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杂草图谱     
《杂草科学》2010,(4):67-68
形态特征 成株 虮子草与千金子主要区别为:叶鞘通常疏生有疣基的柔毛。小穗长1-2mm有2-4个小花。第二颖长1.5mm。外稃脉上被短毛,第一外稃长约1mm,先端钝。幼苗 与千金子主要区别为:第1片真叶呈卵形,与千金子的长椭圆形不同。  相似文献   

2.
戊唑醇和三唑醇种衣剂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三唑醇、戊唑醇用于小麦种子处理,当包衣浓度分别高于0.3g ai/kg种子和0.6g ai/kg种子时,对小麦的发芽及出苗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根长、胚芽鞘高度、第1片真叶长减小,而分根数增加,第1片真叶宽增大;除包衣用量大于1.2g ai/kg种子百株鲜重明显降低外,其余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相同用量下,戊唑醇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要比三唑醇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诱抗剂草酸对黄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系统诱导作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进一步证明草酸是一种有效的非生物诱抗剂,它能显著提高黄瓜对炭疽病的系统抗性,进而研究了草酸对黄瓜叶片中与抗病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的系统诱导作用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40mmol/L草酸诱导可溶态POD活性效果最佳;在测定时间范围内,草酸诱导的可溶态POD活性在第7d后逐渐下降,而细胞壁离子键结合态POD活性被诱导后保持稳定;草酸在快带区诱导出一种新的POD同功酶,其Rf值为0.63;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和抗坏血酸可明显抑制草酸对可溶态POD活性的诱导作用;草酸诱导可溶态POD的作用信号可在5h左右从被处理的第1片真叶传导至未处理的第2片真叶,被处理叶的保留时间越长,其诱导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最佳防治适期,选择未施农药有代表性棉田3块,采用“Z”字形取样,每3天调查一次真计数、蚜量、卷叶情况,另设出苗、2、3、4片真叶,百株蚜量为400、500、600、800、1 000、1200头共计24个处理,两次重复做接蚜试验。接蚜前用触杀剂农药控制试验区无蚜害。接蚜后每小区选20株棉花,进行调查。试验结果:在出苗至第1片真叶期,百株蚜量从0上升到300头,最后达2000头,卷叶株率上升到3.1%,最后达100%。此时棉苗耐害性差,百株蚜量在300~500头,平均卷叶株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于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比较药害发生情况、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棉花子叶期、3~4片真叶期和花铃期喷施1 640~9 840 g/hm2(有效成分,下同)草甘膦后,施药初期棉花均表现出一定的药害症状,药后4~8 d药害株率和药害指数达最大值,药后12 d药害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棉花子叶期和3~4片真叶期喷施草甘膦,对棉花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棉花花铃期喷施2 460~9 840 g/hm2草甘膦后,棉花产量显著降低,降幅达35.0%~63.3%。3个时期喷施草甘膦均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草甘膦的使用适期为棉花苗期。  相似文献   

6.
《湖北植保》2004,(3):3-3
防治时期防治策略具体措施推荐农药7月上旬前(棉花苗期至现蕾期)1 不打或少打化学农药;2 充分保护和利用田间自然天敌昆虫(吃害虫的益虫) ;3 充分利用棉株受害补偿功能。1 坚决放宽棉蚜防治指标,当蚜虫卷叶株达15 % ( 3片真叶前)、2 0 % ( 3片真叶后)才用药防治。2 此间,棉铃虫为1代、2代。6月份关注早发棉田及套种玉米、黄豆棉田,当百株卵量达2 0~3 0粒时用药防治。3 红蜘蛛只需用药挑治。1 防治蚜虫:功夫、敌杀死、阿维菌素类。2 防治棉铃虫:功夫、敌杀死、万灵、拉维因、安打、阿维菌素类。3 防治红蜘蛛:功夫、哒螨灵、阿维菌素类…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指出,红花锈菌冬孢子地下的侵染期约为播种以后的8—10天。种苗黄芽期内为感病盛期,子叶期虽仍可使幼茎感染致病,但菌原的侵袭力明显削弱。当红花达1—2片真叶时,终止侵染,已进入到免疫的抗性阶段。  相似文献   

