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为了解决牛肉与牛皮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嫩化和保鲜问题,系统研究了影响木瓜蛋白酶嫩化法对牛肉和牛皮嫩化效果的因素、使牛肉和牛皮达到最佳的加工熟度的加热方法及Nisin和乳酸钠复配使用对酱卤制品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原料肉在腌渍时保持温度0~10℃,加入0.05%木瓜蛋白酶嫩化20min,嫩化效果最好,出品率也最高;煮制时添加1.9%食盐,温度95℃,煮制时间40min,加工产品熟度最佳;Nisin和乳酸钠复配的保鲜液对卤牛肉中的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的方式对生牛肉进行嫩化,探究酶用量、处理温度、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牛肉剪切力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最终以酶用量、处理温度和超声波功率为嫩化因素,以剪切力为响应值,运用响应曲面法对嫩化牛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肉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用量16 U/g,处理温度51℃,超声波功率151 W,超声波时间20 min,此条件下嫩化得到的牛肉剪切力值为3 887.21 g,与对照组(7 629.16 g)相比降低49.0%,试验值与预测值较为吻合。采用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肉,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酶的用量,缩短嫩化时间,同时又能保证良好的嫩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秦川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探讨肌纤维间隙与嫩化效果的关系。【方法】以秦川牛肉(背最长肌)为原料,用不同质量浓度(3,5,7,9和11 g/L)的氯化钙注射及不同质量浓度(0.03,0.05,0.07,0.09和0.11 g/L)木瓜蛋白酶和不同质量浓度(2,4,6,8和10 g/L)的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进行浸渍,于4℃放置3 d,测定各处理肉样的剪切力,并对3种因素处理的最佳嫩化效果肉样作石蜡切片,测定肌纤维间隙。【结果】木瓜蛋白酶、氯化钙、焦磷酸钠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0.01),其中以0.09 g/L的木瓜蛋白酶、3g/L的氯化钙和8 g/L的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最为理想(P<0.01);与氯化钙和焦磷酸钠相比,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嫩化效果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氯化钙和焦磷酸钠对牛肉的嫩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以肌纤维间隙作为嫩化指标时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木瓜蛋白酶、氯化钙和磷酸盐均对牛肉有极显著的嫩化效果(P<0.01),但以木瓜蛋白酶的嫩化效果最佳;牛肉肌纤维间隙可以作为嫩化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丰都县西门塔尔与蒙古牛杂交牛的牛肉为研究对象,在较低温度下采用复合酶快速嫩化牛肉.选用木瓜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1∶1复合,采用注射浸泡法嫩化牛肉.在不同酶添加量、嫩化时间、嫩化温度、pH下测定了牛肉的剪切力、质构特性、熟肉率等指标,并分析指标间相关性.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03%,嫩化时间20min,嫩化温度20℃,pH中性.嫩化后样品剪切力降至3 727.6g,弹性0.875,内聚性0.382,表明该条件下处理牛肉能显著提高肉品的嫩度,保持较好的弹性、内聚性及熟肉率,适于进行肉制品加工.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牛肉资源,提高牛肉产品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腿肉工艺条件.以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木瓜蛋白酶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剪切力为响应值,获得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嫩化牛腿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26min,木瓜蛋白酶用量20U/g,pH值为7.0.该条件下牛腿肉的剪切力为4 583.85g,与对照组的剪切力7 792.98g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牛腿肉保持较好的外形和色泽.  相似文献   

6.
Nisin复合防腐剂对冷却猪肉保质期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应用不同保鲜液喷涂处理的鲜猪肉经聚乙烯袋包装后在冷藏(0~4℃)条件下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测定细菌总数、pH、TVB-N、TBARS、汁液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肉表面的初始菌数。经保鲜液第4组(250 mg·L-1 Nisin+0.25%壳聚糖+1%乳酸钠+1%乳酸)、第5组(500 mg·L-1Nisin+0.5%壳聚糖+2%乳酸钠+2%乳酸)和第6组(250 mg·L-1 Nisin+0.5%壳聚糖+1%乳酸钠+1%乳酸)处理的冷却肉可保存12~14 d;对照处理的冷却肉只能保存6 d。综合成本及保鲜效果选择第4组为最佳保鲜组。  相似文献   

7.
