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特异地抑制昆虫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害虫的生长。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并被该杂志列为本期突出亮点论文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缩节安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优良高效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不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在小麦拔节期施用缩节安,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名古屋大学科学家吉冈博文等人日前发现了一种名为"SIPK"的蛋白激酶,它可控制植物的免疫反应。他们在最新一期美国植物生理学会的《植物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4.
植物提取物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源活性物质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4个方面:具有抑制TMV活性物质的植物种类;抑制TMV的可能机制;具有抑制TMV作用的活性物质成分;植物源活性物质抑制TMV的作用特点。另外,还阐述了这一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2,4-D(2'4二氯苯酚代乙酸)是一种应用很普遍的植物生长调节物,它对植物可以促进生长,也可以抑制生长;能够促进生根,也能够抑制根的生长;能够影响无子果实的形成,也能够使无子果实长出种子或类似种子的体素;能够促进发芽,也能够阻止芽的萌动;能够促进开花结实,也能够减低开花结实的作用,这是由于量的不同,因而引起不同的生理效应,一般说在适当的低浓度时,增加植物细胞的溶质与保水本领,促进植物的生长,但在浓度高过植物所能忍受的程度时,反而引起对生长的抑制或毒害植物(1)。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0,(1):46-46
<正>在选择杀菌剂时要弄清杀菌剂的性质。杀菌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保护剂,这类杀菌剂是预防植物发病的,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另一种是治疗剂,是在植物发病后施用的,以杀灭或抑制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菌,治疗剂在发病初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的生理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主要功能是抑制植物生长 ,提高叶绿素含量 ,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和抗逆性 ,杀菌和抑菌 ,提高作物产量。作用的机理是抑制GA的生物合成 ,使植物生长延缓 ,抑制麦甾醇的生物合成 ,抑制菌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1多效唑的基本概述和机理多效唑实际上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延缓植物生长的延缓剂,能够抑制植物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加快植物的分化和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光照条件,从而实现丰产、早果等,并且还可以简化棚载果树的修剪,降低了人工成本。依据先进的多方面研究和测试,发现多效唑是延缓类植物生长剂,可以阻碍棚栽果树等植物的内部生长剂GA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生长,基本的作用原理类似于PP333抑制果树的氧化步骤,阻碍向顶部运  相似文献   

9.
植物光响应修正模型中系数的生物学意义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修正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但该模型中系数的生物学意义不清楚。通过分析,认为植物光响应修正模型中系数分别为光抑制项和光饱和项。通过量纲分析,植物光响应修正模型中光抑制项和光饱和项的生物学意义是光系统II天线色素分子光量子吸收截面与其处于激发态平均寿命的乘积。光系统II天线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较长且光量子吸收截面较小,则不利于光量子的吸收;如果光系统II天线色素分子的光量子吸收截面较大且其激发态的平均寿命较短,则有利于光量子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光饱和项系数大且光抑制项系数也大,则植物越容易受抑制;如果光饱和项系数小且光抑制项系数也小,则植物越不容易发生光抑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PAMS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大代明球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邓兴旺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Arabidopsis PP6 phosphatases dephosphorylate PIF proteins to repress photomorphogenesi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新型磷酸酶PP6介导PIF转录因子的去磷酸化修饰,进而抑制拟南界光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在拟南齐中,PIFs (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s)转录因子是光形态建成中的关键抑制因子。近期,华南农业大学王海洋教授团队的研究也发现,玉米中的7个ZmPIF参与调控了中胚轴的生长,表明PIF在调控植物中/下胚轴发育中的功能是相对保守的。植物光受体感受到光后,能迅速引发PIFs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芝麻化学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芝麻化学促控技术主要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协调芝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抑制或促进某些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叫植物生长促进剂;另一类是具有抑制、延缓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称植物生长延缓剂或抑制剂。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如植物生长调节剂2,4-D等,在低浓度下是促进剂,浓度提高后则为抑制剂,再提高则成为除草剂,以至成为有害芝麻生长的杀伤(死)剂。因此,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一定要掌握好浓度和使用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黄瓜中苦味化合物具有防治癌症和糖尿病的功效。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确定了使野生黄瓜产生强烈苦味的基因。包括黄瓜、南瓜、冬瓜、西瓜和西葫芦在内的野生葫芦科植物都含有产生苦味的"葫芦素"化合物。野生葫芦科瓜果及叶子在印度和中国入药已有几千年历史,通常作为催吐剂和泻剂及治疗肝病来用。最新研究发现,葫芦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生  相似文献   