8.
黑斑毒素对感病和抗病向日葵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向日葵黑斑病菌毒素处理20日龄苗向日葵的第2对真叶,来研究毒素对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叶细胞的细胞壁变形,质壁分离,质膜断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核膜膨胀、断裂,内部间质电子透明化,叶绿体片层排列紊乱,线粒体脊膨胀甚至消失,损害发生早和严重的是叶绿体片层和质膜,抗病品种的膜系统比感病品种的受害轻,近细胞壁处有电子密集物沉积。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对花椰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对花椰菜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以花椰菜品种雪峰为材料,采用盆栽法,于幼苗第4片真叶展开时,分别喷施不同浓度SA和BR溶液,并进行干旱胁迫,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BR处理均可提高壮苗指数、地上部干物质含量、根冠比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0.
 自1984至1986年,采用从柑桔叶、红麻、湿地松、枸杞、苹果、菜豆、黄瓜、香蕉、油茶9种作物上分离获得的炭疽菌,分别在西瓜苗期的子叶和真叶上接种,测定其致病力,从而获得柑桔叶、菜豆、香蕉等5种对西瓜无致病力或致病力极低的炭疽菌,并用这5种菌对西瓜幼苗进行免疫力测定,即分别接种西瓜的子叶和第一片真叶,再用致病的西瓜炭疽菌接种新发生的真叶,结果获得香蕉、菜豆、红麻3种炭疸菌能诱发西瓜对其炭疽病菌的系统免疫力,菜豆、红麻2种炭疽菌所诱发的免疫时间可持续40天。  相似文献   

11.
日本看麦娘 (Alopecurusjaponicussteud)属禾本科 1a生杂草 ,从 90年代初期危害逐年加重 ,现已成为我市麦田主要杂草之一 ,一般可影响小麦产量1~ 2成。 1 999~ 2 0 0 2年我们对日本看麦娘在本地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形态特征幼苗 :第 1片真叶带状 ,长 7~ 1 1cm ,宽 1mm ,先端急尖 ,叶缘两侧有微细倒向刺状毛。 3条直出平行叶脉 ,叶舌膜质三角形 ,顶端齿裂。心叶螺旋状内卷。成株 :看麦娘极为相似。主要区别 :秆较高30~ 90cm ,圆锥花序较粗大 ,长 4~ 1 0cm ,宽 4~ 9mm。花药灰白色 ,叶片粉绿色 ,质…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棉蚜的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宗仁 《植物保护》1987,13(4):8-10
田间试验表明,棉花在不同生育期对棉蚜的耐性有明显差别,出苗至3片真叶期耐性较差,此后耐性逐渐增加,花期之前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直至丧失对产量的补偿能力。为制定棉蚜的分期防治指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金兰 《植物检疫》1991,5(1):12-16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属禾本科蜀黍属(高粱属)。蜀黍属(Sorghum Moench)的主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秆直立。圆锥花序顶生,由多数含1~5节的总状花序组成。小穗成对,生于穗轴的各节,一具柄,一无柄;穗轴顶端1节有3小穗,一无柄,二具柄;穗轴节间与小穗柄线形,边缘均具纤毛;无柄小穗两性,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无柄小穗的第一颖革质或近革质,成熟时变硬而有光泽,边缘窄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棉花抗枯萎病品种苗期鉴定,可以反应出不同品种和品系的抗病性。温室系统观察结果,棉苗在1—2片真叶时即有症状出现,以感病品种发生较早。一般在4—5片真叶期,枯萎病发生甚烈。不同品种(系)反应的症状类型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属于三个类型:“网纹型”、“青枯型”、“黄叶型”。观察到“网纹”和“黄叶”属慢性类型;“青枯”属急性类型。从242个品种(系)材抖中,鉴定出苗期抗病的品种(系)23个,均属抗型(R)。发病指数0—10%有11系,11—20%有8系,21—30%有4系;其中有免疫类型1系(61—84),发病指数为0。苗期属抗病类型,移植到病圃后,成株期仍反应出较多抗病类型,其中苗期属高抗和免疫株系,成株期的抗性反应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寄主植物真叶和子叶的适合度,于室内测定8种十字花科植物改良青杂3号、改良露头青、陕油0913、甘杂1号、超级火箕青、四月慢、绿球66和中花尖叶芥蓝真叶和子叶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取食后小菜蛾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发育历期、蛹重、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结果显示,8种寄主植物真叶的可溶性糖、总氨基酸、单宁、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之间差异显著,且大部分均显著高于其子叶,8种寄主植物子叶的可溶性糖、总氨基酸、单宁、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之间也差异显著。小菜蛾3龄幼虫偏好取食真叶;取食8种寄主植物真叶后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为12.3~16.3 d,取食子叶后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为14.3~18.6 d;取食子叶的蛹重明显低于取食其真叶;取食8种寄主植物真叶的小菜蛾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  相似文献   

