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直肠破裂很少发生,一般发生在直肠检查时,如病畜突然骚动,肠壁可被检查者手指戳破。直肠破裂发生在直肠狭窄部为常见,一般分为不全破裂和全破裂。笔者曾应吉林省舒兰市、前郭县、农安县、双辽市、德惠市、榆树市、长岭县、梨树县、东丰县、公主岭市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密山市等市(县)良种繁殖场、兽医院的邀请,诊断治疗马直肠破裂47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疝是引起马肠绞窄性梗阻的常见病因。肠箝闭一般会涉及到网膜孔 ,胃脾及肾脾韧带 ,膀胱侧韧带 ,小肠和降结肠肠系膜的损伤等。盲结肠褶是连接盲肠侧带和右下结肠外侧游离带的腹膜褶。盲结肠褶内有盲肠淋巴结 ,盲肠血管和一些脂肪组织。现报道通过近端盲结肠褶而形成肠疝的临床症状、手术所见及结果。研究来自伊利诺斯州马病医院门诊 ( IEH) 9匹马的医疗记录 ,这 9匹马均通过近端盲结肠褶破裂孔形成肠绞窄梗阻而做了外科手术。临床材料包括品种 ,年龄 ,性别 ,全身检查情况 ,腹腔直检结果 ,胃反流是否存在 ,腹腔液分析结果 ,PCV和血清蛋…  相似文献   

3.
自Martini(1956)报导乳牛盲肠扩张和扭转的临床现象以来,日本近年来对该病手术治愈的病例报道也不少。有关盲肠扭转的直接原因还不十分明确。作者遇到一例犊牛因肠壁在回盲结口附近和一部分大网膜粘连而引起肠腔狭窄,结果继发盲肠扩张和变位,对此施行盲肠全切除,将回肠和结肠进行吻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病例一头6个半月龄的去势犊牛,于78年7月11日突然发生急性疝痛,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4.
马属动物(特别是马)多发急性胃扩张、急性肠臌气、急性胸膜炎等急性发作性疾病,临床上如治疗不当,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易导致胃肠破裂或呼吸抑制而死亡。近年来,笔者用雄黄大蒜酊治疗马属动物急症8例,治愈6例,有效缓解症状2例。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79年5月52日曾诊治万顺公社丰收大队第四生产队肠瘘马一匹(母、三岁、栗毛)。会诊后决定手术治疗。经扩创发现损伤段肠管破裂口缺损较大,乃施行肠管断端吻合手术。术后经过良好,住院治疗两周痊愈出院。现报导如下:病史:患畜于今年四月三十日在自由放牧中,因卧地不慎,被树茬刺伤右臁部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马盲肠溃疡病,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编者认为,临床上马盲肠溃疡确实存在,但多数不是独立的疾病,而且多是由于泛发性大肠便秘或其他炎症引起的继发症或并发症。在慢性病程中溃疡加剧,引起肠管破裂甚或局部坏死(多在肠系膜根部)。但对该病的病名、临床症状、发生原因及发生机理等,目前认识尚不一致,现将此病例报道如下,供大家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引言人们一向认为马具有很强的先天性抵抗结核能力,然而最近却有几例结核菌感染马的报导,特别是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淋巴结核分枝杆菌菌·群(MAIS)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也有几例马肉芽肿瘤肺炎的报导,根据其病理损伤虽不能证实有抗酸菌存在,但可确认为  相似文献   

8.
马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呼吸道卡他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有发生马流感的报导。Jacguet A等(1987)报导,法国1979、1983、1985年马流感大流行,分离到流感病毒。Nerome K报导(1987)由美国、巴西、日本、英国、罗马尼亚、瑞典、瑞士等国获得17株马流感病毒株。Uppal·P·K等报导(1987)印度1987年1月发生马流感,经病毒分离证实为A/马—2型流感病毒。据殷震等(1987)资料,马甲1型流感发生于瑞  相似文献   

