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四川丘区猪肉生产生命周期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方法学和情景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丘区3种典型的养猪生产情景进行了猪肉生产的生命周期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分析.结果表明,设定参数下不同的生产系统具有不同的环境影响方式:情景A(散养模式)具有最大的气候变暖潜势(4.812 8kgCO2-eqv·FU-1),情景B(适度规模养猪)具有土地占用最多(12.13 m2·FU-1)、不可更新能源消耗最大(18.2 MJ·FU-1)、酸化效应(0.064 366 5 kgSO2-eqv·FU-1)和富营养化(1.816 95 kgO2-eqv·FU-1)最严重等,而情景C(集约化养猪)水资源消耗(1 942.69 kg·FU-1)最大.此研究揭示了四川丘区主要养猪模式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收获时间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人工费居高不下,青贮玉米迫切需要机械化收获。现有大中型青贮饲料收获机难以适应四川丘区地块小、分散不集中等地形特点,收获环节是四川丘区青贮玉米生产的薄弱环节。项目针对四川丘区青贮玉米收获难问题,以适合四川丘区特点的川丰轮式拖拉机为动力底盘,研制了一种集收割、切碎、揉丝于一体的小型自走乘座式青贮玉米收割机械。研制该机既能增加川丰系列小四轮拖拉机的配套机具,拓展其用途,充分发挥其保有量大、价格实惠、适宜丘区使用的优势,又为丘区青贮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提质增效,促进四川丘区青贮玉米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物灾害是一类重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菌物、有害植物、有害动物等)种群数量大暴发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威胁或重大危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四川丘区农作物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开展了生物灾害的灾害种类、为害情况、为害趋势、为害加重原因等几方面的大量资料分析研究。文章总结了丘区旱作生物灾害发生的种类和其为害情况,提出防治策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措施防治为基础,物理措施为支撑,生物措施为重点,化学防治为保障”。掌握丘区生物灾害的发生种类及为害规律,有利于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并为减少在丘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四川丘区油菜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73-74
分析了四川丘区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效果,提出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施“三结合”加快丘区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良种与良法、农艺与农机、现代农业技术与现代经营方式“三结合”模式推广,有利于解决四川丘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土、光等自然资源禀赋等制约和生产成本升高、劳动力日益短缺、机械化程度偏低等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丘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意愿,实现丘区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田鼠害与外来入侵生物灾害都是重要的农业灾害。丘区地区害鼠种类繁多,严重时可使整块农田作物绝收,对农业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对环境、生态、经济、健康、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结合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类型、特点、规律和危害等方面,以及对全国入侵生物的现状和趋势的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总结了四川丘区旱作农田鼠害的主要种类和其为害情况,以及四川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入侵途径、为害及特点等,提出了对鼠害采用生态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并加大力度,对外来入侵生物采用"防患于未然,扼杀于萌芽,截断其途径,扑灭其形成"的防治策略,为四川农业鼠害治理以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农业碳计量学方法对种养复杂系统全生命周期固碳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估,是从全产业链视角开展我国低碳农作制度设计和优化的基础。本研究比较了5种系统情景及其对应的种养循环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框架,以期为国内外低碳农作制度创建提供科学、合理、可用的方法学借鉴。【方法】研究基于ISO 14040发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框架,结合IPCC提供的农田和养殖业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在不同的系统边界下,构建种养循环农作制度碳足迹评估框架,并以华南热作区鲜食玉米-奶牛-粪便还田循环模式为实证研究对象开展评估效果验证。【结果】评估框架明确了种养循环和分离模式全产业链都包含有农资投入、农田种植、动物养殖、粪便管理、运输和土壤碳汇变化等6个核算环节,并对各环节的碳计量学逻辑及其碳足迹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案例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奶牛-粪便还田种养循环模式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比分离模式降低了34.44%,表现出更好的固碳减排效果。评估框架对种养“耦合”或“脱耦”后对上游农资生产及运输环节的“间接排放”,以及下游产业链饲料替代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替代性减排”特征能够充分体现,实景系统田间实测数据和调研数据与背景系统...  相似文献   

8.
