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控雏鸡白痢沙门菌病,试验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疑似为鸡沙门菌病雏鸡采取肝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学鉴定及沙门菌inv 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菌的特征,说明从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为鸡白痢沙门菌。沙门菌inv A基因PCR扩增出373 bp目的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沙门菌。用分离菌株接种雏鸡,其死亡率高达90%,表明该菌株有很高的致病性。10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9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弱、对氧氟沙星较为敏感。3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42.86%,4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57.14%,5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71.43%,说明雏鸡沙门菌分离株对所试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本试验为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甲氧苄啶(TMP)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对5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链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无关作用;头孢噻呋与TMP联合用药时,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具有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高(100mg/L)、中(50mg/L)剂量对感染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P<0.0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高剂量组(100mg/L)感染鸡的增重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临床应用头孢噻呋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可采用饮水给药,剂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3.
<正>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该病主要经卵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3周龄的雏鸡发病死亡率最高。近年,我国鸡白痢在蛋鸡群和肉鸡的父母代感染有上升势头,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阳性率甚至高于70%。目前,国内控制鸡白痢的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鸡群检疫,淘汰阳性鸡,净化培育无白痢鸡群。采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也是控制乃至净化本病的  相似文献   

4.
头孢噻呋(ceftiofur)是第一个畜禽专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胃酸和β-内酰胺酶较稳定、过敏反应少、毒性小、在动物体内残留低的特点[1].国内外已批准的制剂有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和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用于肉牛、奶牛、马、羊、猪呼吸道病和1日龄鸡细菌性感染的防治[2].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头孢噻呋等抗菌药物对兽医 临床常见的4种标准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的 研究,表明头孢噻呋等对4种标准菌株的抗 菌活性较强;头孢噻呋等对4种标准菌株的 杀菌速率均较大;与氨苄西林相比,头孢噻呋 的各个浓度(8,5,2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猪链球菌的杀菌速率较小,即它们在3h内使 活菌减少的值差异显著(P<0.05),但头孢 噻呋的各个浓度(8,5,2MIC)对鸡大肠杆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菌速率均大于氨苄西林 的各个浓度;头孢噻呋与头孢曲松的各个浓 度相比较,对4种标准菌株的杀菌速率差异 均不显著(P>0.05);头孢噻呋等3种β 内 酰胺类抗生素对4种菌株的杀菌速率均不随 浓度(8,5,2MIC)的增加而增大(P> 0.05),即它们均为非浓度依赖性的杀菌药 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甲氧苄啶(TMP)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氧氟沙星对5种病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噻呋与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链球菌可产生协同作用,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无关作用;头孢噻呋与TMP联合用药时,对上述5种病原菌均具有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高(100mg/L)、中(50mg/L)剂量对感染鸡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药物庆大霉素(P〈0.0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高剂量组(100mg/L)感染鸡的增重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临床应用头孢噻呋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时,可采用饮水给药,剂量为100mg/L。  相似文献   

7.
正鸡黄白痢是鸡白痢和鸡黄痢综合症。鸡白痢主要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最常见、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之一,对雏鸡危害尤其严重。1流行病学特点鸡黄白痢沙门菌存活时间长,感染途径复杂,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用具等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患病母鸡所产种蛋、带菌公鸡精液在人工输精过程中垂直传播。不同年龄的鸡均能感染。雏鸡在出壳后第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鸡大肠杆菌病中的长期应用,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头孢噻呋作为第一个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也有产生耐药性的报道,为了延长头孢噻呋在兽医临床的使用时间,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增强药效,降低用药成本,我院动物药学实验室选用协同关系好的头孢噻呋与TMP配伍,按照4∶1比例制成复方头孢噻呋.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可在短时间内导致雏鸡大量死亡,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人们尝试在畜禽养殖中使用益生菌来改善养殖动物肠道生态环境,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笔者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到1株对沙门菌有明显颉颃作用的芽孢杆菌,并探讨了该菌对雏鸡沙门菌攻击存活率的影响,为该菌株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黏杆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和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和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3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黏杆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和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和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3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头孢噻呋对实验性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头孢噻呋体内疗效良好,治疗组与预防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相对增重率均不同程度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或P〈0.01);头孢噻呋的治疗效果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头孢噻呋的中剂量组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组的疗效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按0.1mg/只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可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集蓬莱某养鸡场疑似鸡白痢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肾脏等作为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3株分离株均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其血清型分别为2株O_9、1株O_1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高敏;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和链霉素低敏。因此头孢噻呋和阿米卡星可以很好的作为该养鸡场预防和治疗鸡白痢的药物,然而其他抗生素可以减少其使用量或停用。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PD)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该病主要经卵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3周龄的雏鸡发病死亡率最高。近年,我国鸡白痢在蛋鸡群和肉鸡的父母代感染有上升势头,部分地区鸡白痢沙门菌阳性率甚至高于70%。目前,国内控制鸡白痢的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鸡群检疫,淘汰阳性鸡,净化培育无白痢鸡群。  相似文献   

