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针菇别名金钱菇、冬菇、朴菇、构菌、青刚菌等.属于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是菇体最小的一种伞菌,它菌柄脆嫩,菌盖粘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因为对儿童智力发育有益,又有"增智菇"的美称.金针菇中含有多糖体朴菇素有抗癌作用.1 金针菇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温度一般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6℃.原基形成的必需温度是10~20℃.在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著称。金针菇传统栽培方式出菇量少,占地面积大,为准确培育优质足量的金针菇,进行了墙式立体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墙式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鳞柄长根金钱菌,长根菇鳞腿变种,为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是一种美味的野生食用菌,我们在资源调查中曾多次采到该菌.并于1986年在组织分离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栽培试验.1987年9月长出第1只菇,后经4次小批量的瓶栽、袋栽、压块及压块覆土栽培,全部长出了子实体,并于1988年8月在一只栽培袋上得到一只重为200克的子实体.现将该菌的一些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连续三年,对带皮黑荆、去皮黑荆与青冈类硬杂木进行袋栽香菇、金针菇、平菇和黑木耳系列性对比测试和多指标鉴定。结果表明:黑荆木材(带皮或去皮)袋栽香菇,在产量、质量、营养成份等方面均显著优越于供对照的壳斗科青冈杂木;金针菇、平菇、黑木耳在黑荆木栽培料的前期生长阶段,其菌落直径和发菌率均优于对照,由此说明,黑荆木材是一种理想的食用菌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5.
根据北方的地域、气候及原料等特点,进行了香菇代用料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已经获得了成功,而且正在山区、乡镇和农村得以应用。北方袋栽香菇的出菇管理要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 脱袋及菌柱转色 接种后的菌袋,长至2个半月左右即可脱袋。脱袋时,菌龄长短要适中,菌龄过短,脱袋后气生菌丝浓,形成菌皮过厚,出菇迟且少;菌龄过长,菌丝老化,生活力下降,易引起污染。什么时候脱袋最好,以下两种方法可作为参考依据。①在接种穴周围有钮扣状突起,周围料面局部转为灰褐色。②菌袋表面2/3的菌丝形成波浪状(即常指的鼓包),菌丝生长洁白均匀,布满全袋,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外市场消费理念和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平菇、金针菇、草菇、双孢蘑菇等老品种,售价低廉,种菇者效益欠佳,然而现代都市民众时尚向往的是新奇珍稀菌蕈,市道价扬,栽菇者获利必高。根据国内市场观察分析和筛选,认为2003年10种珍稀菌蕈可以积极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7.
白雪2号金针菇整体洁白似雪,强光下储藏不变色,是鲜销和加工的好品种。该品种出菇温度范围广,菌盖不易开伞脱落,抗病力强,生物转化率可达200%以上。 1.季节安排 白雪2号适宜出菇温度为2℃~  相似文献   

8.
平菇菌糠栽金针菇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菇菌糠栽培金针菇进行了探讨。试验共设计了4种配方,即菌糠添加量以15%的比例递增,在一定范围内木屑以15%的比例递减。结果表明:在常规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一定比例的平菇菌糠袋栽金针菇是可行的,并且配方4:木屑40%,菌糠45%,麸皮12%,石膏1.5%,糖1%是最为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9.
