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盐度突变对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幼鱼渗透调节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5、29(对照)、15、10、5、0共6个盐度组,分别将体质量为80~120 g的黄条鰤幼鱼放入不同盐度下进行120 h的盐度突变试验,分别在试验的6、12、24、48、72、96、120 h对黄条鰤幼鱼鳃丝中Na~+/K~+-ATP酶活力,尿、血浆、血清中Na~+、K~+、Cl~-含量,以及尿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并观察了盐度急性处理对黄条鰤幼鱼存活和渗透相关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0条件下,黄条鰤在25 min时出现部分死亡, 50 min时全部死亡,其他各盐度组未出现死亡;盐度5、10、15试验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黄条鰤鳃丝Na~+/K~+-ATP酶活力逐渐降低,总体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35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鳃丝Na~+/K~+-ATP酶活力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96 h后保持稳定且与48 h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力在72 h或96 h后根据盐度的不同呈现"U"形分布;从尿、血浆、血清中Na~+、K~+、Cl~-浓度变化看,盐度5、10、15组,在6~72 h内各离子浓度持续降低,整体上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在96 h达到最低值后保持稳定,盐度35组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各离子浓度均上升,在120 h达到峰值;从渗透压的变化看,盐度5、10和15组中尿和血浆渗透压随盐度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而盐度35组尿和血浆渗透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0.05),渗透压在72 h后开始趋于稳定,在各处理时间点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在低盐度(5、10、15)下,随着时间的延长鳃丝Na~+/K~+-ATP酶活力,尿、血浆、血清中Na~+、K~+、Cl~-浓度,以及尿和血浆的渗透压均持续下降,上述大部分测定指标均在96 h后趋于稳定,而在高盐度(35)下各项指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扫描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盐度5处理组的幼鱼鳃丝根部弯曲、小片粘连表面褶皱增多,皮肤分泌大量黏液物质,肾脏表皮露出大量颗粒状物质,而盐度35处理组损伤较轻。研究表明,黄条鰤幼鱼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通过改变体液中离子含量及鳃丝Na~+/K~+-ATP酶活力来调节渗透压以适应环境盐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酸碱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鳃组织结构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6.81±0.85)g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暴露于不同酸碱度(p H分别为4.5、6.0、7.5、9.0、10.5,依次设为试验Ⅰ、Ⅱ组、对照组及试验Ⅲ、Ⅳ组)的水体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胁迫后0、12、24、48、72 h采集鱼鳃样本,采用HE染色石蜡组织切片及分光光度法比较酸碱胁迫对鱼鳃组织结构及其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鱼鳃的组织结构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的症状,且鳃中的Na~+-K~+-ATP酶活力维持在一定水平;各胁迫组鱼鳃组织结构均不同程度发生病变,出现鳃丝融合,动脉血管破损,鳃小片肿胀弯曲,顶端与末端粘充血和肿胀,黏液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增生、脱落,泌氯细胞肿胀,细胞质空泡化等一系列病态症状,且其症状会随着酸碱程度的加深、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酸碱胁迫后各胁迫组鱼鳃中Na~+-K~+-ATP酶活力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中酸胁迫的峰值出现在48 h,而碱胁迫出现在12 h。[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奥尼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暗纹东方鲀肠、胃和肝胰脏等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以及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粉(0%、5%、10%、15%、20%)对暗纹东方鲀(41. 06±1. 98) g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羧肽酶B、胃蛋白酶、氨肽酶以及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暗纹东方鲀肠组织中除胃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胃组织,其他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胃和肝胰脏组织(P 0. 05);胃组织中除胃蛋白酶以外其他消化酶活性都较低。(2)玉米蛋白粉对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因消化酶的种类各异。胰蛋白酶以10%实验组活性最大;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氨肽酶活性随玉米蛋白粉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当玉米蛋白粉用量达20%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胃蛋白酶活性10%实验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玉米蛋白粉能提高肠和肝胰脏组织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1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以肠组织中的最高,胃组织中消化酶活性较弱;玉米蛋白粉显著影响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本实验条件下,玉米蛋白粉用量为10%时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性低盐胁迫,并检测低盐对缢蛏存活率、Na~+/K~+-ATPase活性及其血淋巴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大小规格的缢蛏,在盐度从8降低到2时,存活率接近100%,Na~+/K~+-ATPase活性保持稳定,吞噬能力小范围下降;但是当盐度从2降低到0时,其存活率随着盐度的下降而降低,且成体的存活率始终比亚成体和稚贝的存活率要高,同时调节Na~+/K~+-ATPase活力相应升高来维持体内外渗透压的调节;盐度急性下降,缢蛏的生理功能受影响,吞噬能力也随之降低。