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鸡羽速自别雌雄鉴别方法具有鉴别速度快,鉴别率高,雏鸡交叉感染率低,人工成本较低等优点.为研究快羽鸡更替血缘至纯系慢羽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投入商用,我们选用大恒肉鸡快慢羽纯系中的纯慢羽公鸡做了此次血缘更替试验.采取慢羽纯系公鸡与快羽母鸡杂交,收取杂交后第3d、第5d、第7d和第9d的种蛋上孵,测定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慢...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日照麻鸡自别雌雄配套系,依据鸡的快慢羽显隐性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的原理,通过个体选择、测交和纯繁扩群等方法建立了日照麻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日照麻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羽及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5%和99.7%以上。经两系配套,其后代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从而节约了人工翻肛鉴别雌雄的费用,并减少了该方法引起的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贵州黄鸡的培育与品系配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20余年,用地方威宁鸡杂交育成蛋肉兼用新品种贵州黄,选育贵州黄慢羽系,并以其为母系产生羽型自别雌雄配套系黔黄Ⅰ、Ⅱ号,进而组合成三品系配套的兴黔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4.
研究建立了一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公鸡慢羽基因型进行检测和判定,进而快速实现了北京油鸡慢羽纯系的构建。并进一步开展了两种四系杂交配套试验,对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北京油鸡两种配套系自别雌雄鉴别率为公雏99%以上,母雏97.98%以上,该方法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通过寿光鸡和快羽系琅琊鸡进行测交,观察后代中羽速和羽色的表型和分离比例。选择具有纯合基因的快、慢羽兼具黑色素扩散基因的寿光鸡作为亲本,建立快慢羽纯系系谱F1代。选留F1代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建立自别雌雄配套系。结果表明,黑羽对麻羽的遗传方式是完全显性遗传;快慢羽纯系后代快、慢羽比例分别达到99.72%和99.76%以上;羽速自别雌雄准确率公雏99.85%以上,母雏99.77%以上。  相似文献   

6.
快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快慢羽基因被广泛用来进行雏鸡的1日龄雌雄自别。要实现1日龄雏鸡羽速自别,必须有专门的快羽系和慢羽系,然后通过两个系杂交(快羽公鸡配慢羽母鸡)达到羽速自别。据报道,带k基因的快羽鸡和带K基因的慢羽鸡由于所携带基因的不同在一些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上有差异,一般认为k基因对大多数经济性状有利。Kumar和Acharya(1975)报道,白来航快羽新母鸡的开产日龄早于慢羽新母鸡。Vermar和Sing(1983)  相似文献   

