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耐腐木材的抗腐力及其在腐朽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金重为  邰瓞生 《林业科学》1989,25(5):447-452
在实验室中用土壤木块法测定了杉木、楠木、檫木、白栎、楸木等心材对彩绒革盖菌(白腐菌)和密粘褶菌(褐腐菌)的天然耐腐力,并分析了样品在腐巧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心材对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具有很大的杭腐力,而作为对照样品的杨木却很不耐腐。这个事实反映了在这些树种的心材中含有有效的抗菌成分。彩绒革盖菌几乎以相同的相对速度分解综纤维素和木质素,木材在1%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少。密粘褶菌主要分解木材中的多聚糖,它只引起木质素含量的少量损失。木材在褐腐前期,在1%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加,直到后期,由于部分降解的高聚糖碎片被褐腐菌消化,致使木材在1%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几种天然耐腐材在腐朽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山槐、暴马丁香、黄檗、水曲柳等心材样品在腐朽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心材对彩绒革盖菌Cv和密粘褶菌Gt具有很强的抗腐力,而对照样品的山杨却不耐腐。这个事实反映了在这些树木的心材中含有抗菌成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主要树种心材天然耐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将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菌接种42种树木心材的方法评价了我国北方主要树种的天然耐腐性。本试验将耐腐性分成Ⅰ-Ⅳ4个等级(由强到弱)。试验结果表明,Ⅰ级为8种,Ⅱ级为14种,Ⅲ级为8种,Ⅳ级为12种。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提取物对木材防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白落叶松心材、边材及树皮为原料,分别用乙醚、氯仿、丙酮、甲醇和水5种溶剂对其进行提取,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抑菌性能,发现心材的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对白腐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树皮的水提取物对2种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研究了这两种提取物在室内对木材的防腐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观察了木材腐朽后菌丝生长的情况,与常用木材防腐剂酸性铬酸铜(ACC)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心材的甲醇提取物对白腐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树皮的水提取物对褐腐菌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用绵腐卧孔菌(PV)、密粘褶菌(GT)两种褐腐菌和彩绒革盖菌(CV)、变色栓菌(TV)两种白腐菌进行腐朽试验,比较分析了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表面视觉性质及其质量损失差异。结果发现:毛竹和重组竹颜色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L~*)降低,色度值(C)、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显著增大,其中绵腐卧孔菌对毛竹及重组竹的色差影响最大。重组竹(耐绵腐卧孔菌)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竹(耐绵腐卧孔菌)和重组竹(耐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达到了Ⅱ级耐腐水平;毛竹(耐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和重组竹(耐彩绒革盖菌)为Ⅲ级稍耐腐水平。整体来看,重组竹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耐腐效果好于毛竹。绵腐卧孔菌虽然对毛竹和重组竹的降解能力最弱,但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却最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彩绒革盖菌通过毛竹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薄壁细胞、伴胞等,同时通过分泌木质素酶导致其细胞壁降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麦芽糖琼脂、沙子和土壤培养基和木腐菌——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用于测定不同腐朽程度的云南松心材的耐腐性,以及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腐朽材细胞结构变化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腐朽材的耐腐性随腐朽程度的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揭示,菌丝穿透细胞壁的孔洞越多、细胞壁破坏越严重,木材的腐朽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林产工业》2021,58(6)