以鸡胸肉为主要原料,对香辣鸡丁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剪切力、质构分析和感官评定,确定了香辣鸡丁的加工工艺.结果显示:鸡肉4℃低温冷藏解冻,解冻时间9.79 h;嫩化处理的木瓜蛋白酶浓度40 U/g,嫩化时间3 h,嫩化温度50℃;食盐1.2%,生抽8%,料酒5%,芝麻香油10%;腌制温度1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酱卤鸡血制品加工工艺参数及保鲜效果。[方法]通过对酱卤鸡血经过不同酱卤温度和时间的处理,对酱卤鸡血制品进行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探讨鸡血制品加工和保鲜技术。[结果]酱卤鸡血制品煮制温度保持90℃,煮制时间110 min,可以保持酱卤鸡血制品较好的色泽、口感及营养价值;酱卤鸡血制品经过酱卤、真空包装及巴氏杀菌后,在0~4℃贮藏,货架期为30 d。[结论]该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酱卤鸡血软包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工具酶,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牡蛎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当时间为150min、酶用量为6%、温度为45℃、pH为7.0时,木瓜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时间为110min、酶用量为3%、温度为65℃、pH为6.0时,中性蛋白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用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酶解液中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和826左右,中性蛋白酶酶解液最佳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74和735左右,其抗氧化活性峰值与蛋白肽在280nm下的吸收峰值分别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木瓜蛋白酶在腊牛肉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4(23),探讨了木瓜蛋白酶,复合磷酸盐和腌制时间对腊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2%木瓜蛋白酶、0.4%复合磷酸盐、经过72 h腌制后,嫩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栅栏技术结合HACCP体系延长“叫化鸡”货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叫化鸡"制品的货架期,本研究将栅栏技术与HACCP体系结合起来用于"叫化鸡"的现代化加工。首先通过危害分析,得出"叫化鸡"生产的关键控制点为接收原料与熟化杀菌。在此基础上,确定胴体清洗方式、防腐剂及杀菌方式为保质栅栏因子。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栅栏因子组合为:用50 mg/L二氧化氯清洗胴体、用0.03%Nisin+0.5%乳酸钠进行防腐、在110℃下用蒸汽杀菌15 min。在此组合条件下,制品的细菌总数为1.39×102 cfu/g,在25℃下可保存6个月,与传统裹泥制得的"叫化鸡"相比,其保质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Nisin对冷鲜肉保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66-2867,3005
[目的]考察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冷鲜肉保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方法]将Nisin和山梨酸钾分别置于装有200 g鲜肉的保鲜袋中,放在4℃冰箱中保藏。通过对保藏期的冷鲜肉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评价,考察了Nisin对冷鲜肉保存过程中的汁液损失率、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感官特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冷鲜肉储藏过程中,加入Nisin后,可使肉体汁液流失较慢,能更有效地使肉体保鲜;可使冷鲜肉保存的时间最长,保质期可达12 d,比加入山梨酸钾的延长了2 d。感官评价表明,加入Nisin的肉体在感官上仍呈红色,肉体的弹性和组织状态都较好。[结论]Nisin对冷鲜肉延长保藏期的效果更加明显,可延长冷鲜肉的鲜度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郑俏然  邓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90-6492
主要以榨菜和猪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炒制榨菜肉沫,并以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大蒜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以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以配制出产品的最适复合保鲜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保鲜剂配方为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0.7 g/kg,纳他霉素添加量0.7 g/kg,大蒜提取液添加量0.5 