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 《中国种业》2020,(11):46-48
南繁基地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是种业科技创新的特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培育科研育种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在新要求、新形势下江苏紧围绕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目标,加快建设省级南繁公共服务平台。本文总结了江苏南繁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南繁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南繁科研育种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南繁简介南繁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南繁基地在科研育种、制种繁种、种子质量田间鉴定、应急种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加快提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创新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城市扩张迅速,瓜果种植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南  相似文献   

3.
南繁是指利用海南冬季特有的光温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繁殖加代,在农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和品种应用的重要作用。30 年来,江苏南繁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变迁正是 40 年改革开放的一道缩影。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支持种业振兴,发展南繁科研育种,建设南繁基地的大形势下,各省都在积极投资建设省级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探索和创新,山东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优惠,南繁单位入驻积极主动,管理服务架构完善,在土地流转、单位入驻、设施建设,尤其在管理运行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探索创新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自主管理”的运作模式。围绕山东南繁基地及全省南繁情况,总结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土地流转难、基地雨季内涝严重、土壤状况不佳、非南繁季节利用率低等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为国家和其他省市南繁基地建设、管理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现状天津现有超过10家种子企业建立了南繁基地,基地总面积26.7hm~2,主要分布在三亚市和乐东县。租期10年以上的基地有2个,其余均为短期租赁。南繁作物有玉米、水稻、棉花和蔬菜等。南繁主要开展科研育种、品种鉴定、亲本繁制和小规模制种等。主要开展科研育种、品种鉴定、亲本繁制和小规模制种等。众多典型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及亲本经海南繁育后加速了育种进程,提高了育种效率,在亲本扩繁、种子纯度鉴定等方  相似文献   

6.
正听说过南繁基地吗?它是我国农业科研的加速器、种子供给的常备库、农业科技试验区,位于北纬18°线以南的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境内。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让农作物加代繁殖,使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1/3~1/2。我国现代种业的传奇,在南繁基地不断演绎。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7 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经历过南繁洗礼。然而,科研用地不稳定、生活保障用地跟不上及南繁用地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个"中国农业硅谷",使南繁基地在承载发展现代种业这个光荣使命的过程中,步履蹒跚。如何让南繁用地尽快破局,是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的三亚市、乐东县、陵水县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是国家划定的南繁基地。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在海南建立了南繁育种基地,通过成立南繁领导小组、统一基地管理等措施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单位独立建设南繁基地资金不足、基地规模较小、田间设施较差、南繁人员生活不能保障、育种材料流失、育种人员缺乏交流、南繁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陕西玉米育种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种业创新离不开科技支撑,而南繁科技服务则是推动科技与种业创新紧密衔接的桥梁。随着江苏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基础条件的日趋完备,江苏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系统剖析当前江苏省南繁科技服务存在的短板和优势基础,结合新形势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种业的新要求,提出建立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科技培训交流体系、加快南繁成果推广转化等促进江苏省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农业部在海南省召开了南繁50年来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会议对南繁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海南省为南繁工作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授予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等22个单位“全国南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丁晓松等183名同志“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南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50年来,大批育种专家和种业工作者云集海南,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展育种和繁种,选育出一批又一批优良品种,并利用南繁基地进行种子纯度种植鉴定和种子生产,加快了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0.
第一届“全国水稻突变体、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讨会于2005年3月31日在我国著名的南繁育种基地三亚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和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海南省农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协办,研讨会围绕水稻突变体、基因组进化以及生物技术育种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同时考察了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南繁基地等单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提前到会…  相似文献   

11.
陈冠铭  李劲松  林亚琼 《种子》2012,31(12):62-65
国家南繁育制种经过55年的发展,它的作用和地位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为了明晰南繁发展历程,以更好地服务南繁基地建设和南繁种业产业发展,现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将南繁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每一阶段的特征,理清了南繁发展脉络。南繁在缩短育种周期、保障国家粮食和种业安全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关系到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稳定性、安全性的核心政治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陈冠铭  曹兵  刘扬 《种子》2017,(1):68-72
南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作为南繁的属地,不仅要兼顾国家利益和其他南繁省、市、区的利益,还要谋划本省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过熟悉南繁产业现状和识别南繁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南繁产业化原则和设计了南繁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重点建设国家种业体制改革试验区,培育全国性公共科研育种平台、国际性种业贸易平台,最终将南繁基地打造成面向国际的“中国种业科技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南繁在世界农业育种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性突破。成长于海南省的南繁具有科技性、商业性、全国性、区域性、季节性、历史性、服务性、会聚性和文化性,这些特性使得海南的南繁有别于国外的穿梭育种和冬繁,使海南的南繁基地比其他省份的冬繁基地更具战略意义,并直接影响了南繁基地规划思路和南繁产业化战略。对照南美州智利种业发展,南繁产业同样也是种业的特殊形态,需要政府建立起创新机制,全力引导和推进南繁产业化发展。现今南繁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将向平台化、融合化、国际化、产业化、集群化和产业链条化等方向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正>1.79万hm~2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获批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规划专门划定了1.79万hm~2适宜南繁科研育种的区域,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南繁规划的出台,是南繁基地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要力争用5~  相似文献   

15.
翟军海 《中国种业》2017,(12):32-33
陕西南繁育种企业规模较小,南繁作物主要为玉米,在2015年下半年玉米粮食价格下降带来不利影响后,企业育种规模在次年大幅降低,而科研院所变化不大。南繁是加快品种选育、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建议政府引导、加大扶持,稳定南繁规模,改善南繁供给侧结构,鼓励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南繁育种、分子育种、"互联网+农业"等多种方式,同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强化南繁管理,推动陕西南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繁科技性与历史性、海南南繁不可替代性、南繁功能价值层次结构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南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海南南繁作为科研实践与历史的选择的重大成果,在气候条件、科学育种、粮食生产抗灾救灾、保障种业安全和区位优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通过引入价值工程、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等理念,在研究南繁的功能、价值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基础上,建立南繁功能价值的层次结构。但要实现南繁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实现南繁功能价值,必须要解决南繁在顶层规划、试验用地、制度设计、硬件建设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设南繁育种科研核心保护区、完善南繁法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南繁管理体制、编制实施南繁育制种基地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南繁是指利用海南冬季特有的光温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繁殖加代,在农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和品种应用的重要作用。30年来,江苏南繁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变迁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一道缩影。1革故鼎新,墙外开花墙内香海南南繁基地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底座。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农业人将青春的汗水洒在了这片南繁的热土上,薪火  相似文献   

18.
<正>南繁大事记:从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数人扎根三亚,到1965年国家首次投资建设南繁基地并成立各省、市、自治区南繁指挥部,再到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海南岛召开"农作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  相似文献   

19.
海南三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冬季不仅温度稳定、降雨稀少,湿度小,适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正好与内陆地区生长季苗错开,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和制种的天堂。目前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均在三亚设立了临时或永久的南繁基地,南繁是育种者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和制种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在三亚进行南繁加代育种(制种)工作,迄今为止未见较为正式的报导,笔者根据自己在三亚进行南繁育种工作的实际经验,以辣椒为例,从栽培学角度阐述了在三亚进行南繁与内陆地区的不同之处,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基地发展新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麟等 《中国种业》2012,(12):36-37
介绍了新疆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年来新疆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在南繁服务、科研等方面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及取得的成绩,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南繁基地的发展,发挥南繁在我国种业创新中的独特地位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