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文春  吴金凤 《警犬》2013,(8):24-25
犬免疫抑制病是指由各种原因或致病因素引起,以机体免疫系统损伤造成机体抵抗力和抗病能力下降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免疫抑制有原发性(先天性)免疫抑制和继发性(获得性)免疫抑制。原发性少见,继发性多见,该文通过临床总结,就如何预防犬免疫抑制病谈谈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一、犬免疫抑制病的诱导因素原发性免疫抑制病在临床上主要是与犬品种有关,如比格犬、沙皮犬、德国牧羊犬等患有一种IgA缺陷,  相似文献   

2.
血孢子虫病或血球孢子虫病是一种以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非常严重的血液原虫病,主要是由孢子虫亚目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的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是一组寄生于牛羊血液性原虫病的统称。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并发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某猪场养猪110头,体重20~60kg不等。于2002年8月10日开始,先后有4个圈75头猪相继发病。畜主曾用强效阿莫西林、氨基比林、痢菌净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死亡3头。1周后请求我站诊治,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并发,经综合治疗很快控制了疾病。  相似文献   

4.
少阳证病位在半表半里,其病因一是邪人肌表,未及时治疗。表邪未解而传人少阳经;二是外邪直中半表半里;三是里邪外出,阳明经病邪传人半表半里而致。当邪入少阳致使少阳机枢不利,正邪纷争,故见寒热往来、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这些主证也是诊断少阳经病证的主要依据,现就临证体会分析浅述。  相似文献   

5.
仲景立桃仁承气汤,主治太阳病一蓄血症。其病机为太阳病经邪未解,随经入腑,结在膀胱血分。中医辨证以症为主,太阳蓄血证为:其家畜如狂或发狂,肚腹急结或硬满;而西医所谓之肾病,有肾炎与泌尿系统感染之不同,但其尿中均见红细胞。若是肾炎,则属水肿腰痛,虚劳等病的范畴;若是泌尿系感染多属五淋范畴;多伴有尿频、尿急或艰涩不利的症候,亦有病久无淋痛者,总之俱为水道之病。其治疗方法,即可从太阳腑证中求之。  相似文献   

6.
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表苍白等特点,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良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  相似文献   

7.
土拉伦斯菌病的一种感染土拉伦斯弗郎西斯氏菌引起的疾病,与猫之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如发热,厌食,昏迷,淋巴结病,口腔溃疡,肝肿大和黄疸)攸关,其病性为轻微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兽医临床中,对于幼畜惊风病的治疗,笔者在用西药清热镇静、补液等措施的同时,内服中药羚角钩藤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病因此处所指的惊风病是指患畜有眩晕欲卧、震颤、抽搐等症状时的征候。即指肝风内动症。肝为风木之脏,热盛可产生此证。热极生风,指在外感热病中,由于邪热亢盛,因而引动肝风所表现的征候。此证多发生于温热病的极期。热邪充斥三焦,热势炽盛,故高热;热入心包,心神昏愦,则神昏、狂躁;热灼津液,筋失所养,引动肝风,故见抽搐,痉厥,项强等筋脉拘急的表现。此证的辨证要点在于高热与肝风症状并见…  相似文献   

9.
经研究证明:多种病原间相互作用.往往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病原为钥匙病原.率先通过降低宿主局部或全身的防御机制而使其它病原相继侵袭感染.如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蓝耳病)、猪的Ⅱ型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猪流感、肺炎放线杆菌被认为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的钥匙病。  相似文献   

10.
论临证谨守病机之重要戴永海(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潍坊26104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的机理。它对于疾病的诊察和治疗具有决定性意义。《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对于病机的论述,内容非常广泛,诸如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  相似文献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猪贫血、黄疸、发热和全身性皮肤发红(故部分地区又称为“红皮病”)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有的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相继在猪、牛、羊等家畜中查到附红体,  相似文献   

12.
提高新生幼驹溶血病治愈率的体会高启贤张慧玲(甘肃省畜牧学校武威黄羊镇733006)新生幼骡驹(公驴×母马)或(公马×母驴)的溶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幼驹疾病,也是引起幼驹死亡的主要原因。虽说近年来农区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而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15日,在我市上庄乡某养羊场饲养的328只发现羊痘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至41℃~42℃,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精神沉郁,喜卧厌食,眼睑肿胀,病初鼻流清涕.后期转为黏性、脓性分泌物。一周后,有近半数羊只出现临床症状,此时,早期发病羊只在皮肤无毛处或少毛处(颜面、鼻唇、母羊乳房皮肤及阴唇部黏膜)出现圆形红斑,1~2天后红斑形成丘疹,  相似文献   

14.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指营养不平衡、缺乏或不正确的饲养管理所造成的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前者是因动物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过量而干扰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缺乏、不足或失衡等:后者是因体内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现代生产中。有人倾向于把它们称为生产病(Productive Disease)。主要包括糖、脂肪及蛋白质营养代谢病、矿物质营养代谢病、维生素营养代谢病、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疾病等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兔脑原虫病     
兔脑原虫病顾有方沈永林汪志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兔脑原虫病(Encephalitozoonosis)是由兔脑原虫(Encephalitozooncuniculi)寄生于兔脑和肾脏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呈慢性、隐性或亚临床经过[1、2...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体,感染猪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已出现流行趋势,在临床上常容易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目前养猪业中原发性的一般少见,而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多见,当前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病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等与附红细胞病混合发生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当或应激条件存在时很容易发病,在广大农村养猪户中由于缺乏兽医技术,免疫不科学,出现该病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例更为多见。本文以一起典型的附红细胞体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为案例,给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1.鸡马立克氏病。病鸡出现运动障碍,呈一侧性(或两侧性)麻痹,即呈一足伸向前方,另一足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劈叉姿势。有的病鸡还有两翅下垂,低头斜颈,步态拘谨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天祝藏族自治县某鹿场饲养天山马鹿73头,2006年7~9月有9头鹿相继患后躯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最终呈犬坐姿势的一种疾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鹿附红细胞体病。用血虫净(三氮脒、贝尼尔)、黄色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控制了该鹿场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放线菌病是多发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疾病,以出现组织增生,形成肿瘤(放线菌肿)和慢性化脓病变为特征。以2~5岁牛最为易感,病变常见于骨组织尤其是下颌骨中。其肿瘤常形成瘘管,向外排脓。脓汁中有直径为3~4mm的奶酪样颗粒(俗称硫磺颗粒),即放线菌菌簇,见之即可作出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在兽医临床上或中兽医原书籍中众医者们对脾胃病机论之甚详,而对大小肠的病机理论及证候,特别是小肠病机谈之较少,因此,笔者多年来对小肠病机理论及其证候规范化进行初步探讨,不仅是兽医临床的需要,而且对发展中兽医学的病机和证候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