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茎尖菜用甘薯最佳栽培密度。[方法]以大叶型品种福薯7-6、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及中等花叶型品系徐菜薯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同栽培密度下,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最高、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最低,产量受叶型影响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有所差异,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和中等大小花叶型品种徐菜薯2号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最适密度为20 cm×20 cm至20 cm×15 cm;不同密度处理对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影响不显著,栽培条件好的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选择20 cm×25 cm。[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薯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茶园中施用国恩宝绿缘有机水溶叶面肥能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发芽密度、百芽重与整齐度,增强持久嫩性,提高产量;对茶叶的生化成分影响明显,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的含量均有所增长。建议在茶叶生产中施用量以5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早稻品种"中组143"的最佳机穴直播密度,同时比较相同种植密度下机穴直播栽培和机插栽培间的种植差异,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中组143"的最适机穴直播密度为25 cm×(10~14)cm;同时,在25 cm×14 cm的种植密度下,机穴直播栽培比机插栽培更具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表明"中组143"较适合机穴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人工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密度、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种植密度、肥料对金线莲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影响极显著;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对灰分含量影响显著;肥料对Ca含量影响显著。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有效成分和经济产量的影响,以栽培基质为泥炭土∶椰糠∶沙=4∶2∶1,栽培密度3 cm×3 cm,肥料管理以2号肥花宝5号1 000倍液+氨基酸1 000倍液,更能促进金线莲经济效益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香辣七号适宜的栽培密度,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质量,开展了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辣七号在利川市的最佳栽植密度为33cm×75cm。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辣椒种植面积在恩施市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为探索适合恩施市土地的栽培密度,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质量,2016年开展了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松潘本地栽培的藜麦品种和栽培方法,在阿坝州松潘县进行藜麦的露地栽培试验、密度肥效结合试验及品比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藜1号和陇藜4号都可以在松潘县进行露地种植,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陇藜1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8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840 kg/亩,以及种植密度9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420 kg/亩,陇藜4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7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适宜在松潘县大规模推广的有川农LM-1、川农LM-2、川农LM-3、川农LM-5、陇藜1号、陇藜4号、蒙藜1号7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岷县当归种植产量及品质,进行了当归施用"义顺"壮根灵叶面肥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义顺"壮根灵叶面肥可以提高当归产量及当归品质,"义顺"壮根灵叶面肥在当归生产上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岷县当归种植区用"义顺"壮根灵叶面肥60倍液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玄参浙玄1号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玄参新品种浙玄1号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氮磷钾肥配比、不同药剂防治白绢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玄参适宜种植密度为40 cm×30 cm(8.25万穴·hm-2)或40 cm×40 cm(6.00万穴·hm-2);肥料施用以N 270 kg·hm-2,P2O5 270 kg·hm-2,K2O 150 kg·hm-2为宜,在施好氮、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能促进早期根系形成和生长,增加根粗度、长度和每穴根数,提高产量。玄参白绢病防效以50%异菌脲悬浮剂1 000倍液为好。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该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密度、不同肥料对金线莲林下方框栽培方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对金丝莲鲜重增长量、鲜重增长率影响极显著,对干重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鲜重增长量和干重影响极显著,肥料对折干率影响极显著。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以处理4(栽培基质为泥炭土∶椰糠∶沙=4∶2∶1,栽培密度3cm×3cm,肥料管理以2号肥花宝5号1000倍液+氨基酸1000倍液)更能促进金线莲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引进5个茎用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薯绿1号腋芽丰富,嫩茎前期产量高,采摘期长,口感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宜在萧山地区推广种植。