g/kg,在此条件下,能最大程度地延长榨菜肉沫的货架期,并保持产品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花椒提取物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复配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研究了不同浓度花椒提取物和Nisin对冷鲜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冷鲜肉的菌落总数、pH、汁液流失率、TVB-N含量和POV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花椒提取物和Nisin复配处理冷鲜肉能够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含氮化合物质的产生,降低菌落总数、pH、汁液流失率、TVB-N含量和POV值的增长速率,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0.2%花椒提取物+0.15%Nisin复配处理的pH、TVB-N含量和POV值均较低,分别比CK降低8.45%、22.39%和29.85%,其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细菌总数和一些理化特性(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生物胺)为检测指标,研究了Nisin对兔肉在0~2℃贮藏下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贮藏7 d内,Nisin处理组的菌落总数随着贮藏期间的延长反而减少,当超过7 d以后,Nisin处理组的菌落总数开始增加,贮藏后期处理组的菌落总数同对照组差异不大。在贮藏期间内,Nisin处理组的TVB-N值和尸胺的含量都低于对照组。通过PCR-DGGE发现,Nisin处理完全抑制了溶酪大球菌的生长,但是对污染的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如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没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冷鲜兔肉贮藏期间,通过Nisin处理只能通过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溶酪大球菌)的生长来起到短期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中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48-3049,3059
[目的]研究BHA、BHT、TBHQ对腌制肉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为BHA、BHT、TBHQ在腌制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向猪肉中添加BHA、BHT、TBHQ,配合使用2.000%的食盐、0.012%的亚硝酸钠,在0~4℃下腌制32 h后,测定腌制肉的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将效果最好的TBHQ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复合使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腌制肉发色率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抗坏血酸〉生育酚〉TBHQ〉茶多酚,各因素对腌制肉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生育酚〉抗坏血酸〉茶多酚〉TBHQ。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0.006%亚硝酸钠、0.040%抗坏血酸、0.020%茶多酚、0.040%生育酚、0.012%TBHQ。[结论]BHA、BHT、TBHQ中最适合添加到腌肉中的种类为TBHQ,它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配合使用,可使腌制肉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且亚硝酸钠残留少。  相似文献   

17.
康怀彬  张敏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55-5656,5658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肉脯色泽、风味、外在形状的因素、品质改良剂配方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不同加工工艺的比较试验确定了有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肉糜中分别添加150 mg/kg发色剂(NaNO2),0.05%发色助剂(Vc),0.2%改良剂(复合磷酸盐),4℃下腌制24 h,肉脯的色泽最好;在兔肉糜中添加4%的淀粉、4%的大豆分离蛋白和50%的复合果蔬泥,肉脯的质量最好;果蔬兔肉脯经105℃干制30 min后在200℃下熟化3 min,即可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复合果蔬兔肉脯。  相似文献   

18.
纳米包装材料对酱鸭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益娟  关荣发  芮昶  唐平  康天舒  吴知盼  刘光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3-15914,15957
[目的]研究纳米包装材料对酱鸭的保鲜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纳米银聚乙烯保鲜袋和普通聚乙烯保鲜袋对新鲜酱鸭进行包装,在4和25℃贮藏28 d,每7 d对酱鸭进行一次感官评价,并测定其中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等指标。[结果]纳米包装材料能较好地保持酱鸭的风味,降低鸭肉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结论]与普通聚乙烯包装材料相比,纳米包装材料对酱鸭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菱角烟熏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确定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并通过产品感官质量评价小组对产品的外观、色泽、组织状态和风味4项指标进行打分。[结果]3个因素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是菱角汁添加量肥瘦比淀粉添加量。主要原辅料最佳配比为:菱角浆汁添加量50%,肥瘦比3∶7,淀粉添加量4%。主要工艺的最适参数为:烘烤条件55℃、30 min;煮制条件85℃、30 min;糖熏条件80℃、20 min。采用此最优工艺加工出的菱角烟熏香肠感官品质较好,且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该产品集营养、美味、保健于一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