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QuickBird影像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QuickBird卫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色和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并与其它辅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室内遥感目视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对天津市塘沽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研究表明:QuickBird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可以满足制作大比例尺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要求,图像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全色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多光谱图像的高光谱分辨率,提高了目视解译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HJ星和GF1号数据在水稻种植面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已成为当今农业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选用国产中空间分辨率卫星HJ星和高空间分辨率卫星GF1号遥感影像数据,在分别对其进行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的基础上,选用PCA、Brovey、HPF和Wavelet 4种融合方法对HJ星和GF1号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并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计算融合影像的RVI和NDVI,比较其光谱特征的差异性,并对筛选出的最适融合影像进行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与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4种遥感融合方法中,HPF融合效果最佳,其标准差和信息熵分别为10.984 3和1.468 6,信息量丰富,与原始影像的交叉熵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848 5和0.370 2,保真度较好,HPF融合影像RVI和NDVI分别为6.508 1和0.713 6,与实测值最为接近,近似率分别为87.71%和98.63%,利用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样方验证的精度为98.08%。说明,对HJ星和GF1号遥感影像进行HPF融合,可以增强融合影像的信息量和光谱特征,有利于县域级水稻种植面积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3.
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监测水稻种植面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应用于农情遥感监测的优势和水稻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原理,着重对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与水稻面积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高分一号卫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反映作物的光谱特征明显,适合选用为农情遥感监测的数据源;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技术比较成熟;基于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知识、人工目视解译等分类提取方法应用前景广阔,但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整体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并以多光谱TM和高空间分辨率IRS-1C全色波段图像为例,与色彩空间变换HIS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效果的比较分析试验。试验表明基于对比度的局部特征选择加权小波变换影像融合方法能在最大限度保持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增强了影像的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进制小波的森林遥感影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探讨了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与RGB特征融合相结合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融合过程中,首先对高分辨率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进行M进制小波分解,再将高分辨率影像的高频分量分别与多光谱影像的R、G、B波段高频分量以区域能量为融合准则进行特征融合,形成新的高频分量;然后与多光谱影像的低频分量进行多进制小波逆变换,最后经RGB合成为彩色影像。结果表明,该方法既改善了影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同时也保留了原影像的光谱信息,利用融合后的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是当今遥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综合利用多平台的卫星遥感数据,得到高光谱、高几何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在研究当前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法的基础上,将小波变换与SFIM融合算法相结合提出小波比值法融合算法思想,利用Landsat ETM+与SPOT-4遥感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洪雅县柳江镇为试验区,选用SPOT-5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材料,采用PCA、Brovey以及IHS变换融合方法,对SPOT-5全色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为退耕还林工程面积监测奠定基础。通过对各融合结果图像进行主观和客观的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结果:Brovey变换融合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像在其空间质量和光谱质量综合表现的最好,适宜于低山丘陵区的遥感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不同时相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为了分析在水稻生育期内不同时相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对水稻识别的影响,以江苏省建湖县为研究区域,选用2014年7月21日至2014年10月24日期间5景空间分辨率为16 m的高分一号卫星影像,采用ISODATA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提取各时相的水稻种植面积,并以地面实测GPS水稻样方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5个时相的水稻种植面积精度都在86%以上,10月15日精度达到最高,为90.391%,说明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可以用于监测水稻种植面积且精度较高,在农业遥感监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Landsat 8 OLI辅助的亚米级遥感影像树种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多光谱遥感影像协同进行面向对象树种识别的有效性,本研究以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全色0.61 m)和Landsat 8 OLI(30 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在分类的过程中采用2种分割方案(有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辅助的QuickBird遥感影像分割和无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辅助的QuickBird遥感影像分割)进行多尺度分割,对2种分割方案进行比较。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和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提取光谱、纹理、空间3方面68种分类特征,应用最邻近分类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面向对象树种分类,采用相同的分类系统、统一的分割尺度以及同一套验证样本,利用Kappa系数、总精度、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4个评价指标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单独使用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割结果优于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协同分割的结果,最优分割阈值与合并阈值分别为25和90。在最优分割结果的基础上,多光谱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与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协同进行面向对象分类,最邻近分类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分类总精度分别为85.35%(Kappa=0.701 3)和88.12%(Kappa=0.853 6);单独使用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面向对象分类,2种方法的分类总精度分别为79.67%(Kappa=0.693 9)和83.33%(Kappa=0.792 5)。QuickBird遥感影像在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辅助下,分类结果的地物边界更加清晰,总体精度及主要树种识别精度均得到了提高。研究成果应用在实地森林调查与区划时可有效缩短调査时间、减少调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产高时空分辨率卫星影像的作物种植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下,首先利用高空间分辨率ZY-3遥感影像提取农田地块专题信息;然后在地块边界控制下以地块对象为单元融入HJ-1及GF-1中分传感器的多时相光谱信息,获取作物生长关键期内的时间序列光谱特征;最后,结合不同作物的物候差异性规律构建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模型,对甘蔗和水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所有地类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6.80%,Kappa系数为0.84,总体分类效果良好。甘蔗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92.11%和90.91%,水稻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达到88.89%和90.91%。说明协同利用国产卫星的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影像数据提取作物种植信息确实可行,可作为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的精细化、快速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评价系统的编码语言为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编译,数据库通信及操作采用ADO.NET技术,Excel文件操作采用NPOI技术。该系统将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数据及种植模式数据集中到一个平台进行数据管理,并从不同角度对农业面源污染数据进行展示、分析统计、评价。系统实现依据登录用户等级展示用户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及分析评价结果。系统可以对不同农业污染源产生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系统的估算结果可以保存至文档,展示的数据都可以导出在Excel文件,用户可以通过导入Excel文件新增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地上茎段扦插育苗,在空心莲子草生长20、45、70、95 d时,研究其不定根膨大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过程中,随着根直径不断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并保持在较高含量水平,淀粉含量低且变化不大。不同膨大时期,蔗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均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与空心莲子草宿根的主要生长指标(宿根直径、根长、表面积、体积、干重、根冠比)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淀粉含量与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蔗糖是空心莲子草不定根膨大的物质基础,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是宿根的重要组成物质和贮藏成分。而淀粉在空心莲子草宿根形成中并不是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13.
