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栽培措施、干旱胁迫生理指标、栽培模式和品种比较等方面阐述和归纳了相关学者对黄秋葵的研究成果,并对黄秋葵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生产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撑和便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开展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的种植,进行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优质高产栽培试验,初步摸清了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为该种植模式在本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秋葵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从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黄秋葵绿色栽培技术,以期为黄秋葵绿色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规范引导了特种蔬菜黄秋葵优质高产栽培、特征和特性、产量和品质,实施标准化、模式化生产,实现嫩果冷水冷却,保鲜箱中保鲜,确保了生产的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为进一步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秋葵-洋葱套种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15—2017)规定了黄秋葵-洋葱套种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洋葱-黄秋葵套种栽培技术,为黄秋葵-洋葱套种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黄秋葵是一种综合抗性强、栽培简单的新兴保健型蔬菜。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黄秋葵的生长习性、北京地区栽培黄秋葵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要点、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黄秋葵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黄秋葵的食用、药用价值,栽培特性以及氮磷钾肥、生物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对黄秋葵的影响,并对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的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栽培黄秋葵较多的国家有美国、印度、埃及等。我国引进黄秋葵的历史较短,目前栽培面积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增加了对稀有蔬菜的需求,而黄秋葵原产于非洲,故名洋辣椒。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好,成为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实施黄秋葵绿色保健栽培是抓好菜篮子工程,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健康食品的一项惠民措施,也是改进食品安全状况的重大举措,对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主要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和保健措施着手研究黄秋葵绿色保健栽培配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快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南通市通州地区蔬菜产业更上一个新台阶,结合通州地区蔬菜生产实际,对早春黄秋葵-秋芫荽高效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及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广大蔬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南通市通州区栽培黄秋葵的面积和区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黄秋葵栽培效益,我们进行了有关品种试验、密度试验以及播种期试验。通过试验比较分析,形成较为科学栽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黄秋葵的营养保健作用、食用方法,并从品种类型、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黄秋葵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以期对北方地区黄秋葵露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秋葵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整地做畦、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黄秋葵栽培管理技术,以供黄秋葵栽培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秋葵又名秋葵、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黄秋葵较多的国家有美国、印度、埃及等.我国引入黄秋葵的历史较短,只有小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5.
罗九玲 《农林科学实验》2014,(12):96-96,101
从整地做畦、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黄秋葵栽培管理技术,以供黄秋葵栽培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述了黄秋葵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以及黄秋葵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栽培管理技术和主要食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洋辣椒、补肾草,属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现今世界各地均有黄秋葵的栽培与分布,目前非洲、加勒比地区海岛国家、欧洲及东南亚各国都将黄秋葵作为重要蔬菜厚待大面积栽培,其中以美国、印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杏孢菇菌渣栽培黄秋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渣作为黄秋葵大田栽培的基质肥料,在相同种植面积内施用不同量的菌渣,以不施用菌渣作对照,按黄秋葵栽培的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田间管理,对黄秋葵植株的生长速度、茎粗、开花数、结荚数及鲜荚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黄秋葵鲜荚产量随着菌渣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使用杏鲍菇菌渣量为7 kg/m2的处理黄秋葵鲜荚产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24.16%。[结论]该研究可为食用菌菌渣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三亚市黄秋葵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五福、南湘、一品、绿剑等4个黄秋葵品种在海南三亚市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对黄秋葵的生育期、形态特征、果实性状、产量以及抗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合在三亚市种植,但五福表现最佳,适合在三亚市进行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20.
黄秋葵是我国近十年来新引种成功的高级蔬菜之一,也是四川攀西地区正在推广的特色蔬菜新品种。目前,黄秋葵在生产上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其中以直播栽培为主。采用直播栽培的黄秋葵出苗后生长不整齐,且幼苗期容易发生秋葵萎蔫病、猝倒病、立枯病、地老虎、蝼蛄等病虫害。如采取撒播育苗和营养杯育苗移栽,不仅在育苗期间同样容易发生多种苗期病虫害,还因为四川攀西地区的早春至初夏气候十分干旱,苗床管理困难,取苗后萎蔫严重,不易移栽且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