以玉米芯为试验原料,采用蒸煮-碱提取法提取木聚糖。以提取的木聚糖为试验对象,通过改进工艺制备粒径较小、分子量较低的纳米木聚糖,将其作为防腐剂处理木腐菌。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研究纳米木聚糖分别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抑菌性能。以彩绒革盖菌和密粘褶菌为供试菌种,从呼吸作用、电导率、蛋白质渗出率三方面研究了纳米木聚糖对木腐菌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木聚糖对两种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纳米木聚糖对彩绒革盖菌的抑制性要强于密粘褶菌。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10种植物干叶的50%乙醇提取物对4种常见木材腐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出具有广谱杀菌性且效果较好的植物来源,为后续开发植物源木材防腐剂提供依据。以白腐菌采绒革盖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和褐腐菌密粘褶菌、绵腐卧孔菌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初步测定香樟、侧柏、闽楠等10种植物醇提物对木腐菌的抑菌效力,比较其不同时间段的(3、5 d和7 d)菌落直径和抑菌率,聚类分析优选出抑菌植物。结果表明:1)在供试浓度为20 mg/mL的条件下,10种植物醇提物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大多数植物醇提物抑菌活性明显下降,总体抑菌效果褐腐菌比白腐菌更强;2)当菌落培养至7 d时,飞龙掌血、猴樟、圆柏等6种植物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飞龙掌血和香樟对4种菌均有抑制作用;3)飞龙掌血抑菌率均高于70%,总体抑菌效果较香樟好,而香樟对采绒革盖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其他3种菌的抑制效果达到70%以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飞龙掌血(1)和香樟(10)的抑菌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段对4种木材腐朽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力,说明这2种植物具有开发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次生林23年生黄枝润楠Machilus Versicolora木材为研究对象,以密粘褶菌(褐腐菌)Gloeophyllum trabeum和彩绒革盖菌(白腐菌)Coriolus versicolor为侵染细菌,应用木材天然耐腐性试验方法测定分析了其天然耐腐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水和苯-乙醇提取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叶,用杯碟法测定2种提取物对木材腐朽菌、霉菌及变色菌的抑菌性。结果表明:樟树叶苯-乙醇提取物抑菌测试效果不明显,但樟树水提取物对木材腐朽菌和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当测试浓度为5%时,对木材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褐腐菌密粘褶菌、哈慈木霉菌、产紫青霉菌、烟曲霉菌均有明显抑制,高浓度(10%)时能抑制蓝变菌可可球二孢菌。  相似文献   

11.
将彩绂革盖菌、棉腐卧孔菌和密粘褶菌作为试验菌种接种在硬头黄等5个竹种竹材和马尾松木材上进行耐腐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竹材在不同菌种侵蚀下的失重率不同,且差异较为显著.经过耐腐性评价,最耐腐的竹种为花吊丝竹,耐腐的竹种为斑竹、方竹和篌竹,稍耐腐的竹种为硬头黄和马尾松木材.在彩绒革盖菌和棉腐卧孔菌侵蚀下,竹材的耐久平均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12种速生人工林树种幼龄材的耐腐性进行了室内试验,检验了不同树种受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侵染的失重率,并根据GB/T13942.1-92标准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速生树种幼龄材多属于耐腐以下等级,地面堆放寿命在5年以下;木材失重率与木材密度无明显相关性;同一树种树龄大的失重率明显低于树龄小的;菌种对木材失重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地榆根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借助超声波技术提取地榆多酚,对杨木进行浸渍处理,处理浓度分别为1%、3%、5%。用白腐菌(彩绒革盖菌)和褐腐菌(密粘褶菌)对木块进行12周的腐朽处理,计算试件失重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未处理材在白腐菌和褐腐菌侵蚀后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21.38%和41.62%,而地榆多酚提取液浸渍处理材在同样条件下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4.49%和9.93%,表明地榆多酚对木材具有较明显的防腐效果。当地榆多酚提取液浸渍浓度为5%时,处理材对褐腐菌的抵抗作用较强。本研究可以为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改善木材耐腐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天然存在的肉桂醛具有广谱的抗菌生物活性。为了开发环保、高效的木材防腐防霉剂,通过滤纸片法和处理材室内防腐防霉试验考察了肉桂醛及其3种衍生物对木材的防腐和防霉作用。滤纸片法实验结果表明,肉桂醛对4种供试菌种(即: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黑曲霉和桔青霉)均表现出最强的抑菌性能。