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史氏鲟鱼软骨进行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以及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用量0.5%、酶解pH值8.2,其酶解提取的硫酸软骨素浓度为59.07%。利用该提取物对小白鼠背部伤口进行创面愈合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给药后20d,创口愈合良好,疤痕不明显,再生皮肤光滑如常且有毛发再生。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高纯度鲟鱼硫酸软骨素,利用鲟鱼头骨和脊骨为原料,经过硫酸软骨素提取专用酶与碱性蛋白酶联合酶解新工艺,并进一步经季铵盐纯化、乙醇沉淀,制得硫酸软骨素纯品。硫酸软骨素提取专用酶和碱性蛋白酶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硫酸软骨素提取专用酶用量15mg/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碱性蛋白酶用量50mg/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h。季铵盐-乙醇沉淀法纯化最佳工艺为:季铵盐质量浓度1g/100mL、作用温度20℃,作用时间1.5h;乙醇沉淀体积分数为75%、溶液pH为7。该工艺制得的鲟鱼头骨、脊骨硫酸软骨素纯品的产率分别为19.5%、22.0%,纯度分别为94.80%、95.32%,蛋白含量分别为0.287%、0.267%。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硫酸软骨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鸡胸软骨为原料,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研究影响硫酸软骨素产率的显著性因素,探索碱液水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和碱液浓度对硫酸软骨素的产率有较大影响。料液比是影响硫酸软骨素产率的最显著因素,提取温度为次显著因素,而碱液浓度也是影响产率的显著因素。碱液水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75,反应温度40℃,碱液浓度6%。[结论]在该条件下,所得硫酸软骨素产品的最高产率为19.75%,纯度为82.59%,氮含量为3.35%,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陈亚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243-246
以新鲜猪喉软骨为原料,采用碱提-酶解-醇沉的方法制备硫酸软骨素,并对其碱液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硫酸软骨素制备的碱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碱提条件为碱液浓度10.42%,料液比1 g∶1.64 mL,提取时间3.86 h,提取温度40.10℃,此时硫酸软骨素产率高达17.62%.  相似文献   

5.
以史氏鲟鱼软骨为原料,按碱提酶解醇沉的工艺流程,进行硫酸软骨素的碱提工艺优化研究。分别通过碱浓度、碱液温度、碱液量的单因素试验及该3个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其对产品得率及其氨基己糖含量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最佳的碱提工艺为2倍量6%的NaOH,于40℃的水浴中搅拌提取4h;该工艺条件制备鲟鱼硫酸软骨素的得率可高达40.45%,产品质量符合硫酸软骨素口服片(WS1-C3-0030-2000)标准的要求。鲟鱼硫酸软骨素精品和粗品对3种细胞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作用72h时,其IC50分别为7.28mg/mL、7.68mg/mL、4.25mg/mL和8.86mg/mL、9.27mg/mL、7.37mg/mL,与鲨鱼硫酸软骨素精品和粗品有着相似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鲣鱼骨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鲣鱼骨为原料,对鱼骨硫酸软骨素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硫酸软骨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鲣鱼骨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条件。[结果]在酶添加量2.5%(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为1∶2)、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p H 6.5下浸提24 h、超声处理30 min,鱼骨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率达2.86%,纯度为90.0%。理化分析显示,鲣鱼骨硫酸软骨素颜色洁白,水分含量9.2%,氨基己糖含量30.1%,氮含量3.05%,葡萄糖醛酸含量26.9%。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样品为硫酸软骨素C。[结论]利用优化工艺提取鲣鱼骨中的硫酸软骨素具有可行性,在鲣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鱿鱼风味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填补鱿鱼风味料的市场空白。[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鱿鱼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鱿鱼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6.0,时间6 h,加酶量0.2%,其中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2∶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30.40%,感官评定无苦味,鱿鱼风味浓。[结论]该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健康安全的海鲜调味品,为鱿鱼风味料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咔唑法测定中华鲟软骨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华鲟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碱提-酶解法提取中华鲟软骨中硫酸软骨素,采用咔唑法,以D-葡萄糖醛酸为标准品,在硼砂-浓硫酸介质中经咔唑显色后,以蒸馏水为空白,于波长530nm处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醛酸含量,进而转换为硫酸软骨素含量。[结果]D-葡萄糖醛酸在10~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15X-0.037(r=0.9997),3个不同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7%、100.73%和101.29%(n=5),RSD值分别为2.74%、2.56%和2.22%。[结论]该方法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作中华鲟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羊喉骨中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喉骨为原料,采用中性盐—弱碱方法提取硫酸软骨素,通过对浸提温度、盐解温度,乙醇沉淀浓度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确定了羊喉骨中硫酸软骨素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即浸提温度40℃,盐解温度90℃,乙醇沉淀浓度70%时,产品得率为7.6%,含量为84.9%,澄清度0.018,氮含量2.97%,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10.
田爱民  李东华  周小敏  秦乾安  杨博  马永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94-17297,17326
[目的]对影响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因素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美拉德反应条件。[方法]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条件,根据单因素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以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鱿鱼内脏和还原糖美拉德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 8.05、反应温度112℃、反应时间59 min、底物蛋白浓度25.3%,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物综合感官评分为2.50,和预测值2.46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62%。对鱿鱼内脏酶解液与还原糖的美拉德反应风味物质的分析,共检测出53种风味化合物。[结论]研究不仅提高了鱿鱼下脚料的利用价值,也开发了新的食品调味剂,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牦牛胸小骨中硫酸软骨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牦牛胸小骨为原料,采用稀碱-酶解法提取硫酸软骨素,对碱解条件和酶解过程进行筛选.碱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原料与1.5%的NaOH液质量比1∶1.2,38℃搅拌提取10 h;酶水解最佳条件为:胰酶体积分数8%,pH8.5~9.0,48~51℃水解5~6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牦牛胸小骨硫酸软骨素产品为白色粉末,纯度92.5%,收率为2.67%.  相似文献   

