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土壤有机碳周转SCNC模型的研究与开发。阐述了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基本理论,模型设计与模型结构,介绍了模型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种与材积相容的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从生物量与材积的相容性出发,本研究构造了与材积相容的各分量生物量模型,用4 个指标对新建生物量模型进行了评价并与CA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明显高于CAR模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模型是“数字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作物模型是农业模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国作物模型技术初创、发展、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形成以及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原理、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回顾与分析了中国作物模型系列的研究过程与创新点等,同时列举了其在全国范围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RS和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RS和GIS技术,可以将作物模型的应用提升为区域尺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RS、GIS技术与作物模型结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各自的优势、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和结合点,列举了一些结合应用的例子,目前研究应用的现状,并分析了二者与作物模型结合的不足与研究前景。随着RS与GIS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RS与GIS技术和作物模型结合,是作物模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且这一趋势将促进RS、GIS、作物模型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植被NPP研究是全球碳循环与碳蓄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在回顾植被NPP模型类型的基础上,详述了气候生产力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与生态遥感模型实现的方法与机理,同时强调了遥感估测模型的重要性。上述结果说明利用模型估算植被NPP是一种重要且被广泛接受的研究方法,是未来植被NPP估算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内陆博斯腾湖为研究区,通过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分析了单波段数据、归一化数据、波段组合数据与溶解性总固体、矿化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并筛选获得了最优模型,以期为博斯腾湖溶解性总固体和矿化度两个指标的大面积遥感反演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溶解性总固体与矿化度浓度进行反演,单波段最优分别为B3与B2,最佳模型皆为指数模型;归一化处理后最优波段为B3与B2,最佳模型分别为二次模型与指数模型;波段组合最优为B2×B3与B2-B7,最佳模型为指数模型与指数、线性模型。通过模型的验证与比较,研究发现,归一化法对于溶解性总固体浓度的反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波段组合法能较好的反演矿化度浓度。  相似文献   

7.
Richards模型的推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种群生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群下的Richards模型,并对相关的参数给出了明确的生物学意义,认为该模型有效地包括了种群的竞争关系,偏利与偏害关系,共生与互惠关系等。同时,对两种群下的情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下的相互作用方程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表明多种群下的Richards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Richards模型的应用空间。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一部分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林木生长关系的GWR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给出了误差方差不相等时广义地理加权回归的估计与方差,以及对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均方误差范围的推导,并以此建立林木生长模型,用此模型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对林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通化市森林可燃物6个观测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林下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与最高气温、前3d累积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有很好的联系,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分别对不同测点建立了含水率的线性和多项式气象模型,对2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的信度水平检验下,多项式模型比线性模型与实况的相关性有了很...  相似文献   

10.
针对GA与BP网络优缺点互补的特点,摒弃以往GANN模型的不足,采用以GA优化BP网络权值与阈值,再用BP网络对GA搜索到的近似最优解进行微调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能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的混合GANN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大气折光实时改正,建立了基于混合GANN的大气折光实时改正模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分析对比表明,该模型科学、精确、易于实现,是一种实用的大气折光实时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