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侵害雏鸡和幼年鸡的主要疫病。感染患鸡会快速死亡,还可引起免疫机能障碍,从而造成继发和共感染多种疫病,给后续诊治造成困难,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从发病情况、病理诊断及防治措施等角度介绍肉用黄羽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案例,以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对2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通过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变化与免疫学方法进行确诊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提高雏鸡成活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总结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并提出防制对策,以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近况(安徽农业大学)韩学毛,谢三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侵害的主要器官。该病发...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龄鸡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腹泻和精神萎顿,主要病变是法氏囊出血并进一步坏死,肌肉出血,肾脏肿胀及尿酸盐沉积。本病主要侵害鸡淋巴细胞,故可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方面的状况 ,重点介绍了快速诊断 ,疫苗防治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呼肠孤病毒科法氏囊病毒 (IB 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 3~ 6周龄幼鸡 ,主要症状为腹泻、寒颤、极度虚弱 ,以及法氏囊、肾脏和肌肉的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四、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重度虚弱,剖检变化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 本病的危害主要是病毒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使鸡的法氏囊的淋巴细胞生产受到破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机能障碍。因而,使鸡群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潍坊一养鸡场发生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美国鹧鸪(石鸡)在解剖和生理上与鸡相似,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治疗鸡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也对临床上出现类似IBD症状的美国鹧鸪有疗效,为了进一步确定美国鹧鸪对IBDV的易感性而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的一种疾病——鸡传染性贫血病,系统论述了自1979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病原、流行状况、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并指出诊断重点,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防控该病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鸡腔上囊)而引起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出血、坏死、以及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该病不仅能引起雏鸡的死亡,还能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对养鸡业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严重。该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胸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笔者于2  相似文献   

16.
生石膏汤治疗鸡法氏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尤以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其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顿,厌食或停食,腹下、颈部及体表血管高度充血,拉白色奶油状水样稀粪,高度虚弱,伏卧不动,突然死亡。剖检可见法氏囊不同程度的肿胀、出血或坏死,胸、腿部点状出血等变化,全身肌肉较干燥。由于病鸡受侵害的主要是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又称腔上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或幼龄鸡,发生本病可导致幼龄鸡大批死亡,给养鸡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5月辉南县一养鸡户4周龄左右雏鸡突然发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变化,实验室综合性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分离,细胞毒的培育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分离、细胞毒的培育与鉴定郑世兰,刘福致,姜北宇,张淑平,李林,景小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侵害法氏囊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为特征,其它淋巴器官也可受到侵害,但...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鸡的几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已有IBD的发生及流行,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侵害感染幼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不能正常产生免疫细胞,而造成病鸡的免疫抑制。IBD的发生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并常造成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临床常见由于IBD的发生而继发新城疫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养禽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毒病,主要侵害雏鸡,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多年兽医临床经验,对法氏囊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对一线兽医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