墒抗旱栽培玉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通过这些方法达到粮食稳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玉米抗旱与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形态、生理生化、分子机理等方面综述了玉米抗旱研究进展,确定了10种可以用于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并对节水灌溉技术和秸秆覆盖、深耕把耱、地膜覆盖及化学调控等节水栽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提出不同生态条件下,应把抗旱研究与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解决玉米生产的干旱问题,利用多学科协同研究,从整体水平上实现玉米抗旱增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