稚贝、亚成体和成体缢蛏的LC_(50)低盐度分别为1.45、1.25和0.75。缢蛏对急性低盐度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可能是一种极具内陆移殖潜力的海水贝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在不同钾钠比(K~+/Na~+)的查氏培养基中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株在0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近M型,在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呈近W型。与常规查氏培养基(CK,K~+/Na~+为1.312)相比,菌株在0K~+/Na~+5.248区间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明显上升;在K~+/Na~+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在K~+/Na~+为5.248的固体培养基上,菌核型菌株的微菌核产量最大;但在无K~+条件下同样有微菌核的产生,说明K~+对微菌核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在适中情况下会增加菌株微菌核的产量,但非必要产生因素。K~+浓度会影响到菌株的致病力,当K~+/Na~+≤2.624时,随着K~+浓度的上升,菌株的致病力有所增强,当K~+浓度过高,K~+/Na~+达到26.24时,菌株的致病力反而减弱。在K~+浓度不变时,Na~+浓度与病原菌的致病力初步呈正相关,Na~+浓度升高,钾钠比下降,病原菌的致病力增强;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三种东方鲀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活体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别分析了菊黄东方鲀、条纹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的核型,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核型为2n=4414m+6sm+24t,臂数:NF=64;条纹东方鲀核型为2n=4414m+4sm+26t,臂数:NF=62;暗纹东方鲀核型为2n=4414m+4sm+26t,臂数:NF=62。菊黄东方鲀的核型与后两者存在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暗纹东方鲀基因组DNA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影响暗纹东方纯SRAP-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Taq酶、dNTPs、模板DNA、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正交组合,确立了暗纹东方鲀SRAP反应最佳体系为:20 μL的PCR体系中含有Mg2+ 1.5 mmol·L-1、Taq酶0.5U、模板DNA 75 ng、dNTPs 0.15 mmol·L-1、引物0.2 μmol·L-1.利用30个暗纹东方纯样本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饥饿时间(0、5、10、15、20、25和30 d)对团头鲂耐低氧F_4幼鱼鳃组织的影响,在温度(25±1.0)℃、溶解氧(7.0±0.5)mg/L条件下,以体质量为(30.5±2.6)g的团头鲂耐低氧F_4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切片、扫描电镜技术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饥饿胁迫对其鳃组织结构、Na~+/K~+-ATP酶和抗氧化酶的影响。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团头鲂耐低氧F_4鳃组织的Na~+/K~+-ATP、SOD和CAT酶活性逐渐降低(P0.05),恢复投喂7 d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形态学观察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团头鲂耐低氧F_4鳃小片平均伸出长度增加(P0.05),层间基质的厚度减小(P0.05),这种变化导致鳃小片呼吸面积增加和层间基质体积减小(P0.05)。恢复投喂7 d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投喂时的形态。由此可见,在饥饿胁迫情况下,团头鲂耐低氧F_4幼鱼抗氧化系统受到严重干扰,鱼体主动调整鳃小片呼吸面积适应饥饿胁迫。  相似文献   

9.
以中苜1号苜蓿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NaCl胁迫对苜蓿幼苗叶片内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及氯化钙对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片内Na~+含量增加,K~+、Ca~(2+)含量降低,且Na~+/K~+和Na~+/Ca~(2+)的比值会随着Na~+含量的增高而增加;施加不同浓度CaCl_2后,Na~+、K~+、Ca~(2+)含量及Na~+/K~+、Na~+/Ca~(2+)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苜蓿幼苗表现在Ca Cl2浓度为10、15 mmol/L时Na~+含量降低,K~+和Ca~(2+)含量增加,Na~+/K~+和Na~+/Ca~(2+)的比值降低,表明Ca~(2+)可改善苜蓿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缓解盐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以盐豇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豇豆幼苗不同器官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大量Na~+进入幼苗体内,而抑制K~+、Ca~(2+)、Mg~(2+)进入。盐胁迫下,幼苗根部和茎中存在较多的Na~+,叶片中含量最低,但叶片和茎中Na~+增幅较大,根系Na~+增幅较小,避免根部Na~+过多积累,可以维持豇豆根系活力缓解盐毒害。随着盐胁迫的加重,幼苗根部和茎的K~+含量明显降低,叶片K~+含量能保持稳定水平或有所上升,维持了较高的K~+/Na~+比值。NaCl处理后叶片中的Ca~(2+)、Mg~(2+)含量变化幅度较低;Ca~(2+)/Na~+和Mg~(2+)/Na~+比值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叶片中的Ca~(2+)/Na~+和Mg~(2+)/Na~+比值始终高于根和茎。综合看,盐胁迫影响豇豆幼苗各器官中的离子分布,Na~+含量增加,K~+、Ca~(2+)、Mg~(2+)含量降低;各组织中的K~+/Na~+、Ca~(2+)/Na~+和Mg~(2+)/Na~+比值随盐胁迫浓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暗纹东方鲀单养(单养组)和暗纹东方鲀-凡纳滨对虾-空心菜生态立体种养(种养组)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暗纹东方鲀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下暗纹东方鲀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单养组C16∶1、C18∶1n9c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显著高于种养组;种养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UFA)显著高于单养组。