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淋洗状态下保护地土壤pH与盐分含量及其组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阳地区酸化比较严重的保护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淋洗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淋洗后土壤pH值和全盐量、淋洗出的盐分离子含量,研究了土壤pH值与离子组成、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pH值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土壤pH值随土壤全盐量的降低而逐渐增加,但盐分的减少对土壤pH的影响在淋洗后期明显大于前期;②土壤pH值与阳离子、阴离子的组成即相对比例有关,其中与K+和其他4种阴离子呈曲线负相关关系,与另外3种阳离子呈直线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③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NO3、SO42-等离子含量在全盐含量中所占比例而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土壤pH值却在不断的上升,而Ca2+、Na+等盐基离子在全盐中的相对比例的上升也是导致土壤pH值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施用沼肥对保护地蔬菜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以等有机质含量的猪粪、沼渣为基肥,追肥(化肥与沼液)以等N、等P、等K进行施用,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保护地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收获期,各处理土壤pH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酸化现象发生;施用沼渣在防止土壤pH值下降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施用沼渣、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分别优于施用猪粪、化肥,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及碱解N含量方面效果显著,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一忌与尿素混合施用 尿素不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4.
以3种不同年限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外加铵态氮对高龄(50年以上)茶园土壤、中龄(20~25年)茶园土壤和低龄(8~10年)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4种处理:对照(CK)、低氮(LN)、中氮(MN)、高氮(HN)。结果表明,较酸且有机碳含量较高的50年以上茶园土壤各处理N2O排放均高于20~25年茶园土壤和8~10年茶园土壤。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促进了3种茶园土壤的N2O排放,20~25年茶园土壤与8~10年茶园土壤高氮(HN)处理N2O排放最高,而50年以上茶园土壤MN处理N2O排放最高。施用外源铵态氮促进了土壤pH值下降,其中50年以上茶园土壤和20~25年茶园土壤ΔpH变化为MN>HN>LN>CK,8~10年茶园土壤ΔpH变化为HN>MN>LN>CK。施用外源铵态氮对茶园土壤酸化有显著影响,外加铵态氮显著降低土壤pH值并提高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5.
建立沼液安全施用研究方法,探究沼液在不同酸度的土壤中对小麦作物的安全施用阈值,为沼液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分析沼液成分,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确定对小麦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组分,进而确定各成分最高浓度。结果说明:1)挥发性脂肪酸(VFAs)在酸性土壤、无机离子在碱性土壤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VFAs主要以分子形式抑制小麦生长,VFAs在小麦分蘖期比越冬期更明显抑制小麦生长,温度高促进VFAs水解为分子;3)由于碱性土具有更强的保盐能力,小麦生长易受无机离子影响;4)无机离子主要成分为氮、磷、钾,按照测土配方施用不影响小麦生长。沼液施用至酸性土壤需控制VFAs浓度,pH值7.5的土壤沼液播后底肥、分蘖期至苗期、分蘖后期、越冬期、返青拔节期追肥的VFAs浓度分别不超过45 mmol·L-1、11 mmol·L-1、23 mmol·L-1、30 mmol·L-1、18 mmol·L-1,且土壤pH值越低,VFAs安全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镉污染稻田农艺措施修复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开展了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小区试验,对试验区域水稻产量、土壤pH值、土壤和稻米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IP控制技术,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土壤pH值显著增加18.18%~21.18%,土壤镉含量减少0.033~0.041 mg/kg,稻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43.7%~64.1%。“低镉品种+优化水分管理+施用生石灰”控镉技术为降低重金属镉污染稻田稻米镉含量的最佳推广模式,经济、实用、环保又有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田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耕地棕壤的酸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不同区域耕地棕壤的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瓦房店市土壤pH值整体高于其他采样地区,且变化范围较大;清原县和宽甸县的土壤酸度较其他地区低,且变化范围均较小,pH值集中分布;沈阳市土壤pH值变异系数最大,说明沈阳市影响土壤酸度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对耕地棕壤pH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降雨量对土壤pH值具有一定的影响。降雨量大的地区,土壤淋溶强烈,土壤pH值降低成为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耕地棕壤的酸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不同区域耕地棕壤的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瓦房店市土壤pH值整体高于其他采样地区,且变化范围较大;清原县和宽甸县的土壤酸度较其他地区低,且变化范围均较小,pH值集中分布;沈阳市土壤pH值变异系数最大,说明沈阳市影响土壤酸度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对耕地棕壤pH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降雨量对土壤pH值具有一定的影响.