16.
正鸡白痢沙门菌可引起雏鸡大批量死亡,产蛋鸡产蛋率下降,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鸡白痢沙门氏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利用药物治疗只能临床治愈而不能根除,且药物预防和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被中国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鸡场沙门氏菌病达到净化标准。平板凝集试验以其方便、快速、实用等特点成为国内外鸡白痢抗体检测最常用的诊断方  相似文献   

17.
将头孢噻呋混悬剂以高、中、低(10、52、.5 mg/kg)3个剂量组,分别肌肉注射治疗仔猪黄白痢,每24 h用药1次,连用3次,同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3个剂量组和头孢噻呋钠注射液对照组对仔猪黄白痢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活率可达80%~100%,极显著的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头孢噻呋混悬剂中、高剂量组成活率显著高于头孢噻呋混悬剂低剂量组及头孢噻呋钠注射液组(P<0.01)。表明头孢噻呋混悬剂能减少大肠埃希菌人工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作为注射剂治疗仔猪黄白痢,剂量以5 mg/kg~10 mg/kg为佳。  相似文献   

18.
初生雏鸡常常混合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造成后期死淘增加,生长缓慢,严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危害很大.2016年以来,由于国外禽流感疫情严重,导致国内种鸡进口受阻,采取强制换羽的老龄种鸡增多,进一步加剧了初生雏鸡的细菌感染.因此,除了对种鸡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严格孵化场消毒以外.现阶段下,早期采取有效的药物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因早期细菌感染而造成的后期生产性能低下显得尤为重要.头孢噻呋为第一个畜禽专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的特点.可以被用于初生雏鸡的预防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常规用药.本文旨在研究通过给孵化场刚出雏白羽肉雏鸡注射头孢噻呋钠,对14日龄内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死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东某黄羽肉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随机采集该场孵化至21日胚龄时的117个死亡胚进行鸡白痢沙门菌分离,通过生化鉴定、PCR、血清分型及rfbS基因序列测定等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8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率为15.38%;18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链霉素均敏感,而对磺胺异吡恶唑(100%)、萘啶酸(72.2%)、氨苄西林(55.6%)、四环素(44.4%)耐药率较高,且分离株均有多重耐药性。研究表明该黄羽肉种鸡场已受到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困扰,有必要尽快启动鸡白痢沙门菌防控与净化。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沙门菌病是危害养鸡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动物源性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复方替代抗生素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药复方“四神丸加减”(Sishen Wan Plus and Minus, SSJ)具有涩肠止泻、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解毒等功能,但是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尚缺乏研究。本研究旨在研究SSJ对感染白痢沙门菌雏鸡的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90只1日龄雏鸡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鸡白痢沙门菌组、SSJ低剂量治疗组(0.4 g/kg)、SSJ中剂量治疗组(0.8 g/kg)、SSJ高剂量治疗组(1.6 g/kg)、抗生素组。通过16S rRNA测序和ELISA等技术探究SSJ对鸡白痢沙门菌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SJ能够显著降低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绒毛长度降低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P<0.05)。此外,SSJ也能显著缓解由白痢沙门菌引起的雏鸡免疫球蛋白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高剂量SSJ能够显著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有益菌的丰度。以上结果证实,添加SSJ能够改善白痢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雏鸡免疫功能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