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林木的菌根     
土壤中某些真菌通过其菌丝体包围林木根表或侵入根组织,与林木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称菌根,与林木共生的真菌叫菌根菌。一、菌根的类型1.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丝在幼根表面形成菌套,包围着根部,由菌套长出菌丝侵入根外皮层的细胞间隙,这种菌根无根毛,由包围根部的真菌菌丝  相似文献   

2.
外生菌根是自然界中土壤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现象。外生菌根真菌不侵入寄主植物细胞内部,但对木本植物的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松科树种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极强,大多数松树能同许多种真菌形成外生菌根,甚至同一株树上也会共生有许多不同种的菌根真菌。就同一种松树来说,决定其形成不同共生菌根类型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型和树木的年龄。另一方面,外生菌根真菌对松科树种的选择性则差异较大。广谱共生真菌能同松科许多树种形成菌根,而专性共生真菌则只能同少数几种松树形成菌根。外生菌根菌种的选择应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筛…  相似文献   

3.
外生菌根真菌是指可与大多数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根结合,在吸收根表面形成菌套或菌鞘,并在植物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的一类真菌。真菌的菌丝(真菌的营养体呈丝状)大部分生长在共生植物幼根的表面,少量菌丝侵入到皮层细胞间隙中,这样的共生植物根毛不发达,菌丝代替了根毛的作用。外生菌根可增加共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提高水分的传递速率、抗旱性及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菌根是植物根部和真菌形成的共生体。真菌寄生于植物,是要从植物上取得碳素营养,但它又促进植物从土壤吸取矿质营养,主要是因为它在植物根部形成发达的网状菌丝,最大限度增加吸收表面积。最有名的菌根是林木的外生或鞘状菌根,它由一些子囊菌和担子菌(高等真菌)所形成。这种类型的菌根,使植物主要的营养吸收根系完全被一层厚达80μm的菌丝鞘所包围,呈放射状的菌丝进入土壤,另一部分菌丝进入根部,在细胞之间形成哈氏网(Hartignet)。下面就讨论这种类型的菌根。然而,最为常见的菌根不具这些特征和特征不明显,它叫V—A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由一些接合菌所形成,这类菌根几乎出现于所有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的根共生,可形成菌与根联生的复合吸收器官,叫做菌根,而参与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菌。植物有了菌根,就能通过无数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扩大根的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6.
菌根真菌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就是土壤中真菌与根的木栓化幼嫩部分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形成菌根的真菌叫做菌根菌.林木的菌根,普遍存在于植物界,多数栽培作物除十字花科、藜科以外,都有内生菌根.大多数研究报告表明,菌根能促进寄主的生长,在有效磷低的土壤中,它能成倍地促进植物的生长.五十年代初,苏联、美国、奥地利等国对树木菌根就有所研究,并应用菌根接种的办法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彩色豆马勃与松树形成内外生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培菌根合成技术、纸—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和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使彩色豆马勃RG310和RG49菌株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上形成内外生菌根,不同菌根化技术形成菌根的过程和类型有差异。在组培菌根合成的条件下,菌与根接触后的第3—4d首先开始形成菌丝套,第8d开始形成哈蒂氏网,第18d菌丝进入皮层细胞内,哈蒂氏网由单列变为多列菌丝细胞组成;采用纸—三明治菌根快速合成技术进行截根菌根化,促进了菌根真菌的定殖,以截面伤口侵入为主要的侵入方式,扩大了根内外菌根侵染区(MIZ),定殖、侵染同时发生,菌丝套、哈蒂氏网和胞内菌丝结构几乎同时形成,仅在2.5h内就开始形成,菌根真菌的菌丝进入了内外皮层和髓部;采用圃地截根菌根化育苗技术,仍然形成内外生菌根,但菌丝不侵入内皮层以内的根组织。根据研究提出“菌根类型”假说,即树木形成的菌根类型不但随菌根真菌和树木种类而异,而且随菌根化方法、生态条件等其它因子而异。  相似文献   

8.
VA菌根菌对红桂木的接种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菌根真菌(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为泡囊-丛枝状菌根菌,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内生菌根真菌.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部,与根部共生,形成菌根.由于菌根的形成具有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等作用,因此,近年来人工菌根菌接种作为一种环保而有效的生物技术,逐渐在农林业生产上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据《安徽农林科学实验》报道,在无林地带育苗或在生荒秃岭造林,对苗木进行菌根土接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的有效措施。菌根就是土壤中植物幼根上的白色丝状覆盖物,它是真菌与树木的须根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的菌丝可以侵入树木根的细胞间隙,而留在根外的菌丝体则互相交织,把根包住,形成菌套。菌根的菌丝体可以伸展到离根很远的地方,形成稠密网状的‘辅助根’,这就扩大了树木根的吸收面,增强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根(Mycorrhiza)是自然界土壤中的特定真菌菌丝与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特殊联合体,是二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协同进化的产物,是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相容性共生的普通现象。德国植物病理学家Frank于1885年首次发现了菌根。随后100多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菌根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菌根真菌从植物体内获取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植物通过与共生真菌结合,也能更好的从土壤中得到所需的养分及水分等。Hacskaylo(1972)把这种关系描述为“生理上平衡良好…  相似文献   