然而,在密粘褶菌对木材的腐朽试验中,对氯肉桂醛表现出最好的保护性能,在浓度为40 g/L时即达到Ⅰ级耐腐;肉桂酸表现出优于肉桂醛的保护能力,在浓度为10 g/L时即达到Ⅱ级耐腐,而肉桂醛在20 g/L时方可达到Ⅱ级耐腐。在彩绒革盖菌对木材的腐朽试验中,肉桂醛和肉桂酸在浓度为50 g/L时达到Ⅰ级耐腐。在防霉方面,肉桂醛与对氯肉桂醛对黑曲霉和桔青霉有最好的防霉效果,特别是对于桔青霉,在浓度为68.67 g/L时完全防止了桔青霉的霉变。对于黑曲霉,在同样浓度下,两种化合物处理的木材试样都只是发生了很少的霉变。肉桂醛及其衍生物表现出对木材很好的保护作用,且环境友好,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新的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和彩绒革盖菌3种常见木材真菌有效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山苍子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共10种化合物对这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抑制率,建立毒力方程并分析其活性。结果表明:10种化合物对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通过10种化合物对3种常见木材真菌的毒力回归分析,并与三唑酮相比较,依次筛选出对绵腐卧孔菌、绿色木霉和彩绒革盖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为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β-紫罗兰酮和鸢尾酮,其半数有效抑制质量浓度(EC50)依次分别为18.69、23.50和32.21 mg/L。3种真菌分别经柠檬醛1,2-丙二醇缩醛、β-紫罗兰酮和鸢尾酮处理后,菌体细胞膜的相对渗透率发生变化,表明山苍子油活性成分的木材防腐作用与菌体细胞膜遭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GC-MS法对海南柏木阴沉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56个色谱峰,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1.843%.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GC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柏木醇(23.516%)、邻苯二甲酸(11.843%)、D-柠檬烯(10.10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843%)和苯酚(5.324%)等.耐腐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南柏木阴沉木对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 Murr.)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Quel)具有较好的耐腐性(木材平均质量损失率:基部4.365%,中部4.58%).  相似文献   

17.
林晓木博士:你好!我们林场贮木场的木材经常发生腐朽,特别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为什么?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减少木材的腐朽吗?木奇2001年11月10日木奇:您好!您在来信中所说的木材腐朽是由微生物中的真菌作用于木材引起的。木材是一种生物材料,能引起木材腐朽的真菌包括褐腐菌(如密粘褶菌)和白腐菌(如彩绒革盖菌),前者导致木材发生褐腐(褐色腐朽),或叫粉末状腐朽,破坏性腐朽,俗称红糖包型腐朽。其木材典型的症状是外观呈褐色或红色,有如烧焦的木材;质脆,出现垂直于木材纹理的裂纹(龟裂)并伴随着严重的收缩和…  相似文献   

18.
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菌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木材生物防腐,以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NY45株系)为对象,研究其对木材白腐菌彩绒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Tv)及褐腐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Gt)的抑制效果并探索抑制机理。结果表明:NY45对两种腐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Y45孢子液处理的毛白杨木材,其耐腐等级从IV级(不耐腐)提升到I级(强耐腐);NY45生长速度远快于木材腐朽菌,可以迅速抢占空间和竞争营养,并能寄生、覆盖、消解木材腐朽菌菌丝,其易挥发性物质对Tv和Gt抑制率分别为18.55%和45.69%,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两种木材腐朽菌的抑制率均超过90%。NY45有潜力作为木材腐朽生物防治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水蒸气作为保护气体,在170,185,200和215℃的条件下分别热处理橡胶木3h,对热改性橡胶木的生物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温热改性可提高橡胶木的耐腐性,其改善效果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当处理温度为185℃或更低温度时,改善效果不明显.215℃处理3h后,褐腐(密黏褶菌)质量损失率由51.6%降至21.6%,白腐(采绒革盖菌)质量损失率由27.6%降至6.8%.选用烟曲霉、哈茨木霉、产紫青霉和可可球二孢进行防霉试验,结果显示热改性橡胶木的防霉性能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改善;经涂饰后,热改性试材的防霉性能优于未处理材.野外耐久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温热改性不能提高橡胶木的防白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