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花生突变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生通过辐射可以诱发各种性状产生突变。性状突变,表明了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产生突变,而酶是基因型表达的一种形式,但目前用同工酶分析花生辐射突变的报导材料很少。本文仅选用一部分突变性状稳定的突变体和原种做酯酶同工酶的测定分析,探讨花生辐射诱变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花生辐射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辐射可以导致生物各性状突变,这是众所周知的,1987年对158份花生突变体作了有关生物学、植物学、抗性等方面的初步观察,以进一步了解其辐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选育抗旱丰产优质花生品种,首先必须筛选出抗旱的种质资源。目前国内外对花生抗旱性的筛选与鉴定技术虽然已作了一些研究,但还缺乏明确可行的技术指标。为此,我们利用辐射创造的一大批花生突变体进行这一研究,以寻求最佳的抗旱鉴定指标与技术,同时,也为进一步利用这些突变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花生辐射突变体后代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系统的报导。为此,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其目的是探讨突变体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进一步提高辐射育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利用γ射线照射早熟种白沙1016、  相似文献   

5.
花生辐射突变体后代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几个花生辐射突变体后代的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突变体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利用γ射线照射白沙1016、徐州68—4、花28、花27、昌花4号等产生的突变体后代做为研究材料,田间种植,行距1.4尺,株距0.5尺,行长20尺,每突变体尽种子数种植,对照种一行,整个生育期间,定一株调查各主要突变性状的遗传变异,利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计算其分离比例。  相似文献   

6.
除高油酸自然突变体外,中国通过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已创制出新的高油酸花生突变体。从花生栽培种与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rigonii杂交后代中鉴定出FAD2G插入型新突变,不同于国内外已报道的FAD2B A插入型突变。中国迄今已育成14个高油酸花生品种,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区试。中国高油酸花生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综合抗性水平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高油酸花生品种区试和扩繁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高油酸花生相关标准须尽快制定,以加速高油酸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花生辐射育种,国内外都做了大量工作。在生产上已推广了奥油22、551,辐矮50和NC4—X等几个辐射选育的花生新品种.但目前国内对花生辐射育种的看法不一。一种意见认为,辐射是花生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一种意见认为,辐射对花生育种效果不大;还有的认为,辐射必须与常规结合才能有效。在花生辐射遗传方面,国外有一定的研究,国内研究较少.我们从1971年起,结合花生辐射育种,对花生辐射的一般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一些粗浅地研究,现综合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常规育种难以培育出突破性新产品,利用诱变手段创制突变体材料是作物种质改良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鲁花6号、花育19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花育32号、花育33号、四粒红、龙花生8个花生品种(种质)为材料,利用EMS诱变、~(60)Co-γ射线辐照或快中子辐照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了一个突变体库。利用近红外法检测突变体主要品质性状,发现诱变可提高突变体的油酸含量和油亚比值,油亚比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和油亚比间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各品质性状对油亚比的影响顺序:油酸含量(1.522)棕榈酸含量(0.387)含油量(-0.271)蛋白质含量(-0.273)蔗糖含量(-0.698)。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检测发现,154份花育19号高油酸突变体FAD2B基因的442bp位点插入了一个"A",导致高油酸突变性状的产生。突变体油酸、亚油酸变幅分别为66.46%~80.30%和1.29%~13.34%,油亚比变幅4.98~62.31。本研究丰富了花生种质资源,并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60Co-γ辐射对木薯生长的影响及其突变体的SC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确定突变体DNA变异的情况,以新选048和华南205木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0(CK)、50、100、200、400、800 Gy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诱变,观测不同辐射剂量下木薯的生长情况,对辐射诱变后的种植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并对表型变异稳定的突变体采用SCo T分子标记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辐射敏感性不同,新选048和华南205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14、219Gy,而当辐射剂量达到400 Gy时,2个木薯品种的致死率均达100%,因此,木薯60Co-γ辐射诱变较合适的诱变剂量在200 Gy左右;在0(CK)、50、100、200、400、800 Gy辐射剂量下,新选048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5%、5.4%、0%、0%,华南205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2%、3.5%、0%、0%;据20142016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本试验获得了8份包含了裂叶叶形变异、叶柄颜色变异、株高变异、茎粗变异的稳定突变体,对其采用SCo T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1条引物可检测到木薯母本及其突变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今后木薯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且采用SCo T分子标记能较好的鉴定辐射诱变获得的木薯突变体材料,为今后木薯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IT-ISJ标记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IT-ISJ标记在花生的应用效果。采用7对IT-ISJ引物扩增20份花生样品,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银染显色。结果表明,每对引物扩增出来的条带数为5~18条,多在10条以上;能很好地揭示野生型花生与其突变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花生野生种多态性程度最高,参试的栽培种四大类型品种,多态性率较低;作图亲本条带的多态性率居中,说明亲本间遗传差异较大,可满足作图需要。提示IT-ISJ标记在花生品种鉴定、突变体鉴定和图谱构建上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60)钴照射花生引起各种性状的变异,国内外有较多报导,但引起根系突变以及突变后与抗旱性的关系,目前报导不多。为此,我们于1983年对已获得的几个花生突变体进行了这方面的观察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筛选和利用突变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油酸是当前花生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发掘新的高油酸亲本材料,对于拓宽花生高油酸育种的遗传基础、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花生栽培种与不亲和野生种A.rigonii的杂种后代中鉴定出高油酸自然突变体,并对其后代的结实特性和部分材料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初步获得了丰产性较好的高油酸大花生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生长习性是影响花生种植密度的重要因子,与株型育种及产量高度相关。花生突变体A38来自匍匐型高油酸品种Sun Oleic97R的EMS诱变,其株型直立,且高抗花生晚斑病。本研究以该突变体A38与其野生型Sun Oleic97R杂交构建的F_1、F_2群体为材料,开展了A38的表型鉴定及其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与匍匐型的Sun Oleic 97R相比,突变体A38的生长习性为直立型,所有F_1植株表现半匍匐表型,F_2分离群体中直立、半匍匐和匍匐的分离比例比符合1∶2∶1。表明A38的直立突变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匍匐对直立为不完全显性。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控制花生生长习性基因的克隆、株型的分子设计育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花生学报》2021,50(2)
花生高油酸供体亲本严重匮乏且多为F435型FAD2突变,创制并利用新型高油酸突变体对花生高油酸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普通油酸的野生型花生15L46和本团队创制的高油酸突变型花生15L46HO FAD2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证实FAD2B基因存在G558A突变。在此基础上设计两套AS-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检测该突变位点,效果良好。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稳定,为该突变体的育种利用提供了标记辅助选择工具。  相似文献   

