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正日前,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通报当前全省荔枝和柑橘病虫发生动态。荔枝病虫发生动态据各地近期调查,荔枝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病虫主要是荔枝蒂蛀虫、荔枝蝽蟓、荔枝霜疫霉病,此外瘿螨、尺蠖、金龟子、炭疽病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荔枝蒂蛀虫:在早、中熟品种上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期与去年相近,  相似文献   

2.
正5月份广西各地先后进入雨季,降水明显增多,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这种气候将加重桂南荔枝、龙眼主产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和为害。当前荔枝、龙眼等正值果实膨大期、幼果生长期。主产区玉林、贵港、钦州、南宁、防城港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雨后气温迅速上升,气象条件利于荔枝、龙眼病虫发生为害。目前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蒂蛀虫、蝽象、白蛾蜡蝉等。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农垦局(南亚办)5月28日称,目前我国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除少数早熟品种已开始采摘外,多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临近成熟或进入转色阶段,而转色后的果实更易遭受霜疫霉病和炭疽病侵害,若不加强防控,压低病原菌基数,再遇连续阴雨,两种病害均可发生流行,并导致大量果实腐烂、脱落。近期,华南地区普遍多雨。根据调查,粤东、粤西少数果园的荔枝霜疫霉病已有发生流行的趋势。由于各地小气候不同,且不同果园前期对病虫害的防控所采取的措施各有差别,两种病害发生种  相似文献   

4.
2016—2019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昆明菜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种群。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全年都发生危害,全年发生1~2个高峰期,斜纹夜蛾诱集虫量是甜菜夜蛾虫量的7.09~14.89倍。2016—2017年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都在5月下旬—10月中下旬;2018年发生高峰期在5月10日—7月31日和8月31日—9月10日;2019年全年虫量最少,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9月下旬。2016年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10月上旬;2017年发生高峰期在6月30日—8月31日和9月30日—11月30日;2018年发生高峰期在5月10日—7月31日、11月;2019年发生高峰期在4月30日—9月30日、11月。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在夏秋季,本研究可为昆明菜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雨水增多,天气多变,一些病虫害趁虚而入为害荔枝龙眼,因此提醒广大果农不可掉以轻心。1.霜疫霉病。主要危害荔枝、龙眼果实,也危害花穗和嫩叶,病部呈水渍状,褐色,上生白雾状病原菌,致使果实腐烂脱落,花果腐烂或干枯。防治方法:春季花蕾期前用  相似文献   

6.
荔枝是粤东地区的主要果树栽培品种之一,仅在汕头市栽培面积即达3333hm2,年产荔枝鲜果1.5万t,产值超过6000万元。荔枝蒂蛀虫也称爻纹细蛾,为鳞翅目细蛾科害虫。该虫在粤东地区常年发生,未防治或防治不及时的果园,成熟期果实为害率高达60%~80%,产量损失40%~60%,严重发生年份更是“十果九蛀”。荔枝蒂蛀虫的为害大大降低了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进行芳樟醇、薄荷酮、丁香酚和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试验,同时研究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过程的影响。在同一浓度下,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驱避效果依次是丁香酚>芳樟醇>薄荷酮>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卵的调控试验表明:0.3%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卵不具有熏杀作用,而其触杀作用最好;其他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卵均具一定的熏杀和毒杀作用;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熏杀和毒杀作用增强。对荔枝蒂蛀虫蛹的毒杀作用试验表明:用纯化合物处理蛹时,蛹茧立刻胀起,边缘皱缩,2天后观察,蛹体发黑,干缩死亡;稀释后的化合物处理蛹,蛹死亡率较低,仅为20.00%~26.70%。结果表明,芳樟醇、薄荷酮、丁香酚和印楝素对荔枝蒂蛀虫的不同虫态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的集中发生为害期。当前夏玉米田主要有棉铃虫、玉米螟、粘虫、玉米蚜、弯孢菌叶斑病、褐斑病、纹枯病、锈病等,新发害虫草地贪夜蛾也将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后期的穗腐病产生的毒素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从而可能引起人和家畜、家禽食用后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妃子笑荔枝长势强壮,早熟、易成花,管理得当易丰产、稳产。但在生产管理中,因其花量大、消耗营养多导致坐果少,谢花后容易沤花,以及蛀蒂虫、霜疫霉病等病虫为害而导致落果,加上人工管理成本过高,从而影响生产经营效益。广西浦北县安石镇旺发果园的妃子笑连续多年都获得丰产,2017年更是获得了平均株产63.3公斤的历史高产,生产成本<1.6元/公斤,效益十分显著。现以该果园为例,并根据对荔枝产区的管理调查进行总结,整理出一套适合钦州产区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妃子笑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岳瑾  马萱  董杰  杨建国  乔岩  杜刚  刘岩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109-112
为摸清北京市人工栽培紫苏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本试验针对露地、设施2种栽培模式,通过灯诱、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2年病虫害监测;露地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紫苏野螟、甜菜夜蛾,为害高峰期为7—8月;设施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温室白粉虱、红蜘蛛,为害高峰期为6—9月。紫苏的常发病害为斑枯病,露地栽培模式下在6—10月发生,其中7—9月发病最为严重;设施栽培模式下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6月下旬到9月下旬发病最为严重;露地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紫苏野螟、甜菜夜蛾,病害为斑枯病;设施栽培紫苏的常发虫害为温室白粉虱、红蜘蛛,病害为斑枯病。  相似文献   