13.
木霉生防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木霉(Trichoderma)被发现具有生防价值以后,对其重寄生作用和拮抗成分的分析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却被忽略了。象根瘤菌(rhizobia)和菌根真菌(mycorrhizae)一样,木霉能够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它能产生植物毒性成分而抑制植物生长,也能通过产生激素和根际竞争能力促进植物生长,特别是它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因此,仅对其抑制病原菌的能力进行讨论是不足够的。木霉在促进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具有真正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正>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0年10月26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廉价的、不破环生态平衡的新技术,可利用植物干细胞来生产紫杉醇,从而大幅降低紫杉醇等植物药用成分的提取成本。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前沿动态     
<正>植物激素ABA和GA拮抗新机制脱落酸(ABA)是一种应激反应植物激素,它通过抑制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前人研究发现,GA和ABA对立地调控植物的许多发育过程及植物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响应。ABA通过拮抗GA依赖的DELLA蛋白的降解过程来抑制GA信号途径,但GA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植物材料作硝化/脲酶抑制剂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抑制剂用量、环境温度、pH值和土壤性质等对抑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材料P5,P7作硝化抑制剂的效果最好,其适宜用量为0.5 g/10 g土;不同植物材料对铵态氮硝化作用抑制的最适温度不同,同一土壤中各植物材料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同一植物材料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抑制作用大小各异。植物材料P1,P2,P3,P4在15,25,37℃时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强;各种植物材料对脲酶的抑制作用以石灰性土>中性土>酸性土;在缓冲液pH值为6~8范围内,脲酶活性和各抑制剂对脲酶的抑制效果随pH值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氢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超氧化物能对植物产生氧化胁迫。把野生型拟南芥培养到根长约为1.5 cm,然后转移到浓度为0.2~2.0mmoL/L的过氧化氢培养基上,隔24 h对根的长度进行测量,了解过氧化氢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浓度为0.2mmoL/L时,即对植物根生长造成抑制;当浓度为2.0 mmoL/L时,则植物根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表现为根生长停止。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金焰绣线菊光合特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12 d时,金焰绣线菊生长受到严重抑制,表现为Fv/Fm、Fv'/Fm'、ETR、qP和净光合速率降低,18 d时植物死亡;18 d以内的轻度干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表现为Fv/Fm、Fv'/Fm'、ETR、qP、叶绿素含量上升,但是33 d时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的生长,而干旱胁迫严重抑制植物生长,导致植物死亡,表现为Fv'/Fm'、Fv/Fm、ETR、qP和光合速率显著下降。水淹处理对植物影响最显著,轻度干旱胁迫对植物影响不大,30 d以上的干旱严重抑制金焰绣线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大多数农药控制作物病虫害都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病虫为目标。而今,一种新型植物免疫诱抗类产品陆续被研发并投入使用,它对农作物病原菌没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而是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植物疫苗"。它开辟了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对  相似文献   

20.
在水稻育性调控分子机制上,华中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找到并鉴定了一个调控水稻花药壁绒毡层降解的关键基因、细胞程序性死亡抑制子API5。这项最新研究有可能在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中,构建一种受人工控制的不育系。这项研究成果4月6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植物细胞》在线发表。第一作者为华中农大生科院硕博连读生李兴旺,通讯作者为吴昌银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