说明不同养殖模式对暗纹东方鲀肌肉中MUFA、∑MUFA及∑PUFA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暗纹东方鲀胃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 pH 值、温度及矿物质离子对暗纹东方鲀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效果,用暗纹东方鲀的胃为材料,经柠檬酸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CM-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edex G75 层析柱纯化,获得比活为 7.13μmol/(min·mg)的胃蛋白酶.酶经聚丙烯酰胺电泳,表现为单一蛋白带,经 SDS-PAGE 测得酶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8 600.酶水解酪蛋白的最适温度为50 ℃,在pH2.5, ℃下酶催化酪蛋白水解的Km值为0.715 mmol/L;pH5.0, 3737 ℃下酶催化 N-卞氧羰酰 L-赖氨酸对-硝基酚酯(CBZ-Lys.pNP)的 Km 值为 0.112 mmol/L.几种矿物质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表明,Ca2+,Mn2+,Mg2+对酶有激活作用,Zn2+,Fe2+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大鼠肾脏损伤的调理作用,将33只试验大鼠,淘汰6只后,分为安静组、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每组9只。试验中,运动组有1只大鼠死亡。运动给药组小鼠灌服剂量为150 mg·(kg·d)~(-1)黄精多糖溶液,其他2组按质量灌服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运动组、运动给药组进行为期8周的大强度跑台训练。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肾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总NOS、iNOS、eNOS)、三磷酸腺苷酶(Na~+/K~+-ATP、Ca~(2+)/Mg~(2+)-ATP)活性。结果表明:与安静组相比,运动组、运动给药组SCr、BUN、MDA、NO含量及总NOS、iNOS升高, SOD、GSH-Px、Na~+/K~+-ATP、Ca~(2+)/Mg~(2+)-ATP降低,运动组eNOS降低;与运动组相比,运动给药组SCr、BUN、MDA、NO含量及总NOS、iNOS活性降低, SOD、GSH-Px、Na~+/K~+-ATP、Ca~(2+)/Mg~(2+)-ATP活性升高。这一研究说明黄精多糖能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提升肾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的生成,通过调节iNOS、eNOS活性,减少NO代谢产物对肾组织的毒副作用,提升ATPase活性,维持细胞膜内外Na~+、K~+、Ca~(2+)、Mg~(2+)正常分布,提示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导致的肾脏损伤有一定的正向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待测原料,分别与暗纹东方鲀基础饲料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其中含有70%的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研究暗纹东方鲀对3种蛋白质原料的消化率;用豆粕、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50%和0.075%的酶制剂,研究酶制剂对暗纹东方鲀配合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对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都较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93.40%、91.83%和94.97%;干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88.13%、85.73%和89.25%。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暗纹东方鲀蛋白质和干物质的消化率,但0.050%和0.075%的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可通过添加0.050%的复合酶制剂来提高暗纹东方鲀对饲料的利用率。研究亮点:研究暗纹东方鲀对鱼粉、豆粕及玉米蛋白粉3种蛋白原料的消化率,并结合肉食性鱼类的消化生理研究酶制剂对消化率的影响,为开发暗纹东方鲀低鱼粉饲料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是开展渔业生态、低碳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急性盐度胁迫对狭盐性贝类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a)组织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了急性高盐(盐度35)和低盐(盐度15)胁迫下紫石房蛤鳃组织显微结构、Na+/K+-ATP酶和体腔液、鳃组织中SOD、CAT和POD 3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变化。鳃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自然海水对照组相比,急性盐度胁迫实验组紫石房蛤鳃丝间距均呈现显著差异。盐度胁迫3 h起,低盐胁迫组紫石房蛤鳃丝皱缩程度和鳃间距与自然海水组相比总体呈现随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大的趋势;高盐胁迫组鳃丝则表现为先皱缩后饱满,鳃间距呈逐渐缩小后逐步增大的趋势;低盐胁迫各时间点,鳃丝形态结构变化较相对应的高盐胁迫组明显。紫石房蛤鳃组织Na+/K+-ATP酶在急性低盐胁迫下活力升高,急性高盐胁迫下活力降低。24 h低盐和高盐度急性胁迫对紫石房蛤SOD、CAT和POD酶活力的影响呈现组织特异性。体腔液中以SOD率先对盐度胁迫产生应答,鳃组织中则以POD的响应最为快速。急性高盐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中SOD和CAT活力在胁迫1 h、3 h后无明显变化,胁迫5 h后显著上升;胁迫7 h后显著下降;胁迫24 h后又显著上升,变化趋于一致(P0.05)。急性低盐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中CAT和POD酶活力分别在7 h和3 h显著下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步趋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提示,急性盐度胁迫下紫石房蛤体腔液和鳃组织中SOD、CAT和POD 3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鳃组织中Na+/K+-ATP酶的响应方式不同,紫石房蛤可能通过改变鳃组织形态结构从而适应外界盐度的骤然变化。  相似文献   

16.