降雨量大的地区,土壤淋溶强烈,土壤pH值降低成为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脱硫石膏在白城市碱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年4月和10月的研究区域的酸碱度(pH值)和含盐量(EC值)的采样数据。运用了对比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处理的19个田块中,除3、15、17田块外,其它田块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的平均降低数值达0.429个;本研究中,施用脱硫石膏处理的19个田块中,9、10、11、12、14、17、20土壤全盐量(EC)值的有所上升,其它田块EC数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C值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下降0.2085个。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沼液灌溉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根区不同深度土壤的pH值、容重、总孔隙度、颗粒机械组成、含水率和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灌施沼液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pH值,降幅为1.25%~3.75%;施用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幅度在2.13%~8.97%之间;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粉粒及黏粒含量;随着沼液灌溉配比增大以及沼液灌溉量的增加,不同土层深度的总孔隙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率与沼液配比无关与沼液灌溉量呈正相关,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抛物线变化;垂直剖面上,沼液灌溉处理土壤剖面的饱和导水率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机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阈值为18.51 g/kg。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建议沼液合理的配比及灌溉量应控制为T2处理,但是其长期施用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种植期间,设置淡水和再生水2种滴灌灌水水质,无肥、尿素、硫酸铵和缓释肥4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水质、不同氮肥对农田土壤CO2、N2O排放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土壤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平均降低12.44%,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平均增加17.31%,但灌水水质对CO2、N2O日平均排放通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尿素、硫酸铵和缓释肥处理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18.67%、10.20%和2.76%,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平均增加117.73%、220.21%和108.70%,施肥种类对CO2日平均排放通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N2O日平均排放通量影响显著(p<0.05);与国家夏玉米生产试验产量相比,各施肥处理产量平均增加19.83%,而不施肥处理平均降低0.83%,但不同水质、施肥处理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穴盘水稻秧苗拔断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建立了一个用于工厂化穴盘水稻秧苗力学特性的测试系统。通过试验发现 ,单株穴盘水稻秧苗不同位置高度承受的拔断力不同 ,秧苗茎部最大 ,叶部次之 ,叶枕部最小。平均单株秧苗茎部承受拔断力约为 3.732 N。一穴多株秧苗承受的拔断力随株数的增加而增大 ,其变化趋势可由指数方程 P=2 .891 2 K exp(0 .2 894 n)表达  相似文献   

13.
沼渣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战  贾云中 《中国沼气》1993,11(4):11-15
通过稻田生产性对比试验研究了4种沼渣(分别以猪粪、鸡粪、马粪和人粪尿为主要发酵原料)、尿素和堆肥施用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影响。测得前3种沼渣处理的稻田甲烷平均排放通量(3.92~7.76mg/(m~2·h))显著低于施堆肥的稻田(10.16mg/(m~2·h)),说明这3种沼渣作稻田肥料有显著控制甲烷排放量的作用,而且水稻产量也是前者(542.7~459.3千克/亩)高于施化肥(448.0千克/亩)和堆肥(455.1千克/亩)的处理。马粪沼渣处理的稻田甲烷排放量(10.02mg/(m~2·h))不显著高于施化肥(8.81mg/(m~2·h))和不显著低于施堆肥的处理,表现为生长后期排放量较高。此外,观察到一季稻田甲烷排放最高峰值集中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之间,可选作控制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株间机械除草时末端执行器存在损伤玉米根系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玉米根系保护的除草铲土上避苗除草模式,并设计了一套智能株间除草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移动平台、除草装置、视觉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视觉检测系统采用YOLO V4网络模型来检测玉米苗和杂草;除草装置是基于除草铲空间立体运动轨迹设计,使得除草铲可以完成土上和土下2种避苗除草作业模式。田间试验表明,在机器人移动平台前进速度为1.2km/h时,玉米苗和杂草的检测率分别为96.04%和92.57%,且2种除草模式的除草率均高于81%。除草铲土上避苗除草模式的平均伤根率为3.35%,相较于除草铲土下避苗除草模式降低了36.40个百分点。结果证明该除草机器人系统运行稳定,且除草铲土上避苗除草模式具有较优的玉米根系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乌拉尔甘草幼苗的存活率、株高、叶数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aCl、NaHCO3对甘草幼苗存活和株高、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Na2SO4、Na2CO3,各阴离子致死幼苗和抑制幼苗生长的作用由强到弱顺序为CO32-、SO42-、Cl-、HCO3-;在以中性盐浓度增加为主的情况下,NaCl对甘草幼苗茎长和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Na2SO4;在以碱性盐浓度增加为主的情况下,NaHCO3对甘草幼苗茎长和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Na2CO3。