11.
“AM真菌-根系-土壤”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与大多数高等植物根系形成有益共生体,调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文中综述国内外有关"AM真菌-根系-土壤"之间耦合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AM真菌调控植物生长与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机制,并展望AM菌根研究与应用的未来方向,旨在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AM真菌-根系"界面上的耦合,主要通过菌丝桥的形成,促进植物水、碳、氮及磷等物质的代谢过程,调控植物激素分泌、抗旱性、耐盐性、抗病性等生理生化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同种或异种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与恢复;"AM真菌-土壤"界面上的耦合,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球囊霉素蛋白分泌以及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活化土壤养分,调控土壤生物生态学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AM真菌-根系-土壤-植物"之间形成的耦合作用,主要通过菌丝桥形成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植物的物质代谢、抗性、种间和种内竞争以及土壤理化状况,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及植被恢复与演替。  相似文献   

12.
一些真菌侵入苗木的根部组织后,建立的一种联合共生体叫做菌根。真菌可从土壤中为苗根输送水分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苗根则给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菌根与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树种的幼苗期皆有菌根,它形成根系中非木质化时的侧根末梢。林区常见的松树、桦树、柳树等都是外生菌根,即通过外表皮细胞间隙侵  相似文献   

13.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根与真菌形成菌根,产生互利的共生作用。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菌根,而不只是根的本身。只有几个科的植物不能形成菌根。菌根一般有三种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侵染根部的真菌对根的影响及其致病作用,现在还只对前两种类型作了研究。森林树种主要形成外生菌根,特别是松科、壳斗科、桦木科、桃金娘科和担子菌纲与子囊菌纲共生的菌根。真菌在根表面形成密集的菌丝覆盖层,并在皮层的细胞间隙生长。与没有菌根的根系比较,有  相似文献   

15.
磷(P)是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之一,而土壤中大部分的P难以被植物所直接利用。菌根共生是林木提高P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菌根真菌可以与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形成菌根共生关系,促进植物P吸收和生长发育。不同类型的菌根共生对P养分具有偏好性。菌根真菌通过外延菌丝增加P吸收表面积、释放分泌物、调控磷酸盐转运蛋白与相关基因机制协同作用,促进林木对土壤P养分的高效利用。菌根共生体形成及其养分获取受到土壤p H值和养分状况、林龄、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从不同菌根共生体的养分偏好性、利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评述有关林木菌根共生影响P养分利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对于促进菌根共生在林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些真菌侵入苗木的根部组织后,成为一种联合共生体叫作菌根。真菌可以从土壤中为苗根输送水分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苗根则给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菌根与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菌根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与植物根上的微生物相依为命,相互依存,形成腐生、寄生和共生等不同类型的联合体。菌根的菌丝体网帮助林木吸收养料。其次,菌根能分泌多种酶,帮助树木分解利用矿物质和有机质,分泌生长激素。第三,菌根能以不同组织结构分割阻截病虫害的侵入和蔓延。第四,菌根能分泌抗生素和刺激寄主产生植抗素,提高树木抗逆性,尤其是抗病性。第五,…  相似文献   

17.
菌根与造林     
菌根是某些真菌侵入陆生高等植物根端组织,建立的一种共生联合。真菌可由土壤中为植物吸收水分及矿质营养,后者以炭水化合物供应前者。因此菌根和植物的生存及成长紧密相关,尤其在严酷的环境中,涉及造林的成败和林木生长。现仅简明介绍菌根与造林的关系和如何试用于生产。菌根的识别: 菌根的存在及其质量既与树木的生命相关,欲加以瞭解,须从其特征谈起。多数树种自苗期即有菌根。某树种能和那些真菌共生,有一定范围或专性。菌根形成于根系中非木质化的纤细侧根末梢,可分为外生和内生两类。松、栎、杨、柳、桦、椴等根际可见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18.
菌根是高等植物吸收根与土壤真菌形成的联合共生体,它们从共生体中彼此受益、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林木菌根一般分为两大类: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因为外生菌根是大部分森林树木的主要菌根类型,且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苗圃和人工林地接种菌根真菌能促进辐射松(Pinus sadiata D.Don)的生长,这已经得到反复证明。但这种促进作用和天然菌根真菌的存在及引进这类菌根有关。当一个新苗圃建立时,尤其是如果这个新苗圃远离正在生长的人工林地或老圃地,或一个老圃地经过土壤薰蒸消毒处理后,就更应该想到用有效的菌根真菌进行土壤接种。用担子菌纲的菌根真菌在  相似文献   

20.
一些真菌侵入苗木的根部组织后,成为一种联合共生体叫作菌根。真菌可以从土壤中为苗根输送水分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苗根则给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所以菌根与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菌根大量存在于土壤之中,与植物根上的微生物相依为命,相互依存,形成腐生、寄生和共生等不同类型的联合体。菌根的菌丝体网帮助林木吸收养料。其次,菌根能分泌多种酶,帮助树木分解利用矿物质和有机质,分泌生长激素。第三,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