9.
对124例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自然病马分组投服碳酸盐缓冲合剂(两个配方)和/或药物阻断(2%盐酸普普卡因液100毫升)胸腰段交感神经干,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碳酸盐缓冲合剂一号方(碳酸钠150.0,碳酸氢钠250.0,氯化钠100.0,氯化钾20.0,常水8~14升)的疗效最佳,对57例不全阻塞性犬肠便秘(胃状膨大部28例,左下大结肠15例,轻症盲肠便秘14例)的治疗率为100%,投用方剂数为1.2±0.17付,结粪消散时间为26.7±5.21小时;对47例重症盲肠便秘的治愈率为93.6%,投用方剂数为1.5±0.98付,结粪消散时间为35.5±20.78小时。药物阻断交感神经干的疗效则甚差,6例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虽全部治愈,而4例重症盲肠便秘仅治愈1例。通过治疗试验,不仅探索出治疗马不全阻塞性大肠便秘的又一途径,而且初步证实了盲肠等大肠各段的不全阻塞性便秘,通常主要起因于肠道内环境特别是酸硷环境改变所致的肠弛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马白盲肠秘结以发展缓慢、病程长(1—3周)、容易复发且结局危险为特征。这主要是与其生理解剖特点有关。我们经过探讨、验证,摸索到在治疗马的盲肠秘结中,以体内外阶段性的、反复按摩盲肠(包括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了健康马和肠便秘马以及肠便秘继发肠破裂马血浆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别及其变化,讨论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与肠便秘马病变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肠便秘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2.
选用成年马5匹,用HRP法研究了马盲肠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被标记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于腹腔肠系膜神经节内,同时马的后肠系膜神经节和T_(6~16)、L_(1~6)交感于上的椎旁神经节也都含有标记细胞,这与传统的观点不同,说明支配马盲肠交感神经的来源相当广泛。标记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以中、小型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3.
粗纤维水平及品质对家兔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纤维对家兔的营养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经家兔盲肠内的微生物发酵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 (VFA)以提供能量 ;二是维持家兔的正常消化生理。许多研究证明 ,家兔对粗纤维的消化并不十分有效 ,且明显低于马、猪和反刍动物。美国NRC( 1 977)公布家兔、牛、马、猪、豚鼠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 1 4%、44%、41 %、2 2 %和 33%。Cheeke( 1 987)解释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家兔的肠道肌肉运动将大颗粒 (主要是纤维性组分 )挤入结肠 ,形成硬粪然后排出体外 ;同时以逆行蠕动将小颗粒 (主要是非纤维组分 )送入盲肠发酵 ,形成软粪 ,而家兔日粮中纤…  相似文献   

14.
<正> 马、牛的直肠破裂,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原因,马主要是由于直肠检查时,患畜突然骚动,强热努责,兽医操作粗鲁,并常见于使秘的马属动物施行按摩不当所致,而且大部分破口在直肠的狭窄部。牛的直肠破裂  相似文献   

15.
文摘     
9322 北美发生马神秘病//《Vet.Rec》1993,132(3):53—54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某地3个赛马场报告发生一种马神秘病,发病率为3—27%,死亡率较低,共波及2000多匹马。美国病马中所见的临床症状有些象马病毒性动脉炎,而加拿大病马则表现盲肠结肠炎症状,并且只有纯种马感染。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马瘟、马传贫、马病毒性动脉  相似文献   

16.
马的盲肠扭转相对较为罕见。本临床报告叙述了肓结肠皱襞发育不全时由于盲肠的可动性增加,因而成为马易患盲肠扭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5例盲肠扩张与扭转(CDT)病牛,在手术前与手术后14天,血液与瘤胃生化检验。这些病例,随着盲肠运动性能的降低,其大肠对 HCO_3~-离子吸收力就下降,都呈现出代偿性酸中毒。乳牛盲肠扩张与扭转(CDT)是消化系统严重障碍的疾病。近几年来,散发性发生有增加的趋势,这次作者对5例 CDT 病牛,进行了酸、碱平衡及瘤胃液与血液的生化检验。  相似文献   

18.
Nicvles等(1976)报导了马的绒毛结节滑膜炎(villonoduler synovitisi VNS),其特征是掌指关节囊背侧近端有一增生的结节,并继发骨侵蚀。截止目前,此病发生于马的报导,仅限于掌指关节。与人的绒毛结节滑膜炎相似,是滑膜组织比较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来,我院门诊先后收治马嵌顿性盲肠腹壁疝三例,前两例用保守疗法,分别于发病后第18天和第22天死亡,后一例于第11天切除坏死肠段,于术后第14天康复出院。后一例病马盲肠腹壁疝是由于强迫倒马在水泥桩上后腹部倒卧引起右腹壁下  相似文献   

20.
魏氏梭菌是引起人和家畜(禽)传染病的重要的厌气性病原菌。它对人可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对畜(禽)则引起马、骆驼、牛、羊(山羊)、猪、禽、梅花鹿、水貂和兔等的肠毒血症和出血性或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有关马的肠毒血症 Gordou(1974)最早报导了马的牧草病,认为是由 D 型魏氏梭菌所致。Montgomerie 及 Rowlands(1937),Mason 及 Rolinson(1938)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