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立项决策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可拓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土地整理工程中,建立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待评物元模型,借助可拓方法中距,建立了关联函数模型;通过简单关联函数计算指标的权重值,建立各指标与标准等级的综合关联度模型,将关联度值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加权关联度值,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综合关联度值,然后计算出评价等级值。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计算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等级值为2.204,属于"良好"级别。实例研究证明,基于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拓展了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方法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元评判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物元分析理论,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确定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经典域、节域及待判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物元评判模型。并以山西省阳高县王官屯等二乡(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物元评判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综合效益的等级属于程度Km(P)=(-0.101,0.037,-0.431),属于"一般"等级,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相似,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作为一种初步的尝试与探索,为定量评价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增耕地潜力是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新增耕地率是新增耕地潜力的反映,直接影响项目工程布局、投资预算以及效益问题。该文以重庆市忠县拔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依据国土资源部不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两种最低门槛值10%和3%,进行土地整理方案比选设计,计算得到两种土地整理方案的新增耕地率分别为10.3%和4.02%,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方面,分别采用动态投资评估法、可拓物元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坡改梯工程布局是造成两种土地整理方案新增耕地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农田水利、道路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布局差异不大,只存在布局力度上的差异;从方案的系统效益看,新增耕地率10.3%的方案无论是动态投资回收年、生态环境关联度、社会效益指数,还是系统效益指数均优于新增耕地率为4.02%的方案;通过典型田块采用加权算法计算净耕地系数,可以作为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净耕地系数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中修正系数确定需要经过实地勘测和类比,这样可避免典型田块选择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是提升土地整理成效的关键环节,构建一种适用于四川省不同整治方向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于土地整理项目验收、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川省五大土地整治工程类型区中的4个重点项目区中,选取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IPOE评价框架,从投入、过程、产出、结果 4个维度入手,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物元评价模型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1)分属4个不同类型区的苍溪县、洪雅县、古蔺县和盐源县的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分别为:优秀、优秀、优秀、较差,对应等级的综合关联度为:0.214 0、0.316 4、0.401 8、?1.914 9。2)运用逻辑模型评价框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综合绩效理念,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物元分析法适用于不同整治方向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简单全面而且能够体现不同整治重点的分异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评价较符合项目实际,具有一定适宜性。3)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从宏、微观两方面入手,继续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方法,并以山西省隰县试区为例,探讨了可拓目标规划模型的应用及其方案生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规划方案生成的方法,可通过变换规划目标、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等途径来实现,该方法是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土地整理项目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实施,会对土地整理区域中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分析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所引起的变化,并量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土地整理的理论水平,而且可以对土地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帮助.该文选择湖北省天门市土地整理项目作为实例研究,采用GIS分析方法、综合指数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田块、田间道路以及灌排沟渠的变化,量化了变化所引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农业生产能力指数由整理前的41.06提高到整理后的76.86,平均耕作时间由整理前的65 min/hmz减少到整理后的50 min/hm2,农户平均的田块数目由整理前的2.69块减少到整理后的1.25块,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整理前的12.26× 106 元:年1减少到整理后的11.62×106元·年1.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剖析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涵的基础上,从决策绩效、实施绩效、运营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并以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苏州市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参差不齐,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两个项目绩效处于"良好"水平,三个项目绩效接近"良好"水平,一个项目绩效接近"较差"水平;(2)植被覆盖提高率、粮食产能提高量、农地年收入增加量、土地利用提高率、灌溉面积增加率、防护林网密度、机耕面积增加率等指标是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3)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建设,建立景观生态型农村土地整理模式,健全农村土地整理后期管护机制,合理实施农地规模经营,优化种植结构等,进而促进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物元可拓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可拓法对长春市伊通河附近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等级评价。