研究Na Cl处理下耐盐性不同基因型甘薯植株K~+、Na~+和Cl~-含量及生长情况,以探讨不同器官K~+、Na~+和Cl~-含量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为耐盐材料的鉴定及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以商薯19(CK)和EMS诱变创新材料T06、T11为试验材料,分析Na Cl胁迫处理下,甘薯植株根、茎、叶K~+、Na~+和Cl~-含量变化及其与生长的关系。随着Na Cl处理时间的延长,CK、T06、T11根、茎、叶干重的增长速率和K~+/Na~+值均降低,Na~+、K~+、和Cl~-含量逐渐增加,但是T06和T11较CK保持较高的干重增长速率、K~+含量、K~+/Na~+值,较低的Na~+和Cl~-含量;甘薯植株干重与Na~+和Cl~-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盐性好的甘薯基因型,在Na Cl处理后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根、茎、叶较低的Na~+和Cl~-含量,较高的K~+/Na~+值和K~+含量,可为耐盐材料的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盐度组(盐度20、25、31),在水温(25. 0±0. 5)℃条件下,低盐胁迫后3、12、48 h时测定湿体质量为(5. 42±1. 29) g的成体白条双锯鱼的血细胞总数、鳃丝Na~+-K~+-ATP酶(NKA)活力、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低盐胁迫过程中,各试验组白条双锯鱼个体活力正常,无死亡现象;盐度胁迫后48 h时,鱼体血细胞总数随盐度的降低而减少,且20盐度组在48 h时鱼体血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1)和25盐度组(P0. 05);鳃丝Na~+-K~+-ATP酶(NKA)活力在盐度20、25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NKA活力在盐度25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盐度组(P0. 05),在盐度20胁迫下,仅在1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20、25盐度组肝脏SOD活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整个试验期间内,20盐度组CAT活力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而12 h和48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5盐度组CAT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盐度20、25胁迫48 h内会显著影响白条双锯鱼的血细胞数、Na~+-K~+-ATP酶活力,盐度20会显著影响该鱼的CAT活力,但整个低盐胁迫过程并未影响鱼体的摄食和存活,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可为白条双锯鱼的淡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Na~+-K~+ATP酶控制着细胞内外的Na~+、K~+分布,其组织和细胞定位技术在动物上已有数篇报道。在植物上Mg~(2+)-ATP酶的细胞定位研究较多,Na~+-K~+ATP酶的组织和细胞定位尚未见报道。本文参照动物的Na~+-K~+ATP酶定位程序并加以修改,用于几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盐胁迫对冬小麦苗期无机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选用盐敏感型济麦22和耐盐型青麦6号两个品种进行NaCl胁迫处理,研究苗期根部和地上部对Na~+、K~+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小麦品种根部和地上部的Na~+含量升高,K~+含量和K~+/Na~+比值都呈下降趋势,而且根部3个指标的变化幅度都大于地上部,济麦22的变化幅度大于青麦6号。说明青麦6号通过根部吸收较多的Na~+,并限制向地上部的运输以维持较高的K~+/Na~+值和限钠能力,进而提高耐盐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甜高粱和玉米通过K~+、Na~+调节适应盐胁迫的机制,选择4个甜高粱品系和4个青贮玉米品系(种)为试验材料,种植于宁夏灌区北部盐渍化土地(土壤含盐量2.25 g/kg),并设置含盐量较低的对照地(土壤含盐量0.85 g/kg),测定不同试验地甜高粱及玉米的公顷干质量以及根系、茎基、茎秆、叶片的K~+、Na~+含量,分析不同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甜高粱除叶片之外的其他器官中K~+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贮玉米而Na~+含量极显著或者显著低于青贮玉米,甜高粱各器官的K~+/Na~+均极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甜高粱根系、叶片K~+含量降低,青贮玉米根系、茎基K~+含量降低;甜高粱根系Na~+含量升高,青贮玉米根系、茎基和茎秆Na~+含量升高;甜高粱根系K~+/Na~+降低,青贮玉米根系、茎基和茎秆K~+/Na~+降低。在对照地,甜高粱除茎秆之外其他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青贮玉米各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在盐胁迫下,甜高粱各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青贮玉米除根系之外其余器官K~+/Na~+与公顷干质量均呈正相关。综上,盐胁迫下,甜高粱以及青贮玉米较强的耐盐性与其较高的K~+/Na~+有关,甜高粱在盐胁迫下比青贮玉米具有更高的K~+/Na~+,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应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