12.
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褐藻中的水溶性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研究萱藻岩藻聚糖硫酸脂的保肝护肝作用,以大连沿海的新鲜萱藻Scytosiphon lomentaria为原料,利用复合酶解法提取萱藻中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加量2.95%、酶解温度50℃、p H值5.5、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4.28%;萱藻岩藻聚糖硫酸酯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试验显示,萱藻岩藻聚糖硫酸酯可显著抑制小鼠血清中AST、ALT、LDH活性和肝脏MDA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肝脏GSH含量和SOD活性。研究表明,萱藻中岩藻聚糖硫酸脂具有显著的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薯蓣(Dioscorea opposita)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优化的组合因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20%、酶解时间70 min、酶解温度45℃、pH 5.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50 s,在此条件下,薯蓣多糖提取含量为30.25 mg/g,明显高于其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马哈鱼鼻软骨中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大马哈鱼的综合利用程度,以硫酸软骨素(CS)得率为指标,考察了p 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大马哈鱼鼻软骨中CS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温度、时间、料液比是影响大马哈鱼鼻软骨中CS得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3.1℃、时间3.6 h、料液比1∶43.4,在此条件下CS得率理论值可达21.40%。3次验证试验CS的平均得率为21.28%,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56%,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高压浸提后的牛骨肉蛋白液(蛋白含量2.15%)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分别研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酶解条件对酶解液水解度和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进而优选出两种酶单独添加时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3 h、酶添加量50 LAPU/g蛋白质,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15.88%;复合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5 h、酶添加量15 0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到12.78%。  相似文献   

16.
用复合酶酶解提取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用戊聚糖复合酶与复合纤维素酶酶解海带Lam inaria japonica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戊聚糖复合酶酶解海带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06%,温度为40℃,pH为3.5,酶解时间为30 m in,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1.845%,粗提物中总硫酸根的质量分数为0.238%;用复合纤维素酶酶解海带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208%,温度为50℃,pH为4.5,酶解时间为50 m in,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率为1.279%,粗提物中总硫酸根含量为0.231%。用两种复合酶酶解法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提取率均较水煮法高(0.968%)。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木瓜蛋白酶水解鲮鱼鱼蛋白,对酶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分析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鲮鱼蛋白水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鲮鱼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5%,底物浓度2.5%,酶解温度60℃,pH值6.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木瓜蛋白酶酶解鲮鱼蛋白所得酶解液中游离氨基态氮含量为585.20 m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酶解法制备孔鳐鱼软骨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孔鳐软骨为试验材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双酶复合法酶解制备抗氧化多肽,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为最佳酶解工艺参数。[结果]采用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复配(1∶3)组合制备酶解物的抗氧化性最好,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p H 8.5,加酶量6.25%,料液比2.1%,温度50.19℃,预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4.45%。[结论]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确定了孔鳐软骨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为软骨鱼类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紫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薯汁酶解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薯汁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a-淀粉酶添加量75u/g,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60℃,酶解p H5.0,此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0.5。  相似文献   

20.
红提澄清汁酶解及护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红提澄清汁酶解、护色工艺及加工过程对果汁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酶解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02 mL/L,酶解时间45 min,酶解pH 3.5,在此条件下获得红提澄清汁的透光率可达99.10%;最优护色剂组合为添加0.4%柠檬酸+0.05%L-半胱氨酸盐酸盐。加工过程中,果汁中的花色苷、总酚与总糖含量降低,而酸度变化不明显。加工过程中酶解会消耗红提汁中的糖分,热烫会降低红提汁中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