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新一代家蚕抗血液型脓病蚕品种华康3号发种量在全国各蚕桑主产区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华康3号的孵化率与一日孵化率,减少家蚕收蚁批次、提高发育整齐度,比较了华康3号与菁松×皓月在不同催青技术条件下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差异。结果显示:华康3号适宜催青温度与菁松×皓月存在差异,采用菁松×皓月的催青技术催青,在同一调查时间点(催青后第9日下午14:00)华康3号的点青率为6.89%,显著低于菁松×皓月的27.95%,华康3号的蚕种一日孵化率为85.44%,极显著低于菁松×皓月的97.05%;调整催青温度后,华康3号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均有了显著提高,分别为25.58%、97.19%,且与菁松×皓月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蚕卵发育进入戊3胚胎后,将相对湿度由80%调整为83%,华康3号一日孵化率由95.00%提高到97.29%,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华康3号在催青后期适当提高温度(0.5~1.0℃左右),可以显著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提高收蚁齐一度。  相似文献   

2.
安康市2016年秋季在汉滨区、石泉县、平利县、旬阳县11家养蚕户进行了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农村养蚕试验,与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家蚕品种菁松×皓月、明丰×春玉、春华×秋实相比较,华康2号抗病性强,好养、高产,综合性状优良,但丝质成绩不如菁松×皓月品种。  相似文献   

3.
华康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家蚕新品种。山东广通蚕种集团于2015年引进试繁并进行农村区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与现行的菁松×皓月相比,虫蛹率(97.8%)比菁松×皓月(96.6%)高1.2个百分点;产量稳,盒种产茧量45.3 kg比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44.0 kg)高2.95%;茧质优良,茧层率23.3%比菁松×皓月(24.8%)低1.5个百分点,解舒率73.7%比菁松×皓月(66.0%)高7.7个百分点;效益好。适宜在山东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养蚕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选育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对于稳定蚕桑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高产家蚕品种菁松和皓月作为受体,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载体品系N作供体,采用杂交、回交(受体作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和显性基因纯合固定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受体品种;通过系统选择提高、稳定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系并组配成优质、高产新品种菁松N×皓月N(华康3号)。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抵抗能力比原品种菁松×皓月高10 000倍以上,综合经济性状与原品种菁松×皓月相仿。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长江、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域饲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华康3号(菁松N×皓月N)、川蚕27号(芳·秀×白·春)、川优1号(川山×蜀水)3对家蚕品种在汉中市农村的饲养特性,2019年秋季在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司上社区2户饲养条件基本相同的养蚕户进行了华康3号等3对家蚕品种的农村饲养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与川蚕27号和川优1号相比,实用孵化率与川蚕27号相同、比川优...  相似文献   