黄瓜是四川盆地西北丘区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利用大棚进行早春黄瓜的栽培已成为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利用大棚栽培黄瓜,可提前播种,提早上市,从而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该区域大棚蔬菜生产原主要位于河流冲积坝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坝区逐渐成为工业区和住宅区,大棚蔬菜生产亦因此逐渐迁往丘区,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现已集成出一套四川盆地西北丘区大棚黄瓜早春茬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科技状况的不断改善,电力提灌站在丘区乡镇的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丘区农业灌溉和农民饮水条件,但是,目前丘区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尚存在诸多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区域提灌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丘区乡镇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浅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科技状况的不断改善,电力提灌站在丘区乡镇的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丘区农业灌溉和农民饮水条件,但是,目前丘区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尚存在诸多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所在区域提灌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丘区乡镇电力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浅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猪肉供应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在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猪肉的供应及价格波动情况;分析了中国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展望了中国猪肉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EMD和FFT方法对中国的生猪产量波动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生猪产量总体发展特征是在波动中不断上升,但年增长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就产量而言,我国生猪波动周期以3.33年短周期为主(贡献率高达53.7%),此外还存在一个较为清晰的5年中周期以及更长周期的波动尺度;(3)近几年生猪产量波动越来越大,波动周期性也越加模糊。  相似文献   

13.
凡兰兴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542-2545
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对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很大。在分析猪肉价格波动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养猪业的发展对策。分析表明,对养猪业发展支持力度不足和方法欠妥是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养猪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应在补贴种粮的同时,大力发展养猪业,除了在生产领域反哺外,还要加大在流通领域保护的力度,既要支持规模化养殖户的发展,又要兼顾散养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Key technologies for green food pork production we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as aspects of business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ectuipments and facilities,product quality control ;and pork production site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猪肉产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莉  郭庆海  史洺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12-20814,20818
采用速度法对东北地区猪肉产量波动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猪肉产量波动的因素,并提出了保障东北地区猪肉产量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即:发展集约经营的生猪生产模式、加大支持科技支持力度、健全重大疫病监测与防控体系、落实生猪保险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绿色食品肉猪产业化生产的角度 ,阐述了绿色食品饲料生产 ;绿色食品肉猪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肉猪屠宰及冷却加工技术 ;产品质量监测 ;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和绿色食品肉猪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姝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2):335-342
猪肉市场的调控已成为关系民生和民心的重大问题,也成为政府应对通胀和稳定供应的重大课题。2007年起中国政府加大对猪价调控,但猪价的周期性波动却愈演愈烈。作者通过分析可知,针对流通环节的猪肉储备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猪价,但针对生产环节的调控措施则无论是在力度上还是方向上都和预期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其综合效果反而加剧了猪价的波动。研究政府对猪肉市场调控措施的效果,作者提出需要将生产环节的调控措施和流通环节的调控措施分开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未来5年中国猪肉市场形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2013年能繁母猪存栏保持高位影响,2014年上半年猪肉产量和进口量分别增3.0%和9.2%,同时消费低于预期,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下跌并创近3年来新低,未来猪价将进入新的周期。未来5年中国猪肉产量年均增速为2.1%,到2018年猪肉产量将达到6 080万t,消费量将达到6 130万t。受生产成本上涨和生产周期影响,未来2年猪肉价格将处于上涨周期。猪肉进口量将稳中有增,到2018年达到70万t左右。养殖效率、疫病、国际市场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将影响未来猪肉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在制作中分别添加红茶粉、青茶粉和绿茶粉的三种不同猪肉干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及对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猪肉干中的茶多酚含量等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综合色泽、口感和风味,添加茶粉提高了猪肉干产品的品质,三种猪肉干产品中,青茶猪肉干品质最佳;相同的制作时间,青茶猪肉干的含水量最低,在适口的含水量范围,含水量低利于猪肉干品质保鲜;添加茶粉,各种类猪肉干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均有降低,但并不显著;除红茶猪肉干较未添加茶粉猪肉干脂肪含量降低,青茶猪肉干和绿茶猪肉干中脂肪含量均有提高,增加了猪肉干产品的适口性;经过高温制作,茶香猪肉干中茶多酚含量均降低,青茶猪肉干茶多酚含量保留量最多,且降低率最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香港猪肉市场(包括生猪及冻猪肉)的需求、供应、进口来源和价格进行较详细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猪肉的需求不断上升,而本地生产的生猪不及总供应量的二成。进口的生猪和冻猪肉均以来自中国内地占绝大部分:生猪和冻猪肉近年的价格变动不大,来自中国内地的生猪和冻猪肉的价格均较低,文章对中国内地的生猪及冻猪肉出口存在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