16.
10%爱捷EC在春油菜4片真叶期、野燕麦3~4叶期以亩用水30kg茎叶喷洒,防除春直播油菜田野燕麦,亩用商品20~200ml对春油菜无药害,生产上高效、经济的适宜剂量为亩用商品30~50ml,直播油菜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穿刺巴斯德菌Pasteuria penetrans专性寄生于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产量,本研究比较了5个对南方根结线虫敏感的番茄栽培品种繁殖穿刺巴斯德菌的效率。结果表明,佳粉18和毛粉802繁殖效率最高,单株番茄上的产孢量分别为1.54×108孢子.株-1和1.47×108孢子.株-1。以佳粉18为根结线虫的寄主植物,研究线虫接种量、接种次数、线虫接入时的苗龄及接种后第1周的培养温度对穿刺巴斯德菌活体繁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番茄9片真叶时,每株番茄接种7500条线虫,分3次接入,根粉的产孢量可提高至1.86×108孢子g-1。在18~31℃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穿刺巴斯德菌对线虫的侵染率越高;31℃时,其孢子侵染率平均达44.57%。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玉米病害新纪录-玉米普通锈病症状及病原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2007年发生在新疆奇台县玉米上一种新病害玉米普通锈病症状及病原特征。对该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作出了详尽地描述,并与玉米上已知的其他两种锈菌的形态进行了缜密的比较研究与评述。根据病原的形态特征,确定了奇台县玉米的叶锈病病原应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研究者发现该病原冬孢子柄的长度及其与冬孢子体长的比是判别与其相似的玉米多堆柄锈菌(P. polysora Underw.)的关键而稳定的特征。即冬孢子柄长度大于冬孢子体长1倍以上者鉴定为高粱柄锈菌,相反冬孢子柄长度小于冬孢子体长1倍以上者鉴定为多堆柄锈菌。  相似文献   

19.
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豕草,是菊科豚草属植物。笔者于1957年在我省黔阳县城附近首次发现豚草,1987年组织学生开展全省豚草专题调查时,在临湘县羊楼司乡又一次发现此草。省农经委和省农业厅组织了群众性的豚草调查和防除工作,进行了防除示范,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形态特征豚草形似艾叶,常与一般蒿类杂草混淆难分,故以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的形态为例,对比说明,作为鉴别豚草的依据。成株:具直根,长约10~30厘米,黄褐色。茎直立,常从第一片真叶处即可生出分枝,成丛枝状,茎被灰白色柔毛,茎下部叶对生,第7~8片叶以上开始转化为互生,叶片羽状分  相似文献   

20.
<正>花椒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 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上有短柔毛。花期3—5月,果期7—9月。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 cm,宽1~3 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有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被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