11.
鸡骨草害虫和天敌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是鸡骨草害虫生物防治的基础及理论依据。通过定期随机调查表明:鸡骨草生长期,田间节肢动物涉及10目25科36种,主要害虫为稻绿蝽、稻棘缘蝽、斑腿蝗、中华稻蝗、棉蚜;优势天敌是小步甲、丽草蛉、异色瓢虫、天幕毛虫黑卵蜂、绒茧蜂;5至7月上旬是群落的建立阶段,7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群落发展阶段,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群落消解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主要害虫的发生高峰期;7月初至8月是优势天敌发生高峰;鸡骨草生长中后期,田间天敌发生稳定,基本能控制害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的生存、发育和繁殖甚至大暴发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研究系统总结了2000—2018年广东省化州市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项目创新与突破,并与国内同类技术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未来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当前耕作制度方式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危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河北省安新县2014—2016连续3年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危害自然损失率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基本明确了在当年小麦病虫草害自然发生状态下,小麦主要病虫草害杂草、蚜虫等的综合危害损失率为70%~87%,明确了科学植物保护措施在小麦生产防灾减灾中的贡献程度,为科学评估小麦病虫草害危害损失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应用昆虫数学生态学方法,查明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种类及其时序动态,掌握研究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特征,为区域昆虫多样性调查和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以武威市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为调查监测地,利用诱虫灯对武威地区苗圃地灯下蛾类昆虫进行调查,并对其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及时序动态进行分析。诱集到的5154头蛾类昆虫分属于鳞翅目9科54种,其中夜蛾科为优势类群(共38种),天蛾科次之(共5种)。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物种数、个体数变化趋势一致,4月较低、6—7月最高;优势度指数4—5月最高、7月最低;均匀度指数在6—8月较稳定,4、9月波动较大。武威地区苗圃地蛾类昆虫群落较丰富,以夏季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摘要:以贺州市为例,利用其近20年来地面气象观测站气候资料及贺州市八步区植保站相应年份水稻病虫害资料,通过回归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相关密切的几大气候因子,分析其历年来变化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最低温度等主要6项气候因子影响贺州市水稻病虫害发展趋势,且6项气候因子的变化均有利于水稻病虫害发展加剧,即随着气候变化,贺州市水稻病虫害有不断加剧严重趋势。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of phospholipase A2 (PLA2) activity in development of postharvest peel pitting in mature ‘Fallglo’ tangerines [Bower citrus hybrid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 C. reticulata Blanco × C. paradisi Macf.) × Temple (C. reticulata Blanco × Citrus sinensis L.)] and ‘Navel’ oranges (Citrus sinensis L. Osbeck) was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RH from 30% to 90% followed by fruit waxing increased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PLA2 activity in flavedo, and induced pitting. Treatment with an aqueous dip of aristolochic acid (AT),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sPLA2) activity, immediately before transfer from 30% to 90% RH storage, markedly reduced peel pitting symptoms. Five genes encoding various phospholipase As isolated from citrus (three patatin-like and two sPLA2-like sequences) 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in healthy areas, areas with developing lesions and necrotic lesions of disordered fruit. Other PLA2, phospholipase C, and phospholipase D inhibitors also reduced peel pitting; however, PLA2 inhibitors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disorder. In addition, phospholipase inhibitors promoted fruit decay, suggesting that innate resistance is impacted by phospholipase action. Together,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involvement of phospholipase activity in development of postharvest peel pitting symptoms in citrus fruit.  相似文献   

17.
了解永德县荔枝主栽品种‘桂味’与区试品种果实品质表现,为‘桂味’品质提升和品种改良提供建议。采集30个果园的‘桂味’和7个区试品种荔枝果实,测定分析果实品质,并结合品质加权分、经济效益指数对测试品种进行评分排序。调查花期授粉源和气温以分析‘桂味’焦核率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永德县‘桂味’荔枝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22.53 g、19.27%和76.61%,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焦核率仅为44.00%,低于广东大部分产区。经济效益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优新品种荔枝均优于‘桂味’,依据区试品种荔枝果实品质表现,除‘岭丰糯’外其他品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桂味’与大核品种‘怀枝’等混种且花期相遇,推测花粉源和授粉期间长时间低温可能是当地‘桂味’大核化的原因之一,提高‘桂味’焦核率是提质增效的技术关键‘。无核荔’‘、贵妃红’‘、冰荔’‘、仙进奉’引种区试表现较为优异,适合作为永德县荔枝的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套袋苹果果实病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水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育果袋内的特殊环境引发了苹果黑点病、苦痘病、锈果病、康氏粉蚧、玉米象等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对目前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综述,指出了在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计算机系统,并依据病虫害的生理生化特点制定动态的绿色综合防治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柠条主要害虫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柠条自身的生态经济价值及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我国西部地区柠条主要害虫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指出要坚持可持续控制和森林健康的防治理念,遵循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原则,以营林措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无公害化防治为主。积极开发不同的营林模式和技术,同时进行抗性品种的选育;筛选和应用高效低毒的环境协调性药剂;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信息素、植物源引诱剂和相应的应用技术等,最终建立有效控制柠条林虫灾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高纯度的皂荚皂苷,以乙醇提取皂荚果皮所得皂苷粗提液为原料,采用多种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皂苷粗提液。通过对比不同种类和不同加量的絮凝剂对皂苷纯化及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絮凝剂种类和加量;采用膜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皂苷产品纯度。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工艺为双氰胺-双氰胺甲醛或双氰胺-双氰胺铵盐絮凝剂,加量为1.5%,搅拌速度为80 r/min。经过10000 Da、2000 Da及500 Da 3种分子量的卷式膜处理后,喷雾干燥所得皂荚皂苷产品脱色率达到60%,含量从43%提高到78%以上。该研究结果絮凝脱色及膜处理工艺可用于较高纯度皂荚皂苷产品的生产,为企业综合开发利用皂荚资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