表明乌拉尔甘草适应于中性和以HCO3-为主的弱碱性环境,这对盐碱和盐漠地的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当前蔬菜移栽机存在的栽植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了2ZBX-4型吊杯式蔬菜移栽机,阐述了该机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工作过程。使用时由拖拉机牵引,人工投苗,可实现半自动化移栽,通过更换从动链轮可对株距进行调节。对2ZBX-4型吊杯式蔬菜移栽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和移栽深度稳定,可以进行多种蔬菜的移栽,损伤率、漏栽率低,直立度好,工作效率高,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蔬菜的移栽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育苗移栽作业过程中,打穴机构作业好坏直接影响种苗栽植合格率,打穴机构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栽植要求,还要保证所栽植的秧苗满足作物生长习性。为此,针对不同打穴方式对作物缓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选取RS018大果尖椒苗的缓苗期生长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锥形套筒方式打穴后,秧苗在缓苗期内的生长状况良好,真叶平均达标时间为6. 75天,时间最短,且在组内方差值较小,方差=0. 5;利用EXCEL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当显著水平α=0. 05和0. 01、自由度为2和21时,F0. 05(2,21)=3. 466 800 112,F0. 01(2,23)=5. 780 416,Ft=4. 9> 3. 466 800 112,说明零假设不成立,即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打穴方式对作物缓苗期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Micro-irrigation has become an optimal means for providing water and nutrients to crops. There is an ample space for improving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with micro-irrigation, if the movement and reactions of fertilizers in the soil are well understood. However, the rhizosphere dynamics of nutrients is very complex, depending on many factors such as soil temperature, pH, water content, and soil and plant characteristics. Many factors cannot be easily accurately quantified. However, using state-of-the-art modelling techniques, useful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can be derived.An attempt was made to evaluate the reactive transport of urea in the root zone of a sugarcane crop under drip irrigation, and to quantify the fluxes of urea, ammonium, and nitrate into the crop roots, volatilization fluxes, and deep drainage using a numerical model. This quantification helped in designing an optimal fertigation schedule. Various parameters used in the model were taken from either the literature or the field study. A typical scenario, based on the recommended total quantity of urea for sugar cane crop under drip irrigation in India, was tested using HYDRUS-2D. The total amount of urea was divided into fortnightly doses, depending on the stage of crop growth. For this scenario, the modelled crop uptake was found to be 30% higher than the crop demand. Consequently, an optimal fertigation schedule was developed that reduced the use of urea by 30%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ing enough N for its assimilation at all stages of crop growth. This type of modelling study should be used before planning field experiments for designing optimal fertigation schedule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与草莓幼苗荧光图像参数的关系,设计了草莓幼苗叶绿素荧光图像采集系统,研究利用460 nm波长LED光源主动激发不同胁迫组分下的草莓幼苗,采集从激发开始到稳态阶段的荧光图像.提出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阈值分割及图像去背景方法进行图像预处理,并根据每幅图像的像素均值绘制荧光淬灭曲线,分析荧光衰减比率、动态荧光指数与胁迫天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离体叶片的荧光淬灭曲线衰减变化较大,荧光衰减比率与干旱胁迫时间高度相关,决定系数R2=0.98;活体草莓幼苗荧光衰减比率在干旱胁迫7 d内相比对照组存在较明显变化,荧光淬灭曲线550 s处的动态荧光指数与干旱胁迫天数存在较高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4),可以作为模型分析草莓幼苗干旱状况;经过数字处理的荧光图像可以直观地分析叶片荧光二维分布、进行不同胁迫天数之间的荧光比对,结合图像的叶绿素荧光分析相较传统的荧光检测手段更加经济直观,可以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监测手段来实现干旱胁迫预警.  相似文献   

20.
悬杯式蔬菜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吊篮式移栽机在钵苗过高时容易碰苗的问题,设计了悬杯式蔬菜移栽机,阐述了整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具体的结构设计。通过采用水平向后张开的悬杯结构,降低了落苗过程中的伤苗率,提高了整机的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