7.
白羽鸡快,慢羽纯系及其杂交后代早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3个快羽纯系和3个慢羽纯系以及9个自别雌雄商品杂交组合,测定快、慢羽伴性等位基因(k~ 和K)对白羽蛋鸡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在兼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C系1~10周龄体重明显高于慢羽D系(P<0.05),表现出明显羽速效应;而在蛋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B系早期体重则低于慢羽G系(1~5周龄P<0.05,6~10周龄P<0.10)。表明快慢羽基因的羽速效应因品种(或品系)的不同而异。9个配套组的杂交鸡早期体重均低于双亲均值,明显表现出负的杂交优势,有利于蛋鸡最适体型的筛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长顺天农绿壳蛋鸡实业有限公司原种场保种长顺绿壳蛋鸡纯种自繁群体为素材选育长顺绿壳蛋鸡快慢羽品系,对长顺绿壳蛋鸡原种鸡研究表明,快羽占77.3%,慢羽占22.7%,说明长顺绿壳蛋鸡原种群主要以快羽为主。通过1日龄出苗快慢羽鉴别出快羽群体和慢羽群体,饲养至32周龄通过分子检测和测交等方法建立长顺绿壳蛋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长顺绿壳蛋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86%和99.96%。自别雌雄杂交鸡群准确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9.
黔黄多品系杂交肉鸡——兴黔肉鸡是以“贵州黄”慢羽系为母系,与引进品种配套杂交产生的三品系杂交肉鸡,7O日龄体重达1800g,料肉比2.56∶1,红黄快羽,全净膛率69.9%,胸腿肌率39.7%,胸肌纤维直径33.4μm,保水率61.75%,具有父系生长快、肉质优良的特点,解决了贵州省多年来无多品系配套肉鸡种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伴性遗传原理,我们进行了广源鸡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的初步研究。快慢羽是根据雏鸡主翼羽和主盖羽的相对长度来区别的,主翼羽比主盖羽长为快羽,主翼羽比主盖羽短或等长为慢羽。随着日龄的增加,快慢羽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越来越低,所以在雏鸡出雏后24小时内观察主翼羽与主盖羽的相对长度其准确率最高,在10天内可以参考尾羽的长度来鉴别。快羽鸡与慢羽鸡在生长速度上差别不显著,故建立广源鸡快慢羽品系不会影响广源鸡的生长速度。广源鸡配套品系中海红黄鸡快羽基因频率为100%;江—13隐性白羽系慢羽基因频率为 14.53%;杏花鸡快羽基因频率为63.49%,故海红黄鸡为快羽品系,目前已根据表型选出江—13慢习习公鸡58只,慢羽母鸡50只,杏花鸡快羽公鸡31只。快羽母鸡43只,可望在2—3年时间内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广源一号与广源二号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体现快慢羽性状对生长的作用,消除品种或品系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试验以1日龄罗曼蛋鸡商品代快羽母雏和慢羽母雏作为试验动物,进行同一配套系鸡种商品代母雏鸡中快慢羽性状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罗曼蛋鸡商品代的快羽母雏鸡要比慢羽母雏鸡生长快,饲养至42日龄时,快羽母雏体重极显著高于慢羽母雏(P<0.01)。  相似文献   

12.
对固始鸡自然群研究得知,快羽占8.60%,慢羽占91.40%,说明固始鸡的原始种群主要以慢羽为主。其羽型分布结果为:快羽中R1型占68%,R2型占32%;慢羽中,倒长型占58.8%,等长型占16.5%,未长型占24.7%,未出现微长型。依据鸡的快慢羽显隐性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的原理,通过个体选择、测交和纯繁扩群等方法建立了固始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羽及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5%和99.7%以上。经两系自别配套知,其后代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到了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保证羽速自别雌雄的高速度和准确率,必须提高不同羽速的羽型分类技术。其中,首先是初生时羽型分类的科学化和实用化,其次是对不同日龄的羽型差别规律的揭示也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另外,很可能羽速纯系内的不同羽型与生活力和生产性能有关,如果是这样,则为了提高纯系的性能就必须选育优良羽型。为此,在选育快、慢羽品系和生产自别雌雄杂种鸡的同时,对初生时和72日龄以内不同阶段的羽型特点进行了观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隐性白羽肉鸡(农大系)与黑羽地方鸡种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隐性白羽肉鸡 (农大系 )是中国农业大学利用从法国引进的快大型肉鸡选育而成的隐性白纯系 ,具有隐性白基因纯合 ,生长速度快 ,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将这一隐性白品系与某地方优质兼用型鸡种———该鸡种具有肉质风味好 ,黑羽、黑胫等特征 ,做正反交杂交试验 ,并使用两种饲料营养水平作对比 ,对隐性白与地方鸡种杂交生产优质商品肉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地方鸡为父本 ,隐性白羽肉鸡为母本杂交效果好 ,杂种鸡肉质明显优于快大型肉鸡 ,生长速度在 9周龄达到 1 .5kg ,符合半优鸡上市要求 ,并且 ,杂种鸡保持了地方鸡种的黑羽、青脚等外貌特征 ,该杂交组合还可通过胫色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15.
伴性羽速基因对狼山鸡(N系)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选育后的狼山鸡(N系)快、慢羽5,10,15和20周龄的生长体重和产蛋性能(开产日龄、开产体重、65周产蛋量、蛋重),结果两个品系间差异均不显著。仅快羽系1-42日龄育雏成活率明显高于慢羽系。  相似文献   

