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对水曲柳幼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幼树的生长规律,为科学经营水曲柳幼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燕山北部山地不同生境水曲柳幼树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曲柳幼树在燕山北部山地的生长状况,以及生境对水曲柳幼树生长的影响,对林间空地、高密度林冠下、低密度林冠下和裸地4种不同生境下水曲柳幼树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间空地生境中,水曲柳幼树的地径和树高最大,在高密度林冠下和裸地生境中较低;造林后第2年第、第3年树高生长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林间空地低密度林冠下高密度林冠下裸地;树高生长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此得出结论,林间空地最适宜水曲柳幼树的生长,水曲柳在冀北山地生长状况良好,可在当地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3.
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谷地生长的水曲柳的树高、胸径和立木蓄积分别比沼泽地高9%,24.5%和10%,比落叶松下生长的水曲柳分别高22%,53%和77%。在山地沟谷两侧、水湿地和沼泽地可应用床式高台整地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林隙大小对蒙古栎、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生长、形态、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影响,为2个树种的林隙内及林冠下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白山地区15年生蒙古栎和9年生水曲柳人工更新幼树为研究对像,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大小林隙(大、中、小林隙和林冠下)内蒙古栎和水曲柳幼树进行生长、形态(枝系特征、叶片特征)调查,测定2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并探讨其分配特征。【结果】随林隙减小,蒙古栎和水曲柳幼树的树高、地径、冠长和冠幅均显著减小(P0.05);2个树种的1级枝长度和1级枝基径均显著减小(P0.05),1级枝密度均表现为增加趋势,1级枝分枝角度均增大;2个树种的叶片长、宽、单叶面积及单株叶面积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比叶面积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2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显著减小(P0.05),蒙古栎幼树根冠比逐渐下降,水曲柳幼树根冠比则先下降后增加。【结论】大林隙能显著促进蒙古栎、水曲柳幼树生长,小林隙和林冠下则抑制其生长;林隙对更新苗木的影响长时间持续存在,因而用较长时间的林隙内幼树生长效果评价林隙大小对幼树生长的影响更可靠;林隙大小对人工更新蒙古栎幼树生长的影响高于对水曲柳的影响,人工更新时,蒙古栎适宜较大林隙,水曲柳则适宜较小林隙。  相似文献   

6.
在长白山林区通过野外调查、固定样地对比试验与分析,对水曲柳人工更新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呈群团状分布,死亡率高;在皆伐迹地、荒山荒地等裸地栽植水曲柳,鼠害、冻害极为严重,幼苗、幼树死亡率高,幼树普遍枯稍,幼林生长缓慢。水曲柳在林隙环境下生长无霜冻等危害,可达到保存率高、速生、丰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定位研究站(12730?12734扙, 4521?4525扤), 建立了水曲柳人工林。在对不同立地条件下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土壤湿度、坡度和坡位;水曲柳最适生长的地点为山地中上腹,而不适于坡度平缓的山地中下腹。认为土壤湿度和因地形原因引起的逆温是限制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原因。图3表6参6。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立地上的不同类型的微立地环境中,测定白桦幼树生长指标和土壤含水率,并以邻近微环境外的4株白桦作为对照,分析微立地环境对白桦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伐根和倒木等粗大木质残体构成的微立地对白桦幼树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凸凹地形微立地对幼树生长的作用因所处立地条件而异,凸地形、凹地形分别在下坡位和上坡位有利于白桦幼树生长。灰烬堆微立地在上坡位不利于白桦的生长,中、下坡有利。白桦人工造林时,根据立地条件科学选择微立地作为栽植点可以有效改善幼林的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干旱荒漠区选取白刺人工造林1~3年的幼树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人工造林幼树生长特性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随栽植年限的增长,白刺人工造林1~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均呈增长趋势;白刺人工造林当年幼树生长较为缓慢,且容易出现干枝现象;2~3年后幼树随着年限的增长,其各项生长指标逐年增大。2)不同立地条件下,白刺3年幼树各项生长指标排序为:半固定沙丘草沙障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丘间地。3)半固定沙地和草沙障地适宜白刺人工造林,丘间地和固定沙地不适宜白刺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和水曲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适合我国东北地区广泛栽培。本文对现有国内外落叶松和水曲柳种间关系、立地条件以及混交优势对生长的影响进行总结,其结果对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的经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组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树种红松、云杉、落叶松、大青杨、白桦、椴树、水曲柳和色木的幼树,盆栽于模拟自然光照和人工调节CO2浓度为700祄olmol-1、400祄olmol-1的气室内两个生长季(1998-1999),以生长在400祄olmol-1下的幼树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高CO2浓度下生长的红松、云杉、落叶松、大青杨、白桦、椴树、水曲柳和色木的高生长比对照组的幼树提高10%~40%。水分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不同树种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对高CO2浓度反应不一。