6.
家蚕品种华康3号在安康蚕区的繁育和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安康市及陕西省在养蚕过程中易发生血液型脓病的问题,引进了华康3号(菁松N×皓月N)原种和一代杂交种在当地蚕区进行繁育和饲养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华康3号原种与菁松、皓月相比,催青经过、全龄经过和蛹期经过均短;春季平均单张原种产茧量高18%左右,平均公斤茧颗数少80粒左右,平均种茧健蛹率高1.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斤茧制种量高0.9张左右;秋季平均单张原种产茧量高22%左右,平均公斤茧颗数少120粒左右,平均种茧健蛹率高6.0个百分点左右,平均公斤茧制种量高1.2张左右。华康3号一代杂交种和菁松×皓月相比,龄期经过略短,上车率夏季高3.10个百分点,秋季高7.31个百分点;解舒率夏季略低,秋季高7.16个百分点;茧丝纤度细,其它茧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相当。华康3号茧丝质量优良,适宜在秦巴山区作为春秋兼用品种在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7年夏秋季对汉中市推广的4对家蚕品种进行了饲育调查,结果显示:873×874、华康2号的张种产茧量高于菁松×皓月、川山×蜀水,华康2号、菁松×皓月病弱小蚕发生率、大蚕发病率、死笼率低于873×874、川山×蜀水,华康2号、菁松×皓月夏秋季饲养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相同条件下,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与当前内乡县大面积饲养的春用品种"菁松×皓月"的对比试养表明,"华康2号"平均单产52kg,比对照种"菁松×皓月"张种产量49. 44kg,增产5. 2%,"华康2号"全龄经过比"菁松×皓月"少12h,抗脓病,抗高温,抗逆性强,整个龄期未发生病害,食桑量大,眠起齐,适宜在内乡县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云南省血液型脓病暴发的问题,2014年开始引进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华康2号, 2015年在实验室内对华康2号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进行了测定,并在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沾益县、保山市及元阳县等蚕区农村基点开展了饲养比较试验,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对BmNPV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达到10~9数量级,而菁松×皓月仅为10~5数量级,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的LC_(50)值比菁松×皓月高出4个数量级。农村基点饲养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虫蛹率普遍比菁松×皓月高,万蚕收茧量在15.00~22.12 kg之间,在血液型脓病暴发的情况下,华康2号的盒种产茧量比菁松×皓月高40%以上。丝质鉴定结果显示,华康2号的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差异不大,且陆良县和鹤庆县等蚕区饲养的蚕茧均能缫6 A级高品位生丝。以上结果表明,华康2号具有较强的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容易饲养,茧丝质好,是优良的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可以在血液型脓病多发的季节和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菁松皓月、两广二号、华康2号、华康3号、872×871 5个蚕品种为材料,进行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菁松皓月的4龄健蛹率、4龄结茧率、F1代两日孵化率等指标皆高于华康2号、华康3号和872×871品种,整个饲养周期中两广二号生长发育整齐度高,极少见病死蚕,健康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经过一个家蚕饲养世代的调查研究,结合5个蚕品种试验综合表现得出,两广二号对饲料适应性最强,健康指标、产丝量指标、产卵质量、F1代孵化情况等都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家蚕品种更新速度、提高栽桑养蚕经济效益,今春,在省蚕种公司和蚕研所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引进了苏镇×春光、春岭×钟月、华瑞×春明三对家蚕新品种.与我区大面积饲育的菁松×皓月在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仅从饲育角度的品种间综合性状表现的对比与调查. 1 基本情况 饲育中,为了保证调查对比的准确性,我们将三对品种放在不同乡镇饲育,其中重点集中在有长期原蚕生产经验、养蚕水平较高、桑园长势良好、服务功能较强的有40hm2桑园的蚕桑重点村--古寨乡九房村进行.该村今春共养蚕740张,其中:苏镇×春光100张,占该品种50%,春岭×钟月300张,占该品种60%,华瑞×春明100张,占该品种100%,其余340张均为菁松×皓月.区、乡、村均派专人对四对品种的全程饲育管理进行系统的调查与数据收集. 催青是采用二段加温法,参照以往的催青标准,与全区其它数万张蚕种一起进行的.经比较,三对新品种的积温要略高于菁松×皓月.在催青过程中,胚子发育整齐.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近年来多批次高效养蚕模式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推广华康2号的基础上,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从2021年开始,引进华康3号在碧海、阴底2个乡镇(街道)开展农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与华康2号一样均表现为孵化齐、就眠快、眠起齐、蚁蚕活泼、食桑快、发育整齐、迟眠蚕和弱小蚕少,5龄起蚕后均表现出食桑旺、转青快、强健好养等特点;华康3号与华康2号抗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能力强,均未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但大蚕期和蔟中均发生细菌性病害,同一农户、相同饲养条件下,华康3号细菌性病害发病率均低于华康2号;华康3号的茧层率比华康2号高0.10个百分点,4龄起蚕结茧率比华康2号高0.82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比华康2号高17.18%,盒种产值比华康2号增收413元。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华康2号的品种特性和2019年以来开始进行的家蚕多批次饲养技术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春蚕期(第1、2批次)、晚秋蚕期(第6批)饲养华康3号,在夏、秋蚕期(第3、4、5批次)饲养华康2号的养蚕布局,助力毕节市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品种浙凤1号(雌29×卵36),与现行当家品种菁松×皓月的对比试验情况来看,该品种孵化齐一,一日孵化率高,小蚕期趋密性强,各龄蚕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五龄食桑量比菁松×皓月略多,抗病力好,张产和万头蚕产量高,是具有优良综合经济性状的新品种。上蔟齐涌、喜结上层茧。丝质成绩与菁松×皓月相比,解舒率高,解舒丝长长,上车茧率高;茧丝长略短,清洁净度好,净度比菁松×皓月略低,但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北方蚕业》2019,(4):38-40
2018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引进的家蚕新品种华康3号、川山×蜀水进行了室内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上车率、茧丝长、解舒丝长都高于明丰×春玉、两广2号品种,与华康2号差异不明显,万米吊糙都小于明丰×春玉和华康2号品种。华康3号的解舒率略低,川山×蜀水的茧丝纤度略粗。分析认为,华康3号和川山×蜀水适合安康蚕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是隆阳区的主要蚕病,2015年春蚕期、2016年夏蚕期,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引进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高度抵抗性的华康2号家蚕新品种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抗性强,蚕茧增产明显,2015年春蚕期盒种产茧量55.00 kg,比菁松×皓月(42.50 kg)高29.41%;2016年夏蚕期盒种产茧量46.20 kg,比菁松×皓月(41.50 kg)高11.33%。2016年晚秋蚕期在保山市隆阳区的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3个乡镇共示范推广华康2号蚕种500.00盒,盒种产茧量47.50 kg,比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金鸡乡、河图镇3个乡镇同期饲养的菁松×皓月(33.01 kg)高43.90%;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全面推广华康2号蚕种5.03万盒,产茧量2 510.0 t,平均盒种产茧量44.17 kg,实现蚕茧产值1.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菁松、皓月这对品种在我省推广至今已有近20年。我场从1986年开始春繁和秋繁杂交种,伊始,从原种同养到一代杂交种均表现为孵化齐一,发育快而齐一,是一对好养的多丝量春用品种。而从1993年开始出现春繁的菁松×皓月的孵化率明显低于同期对交批的皓月×菁松,...  相似文献   

18.
文章报道了2015年春蚕期苏荣×锡玉的试养结果,该品种较菁松×皓月全龄发育经过略短、抗性较强、粒茧丝长长,正交苏荣×锡玉较菁松×皓月茧形略大,反交锡玉×苏荣较皓月×菁松茧形略小,kg茧粒数、干壳量、解舒丝长、解舒率以及清洁、洁净等成绩总体较好。该品种在农村有推广前景,但有关性状表现还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春秋两季,对山西省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晋蚕三号、野三元进行了原种繁育比较试验。从性状表现和制种成绩来看,菁松、皓月表现最优,晋蚕三号中日系次之,野三元中系表现较好、日系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0.
《北方蚕业》2018,(4):31-33
2018年春季,以菁松×皓月作为对照,对苏婴×熙阳、鲁87×鲁88、Z831×Z842共3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观察了解新品种在催青、饲养中的性状表现,调查这几对品种的茧质及丝质成绩,概述其综合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