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拮抗菌防治草莓枯萎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莓枯萎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连茬种植地块发病最为严重。目前除采用溴甲烷熏蒸土壤可以实现连茬种植以外,尚无其他有效防治措施。溴甲烷为剧毒气体,不仅对人畜剧毒,对大气层具有破坏力,而且使用成本高。因此,采用安全有效措施防治草莓枯萎病显得十分迫切。本研究尝试采用拮抗菌防治草莓枯萎病,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供试菌采用本室从草莓植株和根围土壤分离、筛选得到的两株拮抗菌B501和S506。初步鉴定,B501是芽孢杆菌(Bacillussp.),S506是链霉菌(Strep…  相似文献   

2.
辣椒枯萎病(附辣椒根腐病和水害根腐)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辣椒枯萎病是广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不论春、夏、秋、冬定植、水田旱地栽培的辣椒均难幸免。1症状识别辣椒枯萎病的症状主要发生于根部及根茎处。发病初期,根的基部及根茎处发生水渍状褐色...  相似文献   

3.
拟康氏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协同防治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目前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为化学法,但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利用拮抗菌防治黄瓜枯萎病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单独用细菌或真菌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效低且不够稳定。用拮抗细菌和拮抗真菌联合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新趋势。Hammad等曾报道用放线菌和细菌联合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本课题组分离出一株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用两菌发酵液单独或混合对黄瓜枯萎病进行了室内防效试验,并将两菌的发酵液1 :1混合与复合诱导子配制成“多功能生物制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多椒农搞不清甜椒、辣椒3大病害 ,在防治措施方面有所混乱 ,造成损失 ,经常来信来访 ,现借此简述一下甜椒、辣椒3大病害(疫病、枯萎病、青枯病)的识别及其防治措施。一、症状(一)甜椒和辣椒的疫病(以下统称辣椒) :辣椒疫病不论是苗期、成株、茎、叶和果实均会发病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所致。其症状如下 :苗期 :苗期发病 ,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 ,即叫苗期猝倒病。幼苗枯萎而死。茎叶 :茎叶染病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 ,边缘黄绿色 ,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 :开始于蒂部 ,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 ,迅速变褐软腐 ,湿度大时表面长…  相似文献   

5.
安贤书 《植物保护》1995,21(5):29-29
胡椒枯萎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安贤书(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文昌县571321)胡椒枯萎病由尖孢镰刀孢菌(Fusariumoxysporumf.piperis)引起可导致幼龄和封顶胡椒大量枯死。该病1988年在海南省文昌县和琼海市胡椒园里...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陈新刚(河北省衡水市植保站253000)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病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一旦发生,轻则严重减产,重则绝收。1997年辣椒疫病在我市区暴发,发病面积达91.6万hm2,直接经济损失82.9万元。1症状辣椒全生育期根...  相似文献   

7.
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加兵 《植物保护》1995,21(2):34-36
西瓜枯萎病的病理学研究简况与防治途径展望吉加兵(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凋病,是由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E.F.Sm.)Snyd.&Hans.)侵染引致的维...  相似文献   

8.
辣椒跗线螨的发生及其防治韦绥概,冯远斌(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辣椒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iatus(Banks),又称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嫩叶螨等,属真螨目,辐螨亚目,跗线螨科。辣椒附线螨是世界各地重要的害螨,国内分布甚广。据调...  相似文献   

9.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 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 (Myrothecium )、粘帚霉(Gliocladium )、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 )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 hal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 )、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 )和漆斑菌(Myrothecium )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辣椒根腐型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设施大棚内的辣椒上普遍发生根腐症状,为了明确该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对不同辣椒产区的该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筛选防治该病的药剂。结果表明: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该病病原鉴定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on,因此将这种造成根腐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辣椒根腐型疫病;供试的10种杀菌剂中,25%烯肟菌酯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是防治辣椒根腐型疫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