谭晓静  胡蝶 《湖北农业科学》2016,(24):6618-6621
农村癌症老人的家庭护理是指家属在家里和医院全程为老人提供精神抚慰与日常生活的照料,包括住院治疗、在家养病及临终3个阶段。由于传统观念、医疗知识、现实生活、屈从心态等影响因素,使得癌症老人仅从心理、吃喝拉撒等方面获得简单护理,导致其生活质量不高,生存时间不长。解决的办法有3个:一是主治医生延伸家庭护理指导;二是家人积极主动咨询医生和学习护理常识;三是村卫生室拓展家庭护理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宜昌市主要红茶产区4个红茶茶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及香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106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共有香气化合物63种。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得到了宜昌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酯类、碳氢类、醛类、酮类为主,其中醇类含量最高,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59%、16.38%、13.49%、5.61%、4.47%。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及氧化物、苯乙醇、苯甲醇、β-荜澄茄烯、顺-茉莉酮、苯甲醛、β-紫罗酮、香叶酸、己酸叶醇酯、橙花叔醇这12种成分的含量达到了64.82%,是宜昌红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呈现出了宜昌红茶的花果甜香特征性香味。  相似文献   

15.
烤烟对不同硼肥力土壤中硼的反应及丰缺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6种不同硼肥力土壤施用硼肥对烤烟不同部位对硼的吸收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对硼、氮和钾的积累量上均表现为团棵期打顶期;打顶后烟叶叶片对硼、钾含量大小均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茎,而氮含量则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2土壤有效硼含量在一定值(0.56~0.75 mg/kg)时,烟叶硼、钾、氮含量随土壤硼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高于0.75 mg/kg时,烟叶对硼、钾、氮的积累受到抑制。因此,烤烟生产中土壤有效硼丰缺值在0.56~0.75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主栽的食用型甘薯品种龙薯9号、红香蕉、泰中6号、苏薯8号、遗字138和北京553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产量潜力甘薯品种光合产物的生产、运转及其与块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品种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快,光合产物向块根输送多,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较高,而且高产品种的标记叶合成的光合产物能够较多地运出。因此,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往外运输,是高产甘薯品种高产的重要保证。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7.
对129份湖北蚕豆(Vicia faba L.)地方种质的外观特性和品质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表现为中小粒型、粒色为乳白色和深绿色。品种的品质特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24.48%~30.93%,脂肪含量1.09%~2.58%,直链淀粉含量7.92%~12.99%,支链淀粉含量27.28%~42.25%,总淀粉含量36.62%~50.99%。品质特性与子粒大小无关,但与子粒颜色关联紧密,乳白色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深绿色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品质性状之间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品质性状可将129个地方品种聚为四类,第Ⅰ类和第Ⅲ类为高蛋白质品种,第Ⅳ类为高脂肪和高淀粉品种,第Ⅱ类为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适中品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湖北地方品种选育和改良蚕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黄酮含量野葛淀粉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富含黄酮的野葛(Pueraria lobata)淀粉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水、甲醇、乙醇3种溶剂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淀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参考指标,分别对4个提取参数(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固液比)进行单因子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野葛淀粉高黄酮含量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5℃、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1∶8(kg∶L)。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过氧化氢对葛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以葛根加工淀粉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以及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指标,得出了过氧化氢改性制备葛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即H_2O_2体积分数0.3%,pH为12,温度为90℃,时间为75 min,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52.16%,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7.01 m L/g。  相似文献   

20.
热干面是湖北的特色小吃,在武汉人早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主食化的推进,在武汉以热干面作为马铃薯主食化的载体,对于推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针对马铃薯全粉添加后面团中面筋蛋白含量下降的问题,探讨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碱添加量、食盐添加量以及谷朊粉添加量对马铃薯热干面蒸煮特性、感官品质以及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马铃薯全粉热干面最佳配方工艺,即全粉添加量为30%,谷朊粉添加量为5%,加碱量为0.4%,加盐量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