15.
通过钴60辐射诱变京科糯2000获得了一个糯玉米突变体库。从该突变体库中鉴定出71个不同类型的雄性完全不育的突变体。通过候选基因分析和表型-突变基因共分离鉴定,从无花粉突变体中鉴定到一个ms8突变体,一个花药缺失突变体鉴定为silky1突变体。两个突变体均表现出雄性完全不育,而营养生长和雌穗结实正常,适用于雄性核不育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中花11辐射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伽玛射线对粳稻品种中花11进行辐照,以诱导广泛的形态突变体,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辐射第1代单本移栽并实行单株收获;辐射第2代(M2)播种1万个家系,自苗期开始至成熟期各个生育阶段从中独立选获各类形态突变体540个;经M3复选获得包括叶、茎、穗和育性变化等各类突变体431份。统计结果表明,形态性状的突变频率为5.1%。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辐射诱变在创造种质资源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辐射诱变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辐射可以诱发新的基因突变,打破基因连锁促进基因重组,可以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实现基因的转移。利用辐射已成功地获得了数以万计的早熟、矮化、抗逆、优质、育性等性状变化的突变体,有许多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时辐射诱变在创造种质资源上的成就进行了阐述,并对获得突变体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辐射亚麻花药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γ射线辐照接种后的亚麻花药,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突变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的影响,探讨了亚麻花药辐射诱变的适宜辐射剂量及突变体当代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20.
重茬是花生生产上存在的一大难题,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生产上迫切要求提供耐重茬的花生新品种。为此,我们对辐射选育的几个花生新品种(系)作了耐重茬性的研究,以便为生产上提供耐重茬品种,同时为今后进一步选育耐重茬的花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大花生类型-辐射品种(简称辐品,下同)8130;杂交品种(简称非辐品,下同)鲁花10号。小花生类型-辐射品种8122与8213;杂交品种8126和白沙1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