长期高CO2浓度环境下生长的阔叶树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反应较针叶树敏感,供试8个树种对CO2浓度的升高均发生光合驯化现象。图2表2参24。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蛀梢螟(暂定名)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县危害水曲柳幼树的又一害虫。这种害虫的幼虫从树干梢部顶芽蛀入,由于主干新枝顶芽受到危害造成枯梢。树冠形成“五花头状”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1976年普查国营先锋林场水曲柳林,约有40%的幼树受害。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我们于1977年在国营先锋林场对水曲柳蛀梢螟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缓坡、轻微水湿地、农耕地三种立地条件对水曲柳造林的影响,从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适合水曲柳人工造林的最佳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4.
坡向、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研究其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在帽儿山地区水曲柳中龄人工林不同坡向、坡位设置样地,进行胸径、树高的测定,并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计总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林分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坡向对林分平均胸径和优势树高的影响要大于坡位,但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仅坡向对优势树高有显著的影响(P<0.05)。总体而言,西向坡林分生长状况好于东向坡,而且坡下与坡上林分生长状况的优劣,强烈地受到坡向的影响,并且在不同坡向上表现出相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荣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7,43(12):45-49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3种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对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进行3种火烧处理T1、T2、T3(分别为:叶片被火烧、枝被火烧、茎被火烧)后,除了蒙古栎的T3处理新生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外,其他处理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都显著提高.2)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水曲柳的T1处理新生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3)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水曲柳和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无明显变化.4) 火烧后3种幼树新生叶的荧光参数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研究表明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与幼树被火烧的部位和幼树本身抗火特性等因素有关.对一些树种进行适当的火烧会促进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水曲柳、核桃楸幼树施肥试验初报阎忠林,邹学忠,韩素梅(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水曲柳、核桃揪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其森林资源,培育速生丰产林,从1990年开始,分别对1982年春和1983年春营造的水曲柳、核桃揪人工林进行了施...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发展珍贵阔叶树种水曲柳、核桃楸和紫椴,1982~1994年对其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地坡向,坡位和坡形等立地因子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影响显著;对保存率和幼树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影响大。3个立地因子中以坡向影响最大,坡形和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18.
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市、县576块水曲柳固定样地的解析木数据,在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因素,采用回归的方法建立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表明: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与该林木自身的大小(lnD)、林分平均胸径(Dg)、对象木直径与林分中最大林木直径之比(DDM)以及土壤有较大的关系。林木的直径越大其生长量越大;竞争因子DDM说明水曲柳单木直径越大;其定期生长量越小;立地因子土壤表明,土层越浅其生长的越快。模型的检验精度为94%,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不同立地条件水曲柳核桃楸紫椴造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保护发展珍贵阔叶树种水曲柳、核桃楸和紫椴,1982-1994年对其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地坡向,坡位和坡形等立地因子对3个树种造林成活率影响显著;对保存离和幼树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影响大。3个立地因子中以坡向影响最大,坡形和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20.
河南杨树感染杨树溃疡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杨树品种间感染杨树溃疡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其中以三倍体毛白杨、小美旱杨最易感病;中林46杨、沙兰杨、毛白杨较抗病,同一杨树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其感病情况有所差异,立地条件越好,感病指数越低。杨树不同生长龄级间抗病指数也有差异,1~2 a生幼树感染杨树溃疡病以后发病严重,同一品种,龄级越大,其抗病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