黑斑病和锈斑病是金针菇栽培常见的两种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其防治方法分别如下: 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该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水中,可通过漂浮进入菇房。也可由洒水、人工操作及昆虫传染。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点状,扩大后直径达2至4毫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对比试验法,进行油茶壳屑与壳斗科树种木屑的不同配方袋栽香菇和瓶栽金针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油茶壳屑的鲜菇产量略高于使用纯壳斗科木屑的产量,氨基酸含量提高10—50%,为油茶的综合利用及代料栽培香菇、金针菇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原料规格 一级菇:菇形圆整,菌盖肉厚,全开而卷边,呈扁平形,无大开伞和翻边菇,菌褶整齐、新鲜,无虫伤、机械伤,无病害、畸形,菌盖直径在6厘米以上,菇柄长度不超过2厘米。 二级菇:菇形圆整,菌盖全开而有卷边,呈扁平形,无大开伞和翻边菇,新鲜无虫斑,无病,无机械伤,无畸形菇,菌盖直径4厘米以上,菇柄长不超过2厘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配方为782011的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木屑香菇菌筒为试材,详细研究了浸清水、营养液Ⅰ、营养液Ⅱ和不浸四种处理对菇期、现蕾率、出菇数量,单菇重、干物质含量及生物效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袋栽香菇的生长后期,浸含磷、钙的完全营养液可有效地提高出菇朵数、香菇产量和生物效率,但对单菇重却有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菌株树种配套试验”项目作为省科委重点课题《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和菌株树种配套试验》的子课题之一,从1989年以来,共完成段木香菇栽培1720段,占任务的115%,段木木耳完成1076段,占任务的154%,袋栽香菇7800袋,占任务的130%,袋栽木耳4000袋,占任务的114%,栽培菇耳产量已达到或超过合同指标。投入产出比为1:18。筛选出L26和L507菌株与丝栗栲等树种配套栽培香菇的苗树最佳配对,对参试树种木屑栽培食用菌产量达到合同计划指标,同时摸索了一条枫香、千年桐等主要速生树种适宜栽培的食用菌菌种与栽培方式,为进一步开展菌树配套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农业基料,在成龄李树下种植大球盖菇,研究环境因子对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却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优良菇木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3年的多树种、多点造林试验和不同菇木树种材料袋栽香菇试验,初步表明南酸枣、麻栎、银荆、杜英、马褂木、桤木共6个树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用于袋栽香菇产量较高且质量好,是营建短轮伐期菇木林的较好树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大兴安岭地区探究兴安落叶松林及白桦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对枯落物层燃烧性的影响,寻求森林防火与林下经济的结合方法。【方法】在森林防火期后,2020年6月在松岭林业局壮志林场的兴安落叶松林及白桦林内分别设置1块2 500 m2样地,在这两种森林样地(共2块,郁闭度0.7左右)中分别布设12个70 cm×70 cm样方。以枯落物为栽培基质进行大球盖菇种植,以每个样方栽植的菌袋数设置CK(0袋)、低(2袋)、中(4袋)、高(6袋)4种密度;采菇后收集样地内枯落物带回实验室进行热重试验,测定热值、燃点,分析综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热失重比例、失重率特性指标以及热解动力学特征等热重指标,计算并对比可燃性指数及综合燃烧性的差异。【结果】兴安落叶松林枯落物的综纤维素活化能和热值均随大球盖菇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在中、高密度下较低,其中综纤维素活化能分别降低了36.39%和35.07%,热值分别降低了74.21%和76.81%。白桦林枯落物的综纤维素活化能虽然在中、高密度种植下也显著(P<0.05)降低,但在低密度种植时最低,降低了32.97%;热值的变化趋势与兴安落叶松林相同...  相似文献   

17.
花香菇是在采菇前,利用菇棚内相对较高的温度、湿度,人为地使之突受外界干冷空气的袭击,造成菌盖的表面细胞与菌肉细胞分裂不同步,导致菌盖胀裂成花,故称花香菇.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菌袋栽必须满足在不同生长期所需条件;严格按技术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速生高产。实验结果表明:①栽培猴头培养料不宜使用针叶树木屑及杨、槐等含有芳香性物质的木屑,利用这些木屑栽培猴头易产生多头菇。②塑料袋栽培猴头装料时要上紧下抽,中间打孔不变形。接种时采用两点接种法,可缩短养菌周期10~20天。③袋栽猴头采取诱导定向出菇的方法,不仅提高产量,而且保证猴头的商品质量。④猴头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2℃,保持空气相对湿度的办法是人工喷雾法。猴头是好气性菌类,野外栽培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子实体生长速度快,长势健壮,可以避免畸形菇的发生。实践证明袋栽猴头采用搭荫棚和塑料大棚出菇的方法是最切实可行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种植反季节地栽袋装香菇是南方林区菇农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新技术。它充分利用南方林区丰富的杂木资源,在原来“站筒袋装香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使其呈现反季节(农历4至9月份出菇).产量高(每袋可产菇0.75公斤~1公斤),质量好(菇盖大、菇脚短),易保鲜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且该菇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硫胺素等多种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防治疾病的有效药物成份,对小儿佝偻病,成人心脏病神精炎、严重贫血、肠炎、肝硬化和坏血病均有疗效,还有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及防治癌症等效用.是…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Crut.:rF.)Sign.〕又名冬菇、朴菇,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amtaceae),金钱菌属。一般生长于榆树、枫树、杨树、柳树等的枯枝、树桩上[1]。金针菇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含有18种氨基酸,10g干菇中含氨基酸总量达20.9m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4%~50%,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