台71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前期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菜用甘薯的品质以前期为好,也能缓解叶菜夏淡,栽培密度以20 cm×15 cm和20 cm×2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夏茶新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茶树(Camellia sinensis)施用的叶面肥,以福鼎大白茶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CK_1)和尿素(CK_2)为对照,研究丰声、农盛、丰瑞达、纪高和绿佼5种叶面肥对夏茶新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_1和CK_2相比,喷施这5类叶面肥均一定程度地促进夏茶新梢生长,尤其是喷施绿佼的新稍萌发量多、单位面积产量高、一芽2叶百芽重高和长势快,平均分别比CK_1和CK_2增加58.11%和29.92%、142.34%和50.25%、26.14%和14.63%、84.99%和32.43%。绿佼是适合茶树施用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芨人工栽培效果,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方法]对白芨在厚朴林下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密度的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林分郁闭度在0.4~0.6的林下种植白芨,单位面积产量比郁闭度0.4以下、0.6以上的分别增长5.4%、6.8%;白芨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的单位面积产量比种植密度20 cm×20 cm、25 cm×25 cm、35 cm×35 cm的分别增长16.1%、12.0%、13.1%;白芨在10—11月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月—次年1月、次年2—3月种植的分别增长5.6%、21.3%;白芨在栽培期间施用农家肥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施用化肥、复合肥的分别增长31.7%、18.4%;种植白芨中耕除草4次/a的单位面积产量比1、2、3次/a中耕除草的分别增长240.1%、137.0%、43.9%。[结论]林下种植白芨,林分郁闭度为0.4~0.6时,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量高;白芨于10—11月种植,种植密度以30 cm×30 cm效果最佳。同时白芨在栽培期间每年中耕除草4次,并结合施用农家肥,能促进白芨块茎发育和生长,大幅度提高白芨产量。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在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进行,选用垦薯1号马铃薯品种,采用大垄双行,整薯播种,随机区组设计。3个行距,每个行距下3个株距,即3个种植密度。比较各行距下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小薯率和产量随种植密度减小呈递减趋势,大中薯率呈递增趋势;各行距下主茎数、结薯数、小薯率和产量均是种植密度为121 200株·hm-2最高,大薯率均是种植密度为72 700株·hm-2最高;总体来看,不同种植密度间对主茎数、结薯数、产量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121 200株·hm-2小薯率较高,适合生产种薯,其中以株行距为15 cm×20cm最适合生产种薯;种植密度72 700株·hm-2大中薯率较高,适合生产商品薯,其中以株行距为25 cm×20 cm最适合生产商品薯。  相似文献   

14.
有棱丝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棱丝瓜品种雅绿二号春植进行6种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1 11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产值最高,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台绿5号西兰花品种在台州市椒江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于2019年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台绿5号西兰花种植密度以4.20万株/hm2左右(株行距50 cm×47 cm)为宜,既能保证蕾球商品性,又能兼顾产量,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设施长周期栽培型西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设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申抗988’是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播设施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10-2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7 725~9 000株/hm2,双蔓整枝,株行距为35cm×250cm,基肥用量以狮马牌复合肥900kg/hm2+精制有机肥22.5t/hm2为宜。膨瓜期沟施225kg/hm2狮马牌复合肥,同时通过叶面喷施4~5次500倍液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7%∶12%∶40%),每次300g,比不追肥对照增产37.2%,且显著改善了西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生产中主推品种"吉薯1号",采取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配套栽培的种植方式,寻找"吉薯1号"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吉薯1号"最佳组合为施肥量1000 kg/hm2、密度25 cm。产量比对照提高18.6%,纯收入比对照多6418.8元/hm2。  相似文献   

18.
机插栽培是目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普便采用的水稻种植方式。为探索"华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的合理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机插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华浙优1号"的最佳机插密度为25 cm×23 cm,每667 m~2产量为718.67 kg。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叶面肥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也为叶面肥在黄金梨上的使用与推广提供依据,本试验以黄金梨为试验材料,在幼果期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果乐多"、"佳明力威绿"、"高产量植物细胞活化剂"、"好米欧"、"美果露"叶面肥,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测定其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具有改善和提高黄金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作用。其中,果乐多800倍液对黄金梨硬度的提高效果最好;佳明力威绿800倍液和美果露700倍液增加果重效果最好;佳明力威绿600倍液和美果露700、900倍液对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鲜食糯玉米时常因种植密度不当而减产,笔者将近年来经引种、试验筛选出并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良种“沪玉糯1、2、3号”及几年前曾在本地主栽的“苏玉糯1号”4个品种,分设2500、3000、3500、4000、4500株/亩5个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探索各品种适宜的栽培密度。试验地田块平整,土壤均匀,肥力中上。人工筑垄,塑膜覆盖,宽行70cm、窄行40cm种植,4月3日播种。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0kg、尿素25kg。栽培水平为中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