从评价结果中看出,运用物元可拓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排除了人为的干预,并利用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手段,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物元可拓方法由于其评价客观,计算简便,结果比较理想等优点,已经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小麦质量,对促进小麦收购的公平公正性、提高小麦商品化程度、保护麦农的切身利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物元可拓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及用于多属性问题决策的方法与步骤,运用物元可拓评价法对某小麦样品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有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GIS支持下的定量化、自动化农用土地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进行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农用土地定量化、自动化评价方法研究。以GIS叠加分析模型,通过图形与其相应属性库的对应统一,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定量模型,实现了农地评价中评价单元划分、数据提取、参评因素选取及权重确定、评价与分等定级一系列的定量化、自动化评价流程。以山东垦利县为例,根据农地自然质量评价、经济评价以及潜力评价的要求,制订了相应评价标准、定量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土地环境性评价在中国研究较少,该文通过总结国外评价经验,以杭州市为例进行了土地环境初步的探索,以期待为中国开展土地环境性评价提供参考。该研究选取了生物多样性、地下水、土壤有机质、地形、大气环境质量等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对杭州市进行了土地环境性评价,并应用GIS技术划分了杭州市土地环境性敏感区。研究结果将杭州市划分为土地环境敏感区Ⅰ、Ⅱ、Ⅲ,对各敏感区的土地利用以及中国开展土地环境性评价时在评价因子的选取、管理政策、事前评价与复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建设政策评估是实现生态建设政策优化的关键,也是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生态建设政策效益评价及政策完善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系统的生态建设政策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分析国际上对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测度方法,在参考现有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信息化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DSSAT作物模型的统计和图形校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 大豆, 马铃薯和冬小麦试验为例, 详细讨论了DSSAT模型的统计校验和图形校验方法及其支持软件EasyGrapher的应用。结果指出: R2 不是理想的模型校验统计,因为它是测量线性回归y = + x + 的拟合度, 其随机误差建立在正态性、 相互独立和方差同质的假设之上。模型校验主要是检验残差di = yi-xi(y 为测量值, x为模拟值),不是估计回归系数、 。RMSE、 E、 EF 和 d 都是比较好的校验模型残差的统计量, 它们不需要遵循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统计量的物理意义明确, 大样本容量下统计校验更为可靠。图形校验是模型校验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当有测量数据时,时间序列和残差校验图形是两种最基本的图形校验方法; 没有测量数据, 模拟图形仍然能够检验模型输出之间或与时间的动态关系, 辨析模拟误差或者错误。应用EasyGrapher 软件可以快速进行DSSAT模型的图形校验和统计校验。  相似文献   

16.
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工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水和畜禽养殖场废水无害化处理典型技术模式进行评价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农业废水处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运行状况评价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比较吻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Economic land evaluation: why and how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Economic land evaluation is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micro-economic value of implementing a given land-use system on a given land area. This is a more useful prediction of land performance than a purely physical evaluation, since many land-use decisions are made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value. Measures of economic suitability include the gross margin, net present valu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benefit:cost ratio, and utility functions based on thes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in-situ resource quality of a land area may be inferred directly from land characteristics or from Land Qualities which, when less than optimum, result in decreased yields or increased costs. The economic value of geographic land characteristics may be determined by spatial analysis. Single or multi-criteria economic optimization and risk analysis can extend the economic land evaluation from a natural resource or management unit to a production or planning unit. Computerized tools may be used to assist in economic land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信息的迅速传播,农业网站利用现代技术服务"三农"、推动产业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通过对当前农业网站建设情况的分析,结合农业行业特点,总结了开展农业网站评价的方法与原则,提出了一套适合农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网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天津市主要排污河流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天津市主要排污河流的水质污染情况,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天津市的5条主要排污河流:津河、南运河、海河、北运河、子牙河2009年12个月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海河的污染指数总磷〉氨氮〉总氮〉化学需氧量〉氟化物〉1,说明海河的富营养化比较严重;海河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2.15最高,津河和南运河的综合污染指数较低分别为2.76和2.37;污染分担率方面看,海河的总氮污染分担率也较高,达到了16.62%。最终水质污染程度(P)分析表明,海河P〉0.5属于中度污染,其他4条河流P〈0.5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20.
石常蕴  周慧珍 《土壤学报》2001,38(3):248-255
在GIS技术系统的支持下,以土壤肥力因子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苏州地区的水田质量进行了定量比和科学性的评价,评价中充分利用了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功能,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土地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