16.
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选择8只珍禽贵妃鸡快羽公鸡与32只慢羽母鸡按1:4的公母比例组成8个组合进行配套杂交。其杂交种蛋经孵化出雏,观察每只公鸡的后代中快慢羽雏鸡的数量,再通过翻肛鉴别和解剖验证。结果表明贵妃鸡快慢羽杂交后代雏鸡自别雌雄的总体准确率的96.77%,其中7个组合后代雏鸡的雌雄自别准确率达到100%。因此珍禽贵妃鸡商用配套系的杂交后代完全可以实现商品雏鸡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17.
经三年多的选种和培育,我们已建立了石岐杂鸡的快羽系与慢羽系,并成功地进行繁衍和杂交,作为石岐杂鸡商品代自别雌雄的亲本.快、慢羽两系的主要差异在于其羽毛生长状态.按照遗传理论,负责雏鸡翼羽生长速度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带有慢羽基因的公、母雏,出壳时主翼羽短于或等于覆主翼羽,有的主翼羽尚未长出;带有快羽基因的母鸡或带有纯合快羽基因的公雏,出壳时主翼羽长于覆主翼  相似文献   

18.
从1971年起就快慢羽的遗传方式,品系选育,自别雌雄杂种鸡的羽型,生产性能和配合力等进行了研究。(1)研究确认,初生雏主翼羽生长快慢主要受性染色体K位点上的基因所控制,故利用伴性遗传原理生产自别雌雄杂种鸡准确性很高。(2)经表型分群,基因型测交和快慢羽系各自纯繁,已选育出纯合的慢羽品系R—1系和快羽品系R—2系。两系羽型截然不同,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3)用洛岛红慢羽R—1系作母本,分别与白来航快羽D、E、S和N作父本,杂交后子一代慢羽者100%为公雏,快羽者98%以上为母雏,准确率极高。(4)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区分快羽和慢羽,杂种雏鸡共分5个类型,实际鉴别时可归纳为3个类型。(5)杂种鸡的生长发育均较快,各组育成期和产蛋期成活率相仿。(6)杂种鸡的产蛋量,蛋壳质量和蛋料比表现出高度显著的杂种优势。(7)综合各项生产性能以NR、DR为更好,根据2年的重复测定,选择DR以“自别1号”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群体羽毛与体重早期发育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35日龄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的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羽毛长度及其体重并鉴定快、慢羽基因型。结果显示: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在21日龄之前快羽鸡主翼羽长度显著或极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或P0.01);整个试验周期中,3日龄快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而在14和21日龄等长慢羽鸡的覆主翼羽显著长于快羽鸡和典型慢羽鸡(P0.05);快、慢羽鸡14日龄开始出现尾羽,在14、21和28日龄,快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慢羽鸡(P0.05),35日龄等长型慢羽鸡的尾羽显著长于典型慢羽鸡(P0.05);5日龄等长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快羽鸡(P0.05),14日龄典型慢羽鸡的体重显著大于快羽鸡(P0.05),21日龄之后典型慢羽鸡体重显著高于等长慢羽鸡和快羽鸡(P0.05);表型鉴定为慢羽的群体中有5只基因型鉴定为快羽,表型鉴定为快羽的群体基因型鉴定均为快羽,基因型鉴定结果与表型鉴定吻合率达91.7%。研究表明,通过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及基因型鉴定,可在1日龄有效判断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个体,结果为建立四川山地乌骨鸡黄羽系快、慢羽亚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所家禽研究室肉鸡组利用从法国引进的含“dw”矮脚基因的父母代鸡,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的方法,经过数年来的试验研究,已建立了24个家系,选育出一定规模的纯合型群体,分布在北京市的两个区的四个点上。即将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矮洛克肉鸡纯系,为我国矮洛克肉鸡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经选育后遗传性能相当稳定,杂交优势良好。由于含有“dw”隐性伴性遗传基因,两系和三系配套杂交作为B系用,四系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